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07句题金陵渡古诗注音版(精选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谁的著作)
admin 2023-11-28 09:50:31 文案短句 ℃一、题金陵渡
1、⑵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当时寄居之地。
2、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3、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
4、(解析)此诗写诗人的旅夜愁怀。
5、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龙世文化集团董事长。
6、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表达了诗人孤独的羁旅愁思《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客愁杰作,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全诗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7、这是张祜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
8、「览一诗文」目标是创造具有人文内涵、教育意义的全新人文诗意生活方式。
9、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州。”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潇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
10、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11、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这不清楚地告诉我们行人那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吗?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通。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痕,显得那么浑成无迹。
12、(解释)金陵渡口,静静的一座小楼,夜宿的远行人,孤独的乡愁;月亮西沉的时候,江潮已经退尽,火光点点闪烁,照亮的是对岸的瓜州。
13、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14、题金陵渡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注)金陵津渡:指今江苏镇江的西津渡。瓜州:在江苏省刊江县南。(简析)羁旅、山楼、斜月、夜潮,加上两三星火,极具萧瑟清冷的意味,充盈着无穷的愁绪。张祜(约782~约852),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其诗或感伤时世,或歌咏从军,以乐府宫词著称。其宫词写宫女幽怨之情,有感而发,平易自然而不流于浅俗。年代:中唐。
15、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极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16、⑸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17、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情景如在目前。
18、"一宿行人自可愁"——宿:sù,过夜。一个夜宿的旅客(指作者自己),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无穷无尽的乡愁。
19、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20、《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客愁杰作,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全诗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二、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谁的著作
1、《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客愁杰作。
2、日影元中合自然,奔雷走电入中原。——出自唐·吕岩《七言》
3、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这清楚地描述了行人那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通。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痕,显得那么浑成无迹。
4、⑵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住宿之处。
5、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两三星火”,用笔潇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
6、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7、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当时寄居之地。
8、jīn líng jīn dù xiǎo shān lóu , yī sù xíng rén zì kě chóu 。
9、“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轻灵妥贴,“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
10、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11、《题金陵渡》作者:张祜。张祜(hù)(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12、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13、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14、“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句点题,开门见山。
15、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原文如下:《题金陵渡》唐代:张祜译文:赏析: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随口吟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萧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蕴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情调。
16、唐代诗人张祜曾经夜宿小山楼留下诗作题金陵渡。
17、全诗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18、瓜洲: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19、也想记录并分享你的精彩诵读吗?
20、题金陵渡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注)金陵津渡:指今江苏镇江的西津渡。瓜州:在江苏省刊江县南。(简析)羁旅、山楼、斜月、夜潮,加上两三星火,极具萧瑟清冷的意味,充盈着无穷的愁绪。张祜(约782~约852),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其诗或感伤时世,或歌咏从军,以乐府宫词著称。其宫词写宫女幽怨之情,有感而发,平易自然而不流于浅俗。年代:中唐。
三、题金陵渡古诗注音版
1、张祜(约785—849),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卒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年间。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平生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然而由于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在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但略显不够清新生动。有《张处士诗集》,《全唐诗》收其诗二卷。
2、“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3、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诗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楼里,因为远离了家乡,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淡淡的乡愁。后两句写景:因为诗人满怀羁愁、不能成眠,因此,他看到江潮在沉沉斜月中退尽,渡口对岸瓜州闪烁着两三点火光。
4、《题金陵渡》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
5、题金陵渡的作者叫张祜(zhānghù)。《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客愁杰作,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全诗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夜晚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远处几点星火闪烁的地方便是瓜洲。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
6、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
7、张祜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8、高峰:览一诗文品牌创始人、发起人
9、作者:张祜(原文)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注释)金陵:南京。津渡:渡口。瓜州:今江苏邗江县南边。(译文)在镇江附近金陵渡口的小山楼,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月光西斜的时候江潮刚刚退落,隔岸几点星火闪烁可能是瓜州?(白话译文)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赏析)诗写偶见的江上清丽夜色。首句点题,次句抒发感慨;四句写因怀愁而难眠,推窗远望,斜月朦胧,江潮初落,隔江瓜州,星火闪烁。全诗画面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
10、赏析: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
11、“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这清楚地描述了行人那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
12、若把“星火”换上《枫桥夜泊》诗的“渔火”好不好呢?不好。因为“江枫渔火”是近景,看得清,“两三星火”是远景,看不分明,只见星星点点,如何知是渔火?是灯光?唯其如此,却更惹人想象。《枫桥夜泊》用的是重笔,此首纯用轻笔,两者也有不同。
