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周国平作品集【文案整理49句】
admin 2023-03-01 01:37:19 个性说说 ℃周国平作品集
1、生命害怕单调甚于害怕死亡,仅此就足以保证它不可战胜了。
2、之前看到过一个问题,“两个人相处,最理想的关系是什么样子?”
3、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独处是一种能力》(周国平作品集)。
4、矫情之所以可怕,原因就在于它是平庸却偏要冒充独特,因而是不老实的平庸。——《青春不等于文学》
5、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爱与孤独》
6、周国平经典语录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7、在任何专制体制下,都必定盛行严酷的道德法庭,其职责便是以道德的名义把人性当作罪恶来审判。事实上,用这样的尺度衡量,每个人都是有罪的,至少都是潜在的罪人。可是,也许正因为如此,道德审判反而更能够激起疯狂的热情。
8、面对永恒的死,一切有限的寿命均等值。随想:哲学总是在以各种神秘的姿态诱惑着我们人类思想的前行,而哲学背后的指示者就是世界。然而一旦诱惑成功,它却又立即嘲笑人类智慧的愚昧与无能为力,它让我们矛盾,在矛盾中悲观,却也滋生出超脱;悲观的便成了可怜的无谓的牺牲者,超脱的便成了它手中不安分的精灵。亚里士多德和霍布斯都认为,爱名声之心在青少年身上值得提倡,尚可激励他们上进,对于成年人就不合适了。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种浅薄的追求,它证明了目标的有限。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诚然,抱着过时的信仰不放,或者无信仰而装作有信仰,都是可悲可笑的,不妨调而侃之,哈哈一笑。可是,当我看见有人把无信仰当作一种光荣来炫耀时,我再也笑不出来了
9、《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1983年至1995年4月所写散文的结集,收入了散文十四辑,内容包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人生寓言等,其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
10、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周国平散文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11、所以,我一般都会选择在深夜读周国平,点一盏台灯,泡一壶香茶,跟随他去寻找安静。
12、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
13、随着年龄渐长,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的增多,对很多事情多了许多无奈,就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一句台词,"人生真是讽刺,一个人竟然真的会变成自己曾经最反感的样子",而这种变化是保护自己的有效途径,虽然无奈,确实有效。可是,夜深人静辗转反侧时,也会讨厌现在的样子,而拯救自己的只有书。读书,不似与人交谈,不用担心别人没时间、没心情,甚至遇冷碰壁,只要你有时间,有想法,就可以坐下来,静静地读上许久,尤其是经典,多为浓缩精华,句句透着哲理,好似长者娓娓道来人生道理,轻松惬意,又受益颇多。
14、因此小编推荐一本影响和改变万千年轻人对人生的思考和生活的态度的!周国平经典散文作品集——《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15、周国平是一位崇尚简单生活而又牢牢守望内心田园的人。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身居闹市而不为所扰,内心平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静。有内在精神世界的饱满,才是丰富笃实的人生。
16、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Yp1FdWWc9q8ooNm4jU2Ow提取码:x9f2 书名:内在的从容内在的从容
17、外倾性格的人容易得到很多朋友,但真朋友总是很少的。内倾者孤
18、比如“让生命回归单纯”这一篇章,在讲到“生命的快乐”时,周国平认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好好享受生命。同时他发现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其实并不多,因为“人们往往把满足生命本身的需要和满足物质欲望等同起来了”,以为挣钱和花钱就是生命的快乐。周国平也非常清楚物质条件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必须要有钱,但是他认为“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例如健康,是享受生命最基本的一个方面,没有健康,金钱再多也没有用;又例如包含爱情、亲情、家庭的天伦之乐,“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价值,是人生幸福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周国平对“生命的快乐”阐述得如此深刻,并不是我们经常说的浅薄的“心灵鸡汤”,而是哲学上的一个发现。
19、反过来说,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20一个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做生活的智慧。
20、哲理散文当属 周国平先生第一 若作品集:《各自的朝圣路》《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21、幸福是灵魂的事,现代人却如此不安。当人们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周国平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中国人精神性的阐述、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从人生与精神、生与死、苦难与信仰、真理与理想、意志与情感等多个方面,探索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普遍困境,对于爱与恨、失败与成功、才能与人品、平庸与伪善、怀念与追求给出独到的解读。
22、正如杨绛说:“当你身居高位,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真相。”
