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曾国藩子孙后代名单【文案整理90句】
admin 2023-03-05 12:15:24 文案短句 ℃曾国藩子孙后代名单
1、梅州曾宪梓(金利来)和满清曾国藩是同宗,是曾子一脉,曾宪梓始祖在山东。所以曾宪梓不是曾国藩的后代。
2、1883年(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主张“与法人辩,始终不挠”。又疏陈“备御六策”。1886年(光绪十二年)归国。1890年(光绪十六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惠敏”。
3、曾氏文化世家将耕读孝友作为治家理念,实际上向其子孙后代指明了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法则。
4、次子曾纪鸿过了县试,本应继续乡试早日获得功名,他却在信中写到:(曾国藩子孙后代名单)。
5、20出头便能如此体贴父母,可见曾国藩心地十分纯净,这也是为人处世之本。
6、第二个法则是:发展要以继承为基础。“耕读”二字来说,“耕”是基础,是谋生存;“读”是提高,是谋发展。“孝友”二字来说,“孝”是对前辈的继承,“友”是对自身的发展。打好基础,努力提高,重视继承,讲究发展,这应该是这个家族发展为文化世家的着力点。
7、“余自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8、不合适团队的人,就算是至亲密友,也不宜久留。否则,渐渐地,真正有德才的人都不愿意与你共事。(曾国藩子孙后代名单)。
9、附《曾国藩家书》课程表部分参考,可以看到,并非专注于的八股仕途,反而更注重自我约束和自身修养,十分开明,和现代的教育方式也有相似之处。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俱,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 杂。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锁。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读史、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写日记、须端谐,凡日问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己出,终 身不间断。 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金寡,气之盛否。谨言、刻刻留心。
10、附《曾国藩家书》课程表部分参考,可以看到,并非专注于的八股仕途,反而更注重自我约束和自身修养,十分开明,和现代的教育方式也有相似之处。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俱,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 杂。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锁。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读史、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写日记、须端谐,凡日问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己出,终 身不间断。 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金寡,气之盛否。谨言、刻刻留心。
11、曾纪鸿的妻子是父亲曾国藩的同年进士郭沛霖女儿郭筠,留下曾广钧、曾广镕、曾广铨、曾广钟等四个儿子和曾广珊一个女儿。
12、曾国藩的子孙后代,原来出了这么多的名人,连国家领导人都是他的后代!曾国藩共有3个儿子、6个女儿(其中一儿一女夭折),8个孙子、4个孙女……截至目前,曾国藩五兄弟的后人已经绵延至第八代,有突出成就的人多达240多人。
13、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上最笨的草包,却偏偏成为了晚清时期的顶梁支柱。公元1851年,由于善良朴实的中国穷苦百姓再也无法忍受满清王朝的压迫,以洪秀全、杨秀清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金田爆发了,太平天国的起义很快就波及到了全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面就攻陷了满清王朝的半壁江山。
14、除了长子曾纪第早年夭折以外,曾国藩的其余两个儿子都很多作为。其中次子曾纪泽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在清光绪三年的时候,曾纪泽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次年便出任驻英法两国的大臣。光绪六年的时候,曾纪泽还兼任驻俄大使,并与俄国谈判收回伊犁的相关事宜。
