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66句魏征名言勤俭(精选魏征名言勤俭节约)
admin 2023-11-25 12:03:48 文案短句 ℃一、魏征名言
1、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
2、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解释:有良好开端的实在很多,能够始终如坚持到底的,却十分少。
5、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李世民听说魏徵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别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徵带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魏徵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魏徵,并用魏徵为詹事主簿。
6、译文: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
8、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9、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勾结突厥寇犯山东。魏徵见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功绩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李建成听从魏徵的建议,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10、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魏征
11、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12、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13、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
14、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15、居安思危,处乱思治。
16、解释:能否作出一番成就,在于从小养成的习惯爱好。
17、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金史·世宗上》
18、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19、28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20、天下安危,唯在为政善恶。
二、魏征名言勤俭节约
1、人君出言欲闻己过,其国即兴;若出言欲人从己,其国即丧。
2、贞观三年(629年),魏徵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魏徵上奏李世民带领学者将古籍分为四部,并对其进行校定。
3、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4、楼宇烈:儒家的礼乐教化
5、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6、魏征是完美的,即使千年的今天,我们依然记得这个说话直接的老头,但是,在史书上,魏征去世的几个月后,唐太宗就对他有了新的看法,甚至将亲自制作的墓碑,也给推倒了
7、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8、译文:(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可以像闪电一样迅速,动作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9、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收,非不获兽,明年无兽。
10、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1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
12、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摘自《贞观政要·卷论择官》
13、唐太宗说这句话的典故:
14、魏征,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以直言敢谏而闻名。
15、魏征小时,家道中落,但贫困的生活并未给他造成不良的影响,相反,他落拓不羁,胸怀大志,宁愿出家当道士,也不愿从事普通的谋生之业
16、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魏征
17、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18、如果您喜欢本平台,请点击题目下方的“成方三十二”加关注,查看更多信息。
19、译文:(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
20、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三、魏征名言勤俭
1、学问欲博,而行已欲敦。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纵横计不成,慷慨志犹存。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
2、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3、译文: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4、 魏征(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643年。)籍贯巨鹿郡下曲阳(现河北晋州人),隋唐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是唐初凌烟阁重要成员之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可以说在唐初配合唐太宗及其它政治精英,共同开创了“贞观之治”这一中国历史繁盛时代!!
5、欢迎转发感恩分享弘扬正法
6、23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7、25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金史·世宗上》
8、26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9、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10、学问欲博,而行已欲敦。
11、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袭击仓城被李密击败,王世充转攻洛口,又被李密击败。魏徵却对长史郑颋说:“李密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是兵将也死伤了不少,瓦岗又没有府库,将士们取得战功得不到赏赐。还不如深沟高垒,占据险要,与敌人相持,待到敌人粮尽而退时,率军追击,这才是取胜之道。洛阳没有了粮食,王世充无计可施就会与我军决战,这时我们却不跟他交战。”郑颋对魏徵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老生常谈的。魏徵说了一句:“这是奇谋深策,怎么是老生常谈呢。”拂袖离去。
12、贞观七年(633年),魏徵代王珪任侍中,尚书省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李世民命魏徵秉公处理。魏徵不大熟悉法律,但能抓住根本原则,依实际情况处理,大家都心悦诚服。
13、唐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归降李唐。而李密部将李勣尚且占据着李密原来管辖的领土,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李密投降李唐,李勣自己占据这么大的地方不知何去何从。魏徵毛遂自荐,请求安抚山东,到黎阳,魏徵作书与李勣,劝李勣投降。李勣于是派遣使者至长安,将献城的功劳都归给李密,然后押运粮草到李神通那里。
14、李世民下诏厚葬魏徵,但魏徵的妻子裴氏以魏徵生平生活简朴朴素,豪华的葬礼不是亡者之志为由拒绝。裴氏只有小车装载魏徵灵柩,李世民召文武百官出城相送,并亲自刻书碑文。
15、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16、“成方三十二”致力打造为广大青年提供央行动态和金融政策信息、传播正能量的服务窗口
17、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18、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19、北大哲学教授杨立华:儒家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
20、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四、魏征名言以史为镜
1、山有朽壤而崩,古人不以为患;唯政教有失,乃以为灾。
2、9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3、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与魏徵谈及了选人为官一事,魏徵说先要了解他的才能,然后审核他的品德,以及爱好这些。
4、译文: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测的,这样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还有什么可显示的呢?
5、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6、译文:小人那小小的优点,则如铅刀上锋利的地方。铅刀上那一点锋利的地方能工巧匠是不会看重的,这小小的优点不足以掩盖许多缺点。白玉微瑕,好的商人不会嫌弃,小小的斑点不会妨碍白玉整体的美丽。
- 上一篇:135句古语名句怎么批评别人的句子(精选古语名句形容女人美丽)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0℃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63℃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449℃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23℃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50℃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26℃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20℃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619℃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553℃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543℃关于梦想的事例反面【文案整理68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