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47句元好问诗词代表作(精选元好问诗词鉴赏)
admin 2023-11-30 11:17:37 文案短句 ℃一、元好问诗词
1、人生能有多长时间,想想那良辰美景,应尽情欣赏,不使它在空虚中度过。
2、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妬。
3、《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4、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5、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6、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
7、10月23日下午,“博士专场”系列学术报告会的第三场在文博楼阶梯教室如约而至,本期讲座的主题是“问世间情为何物—元好问诗词赏析”,主讲人是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师莹老师。
8、译文老朋友珍惜这临别的时节,到水边我停下回家的车驾。天地清朗拓开我远眺的目光,万物自然就像是与人亲如一家。北风吹起,连下了三日大雪,造化神工,主宰着事物变化。九大山郁葱葱高峻峥嵘,丝毫也不受那欺凌践踏;颍水上清波淡淡而起,洁白的鸥鸟悠悠而下。想着回家的游人呵,自然是心绪焦急;事物固有的情态呵,却本是悠游闲暇。临别时举杯痛饮,徒然地辜负吟啸之心;前路的滚滚黄尘,真足以让人悲慨叹咤。回头遥看呵亭中的友人,只见那一片平林恬澹如画。
9、少陵,天宝中,杜甫客居长安近十年,住杜陵(汉宣帝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
10、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11、真个晓人,情思断人肠。
12、此予二十年前嵩山中诗也。
13、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14、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15、这首诗是批评卢仝的追求险怪的诗风。中唐时追求险怪诗风的主要是韩孟诗派。韩愈的诗风的主要特点是深险怪僻,好追求奇特的形象。他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景物;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怪幻诡谲的构思,创造匪夷所思的形象;以文为诗,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避熟就生,因难见巧。韩孟诗派开一代诗风,在创造出雄奇险怪的意象,在反对传统锐意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也难免流入另一种险怪艰奥,拼凑堆砌,玩弄技巧的形式主义。卢仝受到韩愈的影响,诗作过于好奇逞怪。元好问否定了这种诗歌风格,认为这种创作是“鬼画符”。
16、文集:《遗山先生文集》、《元遗山先生全集》
17、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18、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19、老来诗酒犹堪任,家山在眼,亲朋满坐,不醉如何。
2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二、元好问诗词鉴赏
1、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2、我们以传统茶艺结合历史背景,典故,人物刻画切合舞台艺术,节目解说而展现,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能让观众深感其中,即欣赏了茶艺表演又观看了舞台剧.
3、时间:10月30日,地点:文博楼B10期待同学们的到来哦!
4、作为金词坛现实主义词人,他的词笔首先是面向现实的。有“兵尘万里,家书三月,无言强首。几许光阴,几回欢聚,长教分手。料婆婆挂械多应笑我,慌仲队金城柳。”
5、元好问墓位于忻州市韩岩村北路旁,距太原80多公里,为元代文坛领袖元好问故里。元好问墓占地42亩,进大门通道两边对称排列石翁、石羊、石虎,里面有享堂三楹,右有石碑三道,后面正中为墓丘。墓旁有野史亭。
6、这首诗评论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李商隐易于感伤、内向型的性格和心态。除了一些针砭现实的政治诗,其咏物抒情诗(包括爱情诗)往往情调幽美,善于把心灵世界的朦胧图像,以比兴、象征、用典、暗示等隐约曲折的方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表现出朦胧多义的特点。元好问引用《锦瑟》中的诗句,正是因为《锦瑟》一诗词义隐晦,聚讼纷纭,多种笺解,似都难以服众。在这首诗中,元好问表达了对李商隐诗歌含情深邈的向往,同时也对难以索解表示了遗憾和讽刺性的批评。
7、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8、但是元好问的这种倾向性鲜明的审美观点过于绝对化,文学艺术可以也应当有多元的审美风格。刚健雄浑固然可贵,婉约秀丽也有娱人之美。在诗歌风格上,应当允许审美主体各有其好。不过作为生长在北方,仕于金王朝的诗人元好问来说,倾心于诗歌的雄浑苍茫之美,是十分自然的。
9、这首诗是批评晚唐诗人陆龟蒙。晚唐后期,唐帝国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不少文人在时代的衰飒气氛中走向明哲保身的退隐之路,创作的诗句表现出一种僻世心态和淡泊情思。元好问借用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之二十四中“恐随春草斗输赢”来批评陆龟蒙等隐士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时代,不作忧国感愤之辞而徒兴春草输赢的叹惜。这里也反映了元好问在强调真情实感时是注意到社会现实内容的。不过陆龟蒙象古代许多隐士一样,并非真正忘怀世事,陆龟蒙也写过讽刺现实的作品如《新沙》、《筑城池》、《记稻鼠》等。
10、韩愈的这种气势雄浑,天然化成的诗歌风格正是元好问所崇尚的,而孟郊的雕琢和险怪的风格正是元好问所批判的。因此,元好问认为孟郊和韩愈不能相提并论,韩愈的作品如江山万古长存,与孟郊比,一个如在百尺高楼,一个如在地下。不过,在诗中元好问对孟郊也有同情之意。
11、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12、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
13、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14、《鹧鸪天·零落栖迟感兴多》元·元好问零落栖迟感兴多。酒杯直欲卷银河。人间清镜悲华发,世外仙棋烂斧柯。...