15、然而,功成名就的曾国藩却并没有如同李鸿章般红光满面,相反则是整日忧心忡忡、满脸忧愁,原来曾国藩想到的是中国的一句古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担心自己功高震主会受到满清朝廷最高统治者的猜忌,进而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灭顶之灾。于是,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之后,曾国藩终于找到了一个保全自己家族的天机,并将这个天机告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如今曾氏家族的后代都成了大富大贵之人。
16、耕读,是中国传统的治家理念,也是中国文人所理想的生活方式。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读而废耕,饥寒交织;耕而废读,礼仪遂亡。”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是中国耕读文化的景仰者,他在家庙的神位旁张贴一联:“敬祖宗一炷清香,必恭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曾国藩后来将其祖父的耕读实践归纳为八字,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这就是曾族家族的“治家八诀”。曾国藩将其祖父的“治家八诀”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加以提升,提出了以“耕读孝友”既为途径又为目标的治家主张。他在与诸弟的信中说:天下官宦之家,多只能一代享用,能庆延一二代者鲜;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绵延十代八代。他希望曾氏家族成为耕读孝友之家。曾氏家族之所以能成就文化世家,在于曾氏后裔谨守耕读孝友的理念,并不断将“耕”与“读”的内涵加以扩展。
17、曾国藩除了强调"勤以持家",还强调"和以治家",更是以此为家族宗旨,他认为治理家族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成员要谨遵人人孝悌的原则。对父母长辈要感恩尊敬,尽赡养义务只是最基本的本分,对待兄弟姐妹要和睦友好,同辈间的和谐融洽是家族稳定繁荣的基石。在曾国藩的家书中,他写给自己弟弟的信件为最多,可见他对同辈间关系的重视,对家族和睦的重视。
18、他还特地嘱咐家人:“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19、子:曾纪鸿,数学家。(妻郭筠,同年进士郭沛霖女儿。)
20、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曾纪泽兼任出使俄国大臣,与沙俄谈判修改崇厚擅订的《里瓦几亚条约》,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达成《中俄改订条约》(即《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一部分失去的权益。
21、在文化艺术方面:曾国藩的曾孙曾昭杭,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毕业,从事美术教育,1949年前曾任长沙华中美术学校校长。曾国潢的曾孙女曾昭是著名的文博专家,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孙曾绍杰是著名篆刻书法家,台湾文化大学教授;玄孙曾宪涤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在《法西斯细菌》剧中饰演主角,后导演多部电影。曾国荃的玄孙曾宪杰是著名画家,曾聘为澳门华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联合国文教委员;玄孙女曾宪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任清史研究所副所长;玄孙曾宪,美国奥克兰加州大学大众传媒学硕士,台湾“国防电视制作中心”主任。此外,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成员在书法艺术上大都造诣颇深,如曾国藩、曾国荃、曾国潢、曾国华、曾纪泽、曾纪鸿、曾纪芬、曾广钧、曾宝荪、曾约农、曾昭等,其中曾国藩、曾国荃、曾纪泽、曾昭的书法艺术成就尤高,后人以书法家视之。
22、曾国藩提出来这些理念,要求家族长辈要勤于言传身教,要亲自教授后辈知识与道理,曾国藩自己更是一丝不苟的言传身教。比如他的二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三儿子曾纪鸿则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对此一窍不通,但他仍尽全力去了解,给孩子一些学习心得与见解。他的儿子也是深受他的影响,常常亲自教授子女英语、数学、书法等,无论再忙都会抽时间陪在子女身边,言传身教帮助他们成长。
23、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后,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
24、从一个七品小官到一代名臣,相当于月薪3k变成月入百万的合伙人,曾国藩是怎么做到职场如此顺利的?