23、所以说,一个人最真正的资本,并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这个人的人品。而人品不仅是一个人最持久的魅力,还是一个人的最高学历。
24、纪实作品(共4卷)《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25、 当面对爱、逆境、孤独、死亡、变故等人生大命题的时候,人应当保持在什么心理状态,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希望本书能为在繁杂的世界里找不到头绪的你,建立强大的灵魂世界。
26、刘墉的生活散文,比如说《我不是叫你诈》《相信自己,超越自己,改变自己》等
27、生命害怕单调甚于害怕死亡,仅此就足以保证它不可战胜了。它为了逃避单调必须丰富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就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大全,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28、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待,哪里还有人生?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
29、杨协亮,笔名孟夏,70后作家、诗人,中文系毕业,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揭阳市作家协会负责人。著有个人散文集、诗集及诗歌合集。
30、或者,还有一个好办法。如果LZ经常在网上的话。可以到周国平的贴吧去看看。
31、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32、爱,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把心安顿好》
33、————————《倾听沉默》——————————————————
34、 本书为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毕生散文精华,全书采用四色印刷,配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在完美的视觉体验中感悟生命的智慧。
35、面对严肃的肤浅,深刻露出了玩世不恭的微笑。对于一颗高傲的心来说,莫大的屈辱不是遭人嫉妒,而是嫉妒别人,因为这种情绪向他暴露了一个他最不愿承认的事实:他自卑了。
36、因此,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我们并非只在年幼时需要来自父母的疼爱,即使在年长时从爱侣那里,年老时从晚辈那里,孤儿寻找父母的隐秘渴望都始终随着我们,我们仍然期待着父母是式的疼爱。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想到与我们一起暂时居住在这颗星球上的任何人,包括我们的亲人,都是宇宙中的孤儿,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大悲悯,由此而生出一种博大的爱心,我相信,爱心最深厚的基础是在这种大悲悯之中,而不是在别的地方。譬如说性爱,当然是离不开性欲的冲动或旨趣的相投的,但是,假如你没有那种把你的爱侣当做一个孤儿来疼爱的心情,我敢断定你的爱情还是比较自私的。即使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其中最刻骨铭心的因素也不是受了养育之后的感恩,而是无法阻挡父母老去的绝望,在这种绝望之中,父母作为无人能够保护的孤儿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了你的眼前。
37、《尼采与形而上学》是2008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国平。本书是周国平的博士论文,是作者对尼采哲学作了系统研究之后的成果。
38、《内在的从容(经典随感·珍藏版)》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感集。《内在的从容(经典随感·珍藏版)》由上下两篇——碎句与短章构成。作者以优美的笔调,对人生、人性、婚姻、生活、文学、艺术等多个、王题,做了深入的思考,并毫不吝惜地将他的体悟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个人只有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快乐。
39、好久不读书,或者说好久没有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完过一本书。终于,我把周国平的《安静》读完了,并且还想再读一遍。读过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但我更喜欢《安静》。
40、光阴蹉跎,世界喧嚣,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头于人生中的种种事务,不再有兴致扒在车窗旁看沿途的风光,倾听内心的音乐,那时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样便辜负了人生这一趟美好的旅行。——《车窗外》
41、周国平,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42、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43、周国平说:“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现实的确太热闹,我们早已习惯了在现实中奔忙,从不曾拥有这样一份安静和从容。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利益驱动,对物质的欲望高于一切。连学术界这样本应成为净土的地方也变成了名利场。要远离人群中的欢乐和疯狂,远离灯红酒绿的确不易。可见,安静多么珍贵,守得住安静又是多么的不易。
44、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亲自编选,收录历年散文中有价值的精华篇目,影响数代中国年轻人的人生智慧,尽在其中。
45、 20024
46、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47、《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
48、还记得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那场大火吗?
- 上一篇:劳动手抄报文字内容100字【文案整理38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