13、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14、tíjīnlíngdù题金陵渡jīnlíngjīndùxiǎoshānlóu,yīsùxíngrénzìkěchóu。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cháoluòyèjiāngxiéyuèlǐ,liǎngsānxīnghuǒshìguāzhōu。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15、“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毫不费力。“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
16、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17、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非指南京。
18、古风泊客┃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19、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很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20、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四、题金陵渡是谁写的
1、「览一诗文」是以古代诗词为起点和纽带,连接人的诗意生活平台与人文艺术平台。以诗朗诵这种全新方式,连接过去,让古诗词进入大众视野和日常生活,为中国的大众打造和提供兼有“知识、审美和情感”三位一体的诗意生活内容与服务平台。
2、《题金陵渡》唐代: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译文: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扩展资料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3、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随口吟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萧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蕴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情调。
4、“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句点题,开门见山。“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轻灵妥贴,“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很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5、不是,《题金陵渡》属于唐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给予好评。谢谢。。。
6、“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站在小山楼上远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妙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连。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迹,显得浑然无痕。
7、描写了“潮落”、“夜江”、“斜月”、“两三星火”等景物,(1分)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1分)不能。(1分)因为“渔火”是近景,看得清楚;(1分)而“星火“是远景,看不分明,不能辨别是何种灯光;(1分)诗中用”星火“既符合诗人远观的视角,又增添了想象的余地,别具朦胧美。(1分)
8、《望岳》《登岳阳楼》《江畔独步寻花》《绝句》《春泛若耶溪》《青溪》《终南山》《秋登万山寄张五》《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题破山寺后禅院》《登鹳雀楼》《凉州词》《滕王阁诗》《登金陵凤凰台》《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钱塘湖春行》《暮江吟》《枫桥夜泊》《竹枝词》《江南春》《山行》《题金陵渡》
9、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10、成书时间:1983年/2013年
11、“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这清楚地描述了行人那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通。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痕,显得那么浑成无迹。
12、⑸瓜洲: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区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13、主题相关画作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14、⑴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非指南京。
15、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全诗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16、题金陵渡作者: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译文注释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17、全文: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18、⑷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19、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出自唐·皇甫冉《登山歌》
20、《江南文脉》诗词篇01张继《枫桥夜泊》
五、题金陵渡古诗
1、张祜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2、“金陵津渡小山楼”,首句点题,轻灵妥贴。“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毫不费力。“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极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3、《江南文脉》诗词篇02杜牧《江南春》
4、宿:过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
5、夜晚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6、童趣两首《小儿垂钓》《喜韩少府见访》
7、宋词三百首|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8、“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包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神情。
9、(注释)金陵渡: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过江的渡口。唐时润州亦称金陵。津:菠水的地方。小山楼:张祜寄宿处。
10、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11、⑴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12、参加览一诵读达人俱乐部+获取免费线下诗友会入场券
13、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对岸为镇江市。
14、《题金陵渡》古诗的意思是:在镇江附近金陵渡口的小山楼,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月光西斜的时候江潮刚刚退落,隔岸几点星火闪烁可能是瓜州?
15、羁泊异乡时,见异乡风物,本来容易牵动对故里风物的想念之心,何况诗人深夜未眠,见到的又是两三点冷清的火光,更易浮起乡关之思。诗的这后二句貌似写景,却纯是抒情之语。
16、瓜洲: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区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17、译文: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18、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19、此诗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全诗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20、tí jīn líng dù
六、题金陵渡
1、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两三星火”,用笔潇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包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神情。
2、这首诗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全诗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3、唐诗三百首|集灵台二首
4、《题金陵渡》(晚唐·张祜·七绝)
5、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6、译文夜晚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远处几点星火闪烁的地方便是瓜洲。原文张祜〔唐代〕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赏析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7、那是什么地方?诗人用“是瓜洲”三字作了回答。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包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神情。
- 上一篇:125句荷花的诗句千古名句(精选荷花的诗配画)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2℃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64℃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462℃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27℃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57℃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35℃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21℃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623℃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609℃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556℃关于梦想的事例反面【文案整理68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