25、今年不必乡试,一尔工夫尚早,二则恐体弱难耐劳也。
26、有一天晚上曾国藩正在读书,屋里进了贼,贼想等他睡了再行窃,谁知道他一整晚都在背一篇文章,天快亮了都还没背下来,最后这贼受不了了,跳出来把文章背了一遍,大声说你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趁早放弃吧。
27、儿子:曾广铨(1870年生),兵部员外郎,曾纪泽养子,曾纪鸿三子,官至外务部左丞;曾广铭(1871年生),出生六个月后夭折;曾广銮(1873年生),督察院左副督御史,袭封侯爵;曾广钖(1879年生),八岁殇逝。
28、最近刚看完曾国藩的人物传记(共3册),对罗胖讲的这句话深有感触。
29、
30、曾纪耀是曾国藩的次女,嫁给了父亲的好友陈源兖儿子陈松年,一生没有生育,病逝于巴黎。
31、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治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曾国藩继承发扬儒家教育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32、儿子:曾广铨(1870年生),兵部员外郎,曾纪泽养子,曾纪鸿三子,官至外务部左丞;曾广铭(1871年生),出生六个月后夭折;曾广銮(1873年生),督察院左副督御史,袭封侯爵;曾广钖(1879年生),八岁殇逝。
33、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普通的耕读家庭,作为长子长孙,家族里很重视对他的教育。
34、在外交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以驻英、法大臣兼驻俄大臣的身份,于1879年赴俄谈判,据理力争,收回伊犁南境地区五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曾纪泽的儿子曾广铨,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曾担任清***驻韩国和德国大使,后担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是著名的翻译家。在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成员中,还有曾约农、曾宝、曾宪森等翻译家,都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35、而后30年里,他与家人通信近1500封,看似平淡的通话却蕴藏管理、识人、交际、治家、教子智慧。
36、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
37、当然不是,就像是富了十几代的贝氏家族,建筑大师贝聿铭生于这样一个声誉与钱财共有的大家族,据他的回忆说,自己的父亲不仅是商业翘楚,母亲更是文化精英,贝聿铭的母亲12岁学习英语,16岁学习法文,一生都在读书看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贝聿铭自然而然地也就成长为一个好学之人。
38、如今,在国内能够拜访到的曾国藩直系后裔大概有十几位,分布在长沙、北京、济南、洛阳和大同等地。
39、清朝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国藩参加湖南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40、曾昭抡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建国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家高教部副部长等职,是我国新型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41、曾纪泽身体不好,此时已经染病,到1890年病逝,享年51岁。曾纪泽死后,这个一等毅勇侯的爵位应由长子承袭,但是,慈禧太后没有让这个24岁的进士承袭,也没有让次子曾广铨承袭——这是从曾纪鸿家过继的——倒也正常。但是,偏偏让17岁的曾广銮承袭了,他当时还没有功名,所以承袭这个一等毅勇侯之前,慈禧太后还让他补荫,他从一个没有功名的人,一下子补成了从五品的官员——郎中了。没过多久慈禧太后又赏戴花翎,这些都是在为这个袭爵做准备。
42、众所周知,腐朽的大清之所以能够续命成功,与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中功劳最大的莫过于有着扭转乾坤、再造社稷之能的曾国藩了。曾国藩出生湖南一个地主家庭,而唯一与历史名人不同的是,曾国藩小时候是出了名的笨蛋,面对老师给出的优秀文章,别的同学大都是过目不忘之能,而曾国藩即使看了一百遍也背不了。
43、清朝的爵位一般是代降一等,每世袭一代降一等,降完为止,实际的执行中并不严格,都是取决于皇帝老儿的态度,有的可以世袭罔替的不让世袭,有的应该代降一等的不降,有的不该降的降了。而曾国藩的爵位世袭了三代,到第三代清朝灭亡了。曾国藩是第一代,曾国藩死后他的儿子曾纪泽承袭了一等毅勇侯的爵位,因为要派他出使英、法参与外交,所以才把迟迟没有批复的承袭的爵位批下来,曾纪泽才能袭爵,他一袭爵就是超品了,对于他参与外交有帮助。
44、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8年入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1950年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学习,1952年获硕士学位。七十年代起从事味道化学和甜味剂研究,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著有《味觉的分子识别》。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45、光绪七年二月,曾纪泽代表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中俄改订条约》,顺利收回了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权,这被认为是晚清时期一次较为成功的外交行动。光绪十六年,曾纪泽去世,被光绪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惠敏”。
