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描写儿童嬉戏的诗句【精选131句】

admin 2023-09-07 07:59:11 文案短句

一、描写儿童嬉戏的诗句

1、儿童结伴呼朋去,相约钓虾朝浅溪。

2、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南宋诗人范成大就抓住这一点来做文章。他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描写的是夏日农村繁忙劳动景象。儿童看到大人除草搓麻,自己也没闲着,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样种瓜果。明代苏士潜尝言:“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此情此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良好家风家教对于子孙后辈示范引领的重要性,同时激发起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4、《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5、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6、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

7、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8、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0、(明)祝允(yǔn)明

1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的《村居》

12、2022年起资源尽量日更,保证一年不少于365个资源。

13、60首描写夏天的古诗(上)

14、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15、儿童难耐茅棚热,偷捉蜻蜓不看瓜。

16、爬山虎下绿阴遮,长住蜗牛三两家。

17、⑵蒙蒙:形容雨点细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声音。

18、“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把白莲采回来。他不懂得掩藏踪迹,水面上的浮萍留下船儿划过的痕迹。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诗句。“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玩耍的小童以为有客来访,急忙跑回家报信,忙乱中却把门给关上了。这是唐代诗人崔道融《溪居即事》诗句。

19、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田园乐七首·其四》

20、这首诗写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二、

1、与小女唐代:韦庄

2、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晓,清晨。钲(读zhēng),锣。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3、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李涉《牧童词》

4、记忆中的童年,总是与夏天联系在一起,与游戏和美食联系在一起,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整理了这些年写儿童的诗,如下。

5、“卧吹”二字,使人分明想见到仰卧在莎草中牧童天真,快乐的模样。悠扬的笛声,又使人体会到山谷中的清幽宁静。“莎草绿”照应了前面的“春雨细”,使人感到山村中的一切都是那样和谐、恬淡、清新和充满生机。最后二句,是牧童正面形象的特写。憨顽的放牛娃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全副武装的勇士模样,“不怕猛虎欺黄犊”更是一语点出山中牧童那种勇敢无畏的强俘性格。诗人用那生动的笔触,以一种简洁传神的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山中牧童图”。那清新、活泼,近乎口语化的语言,更使全诗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和人民有着较广泛的接触,如果不是向民间文学学习,从民歌中吸取营养,是不可能写出这样一些较好的作品来的。

6、土豪请直接赞赏作者5元即可获得。

7、《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精选100首短小易懂的古诗,有注音、有注释,便于阅读与理解,书中配有精美插画和互动游戏,丰富阅读、提升审美,提高专注力。

8、送你一份“阅读记录表“

9、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10、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3、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dī)水满溪。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草满花堤:此处倒装,即花草满堤。

14、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15、杨氏之子南北朝:刘义庆

16、开门:“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17、从这些天真烂漫的童趣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一幅幅的画卷,使人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多么可爱而又可贵的童趣和童心啊!

1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19、译文: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20、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柳阴: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三、

1、两小儿辩日先秦:列御寇

2、雨余溪水掠堤(dī)平,闲看村童谢晚晴。雨后的溪水漫过堤岸快要跟堤相平,闲来观看村童们感谢老天向晚初晴。雨余:雨后。掠:拂过,漫过。晚晴:放晴的傍晚夕阳。

3、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4、跟着“图文简说”:读《红楼梦》

5、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6、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7、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8、偶尔有个行人,就自己上船渡到对岸。儿童们站在沙滩上靠近水边的地方,手里拿着萍叶喂小鹅,逗引着小鹅玩耍。

9、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10、观村童戏溪上宋代:陆游

11、云淡星繁月渐高,中庭燕子晚归巢。

12、绝句漫兴(:xīng)(其七)

13、贯休是晚唐诗僧,《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这组诗是他在农村为客时的题壁之作,创作时间是晚春时节,具体年份不详。

14、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15、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铺:铺开。横野:辽阔的原野。弄:逗弄,玩弄。

16、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7、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8、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藻饲黄鹅。

19、吹短笛:“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20、高适是古典唐诗,第三句更是一句双关妙句,百读不厌

四、

1、牧童的生活是游荡不定的,也是浪漫的。牧童既不免经风雨、涉艰险,又总是从大自然中得到乐趣和慈爱。这是一首牧童唱的歌。早上,牧童赶着牛沿着弯曲的江水去放牧;晚上,牧童归来时就要摸黑走过山村的沟谷。早出晚归的牧牛生活是辛苦的,诗中写到的“朝”“夜”两次“牧牛”,第一次是指“牧牛去”,第二次是指“牧牛归”。四个“牧牛”的重叠,造成了一种歌谣节奏和韵味,同时表现了早晚放牧、日日放牧的辛勤劳动生活。“下江曲”和“度村谷”也表现了放牧生活的丰富多彩。

