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33句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精选儒家经典名句)
admin 2023-11-26 12:39:54 文案短句 ℃一、儒家经典
1、(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2、(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论语》
5、此生一定要背会的千古名句,值得珍藏!
6、《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又称《书经》。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7、(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8、(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9、有人用汉语翻译了首英文诗,看的人都惊呆了!
1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11、〔出自《礼记》·译文〕学习是无止境的,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要时刻注意谨慎言行,不能懈怠。
12、编辑: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
13、(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1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论语》
15、〔出自《礼记》·译文〕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知道一些就满足的毛病,或有认为太容易而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
16、《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论语》
1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9、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0、〔出自《中庸》·译文〕君子的为人之道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二、儒家经典名句
1、当仁不让于师。——摘《论语》
2、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3、(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4、又称《易经》,简称《易》,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相传为周朝人所作,所以叫“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为古代占卜之书,有64卦和384爻,卦和爻各有说明。《传》是对《经》的解释,共10篇,统称《十翼》。对《周易》的注解现在有东汉郑玄注、三国魏王弼注及唐李鼎柞《周易集解》等多种版本。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6、〔出自《论语》·译文〕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论语》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0、(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论语》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论语》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论语》
14、《乐经》,书名,《六经》之一。六经,即《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先秦有《乐经》存世。此说不仅见于传世文献《庄子·天下》篇,从郭店楚简中也得到了证实。郭店简《六德》说:“观诸《诗》《书》则亦载矣,观诸《礼》《乐》则亦载矣,观诸《易》、《春秋》则亦载矣。”简中另一篇《语丛》也有“六经”并称之语。
15、(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6、(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7、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18、〔出自《论语》·译文〕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19、小不忍,则乱大谋。——摘《论语》
20、博览群书而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三、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
1、郭店简《六德》说:“观诸《诗》《书》则亦载矣,观诸《礼》《乐》则亦载矣,观诸《易》、《春秋》则亦载矣。”简中另一篇《语丛》也有“六经”并称之语。
2、(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6、点击关注,获取更多读经教材、产品信息
7、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8、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论语》
9、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论语》
10、(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1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2、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13、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这样做。
1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论语》
15、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论语》
16、〔出自《中庸》·译文〕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7、〔出自《中庸》·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8、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论语》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论语》
20、(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四、儒家经典著作
1、点击箭头所指的世界名著每日读,每日陪你有品位地阅读
2、《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3、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悬空揣测,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4、(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论语》
6、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7、▼下拉屏幕参与文章评论
8、(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9、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自己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惑,要考虑是否向别人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论语》
12、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13、(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论语》
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论语》
16、(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17、《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18、(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9、〔出自《论语》·译文〕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20、《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五、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
1、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论语》
3、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
4、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5、〔出自《论语》·译文〕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像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6、(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8、(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论语》
10、(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11、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 儒家思想鉴借—— 如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已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
12、(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13、〔出自《论语》·译文〕我十五岁起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1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5、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16、(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1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论语》
18、《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19、(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20、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这是从先秦孟、荀到两汉马、班诸家一致的看法。两汉以后,今文经学衰微,学者多受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开始视《春秋》为历史学著作,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春秋》性质之争。
六、儒家经典
1、当仁,不让于师。——摘《论语》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论语》
3、儒家的思想就是强调仁政的。而且它的意思是:“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这更充分地表明了是仁政。至于礼治则并不全面。
4、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论语》
5、(志士仁人)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论语》
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8、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的,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的,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9、〔出自《论语》·译文〕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1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论语》
11、(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1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论语》
13、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14、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
15、(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1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7、最早为诗、书、礼、易、春秋、乐经共六经,后《乐经》早佚,便只有五经。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18、(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19、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却不可强行的改变对方的志向。
20、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论语》
2、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3、(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4、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他讲话则严肃不苟。
5、〔出自《礼记》·译文〕君子身处上位,不作威作福,欺凌处于下位的人。处在下位,不巴结奉迎处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作为而不去苛求别人,那么就不会产生怨恨。
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出自《大学》·译文〕所谓使意念真诚,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就像喜爱美色,一切都发自内心的真实,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满意足。所以,君子哪怕在独处时也一定要慎重。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10、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1、(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1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论语》
13、调和说,即认为《春秋》“亦经亦史”,持此说者如钱穆、雷戈。就“亦经亦史”的说法,钱穆认为《春秋》是一部“亦经亦史的一家言”,理由是古无经、史的区别,经、史之分是后代才有的观念。
- 上一篇:103句想念一个人的滋味是什么感觉(精选想念一个人的滋味太难受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0℃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63℃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454℃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23℃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52℃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30℃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20℃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622℃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577℃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545℃关于梦想的事例反面【文案整理68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