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08句有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精选有历史故事的成语人物)
admin 2023-11-02 09:42:31 文案短句 ℃一、有历史故事的成语
1、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
2、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解释: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4、今天的成语故事开始了,一起来读一读、画一画吧!
5、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6、中华成语故事28:朝三暮四
7、(举例造句):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8、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的安排。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子是“大义灭亲”。
9、“病入膏肓”这则成语,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常用来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10、中华成语故事190:东窗事发
11、中华成语故事10:磨杵成针
12、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获得的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督亢地区(今河北涿县东)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
13、中华成语故事136:暗箭伤人
14、中华成语故事35:鹬蚌相争
15、读音:wòxīnchángdǎn
16、(含义)聪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17、出处: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释条文以持其说。”
18、廉颇愤愤不平地宣称:下次我再见到他,我一定要羞辱他。
19、中华成语故事88:南辕北辙
20、中华成语故事177:映雪读书
二、有历史故事的成语人物
1、(拼音):wánbìguīzhào
2、中华成语故事157:临渴掘井
3、中华成语故事62:画饼充饥
4、中华成语故事127:洛阳纸贵
5、中华成语故事137:斧正
6、中华成语故事109:南橘北枳
7、例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8、中华成语故事159:东食西宿
9、中华成语故事94:初出茅庐
10、大头爸爸想要告诉孩子的话:小朋友们,这个成语现在用来谴责那些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所以,我们可不能做“朝三暮四”的人哦!
11、(典故):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12、中华成语故事121:老生常谈
13、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14、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15、中华成语故事54:飞蛾扑火
16、勾践归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做褥子。
17、中华成语故事14:夸父逐日
18、中华成语故事03:狐假虎威
19、中华成语故事43:夜郎自大
20、例句:学校需要能干的志愿者,小刚毛遂自荐。
三、有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
1、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2、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4、历史故事成语: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讳疾忌医、 卧薪尝胆、杀妻求将、惊弓之鸟、高山流水 神话故事成语:百发百中、半途而废、杯弓蛇影、鞭长莫及、宾至如归、病入膏肓、伯乐识马、不耻下问、出尔反尔、出奇制胜 寓言故事成语:开卷有益、博而不精、百发百中、捕风捉影、必恭必敬、百感交集、兵贵神速、杯弓蛇影、不寒而栗、不合时宜、不自量力、不拘一格、不可多得、不堪回首、不可救药、别开生面
5、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
6、中华成语故事07:巧夺天工
7、(辨形)竿;不能写作“杆”。(近义)逼上梁山。
8、中华成语故事59:大材小用
9、中华成语故事38:凿壁偷光
10、BegForApologize
11、中华成语故事44:愚公移山
12、causeconflict:引起冲突
13、(典故):战国时期,赵国有两位重臣蔺相如与廉颇,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社稷,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14、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
15、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6、中华成语故事165:世外桃源
17、(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18、蔺相如,完璧归赵。孙膑,围魏救赵。重耳,退避三舍。毛遂,毛遂自荐。廉颇,负荆请罪。赵括,纸上谈兵。曹刿,一鼓作气。郭隗,千金买骨。蔡桓公,讳疾忌医。勾践,卧薪尝胆。吴起,杀妻求将。更羸,惊弓之鸟。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
19、中华成语故事187:尔虞我诈
20、中华成语故事77:唯我独尊
四、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
1、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2、中华成语故事149:门庭若市
3、(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4、今天是成语故事时间,大头爸爸要给小朋友们讲的是“朝三暮四”的故事。成语是我们汉语的精华,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5、中华成语故事169:望梅止渴
6、(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7、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南阳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8、中华成语故事120:祸起萧墙
9、SohewenttoLin’shomecarryingbramblesonhisnakedbackandaskedforpunishment.
10、中华成语故事84:气壮山河
11、中华成语故事96:相敬如宾
12、掩耳盗铃(yǎněrdàolíng)
13、中华成语故事143:庸人自扰
14、中华成语故事118:乘风破浪
15、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忽然问道:“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
16、(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17、(典故):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18、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19、读音:bèishuǐyīzhàn
20、中华成语故事30:空中楼阁
五、有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1、反义词:久假不归、巧取豪夺、横征暴敛。
2、(拼音):wàngméizhǐkě
3、中华成语故事67:井底之蛙
4、(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5、解释: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6、小朋友们,我们来一起猜个谜语,开始了哦:
7、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后生可畏、一鸣惊人、三人成虎、毛遂自荐、一言九鼎、衣锦还乡、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火树银花、天涯海角、初出茅庐、画饼充饥、庖丁解牛、老马识途、三令五申、胡服骑射、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精卫填海、庄周梦蝶
8、完璧归赵: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负荆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9、(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0、历史:毛遂自荐一字千金三顾茅庐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凿壁借光悬梁刺股指鹿为马焚书坑儒负荆请罪围魏救赵望梅止渴神话:开天辟地sorry,神话的想不出多少,但历史的肯定都是对的.
11、中华成语故事27:家徒四壁
12、音标发音|单词书写|背诵技巧|课外兴趣
13、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14、中华成语故事125:柳暗花明
15、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16、秦王得知燕国派人来献两样他最需要的东西,非常高兴。在都城咸阳宫内隆重接见。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走在前面,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跟在后面。
17、它讽刺了那些名不副实,
18、(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19、负荆请罪(廉颇)(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正音)荆;不能读作“jīn”。(辨形)负;不能写作“赴”;荆;不能写作“京”。(近义)引咎自责。(反义)兴师问罪。(用法)多用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对方赔礼道歉。一般用作谓语、定语。
20、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六、有历史故事的成语
1、读音:máosuìzìjiàn
2、Therefore,hebroughtdoubtsandblamefromothersonhimself.
3、东航空难最新进展:比黑匣子找到更令人泪目的,是那个被捂住的证件……
4、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美玉和宝马,他会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
5、中华成语故事141:唇亡齿寒
6、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7、(拼音):pòfǔchénzhōu
8、中华成语故事45:众叛亲离
- 上一篇:117句有诗意的句子摘抄(精选有诗意的句子)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438℃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158℃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354℃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1276℃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720℃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676℃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632℃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570℃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489℃给老师的祝福语落款【文案整理67句】
- 462℃关于梦想的事例反面【文案整理68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