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爱情说说 >  正文

关于爱国诗句【文案整理50句】

admin 2023-09-21 01:17:26 爱情说说

关于爱国诗句

1、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秋逢甲《春愁》

2、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ؤ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5、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7、  (7)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8、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0、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11、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2、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为麾下炙 五十弦翻赛外声。

15、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16、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地图》

1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张籍《蓟北旅思》

19、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20、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21、此诗四句,截取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有对话,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小小说来看。环境背景,是第一句的交代,州桥,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因为其南北是御路,作者经过此地,不直写自己内心的亡国之痛,而是从对面写来,写中原父老的感情。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中原父老苦不欲生。这里,“父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他们盼啊盼,盼了几十年,忽然见到宋朝使者,一时间该有多少话要说、有多少泪欲流啊!可他们强行忍住,因为屈辱的遭遇虽然难堪,盼望官军的情绪最是激烈。接下来,两句忍泪失声的询问,是这个场面的高潮,然突然收结。从内容上看,这样更深刻地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北伐的心情;从艺术上说,在感情的顶点收结是诗歌创作的妙法,往往起到语尽不尽的效果。此诗正是如此,诗在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而是余音袅袅。诗人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父老”的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发表议论;但他的感情已经与诗笔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了。如果一定要作想象的话,那范成大可能只是无言以对,因为南宋统治者的既定政策根本不想收复失地,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此诗对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也有一定的批判。

22、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3、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24、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25、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26、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2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8、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9、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30、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3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2、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33、(作者简介: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34、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35、(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36、译文: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3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8、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唐·李梦阳

39、可怜白发生!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40、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1、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2、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43、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少年行唐·王维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45、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46、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

47、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七绝》

48、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49、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