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10句元宵诗词10首(精选元宵诗词经典古诗)
admin 2023-11-28 09:46:05 文案短句 ℃一、元宵诗词
1、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2、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3、谁能断取维摩手,画出元宵踏雪图。
4、从这一层来说,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在情与景交融、人与景交融、甚至是词作本身的表情达意上,的确是一首非常好的词作。
5、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金朝元好问《京都元夕》
6、《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画面中,从早到晚的各种节目均有明宪宗在场,他穿着不同的盛装,或站或坐,表情安详,在欣赏着元宵节的各种活动。台下各种杂技表演尽显其能,有钻圈、魔术、倒立等等,惊险刺激,令人目不暇接。
7、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8、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作者:刘克庄
9、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10、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11、吹上新年,美满十分月。红蕖影下勾丝抹。老来牵强随时节。
12、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1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4、懒随翠影红香走,自买梅花插烛看。
15、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16、东风著意催梅柳。谁家银字小笙簧,倚阑度曲黄昏后。
17、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18、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19、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2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二、元宵诗词经典古诗
1、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2、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3、卢照邻《十五夜观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4、赏析: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祖籍河南扶沟。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5、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6、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7、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8、元宵节的夜晚火树银花、灯火通明,此时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
9、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10、赏析: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11、▲元张渥《九歌·东皇太一图》。屈原《九歌》的开首篇即是祭祀东皇太一的祭歌,表达了人们对春神东皇太一的敬重、欢迎与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赐福人间,给人类的生命繁衍、农作物生长带来福音。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他因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下令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并下令民问也都挂灯。后来这种佛教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的节日。
12、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13、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14、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
15、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16、赏析: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17、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18、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19、软的不能再软的元宵呵,
20、金吾不禁夜,灯火满街悬。蛋女施脂粉,蛮奴拾翠钿。——清代金应澍《元宵》
三、元宵诗词10首
1、译文:五更的钟声响起,笙歌已散尽,月色皎皎而灯火稀疏。
2、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上元夜六首·其一》崔液〔唐代〕
4、《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
5、《十五夜观灯》卢照邻〔唐代〕
6、《京都元夕》金朝:元好问
7、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8、“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连用两个诘句,不仅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9、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妩媚多姿的柳树稍的映衬下,明月显得是那样的善解人意,那样的温馨浪漫,在这样一个温馨浪漫的夜晚,怎么能辜负如此的良辰美景呢?
11、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12、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13、通常的元夜诗,多描写古时都市场景。而这首《元宵》却取材农村,全诗意境优美感人。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值得一提的是,古人讲:月下点灯,可谓大煞风景。恐怕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是可以“月下赏灯”的,就是在元宵节这一天啦!
14、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
15、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清朝的《上元竹枝词》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16、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
17、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8、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19、看了别人也被别人看了,
20、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四、元宵诗词
1、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2、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3、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4、这首散曲采用是起承转合的结构。前面是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热闹喧嚣,后面一转是喧嚣后的凄冷之景。两相对比,让人深切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与凄切。
5、译文: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
6、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7、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8、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9、文义循序递进、回旋往复的音节对于简朴的歌词有增强表情的功用。
10、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11、颇闻灯火闹荧荧,何似书窗一点青。
12、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3、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14、南宋李嵩《观灯图》。宋代元宵赏灯更加丰富多彩,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花灯、龙灯、凤灯、鱼灯、兔子、神话故事灯、走马灯等各种精美奇异的灯令人眼花缭乱,那时人们还兴起了猜灯谜,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15、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画,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遂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16、《元宵》唐寅〔明代〕
17、100%好评·高性价比
18、释义:执行宵禁的官员不禁止夜行,城门放禁了,街上到处悬挂灯。歌女们都打扮得鲜艳妖娆。
19、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20、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五、元宵诗词:古人的浪漫刻在骨子里
1、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2、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3、《正月十五夜》苏味道〔唐代〕
4、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5、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6、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7、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8、译文: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9、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
10、释义: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
11、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12、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3、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14、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15、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16、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元宵节将至,我们精选了15首元宵诗词,愿古人笔下的诗意,可为大家带来圆圆的梦、圆圆的爱、圆圆的心情、圆圆的日子、圆圆的运气。
17、月到枊梢头,人约黄昏后。
18、“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二句,又写明了今年元宵节的环境。“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还是那么皎洁,灯市还是那么绚丽,今年的元宵节和去年的元宵节是一模一样的,而那个去年相约黄昏后的人呢?
19、《生查子·元夕》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年,元夜、灯光、月亮、人等字面互相关照。两片文义并列,但词意稍有变化。
20、尚喜今年民意乐,一般箫鼓两般听。
六、元宵诗词
1、《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
2、盈耳嵩呼声不绝,熙熙春意入箫韶。
3、随着正月十五的到来,春节也正式落幕~
4、综合谜语:元宵前后(打一柔石小说名)的相元宵前后打一诗词句谜底:十四为君妇元宵前后打一书名谜底:二月
5、难写花灯的诗词有很多。例如唐代苏丨,乇月十五日夜》一诗中写道:花合,星桥铁锁开。去,明月逐人来。、行歌尽落梅。玉漏莫相催。、了唐代元宵之夜灯月交、乩的场景。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元宵节的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说热烈的场景。
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8、赏析: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9、元宵节,王羲之邀你赏"灯"写"元宵"✔
10、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 上一篇:80句唐宋诗词之最最深的情(精选唐宋诗词之最最倒霉的船)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2℃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64℃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462℃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27℃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57℃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35℃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21℃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623℃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609℃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556℃关于梦想的事例反面【文案整理68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