15、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16、从教道士夸悬解,未信禅和会热谩。
17、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18、词牌名:临江仙|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19、花应笑。惜春人老。枉被春风恼。
20、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三、元好问诗词代表作
1、站在千峰顶上,醉眼朦胧的看着世间万物,都如同秋毫般微不足道。
2、十里驿亭杨柳树。多情折断青青缕。
3、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4、鹧鸪天·八茧吴蚕剩欲眠
5、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来,欣赏那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享受那山间的清风。
6、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问即向当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个中原秀士王若虚等,请耶律楚材予以保护和任用。
7、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8、莫教偏,和花和月,大家长少年。夜夜璧月圆,朝朝琼树新。
9、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10、《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11、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12、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
13、井蛙瀚海云涛。醯(xī)鸡日远天高。
14、曲学,乡曲简陋的学问。虚荒,虚假荒谬。小说,无足轻重之说。欺,欺人骗世。
15、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16、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17、西晋诗人刘琨,被认为“雅壮而多风”(《文心雕龙·才略》),有“清拔之气”(《诗品》)。元好问推出刘琨,正是从其可比建安诸子的慷慨悲壮,梗概多气的艺术风格着眼的。
18、连日湖亭风色好,今朝赏遍东城。
19、一民汉遗黎,尺地汉故封。守民及守土,天地与相终。
20、这首诗是批评刘禹锡的《戏赠看花诸君子》和《再游玄都观》二诗及诗歌的怨刺问题。元好问论诗,主张温柔敦厚,明确反对直露刻薄的怨刺。在他众多的诗文禁忌中,就有“无狡讦”、“无为妾妇妒,无为仇敌谤伤”等形式戒条。他认为,即使有“不能自掩”的“伤谗疾恶不平之气”,也应该“责之愈深,其旨愈婉,怨之愈深,其辞愈缓”(《杨叔能小亨集引》)。
四、元好问诗词集
1、自在晴云覆苑墙。徘徊明月驻清光。
2、这首诗是《论诗三十首》的最后一首,也是结束语。他自谦自己象蚍蜉撼树一样不自量力,只是书生一时技痒爱议论罢了。元好问在这组诗中基本按时间顺序评论了自汉魏到宋代的许多著名的诗人和诗歌流派,针砭时弊,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文学观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3、《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4、登临游访以豪放雄浑为主。
5、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6、这首诗是嘲讽秦观的诗风。秦观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他的诗词风格柔弱纤丽,修辞精巧,元好问称是“女郎诗”,露讥讽之意。这表明元好问崇尚的是象韩愈那样雄浑刚健的风骨之美。
7、苏轼在当是文坛上有巨大的声誉,有许多文人围绕在其周围。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这四人都没有继承苏轼的思想和艺术。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秦观长于词,其诗如词一样婉约。张、晁成就不大。至于其他后学者既没有苏轼的思想,又没有苏轼的才力,往往在文字、典故、辞藻方面追求新奇,以至于怪样百出。于是在这首诗的后两句,元好问不满并批评了这种风气。
8、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元好问 4 、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
9、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10、《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11、这首诗是评苏轼及其后学的诗,可与第二十二首对照看。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在等多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堪称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学博才高,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在艺术上开一代之风。苏诗虽然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但是由于苏轼杰出的才能,他的诗多数比喻生动新奇,妙喻连生;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对仗精工活泼,不落俗套。苏轼对艺术技巧的把握可谓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不留锻炼痕迹。所以元好问给予苏轼诗歌以高度评价,称赞他的诗是经得起锤炼,不受纤尘的真金。
12、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13、鹧鸪天·澹澹青灯细细香
14、云澹泞,月低迷。洛阳山色见愁眉。
15、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6、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17、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