2、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崔道融《牧竖》

3、翻译: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5、译文: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6、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7、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8、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正都是写春雨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说蒙蒙的景色与泠泠的水声,单说树上莺。树上莺尚且如此欢腾聒噪,逗得小儿啼索不休,更可想见大田里农夫抢耕的情景了。

9、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

10、跟着“名家特级”:读《西游记》

11、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12、丰子恺说过:“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

13、宋词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写有儿童形象的词作有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阮郎归》和南宋末年爱国词人刘辰翁的《满江红》。《阮郎归》全文是:“儿童嬉戏杏花堤。春归不解悲。重来草露湿人衣。无花空绕枝。曾学道,久忘机。一尊甘若饴。平生鱼鸟与同归。临风心自知。”《满江红》全文是:“十岁儿童,看骑竹、花阴满城。与新第、桐乡孙子,高下齐生。倚枕不寻柯下梦,举头自爱橘中名。但有时、米价问如何,公助平。东西塾,听书声。长短卷,和诗成。总神仙清福,前辈家庭。试问凌烟图相国,何如洛寺写耆英。甚天公、属意富民侯,银信青。”

14、④戏:玩耍,戏耍,嬉戏。将:拿着。饲:喂。新鹅:小鹅。

15、过一个丰盈、饱满的暑假!

16、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17、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ēng)。(银钲一作:银铮)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18、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19、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2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

五、

1、这是于鹄采用民谣体裁写的一篇诗作,词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川江农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静生活的一个侧面,读来饶有隽永动人的天然情趣。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指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4、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6、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7、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yán)。

8、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里面九岁的小男孩的一个故事。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

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10、夕阳落木雁鸣秋,驿馆西风客上楼。

11、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12、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13、原创资源只有会员才有资格获得。

14、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15、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ǒu)还从父老耕。冬季的三个月就跟着塾师学习,农忙时节就回家跟随父兄耕田种地。三冬:冬季的三个月。古代农村只在冬季三个月中让儿童入学读书。儒生:这里指塾师。千耦:指农忙景象。

16、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17、以上全套可直接打印使用

18、静拂(fú)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19、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20、恋小车:“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六、描写儿童嬉戏的诗句

1、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zhuàn)弄蔷薇。

2、译: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3、家童鼻息已雷鸣。——《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4、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不是我家的果,所以请您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意思,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5、孩子其实大都喜欢画画。市面上的绘本非常多,画画的书籍也很多,但是画中国古代人物、建筑的十分少见。这本游戏书里常常有许多小动物和小植物,比如兔子、蝴蝶、鱼、小鸟等等,拿来当作临摹或者直接照着画都是十分有意思的。

6、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lǒng)闻。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陇:通“垄”,田垄。

7、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8、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如“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陈情献蜀皇帝》),人因之称他为“得得来和尚”。又如,“茫茫复茫茫,茎茎是愁筋”(《茫茫曲》),“马蹄蹋蹋,木落萧萧”(《轻薄篇》),等等。这诗也具有这一艺术特色。在四句诗中,叠字凡三见:“寂寂”,写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壮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的声韵。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9、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10、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

11、暮日斜斜细水潺,金鳞叶叶缀河滩。

12、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13、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余晖透过窗棂。越鸟的窝巢已被晒干,它们的体态也恢复轻盈了。

14、“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1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6、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童年趣事的作品俯拾皆是,每每读来,总让人兴味悠然,别有一番情趣。

17、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18、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唐代白居易的《池上》

19、女儿年几十五窈窕无双颜如玉。——萧衍《东飞伯劳歌》

20、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1、暑日须怜雨后凉,绿枝欲滴泛清香。

2、糁(sǎn)径杨花铺白毡(zhān),

3、陌树趋浓鸟不鸣,牧童始觉草箩轻。

4、直将泉柱朝天射,一遇晴光幻彩虹。

5、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6、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唐代李郢的《南池》

7、米粒似的杨花飘落下来,仿佛在乡村小路上铺了一层白毡,像一叠叠铜钱船的荷花,点缀着碧绿的小溪。竹笋丛中的小野鸡旁若无人地溜达着,而沙洲上的小鸭子正倚在鸭妈妈的怀里安睡。

8、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9、儿童呼向西天看,乱叠红云若凤凰。

10、茅草屋檐下经常打扫,一尘不染,没有青苔。屋前一畦一畦的花木,都是自己亲手栽种的,一条曲折的小溪紧紧地围绕着绿油油的田地,两座青山推门而入,送来了青翠欲滴的山色。

11、花减林浓蛱蝶知,小蝉未上日迟迟。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