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47句晋书翻译陶潜(精选文言文晋书翻译)

admin 2023-12-11 08:00:02 文案短句

一、晋书翻译

1、法律条文中所见的各种各样的法律术语的严密性具有何种意义呢?以定义的方式揭示其内涵与外延是法解释领域的基本问题,而对术语进行定义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弹幅,因此,围绕法解释的学说也就应用而生。这无论在当代或在古代,都是围绕着法律和法律学的不变境况。

2、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3、引用以下常用工具书,亦均采用简注方式:

4、咸宁四年(278年),羊祜抱病回洛阳,于同年十一月病故,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死后获赠侍中、太傅,谥号“成”。

5、裒以近戚,惧获讥嫌,上疏固请居藩,曰:“臣以虚鄙,才不周用,过蒙国恩,累忝非据。无劳受宠,负愧实深,岂可复加殊特之命,显号重叠!臣有何勋可以克堪?何颜可以冒进?委身圣世,岂复遗力,实惧颠坠,所误者大。今王略未振,万机至殷,陛下宜委诚宰辅,一遵先帝任贤之道,虚己受成,坦平心于天下,无宜内示私亲之举,朝野失望,所损岂少!”于是改授都督徐兖青扬州之晋陵吴国诸军事、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

6、(7)张警:《晋书·刑法志>注释》(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之“前言”称该志“是我国正史中,继《汉书》以后,第二篇刑法志”,并不准确。也有人认为《魏书·刑罚志》……延续《汉书·刑法志》、《晋书·刑法志》的编纂风格,则其所认为的成书先后时序显属失当。陈俊强探讨了《晋书》为何要设立《刑法志》的原因,并认为:《刑法志》的书写,自《汉志》的“刑主法从”变为《魏志》的“详刑略法”,再变为《晋志》、《隋志》的“刑法并重”,名符其实的《刑法志》于焉确立,并为后世继承(《汉唐正史的形成与变迁》,载《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43期,2010年6月)。

7、谢鲲曾出使到京都,明帝司马绍在东宫会见他,十分亲近重视他。明帝问道:“议论的人把你跟庾亮相比,你自己认为如何?”谢鲲回答说:“穿礼服居庙堂,让百官有准则,我不如庾亮。退隐在野,放情山水,我自认为超过他。”

8、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9、⑷我在日本的轮读经验。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曾在日本京都留学,经佛教大学杉本宪司教授介绍,参加了梅原郁教授主持的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轮读会,时间是每周五上午,当时轮读的资料是《敦煌汉简释文》(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该书收集了敦煌汉简2484枚,并加以释校,后面还附有发掘报告和索引表)。此外,我还参加前述关西大学法学部奥村郁三教授主持的《令集解》轮读会。

10、陶潜,字元亮,年轻得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曾写作《五柳先生传》说:“看我所住得环境,不能挡风遮阳。穿着简陋,经常没有吃喝,又怎么样呢。”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当有亲朋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觉 。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门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就不用在意音准不准啊!”

11、B.及论功/而遐先之/龛怒/以太山叛/攻破东莞太守侯史旄而据其坞/石季龙伐之/龛惧/求降/元帝

12、咸熙初,封新沓子。转相国左长史,典统别营。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素又重攸,尝问裴秀曰:「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奉后事耳。故立攸,将归功于兄,何如?」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涛对曰:「废长立少,违礼不祥。国之安危,恒必由之。」太子位于是乃定。太子亲拜谢涛。及武帝受禅,以涛守大鸿胪,护送陈留王诣邺。泰始初,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13、晋武帝召见威时,感叹他父亲的清廉,并问威,你与你父亲哪个更清廉?威回答说,我比不上我父亲。晋武帝问,怎么知道自己不如呢?回答说,我的父亲清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别人不知道,这点我远远赶不上父亲。

14、华夏左氏现象文化中心与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共同打造左氏历史文化新篇章!!!

15、中国传统法典如唐律等的轮读会

16、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都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郡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17、帝阍:天帝的守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此处借指皇帝的宫门

18、我们的《晋书·刑法志》轮读会

19、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20、成帝即位,出为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加辅国将军。以讨充功,进爵零县侯。苏峻反,加潭督三吴、晋陵、宣城、义兴五郡军事。

二、文言文晋书翻译

1、释义准确与否,是我们目前看到市面上诸《晋书·刑法志》注释本中问题最多的。在轮读中,我们或者对存有歧义之处表明自己倾向于某种意见并说明理由;或者对既有意见加以补充完善;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以纠正前人讹误。切忌望文生义,力求注释精确。下面谨择数例(下引文字加下划线处)予以说明。

