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培根随笔简介【文案整理48句】
admin 2023-03-02 08:47:02 个性说说 ℃培根随笔简介
1、名著导读04|《三国演义》知识梳理,史上最全
2、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谈瀛洲全新译本,译自原版,一字未删,译文流畅,注释详尽!
3、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4、不过,培根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读他的散文,我们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毫不隐瞒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而且,如果我们不把“知识”和“力量”都想成超越历史.文化.阶级的神圣的东西,甚至连“知识就是力量”(在英语里“力量”也即“权力”)这类至理名言也是可以讨论的。(考试重点)(培根随笔简介)。
5、培根提出了到达各种现象的一般原因的真实方法—科学归纳法。在《新工具》中,培根把实验和归纳看作相辅相成的科学发现的工具。他看到了实验对于揭示自然奥秘的效用。培根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使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培根的归纳法对于科学发展,尤其是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6、《培根随笔》被誉为“中国的论语”,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友谊、艺术、教育等方面。培根将诗意和哲思完美结合,将自己的智慧滴落在尖峰细语落笔处。语言简洁,文笔自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他知世故而不世故。犀利的文笔总让人感觉道醍醐灌顶。
7、美貌倘若生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上,当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惭形秽,远自遁避了。
8、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晚年,受宫廷阴谋逐出宫廷,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集成《培根随笔》。1626年3月底,培根由于身体孱弱,在实验中遭受风寒,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9、英国家喻户晓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与同时期的莎士比亚一起被誉为“英国的骄傲”。
10、以其哲学理念为基础,培根本人对于英国法有一个宏大的法典化、系统化的构想。他将英国法视为一个不定型之物,但可根据与自然法相一致的原则,以一部完整的法典的形式对其加以重塑,从而使其转变为一门彻底的科学。作为英国司法界的领袖,他认为自己必须担负起这一使命,而将之前零散的命令系统化的《大法官法院法令集》的编撰恰是培根履行这一使命的重要成果。
11、适时判断什么事应当公开做,什么事应当秘密做,以及什么事应当若明若暗地做,并深刻地了解这一切的分寸和界限;适当暴露事件中真实的某一面,目的却是为了掩盖真相中更重要的那部分。
12、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13、《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书目。
14、翻开本书,透过培根的智慧箴言,认清人生的真实面目,内心变得无比强大!
15、 ——美国《生活》杂志
16、培根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他的哲理中有惊人的智慧。——英国诗人雪莱
17、《培根随笔》内容简介: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l-1626),英国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使哲学再生的人”。400年来,他的作品为无数读者传诵,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可同时,他也是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甚至被某些史学家称为“伟大的卑鄙人”,这也许有些言过其实,有失公允,却道出了培根其人其事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18、“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新工具》(千千万万中国人最熟知的培根名言)
19、“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随笔》之《谈读书》(考得最多的培根名句)
20、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结局是不幸的。
21、一无所长的人总要嫉妒别人的长处,因为人的心灵不是靠自身的善滋养,就是以别人的恶为食。一个人缺此,必然要吞彼;一个人无望达到他人的长处,必然要压制别人的幸运来打个平手。
22、《培根随笔全集》是培根留给世人的礼物,写了30多年的心血之作,囊括培根思想精髓,讲透为人处世之道、哲学政治精要、爱情友情本质、人生命运真谛……每一页都充满智慧箴言,激发精神成长,堪称人生指南!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
23、该书体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通透洞察,实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与其道德理想的完美融合,是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古典人文主义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的集中体现。曾有媒体评论《培根随笔》属于为数不多的应当咀嚼消化的书。
24、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25、 ——美国作家房龙
26、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这两件东西是结合为一体的;工作的失败都起于对因果关系的无知。
27、生于伦敦权贵豪门,父亲是伊丽莎白一世的掌玺大臣,母亲是出身贵族的才女。12岁,培根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15岁,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旅居法国。18岁,父亲去世,培根回国,攻读法学。21岁考取律师资格,23岁当选国会议员。
28、在这种情况,以及其他的许多情况下,人的性格和性情被视为环境和习惯的产物。同样的,婚姻被描述为能约束人,使人残暴的性情变得更加温和的一种力量。在“论婚姻”里土耳其人的例子中,正是他们对婚姻的厌恶致使“粗俗的土耳其士兵变得更加卑鄙”。
29、Thesolemnaccomplishmentsofdeatharemorefearfulthandeathitself. 伴随死亡而来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30、《培根随笔》中《论拖延》:作者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体现了培根论说文的又一特点。
31、幸福中并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逆境中也不乏慰藉与希望。
32、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33、有些书可供一赏,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有的书只要读读其中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34、新增译者万字精彩导读,带您真正读透《培根随笔全集》,完整掌握全书精髓!
35、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
36、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37、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傅雷家书》就是一本苦心孤诣的教育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最适合家长和孩子的阅读。
38、一无所长的人总要嫉妒别人的长处,因为人的心灵不是靠自身的善滋养,就是以别人的恶为食。一个人缺此,必然要吞彼;一个人无望达到他人的长处,必然要压制别人的幸运来打个平手。
39、炫耀于外表的才干陡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
40、《培根随笔》认为,当人独处,拥有完全的隐私时,他的天性就能最完全地得以显现,因为他没有必要像在其它社交环境下,矫揉造作地伪装自己;当人正拥有强烈的情感,如愤怒.激情.兴奋等时,他的天性就会显现,因为激烈的感情使他忘记了控制自己。
41、《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书目。
42、特别收录94幅世界名画,唯美呈现文中主题,增强阅读乐趣,读来抚慰心灵。
43、培根的文字是洞悉世间生存的智慧箴言,不可不读。——30岁女性读者
44、第作者善于推论说理。读培根的文章,总是很习惯于顺着作者的思路走,它让你处处感到严密的思维,严谨的结构,精彩的议论,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
45、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46、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47、第精妙的语言。在培根的论文中,语言无不充满哲理,充满形象的比喻,说理层层深人,精辟警策,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易诵易记,有诗一般的艺术效果。
- 上一篇:马云演讲视频2020年10月【文案整理54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