46、只不过,在此后,曾广钧虽然才学仍然受到世人的追捧,在书法、绘画、诗歌甚至外国科学如声、光、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绩,但为人却喜爱饮酒,行为放荡不羁,喜好流连石榴裙下,以至于如马宗霍评价他的书法成就时,也不忘贬损一下他的生活作风。
47、曾国藩一生有着3各个儿子和6个女儿。除了夭折的一儿一女之外,其他的儿女经过他的悉心教育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过代代的繁衍,现在曾国藩一系的后代已经到了第八代了。让人惊奇的是,曾家的子孙一直都严守着曾国藩的教诲,纵使已经绵延8代,依然家风严谨,有二百多人都在不同的领域中对国家有着突出的贡献。
48、和很多三妻四妾的勋贵大员不同,曾国藩一生只有原配夫人欧阳氏和如夫人陈氏两个女人,留下了曾纪第、曾纪泽、曾纪鸿和曾纪静、曾纪耀、曾纪琛、曾纪纯、曾纪芬等三子二女。接下来,悦史君将对他们及其后代做一个详细的剖析:
49、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50、曾国藩为官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尤其是在他去世之前留给家人的遗言,价值千万,总共有四条,一起来看看。
51、辛亥革命后,曾广銮退职归乡,1920年去世。
52、● 文选德:传承与新意——读张军《曾国藩传》
53、曾国藩的后代: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中国历史上晚清时期重臣,他是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者,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接下来由我来为大家说说成曾国藩的后代。
54、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55、女儿:曾广璇(1860年生),适李瀚章之子李经馥;曾广珣,适吴永(1865-1936);三女早亡(1869年夭折)。
56、曾国藩一方面要求家庭成员克勤克俭,要主动参与劳动,自己做好家务,不能因身处富贵人家就安于享乐,更不能铺张浪费。他希望家族成员能养成勤奋、劳动的习惯,因为这对一个人的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他要求家庭成员勤勉好学,要主动的阅读圣贤的经典著作,学会主动学习才能走好人生路,也要求家人要养成早起的习惯,家族内万万不可有松懈之风盛行。
57、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被授任刑部右侍郎,后充顺天武乡试正考官。
58、曾广銮只留下一个女儿曾宝苏,后来去了美国。
59、而曾国藩最小的儿子也在日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数学家,曾国藩的女儿们也都个个是巾帼不让须眉。其中最让曾国藩引以为傲的就是身为翻译家的二女儿,二女儿精通多国方言,但很不幸的是在39岁的大好年华却英年早逝,只有自己的小女儿幸福美满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60、值得一提的是,曾氏家族的女性格外出色。曾国藩的后人有成就的大多出于二房曾纪鸿一脉。教育学家曾宝荪就读与英国伦敦大学,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西方高等教育学位的女性。她的爷爷是曾国藩的二子曾纪鸿,是一位数学家。就连她的祖母郭氏也曾受过曾国藩的亲自教导,读过《十三经注疏》,在曾纪鸿早逝后一力抚育儿女。
61、此后又有一次让他死里逃生,当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城时,慈禧命令崔玉贵将珍妃推入井中。曾广钧听说后,同情珍妃的遭遇,为她写下了《庚叶落祠》诗二首借以凭吊。此诗歌在京师广受赞誉,然而慈禧一直不知情。
62、曾纪纯是曾国藩的四女,嫁给了父亲的好友郭嵩焘儿子郭依永,生有郭某等两个儿子。
63、借用罗胖2023年跨年演讲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证书和技能,而是过去一切经历的总和。
64、以上四条,是曾国藩对家人的最后教导,并要求家人做到,以及用它教育后代子孙。唯有做到,家族方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65、孙子:曾约农,教育家,为东海大学在台复校后首任校长。
66、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是湖湘文化世家的典型代表,构成这个文化世家主体的是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体。
67、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一个人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不外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修身自不必说,说到齐家,他的《曾国藩家书》,虽然成书已经150余年,现在仍然被世界各地的华人所看重,1500封家里里提现着曾文正的文字功底和道德修养。
68、1880年(光绪六年)兼驻俄大使,与俄谈判收回伊犁事宜,于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签订《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权,被认为是晚清一次较为成功的外交行动。