2、引用相对比较生僻的古籍,则注明:(作者所在朝代)、作者、书名、卷次(或卷名)及版本。如果是已出版的这类古籍的影印本或整理标点本(在作者后面适当处标明整理标点者),标明页码。

3、第920页“汉兴以来,三百二年,宪令稍增,科条无限。又律有三家,说各驳异。刑法繁多,宜令三公、廷尉集平律令,应经合义可施行者,大辟二百,耐罪、赎罪二千八百,合为三千,与礼相应。其余千九百八十九事,悉可详除。”

4、褚裒安抚接纳他们,很得他们欢心。先派遣督护涂鑫攻迤,俘获伪相直重,郡中二千多人归附投降。叠巫山中有五百多户人家,也树起义旗,请求援助,褚裒派龛率领三千精兵去迎接他们。龛不遵守褚裒的部署,让部队驻在代陂,被石遵的将领李菟打败,死伤过半,龛守节不屈,被贼寇杀害。

5、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褚翜(shà)字谋远,少以才干称,袭爵关内侯。于时长沙王义擅权,成都、河间阻兵于外,翜知内难方作,乃弃官避地幽州。后河北有寇难,复还乡里。河南尹举翜行本县事。及天下鼎沸,翜招合同志,将图过江,先移住阳城界。翜与蒙阳太守郭秀共保万氏台,秀不能绥众,与将陈抚、郭重等构怨,遂相攻击。哭惧祸及,谓抚等日:“诸君所以在此,谋逃难也。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郭秀诚为失理应且容之若遂所忿城内自溃胡贼闻之指来掩袭诸君虽得杀秀无解胡虏矣累弱非一宜深思之。”抚等悔悟,与秀交和。时数万口赖翜获全。

7、③断句题的四个选项只有1~2处不一致,80%断句正确。如果不借助后面的断句题,在文中硬性去读去断,既不能快速读懂该处的文意,又会浪费过多时间。

8、南昌: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为汉豫章郡治。唐代宗当政之后,为了避讳唐代宗的名(李豫),“豫章故郡”被窜改为“南昌故郡”。所以现在滕王阁内的石碑以及苏轼的手书都作“南昌故郡”。

9、数岁,拜中书令。初,帝潜与羊祜谋伐吴,而群臣多以为不可,唯华赞成其计。及将大举,以华为度支尚书,乃量计运漕,决定庙算。众军既进,而未有克获,贾充等奏诛华以谢天下。帝曰:“此是吾意,华但与吾同耳。”时大臣皆以为未可轻进,华独坚执,以为必克。

10、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另一说,四美:音乐、饮食、文章、言语之美。刘琨《答卢谌诗》:“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11、王逊在宁州十四年,(王逊死后)州中人士又拥立王逊排行中间的儿子王坚暂行州府事务。朝廷下诏任命王坚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假节,赐王逊谥号为壮。

12、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大师圆寂。

13、建兴初年,又担任梁酃司马。当时部将耿奴很得人心,于是专权跋扈,褚翜常常优待他。梁酃太傅王玄处理政事很急躁,褚翜知道他不能容下耿奴,(褚翜)于是就告诫他说:“您凭借自己的威势杀人已经很多了,可是人心难以一致,您应该更加慎重地对待政事。”王玄听取了褚翜的意见,表面上笼络耿奴,却心怀忿恨。恰逢王玄升为陈留太守,将要出发,就把耿奴抓来杀了。耿奴的同党聚众杀死了王玄。梁酃内部动乱,徐州贼人张平等想趁机突袭。酃人惊惧疑虑,想举酃投降张平。褚翜安抚他们,众人的心意才安定下来。

14、换而言之就是弄清两个基本问题:

15、永和初年,又征召褚裒,准备任命他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吏部尚书刘遐劝说褚裒道:“会稽王德行美好,是国家的周公啊,足下最好把大权交给他。”褚裒的长史王胡之也劝他这么做,于是褚裒坚决推辞不受,请求返回封地,朝野上下都赞叹敬服他。提升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褚裒坚决不接受开府。褚裒又认为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才,应该委任贤能,提拔和敬重有德望的耆旧,于是就举荐前光禄大夫顾和、侍中壁浩。疏文奏上后,任命顾和为尚书令,殷浩为扬州刺史。

16、继假:指继母、假子。假子是夫的前妻之子或妻的前夫之子。《汉书·王尊传》:“美阳女子告假子不孝,曰:‘儿常以我为妻,妒笞我。’”王先谦《汉书补注》引沈钦韩注:“前妻之子也。”

17、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棐木矮桌干净明亮,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18、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19、寻而峻平,潭以母老,辄去官还余姚。诏转镇军将军、吴国内史。复徙会稽内史,未发,还复吴郡。以前后功,进爵武昌县侯,邑一千六百户。是时军荒之后,百姓饥馑,死亡涂地,潭乃表出仓米振救之。

20、符坚亲自审问他,说:”当政的根本,是以道德感化作为首选,你到任不久却杀人无数,这是多么的残暴啊!”

