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83句佛教的经典语录(精选佛教精辟语录)

admin 2023-10-25 10:11:04 文案短句

一、佛教经典语句

1、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2、你的善良里,藏着你的福气,你有多善良,就会多有福。茫茫人海,坎坷旅途都是生命的一种历程,不必计较,无须介怀。你给自己一个高度,世界总会还你一个尺度。做人,心存善念者,必会好运连连,鸿福相伴。

3、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4、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6、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事;冷落时存一份向上的心,才能享受到许多真乐趣。

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8、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故功德最少。"

9、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0、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作如是观。

1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2、水,看似清澈,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看似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13、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14、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15、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6、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7、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千分不及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18、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9、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20、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二、佛教精辟语录

1、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2、《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净空法师在全世界每一个地区专门弘扬净宗,带动许多同修认识净土,专心念佛。得到的利益好处,正如无量寿经所讲‘惠以真实之利’。有同修问:‘法师,你专弘净土,怎么讲起地藏经?’净空法师告诉他们:‘道场建立要先讲地藏经,表示我们有地,有地才能够创办事业,有地才能够建立佛法,所以必须要从我们心地建设做起。’明因果,详事理,坚信心,启智慧,光大孝道,止于至善之域,即心地无尽宝藏。

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5、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6、你是一个太重感情的女人吗?每晚9点半,我都会在这里陪伴着你。喜欢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听)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关注吧,晚安!

7、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8、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9、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10、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11、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2、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13、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14、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

15、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16、南传佛教的三藏经典分为律经论三藏,是为《巴利三藏》。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唯一圣典,是讫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最接近原始经典的一套三藏。其中《律藏》由经分别、犍度、附随三部分组成。「经分别」是对「戒经」的分别广解,包括「大分别」(比库戒)和「比库尼分别」(比库尼戒)两部分。「犍度」是僧团的规章制度,分为「大品」、「小品」,共二十二犍度。「附随」是律藏中的附加部分,包括「大分别」、「比库尼分别」等19章。《经藏》分为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共五部。《论藏》包括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事论、双论和发趣论七部论。除了三藏圣典之外,上座部佛教还有藏外典籍,是历代尊者长老的著述。如《清净道论》、《摄阿毗达磨义论》等。

17、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18、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

19、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20、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三、佛教的经典语录

1、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2、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4、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6、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7、青草苹果朋友,你好!佛教的经典很多,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世尊说法49年,是对不同根性的人说的。你对佛经感兴趣,这是好事情,赞。建议你找位明师指点,请适合自己的经来读。在家的可以读一读《善生经》。当然其他经也很好的。读经关键要一门深入,一经通则百经通。愿你得到无量法益!

8、佛教的经典有:“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总称“三藏经”或称《大藏经》、“佛藏”、“一切经”。

9、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10、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11、白居易听后,不以为然,原本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于是有些失望地说:“这有什么稀奇,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啊!”禅师道:三岁孩儿皆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12、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1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14、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15、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16、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7、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18、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19、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20、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四、佛教十大经典语录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短文学网:https://m.***.com/)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一切皆为虚幻。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不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4、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爱,是让我们,超越自己局限和狭小的,彻底的智慧。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爱与伤害,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爱,是打开你自己的智慧的唯一的“钥匙”。人生,等一朵花开,念一束花败。爱,是泉水,清澈甘甜,滋润万物的干涸的心灵。爱,是太阳,普照一切,黑暗瞬间化为光明。爱,让我们真正的进入我们自己和融入世界。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5、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6、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7、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8、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9、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10、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11、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12、归元性无方便有多门。

13、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14、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5、人生就是一次长跑,输赢得失都是暂时的,从容淡定,张弛有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16、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17、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8、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19、余供无过者超逾不可计如是菩提心必成等正觉

20、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五、佛教经典语录短句

1、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2、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3、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