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26句宋代豪放派诗词(精选豪放派诗词100首)
admin 2023-11-28 09:46:23 文案短句 ℃一、豪放派诗词
1、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2、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3、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5、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6、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9、时而波澜迭出,豪情万丈。
10、 《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 宋
11、下片写老年家居江南水乡的生活和感慨。“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词人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为排遣愁怀,他四处泛舟清游。“漫悲歌、伤怀吊古”,虽身在江湖,但心仍在朝堂之上。词人没有办法真正做到自我宽解。他“泛扁舟吴楚”,吴楚古迹仍旧引发起他无限怀古伤今之意。
12、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1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4、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李白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
1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9、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二、豪放派诗词100首
1、此诗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意畅达,一泻千里。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雄豪自放,汉高祖刘邦的王霸之气是四海归一!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
5、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金人占领下的北方,后率起义军归南宋,力主北伐,收复中原。他的词作气势豪放。抒发了力主抗金的爱国情怀。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7、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8、公元196年,汉高祖十二年,花甲之年刘邦亲征,平定了英布之乱。在得胜回军的途中,刘邦回到了家乡沛县,他把昔日的朋友、尊长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在宴会上,刘邦击筑,即兴唱作了这首《大风歌》。
9、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10、诗仙李太白的狂放豪纵千古无双!
11、杨慎历尽红尘百劫的淡泊洒脱!
1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译文 注释
13、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14、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1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16、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 宋
17、汉高祖刘邦的霸气是四海归一!
18、“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反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这一句与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可谓异曲同工。一般来讲,艺术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而苏东坡却“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独运,以“抽象”写出了非同反响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艺术描写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也无人惜从教坠”,则言其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去。“无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一个“惜”字,实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19、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20、王昌龄横扫千军的仰天长啸!
三、宋代豪放派诗词
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诗人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5、形式:削足适履与革新突破。
6、曹孟德的鸿鹄之志是一统天下!
7、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8、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9、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此诗展现了曹操开阔的胸襟、宏伟的抱负和用之不尽的智慧。
10、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现存词600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11、刘邦此诗气象宏大,雄奇壮美之势如江河横溢,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朱熹在《楚辞后语》中赞道:“千载以来,人主之词,亦未有若是壮丽而奇伟者也。呜呼雄哉!”
1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4、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史上最豪放的六首诗词,看看你最喜欢哪一首。
15、(作者)苏轼 (朝代)宋
1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7、此乃苏轼于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节在密州任上,于月下畅饮,因以怀念其弟苏辙,写下的一篇妙词。上篇看似写景,实则寓意著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难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苦闷和无奈。下片景情融合,既有对弟苏辙的怀念之情,又有对人间的美好祝愿。表现出词人的宽阔胸怀。该词境界豁朗、寓意深邃、富有哲理,堪称千古绝唱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后人时常引用。
1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9、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20、豪放派是中茵宋词风格流派之其词作的特点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豪放词派不但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人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苏派、辛派、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苏词清放,辛词雄放。由于豪放词人嗜于用典、追求散化,某些豪放词篇也有韵味不浓、词意晦涩、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点。
四、豪放派诗词名句
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特点: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6、(赏析)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7、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8、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10、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2、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3、其中,下片首句第四个字多数词选本为“胆”字,实乃误也。酒至酣处,往往人要袒胸纳凉,故应为“袒”字。上片主要描写打猎,下片舒怀,表现出词人的强烈的为国效力的爱国胸怀。
14、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5、后台回复苏轼、李白、杜甫,读精彩文章
1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7、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19、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20、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五、豪放派诗词鉴赏
1、我很喜欢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只录其一吧。
2、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3、《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4、时而气势恢宏,自然流畅;
5、气韵沉雄,曹孟德的鸿鹄之志是一统天下!
6、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7、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8、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
9、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婉约派的开山鼻祖温庭筠到后来的吴文英、王沂孙这三百余年间所谓“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2、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13、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风格豪放壮烈,笔力纵横驰骋。(少数词属于婉约派)
1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6、纵帝王屈尊就我,不与换江山
17、下片写景,景中含情,情景相融。情乃春恨,恨从何来?“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此花,指杨花。落红,落花也。难缀,难以重新点缀枝头也。此为惜春之笔。落花不仅不能重新点缀枝头,反而是“晓来雨过”,连遗踪皆无了,只剩下一池碎萍了(“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三句乃叹,雨前春色尚有三分,“晓来雨过”之后,两分为尘土所湮,一分为流水劫去。这里春色三分或指落红或指杨花,从后面的三句看,似指杨花。“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此收结对开端“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作出了响应,且以“点点是离人泪”回归主题。可谓匠心独到也。
1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9、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六、豪放派诗词
1、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2、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张元千: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少年游·去年相送》润州作,代人寄远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6、悲而雄壮,诗仙李太白的狂放豪纵千古无双!
7、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8、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区,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苏轼、辛弃疾可以说是豪放派的代表。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南渡之后,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张孝祥、陈亮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了词林后学。
9、表现手法:“回环吞吐”与“冲口而出”。
10、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苏轼、辛弃疾可以说是豪放派的代表。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南渡之后,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张孝祥、陈亮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了词林后学。
11、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12、在词的形式上,婉约派与豪放派也走着两条不同的路子。婉约派词人们牢牢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在这一点上,以周邦彦、贺铸为代表的“格律词派”更是登峰造极。而豪放派则不是为形式所羁,而是充分调动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
13、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4、王威古:唐代边塞将军。
15、相看未及饮,杂胡寇幽燕。
16、下片笔锋一转,进入写雨。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首句写远望之所见:"七八个星天外",说明乌云四起,透过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这境界,与上片的气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两三点雨山前",写的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经洒向山前,那么紧接着便会洒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转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赶路或寻地避雨的心情。第四句写的就是这一心理活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据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17、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8、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9、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20、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3、诗词豪放派就像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上一篇:88句清明祭奠词应该怎么讲呢(精选清明祭奠词语英雄)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2℃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64℃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462℃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27℃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57℃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35℃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21℃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623℃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609℃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556℃关于梦想的事例反面【文案整理68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