三、晋书翻译陶潜

1、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2、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3、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

4、谢鲲字幼舆,是陈国阳夏人。祖父谢缵,典农中郎将。父亲谢衡,以儒家的素质见称,做官至国子祭酒。谢鲲年少时知名,通达简傲有超人的见识,不修威仪,爱好《老子》、《易经》,能唱歌、善弹琴,王衍、嵇绍都认为他是奇才。

5、成康七年褚翜去世,享年67岁,追赠卫将军,谥号为穆。

6、此外,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的《中国基本古籍库》全文检索版大型数据库也是我们常用的数据库之一。

7、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8、D.蔡豹深得人心。蔡豹在徐州任上,对内安抚将士,对外抚慰民众,深得远近人心,听说他被斩首后,人们都很痛惜。

9、陛下不认为我无能,把政务繁难的县交给我治理,我当为贤明的君主除去凶恶和奸猾之徒。

10、穆后临朝处理政事,特地赦免而不追究谴责梅陶的罪。钟雅公正执法,制裁纠正违反法令的行为,百官都畏惧他。苏峻叛乱,皇上诏令钟雅做前锋监军、假节,带领精锐的勇士一千名来抵抗苏峻。不久朝廷军队大败,钟雅与刘超共同侍卫天子。

1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ǎn)骖騑(cān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一作翔)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一作列)冈峦之体势。

12、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13、一路行来,来到了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顺道拜望了洪州都督阎伯屿。他本想尽了礼义后要立即走的,却被好客的主人留住了。时值九月初九重阳节,阎伯屿邀请了许多名士,在重修的滕王阁上登高,欢宴,赋诗。这是一个盛会,才名出众的王勃便被主人留了下来。

14、皇甫谧生后遂丧生母,家道更加衰落,过继给叔父,十五岁时随叔父迁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在战乱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自幼贪玩不习上进,跟村童编荆为盾,执杖为矛,分阵相刺,嬉游习兵。年二十(公元234年)。仍游荡无度,犹不好学,人以为痴。一次,谧将所得瓜果进献叔母任氏,任氏的一番话使他幡然醒悟,因对之流涕,谧甚感痛,遂拜乡人席坦受书。

15、今南有强楚,晋不敢欺,只有我们秦国国小力弱是可以攻打的对象。晋公若想取秦国土地,只需一道命令,我们怎敢不双手奉上呢?又何必找借口指责我们不义,特使吕相来绝秦,杀人诛心莫过于此。我秦君主,温恭孝谦,德义无双,他丝毫不敢忘记秦先君的嘱咐,而不敢断绝与晋国的友好关系,而你们晋国为了眼前的利益便忘了先君之盟了吗?昔日郑人曾指责你们:“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其果真应验于此。

16、王敦发怒说:“你是庸才,哪能通晓大理?”让谢鲲出任豫章太守,又留着不派遣,要凭借他的才气名望,威逼着谢鲲等都屈从己意,同下京师。

17、会王含、沈充等攻逼京都,潭遂于本县招合宗人,及郡中大姓,共起义军,众以万数,自假明威将军。

18、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19、②张家山汉简,图版、简号、案例号码和释文均据彭浩、陈伟、工藤元男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但该书有些竹简的图版不明确,还需要参照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20、遗臭万年yíchòuwànnián(解释)遗臭:死后留下的恶名。死后恶名一直流传,永远被人唾骂。(出处)《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贻臭万年yíchòuwànnián(解释)犹言遗臭万年。(出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桓玄子恒言‘不能流芳百世,亦当贻臭万年’,至今为书生骂端。”

四、晋书翻译

1、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3、谢鲲出身儒学世家,年少知名,生性豁达,见识高明,但却不修威仪,喜读《老子》、《易经》,能啸歌,善鼓琴,受到名士王衍、嵇绍的赏识。他深受王衍亲信,与王敦、庾敳、阮修并称四友。

4、褚裒依照《春秋》责罚主帅。任人不当,威名谋略有所亏损,上疏请求贬降自己,以征北将军身份行事,请求留在广陵镇守。皇上下诏认为是偏帅的罪责,褚裒不应该承担过失,逃寇还没有消灭,方镇的责任重大,不宜贬降,派褚裒返回京口,解除征讨都督。