69、在立功方面,曾国藩以一介书生,组建湘军,经过十年奋战,消灭了戏谑祸害南中国十几年的太平天国,制造了同光中兴,同时又是首先建设工厂,开启了洋务运动,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运动最主要的干将说起来不过是曾国藩继志者。
70、原因在于,决定家族成败的是你如何塑造子孙的品德,而不是你留给他们多少钱、多少官。在曾国藩的后代中,个个都很有出息。如曾祺弘、著名数学家曾光实、有机化学家曾昭时、曾昭贤等人,他们先后赴美攻读化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曾昭贤等人又赴美攻读化学博士,都是曾国藩后代中的杰出人才。
71、子:曾纪泽(1839—18字吉力刚,号梦瞻,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妻贺氏(1840—18婚后一年难产死,贺长龄女);继刘氏(1841—190继配,刘蓉之女。生子女各3人)
72、曾国藩的孙子,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曾担任清政府驻韩国和德国大使,后担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是著名的翻译家。
73、女儿:曾广璇(1860年生),适李瀚章之子李经馥;曾广珣,适吴永(1865-1936);三女早亡(1869年夭折)。
74、曾国藩的侄孙曾广植:曾在美国留学,获得化学硕士学位,在1957年回国后,在中国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是我国味道化学理论创始人。
75、曾纪泽袭了爵位,出使英、法等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最著名的是经过与沙俄的谈判收回了新疆伊犁地区。清朝先是派崇厚去与沙俄谈判,结果崇厚私自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除割去霍尔果斯河以西和特克里斯河流域大片富饶的领土外,还赔款500万卢布。但也正是在曾纪泽的努力下,废除了俄国人在松花江行船、贸易,侵犯中国内河主权等规定。这是曾纪泽的一大贡献。
76、曾广铨生有曾约农、曾昭润等两个儿子和女儿曾宝荀。
77、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朝廷加曾国藩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
78、曾国藩作为晚清的重臣,或许他的从政举措富有争议,但他治家方略与处世之道则被众人赞扬。和以治家、勤以持家的家训,警醒着他自己和训诫着后代,他的家训现今仍有很多都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79、● 多读书读好书获得智慧l芒果园读书会张军《曾国藩传》分享会心得体会
80、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81、1883年(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主张“与法人辩,始终不挠”。又疏陈“备御六策”。1886年(光绪十二年)归国。1890年(光绪十六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惠敏”。
82、“完人”不是一月、一年变成,而是数十年的积累沉淀,而坚持的核心就是懂得接纳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前进的过程中焦虑。
83、而说治国,作为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对晚清政权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正是他建造了中国第一所兵工学堂,安排了首批赴美留学生,还兴起了众多的实业。再说平天下,曾国藩创立湘军,在两次鸦片战争大背景下,依然靠着自己的能力将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剿灭。
84、在科举考试时代,这个人才群体中有秀才、监生、优廪生、优贡生、举人、进士达20余人。废除科举考试之后,这个人才群体中有160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不少人还留学欧美或日本等国,其中取得博士、硕士、学士和获得院士、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多达百余人。曾氏文化世家成员中,除曾国藩、曾国荃等因军功受到清***封赏外,有一大批杰出人才在许多领域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85、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建国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家高教部副部长等职,是我国新型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86、梁启超、蒋介石把它奉若至宝,国学大师钱穆受它影响一生。
87、四女曾纪纯,早年的时候被曾国藩许配给了自己的好友郭松涛的长子郭依永。婚后两人的感情也算美满,不久之后便生了孩子。但谁能想到,三年之后,郭依永便英年早逝,结婚仅三年的曾纪纯一下子成了寡妇。丈夫死后,曾纪纯的身体也日渐虚弱,在她3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88、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89、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国馆君想和你聊一聊一本影响中国人的书。
- 上一篇:关于责任的诗句古文【文案整理66句】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说说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