18、《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19、清箱旦夕落,伫尔惊群聋
20、公元1239年,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回到家乡,择居母亲张氏娘家东园。颠沛流离多年方始安定,眼见家乡宁静太平,年成丰收,他如释重负,作了这首曲。
五、元好问诗词精选
1、促拍丑奴儿 乡邻会饮,有请予增损旧曲者
2、这首诗是批评诗歌酬唱中的和韵风气。由于这种次韵酬唱的诗往往受到原诗韵脚的拘束和词义的限制,使作者不能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心迹,反要俯仰随人,窘步相仍,因此,元好问对这种诗风给予了辛辣讽刺,指出其“亦可怜”。要求诗人应该象庾信那样“纵横自有凌云笔”,大胆自由抒发自己地真性情,不要做随在别人后面的亦步亦趋的可怜虫。
3、任阳梅,博士,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电影学博士。曾指导学生创作纪录片《黄豆的故事》获山西省第二届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一等奖。
4、《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5、这首诗是论及柳宗元与谢灵运,主要是论柳宗元,是说柳近似于谢。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诗人,他政治失意,纵情山水,肆意遨游,在山水中寻求慰藉,与当时“淡乎寡味”的玄言诗相比,后人认为谢灵运的诗歌自然清新,有高古之风。元好问推崇谢灵运,认为柳宗元诗歌淡泊古雅,深得谢灵运之遗音。前两句在一起是说,谢灵运诗的风神容态,照映古今,后世诗人,谁能像柳宗元一样有谢客风容,并深有所得呢?后两句是说柳宗元的诗淡泊简古,如清庙之瑟,朱弦一拂,唱叹余音宛在,此冷寂神境,以暗喻道出,恰是如同当年谢灵运寂寞心境的写照。
6、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7、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8、这首诗批评重山林隐士诗轻贱台阁仕宦诗的现象。方回《瀛奎律髓》崇尚“格高”,即古代知识分子所谓嶙峋傲骨、孤芳自赏的精神风貌,认为台阁仕宦都是脑满肠肥、道貌岸然、功名利禄熏心、仁义礼智满口之徒的卖弄学理、琢句雕章以欺世盗名,往往偏重江湖道学,或有借以自重。元好问借质疑三国时华歆掷金的典故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质疑。
9、临江仙·醉眼纷纷桃李过
10、镜中冉冉韶华暮,欲写幽怀恨无句。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11、鹧鸪天·零落栖迟感兴多
12、乱后玄都失古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13、小桥南北梦幽寻。残醉瞢腾不易禁。
14、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15、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6、“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17、词:《摸鱼儿·雁丘词》、《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木兰花慢·游三台》、《玉漏迟壬辰围城中,有怀浙江别业》、《石州慢·赴召史馆》等。
18、但是元好问尊奉的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的诗教理论,要求语言符合雅正的标准。因此,元好问不同意苏轼的观点,批评了“俳谐怒骂”的语言风格。元好问认为“曲学虚荒”,“小说欺”,谨奉儒家诗教,这也体现了他保守的一面。
19、邺:邺城,东汉末曹操的据守之地,是建安时代实际上的政治文化中心。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建安七子及其他文人环绕,形成了邺下文学集团。是建安文学的中心。
20、未羡寒梅,疏影月昏黄。
六、元好问诗词
1、出自金朝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2、元好问的水词之所以能如笔下山水那样顶天立地,在于它不仅是雄浑的山水画眷更有寄慨、壮思、理想自画卷中选出。即如此首下闻纯为感慨,词之内涵亦因此而深化。在词文上,元好问的爱情词是别具一格的,如其著名的《雁丘词》等
3、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石武〗〖石夫〗。(事见元稹《子美墓志》)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画鬼符。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镬”换三点水)音。(水乐,次山事。又其《欸乃曲》云:“停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音”)
4、零落栖迟感兴多。酒杯直欲卷银河。人间清镜悲华发,世外仙棋烂斧柯。长袖舞,抗音歌。月明人影两婆娑。醉来知被旁人笑,无柰风情未减。
5、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6、水流花落叹浮生。故园春更晚,时节已啼莺。
7、《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
8、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9、他不是用客观性的笔法简单刻画当时的社会,而是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感受来表情达意,产生了极富力度的悲剧性审美效果。元好问的词之特点,主要分为三个:
10、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11、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12、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
13、蝶恋花·最是一年秋好处
14、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15、元好问认为西晋诗坛中继承了建安文风的有不少,建安风骨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壮怀犹见缺壶歌”),但也有了“儿女情多,风云气少”(钟嵘评张华诗语)的诗歌。建安风骨是元好问所肯定的诗歌风格,所以他以张华为例,认为张华虽然以其诗绮靡婉艳,文字妍冶而名高一时,但是缺乏豪壮慷慨之气,至于到了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更是儿女情长,风格婉约。“奈若何”句表明了元好问对绮靡文风的不满情绪,对诗歌绮靡文风的发展的认识。