5、引用以下专门注释书籍时,均采用简注方式:

6、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7、临别赠言:临别时赠送正言以互相勉励,在此指本文。

8、〔28〕四美具,二难并

9、读文言文的方法和现代文有所不同,可以运用倒啃甘蔗法。

10、〔40〕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1、从秦律到汉律的递嬗,可以窥见其间的继承性。这种继承、连续自秦而汉,经由三国曹魏、西晋,更及于北魏,这也被新出土的简牍所证明。换言之,晋律、北魏律乃至唐律的各条条文,其渊源出自秦汉律者不在少数。试以《晋书·刑法志》(第925页,引文下划线为笔者所加)“正杀继母,与亲母同,防继假之隙也”为例:

12、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徵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陪葬昭陵。

13、A.及论功/而遐先之龛/怒以太山叛/攻破东莞太守侯史旄而据其坞/石季龙伐之/龛惧/求降元帝/

14、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15、王逊字邵伯,是魏兴人。在家乡任职被推举为孝廉后,担任吏部令史,转任殿中将军,多次升迁后担任上洛太守。自己家中的牛马在郡中生的牛犊马驹,任职期满时全都交给官署,说这是在郡中所生的。

16、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17、当时国丧未满周年,而尚书梅陶私自请歌舞女伎作乐,钟雅上奏弹劾说:“梅陶没有大臣忠心敬慕的气节,家庭中奢侈靡费,歌舞艺伎争奇斗艳,丝竹管弦之音,传播到大路上,应该对他加以放逐罢免,以整肃王法。请求把他交付司徒,公正地评议论处。”

18、如此则勋业可与匡辅天下者相比,美名便可千载流传了。”王敦说:“你能保证没有变故吗?”谢鲲回答说:“我近日入朝觐见,主上忧惧不安,久未见您,宫禁肃穆,必定没有忧虑。您若入朝朝见,我请求为你侍从。”王敦大怒说:“就是再杀你等几百人,对时事又能减少点什么?”竟不朝而离去。

19、《晋书·刑法志》轮读的基本情况

20、《刑法志》中的理想与现实

五、资治通鉴晋书翻译

1、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2、※有些学者把简号记为“简×”(比如说,简59)。若是引学者之文,则从之。

3、爽籁:清脆的排箫音乐。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

4、彭蠡:古代大泽,即今鄱阳湖。

5、成帝初年,褚翜担任左卫将军。苏峻作乱时,朝廷严密防范,任命褚翜为侍中,主管征讨等军事事务。不久朝廷军队打了败仗,司徒王导对褚翜说:“皇帝应当坐在正殿上,您可以禀告皇帝,请他赶紧出来。”褚翜就进入上大阁,亲自抱着皇帝登上太极前殿。王导登上御床抱着皇帝,褚翜和钟雅、刘超等在两旁侍立。当时百官奔逃四散,皇宫内萧条冷清。苏峻的士兵入宫后,呵斥褚翜让他退下。褚灵直立不动,呵斥他们说:“苏将军来觐见皇帝,士兵怎么能侵犯逼迫!”因此士兵不敢上殿。等到苏峻执政,依然让褚翜担任侍中。当时京城被焚烧扫荡,人口财物凋残,褚翜收集四散逃亡的百姓,很有政绩。

6、钟雅,字彦胄,颖川长社人。钟雅年少丧父,爱好学习而有才志,因四种才德俱美而受到举荐,被任命为汝阳令,后入朝担任佐著作郎。因母亲去世服丧而离职,服丧期满而复职。钟雅躲避战乱东渡长江之后,元帝司马越任命他做丞相记室参军,升任振威将军。过了不久,转任尚书右丞。

7、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8、受日本轮读会或读书会等集体学术活动的影响,台湾大学高明士教授主持的《唐律读书会》已经显现极大的成就,令法史学界刮目相看。中国政法大学徐世虹教授主持的中国法制史基础史料(如《二年律令》、《睡虎地秦墓竹简》等)研读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黄正建教授主持的《天圣令》读书会,华东政法大学张伯元、王沛教授主持的金文、楚简读书会、西南政法大学龙大轩教授主持的知远读书会(如《尚书》、《唐律疏议》、简牍)等,在大陆法史学界也都是有影响的。

9、而概括分析题主要就是对传主人生事迹、道德品质、影响评价等方面的考查。因此,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时,要根据写人记事的特点以及相关题目,采用“题文齐读”的方法。

