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06句孔子名言名句诚信(精选孔子名言100句)
admin 2023-10-29 03:04:35 文案短句 ℃一、孔子名言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出处)《论语·八佾篇第三》(译文)君主按照礼来使用臣下,臣下用忠心来服侍君主。
5、·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俟;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
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出处)《论语·泰伯篇第八》(译文)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与人为善”的大道。
7、(《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8、(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10、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11、(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12、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13、与朋友交,严而有信。——孔丘
14、(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15、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1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关心合不合道义;跟小人谈事情,他们只关心是否有利可图。
1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9、当仁,不让于师。——摘孔子《论语》(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20、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二、孔子名言100句
1、(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2、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子
3、解释:成事不说: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遂事不谏: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挽回。既往不咎: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5、·人之所取畏者,袵席之上,饮食之间。(出处)《庄子·达生》(译文)人所最可怕的,还是枕席上的姿意在饮食间的失度。
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有德行的人居住在那里,哪里还会简陋呢?
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8、(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10、(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1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12、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13、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14、子曰:“苗而不秀这忧矣夫!秀而不实者忧矣夫!”——《子罕》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0、·君子忧道不忧贫。(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君子只担忧学不到道,而不担忧贫穷。
三、孔子名言名句诚信
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出处)《论语·子路第十三》(译文)君子坦然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坦然。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安顿父母的方法。
4、(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是个人的习性却相距很远。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9、·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报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就可以说是明智的了。
10、“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论语》
11、(语意)说了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不拖拉。
1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
1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大家都厌恶的,一定要查清究竟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的,也一定要查清究竟是为什么。
14、道不同,不相为谋。
1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6、解释:“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1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到了寒冬,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团结大多数而不与少数人勾结,小人与少数人人勾结而不团结大众。
20、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四、孔子名言名句简短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
2、(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语意)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支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5、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6、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8、·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贫贱,君子是不会去做的。
9、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论语》
10、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11、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12、(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4、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出自《论语·述而》原句如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启示):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
17、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18、·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漤矣。(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译文)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坚守节操不动摇,人小遇到困窘就会胡作非为。
1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20、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五、孔子名言名句书法作品
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古人学习为了充实自己,今人学习为了沽名钓誉。
2、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3、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
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而大事不成。
5、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丘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译文)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0、不迁怒,不贰过。
11、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君子要说话要谨慎,但做事要行动敏捷。
1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1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出处)《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译文)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垮了。
16、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17、·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出处)《列子·黄帝第二》(译文)用心专一而不分散,就会达到神妙境界。
1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19、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六、孔子名言
1、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3、(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6、(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 上一篇:51句字谜语大全及答案100个(精选字谜七十二小时是什么字)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410℃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148℃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344℃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1249℃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709℃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669℃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610℃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563℃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489℃给老师的祝福语落款【文案整理67句】
- 444℃变成造句二年级上册【文案整理49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