16、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17、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8、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19、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
20、橘绿橙黄,半带金茎露。
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2、《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3、芳尘未远,幽意谁传。千古恨,再生缘。
4、出自金朝元好问的《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5、早教会得琴心了,醉尽长门买赋。
6、根据理解,结合注释46及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句“俳优”应为“俳谐”。
7、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8、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
9、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论诗三十首》
10、吴人操等耳,忍与分河潼。夺操而与权,何以示至公。
11、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
12、这首诗反映了元好问推崇建安诗人刘琨的具有雄浑刚健风骨之美的诗歌。他首推曹植和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为诗中“两雄”,以“坐啸虎生风”形象地比喻他们的诗歌风格雄壮似虎。曹、刘是建安风骨的杰出代表,钟嵘评曹植的诗“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评刘桢“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艳,真骨凌霜,高风跨俗”。标举曹刘,实际上是标举了他们所代表的内容充实、慷慨刚健、风清骨俊的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
13、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
14、却恨更筹短。一点闲情,苦被离愁管。
15、元好问据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其先祖相继迁居洛阳、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等地。至元好问的曾祖父元春(一作椿)时,又移家忻州,遂为忻州人。他的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任柔服(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丞;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著有《东岩集》。
16、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17、花烂锦,柳烘烟。韶华满意与欢缘。
18、苍龙双关平生恨,只有西山满意青。
19、一生心事杏花诗。小桥春寂寞,风雨鬓成丝。
20、《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1、元好问(1190年一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文学家、史学家。他曾历任国史院编修、南阳令等职。金亡后,他潜心著述,在诗、词、文、曲、小说和文学批评等领域都有较高的造诣,尤以诗歌成就最高。他的诗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著有《遗山集》等。
2、《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3、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4、《浣溪沙 宿孟津官舍》是元代文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5、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
6、第二篇是《过晋阳故城书事》,该诗是元好问的早年作品,他登悬瓮山望见晋阳故城,深深感慨于北宋统治者毁灭晋阳在防御外患上的失策,指斥和谴责了其破坏带给人民的灾难。全诗曲折往复,词语慷慨,气势雄放,抒发了作者强烈反对战争的情怀。透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也太原这座城市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7、花坞与松坡。尽先生、少小经过。
- 上一篇:127句30首月亮古诗五言绝句(精选30首月亮古诗诗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2℃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64℃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465℃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27℃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58℃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43℃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22℃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637℃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631℃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558℃关于梦想的事例反面【文案整理68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