10、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11、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原充满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泊使人看了惊叹。房屋排满地面,有不少官宦人家;船只布满渡口,都装饰着青雀黄龙的头形。云消雨散,阳光普照,天空明朗。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渔船唱着歌傍晚回来,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山南面的水边。

12、①传统的先读文后看题,因为目的性不强,所以读文的关注度很难保障用在解题的关键点上;往往第一遍读文囫囵吞枣,然后再看题,当对题把握不准时再读文,造成时间的浪费。

13、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14、穷睇眄于中天:放眼长天

15、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食货志》

16、按照原京都大学冨谷至教授在《文書行政の漢帝国》(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0年版,中译本为《文书行政的汉帝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的“跋”中所说,日本简牍学研究到他那个时代已经产生了三代有代表性的学者。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因为他们先后都与简牍学的轮读会发生过关系。

17、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人们问他会稽山水的状貌。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好像云兴霞蔚。”顾恺之经常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奇怪,他说:“渐入佳境。”顾恺之特别擅长绘画,画得特别神妙,谢安非常器重他,认为是自古以来还没有人像他这样。他每次画出人物肖像,总是妙绝一时,曾经绘出裴楷肖像,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观看的人觉得神情特别美。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就一定能得到。桓玄曾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这是蝉用来遮蔽自身的,拿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顾恺之相信桓玄没有看见自己,非常珍爱那片叶子。因此世上传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不知道这可不可以呢?……

18、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

19、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一篇小序,在此指本文。

20、邮箱:zswh2016@1com

六、晋书翻译

1、〔5〕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2、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的时候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答应执笔开始抄写,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非常高兴。

3、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这里形容各宾客的文采。

4、《晋书》由房玄龄等人负责监修,组织一批史家和学者,以南朝齐人臧荣绪所写的《晋书》为蓝本,同时参考其他诸家晋史和有关著作,“采正典与杂说数十部”,兼引十六国所撰史籍,从贞观二十年(646)开始撰写,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写成。

5、当时在太庙举行祭祀,钟雅呈奏道:“陛下继承世系的辈数,对于京兆府君来说应当是玄孙,而今天的祝文中自称曾孙,我担心这是因循沿袭的失误,应当改正。另外按照礼法,祖父的兄弟,是从祖父。景皇帝自己因功德而称为世宗,并不是以伯祖的名分而进入祖庙,也应除去伯祖的字样。”

6、这里对文言实、虚词尤其是文言实词的准确推测是难点,如13题第(1)的“以”,作为介词,究竟怎么理解,如果放在时间词前,往往理解为“在”,那么在地点词前,再密切联系语境,理解为“凭借”更恰当,如“先驱”就不能以今论古,结合语意“荆州”距离“寿春”近,以及平叛这一事件,顺着语境就是“先锋”之意。13题第(2)题“履正”一词,“履”是名词,引申出“行为”,“履正”是主谓结构的短语,所以理解为“行为端正”;“居宅”一词的理解则需要联系后文“作屋”,这构成因果关系,因为没有私宅,所以为他建造房屋。

7、皇甫谧深受感动,于是到同乡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他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儒家经典著作学习,终于博览通晓各种典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皇甫谧)性格恬静,没有奢望,并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已的事业,自已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

8、(日)內田智雄編、冨谷至補:《譯注中國歷代刑法志(補)》,創文社2005年版(1964年初版)。底本为武英殿本光绪十年上海同文书局影印。——(引用时简称)内田氏:《译注》,第××页。

9、还记得昨天文章的最后吗?五胡十六国时期,在史学家公认是中国历史最悲惨、最黑暗、杀戮最惨烈的年代,有一个人从西方而来,在这满屏的杀气中,为当时的中国,乃至后世,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

10、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11、(1)元帝恶其反覆,不纳,敕豹、鉴以时进讨。(5分)

12、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13、遏:阻止,引申为“停止”。

14、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15、出身泰山羊氏,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

16、⑶受教于大庭、永田两先生的冨谷至、籾山明教授是日本简牍学的第三代核心。他们出生于50年代,相比于前二代学者,他们的研究环境大为改善,如简牍数量的飞速递增和内容的多样化,实物观察、实地调查烽燧成为可能,尤其是电脑在数据处理方面可以发挥强大的功能(如量化研究的推进。当然,电子数据催生了大量机械组合同类简牍的电脑味十足的论文,是其负面因素)。他们是目前日本简牍学和秦汉法制史研究的领军人物。

17、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好似齐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句式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

18、潭清贞有检操,州辟从事、主簿,举秀才,大司马、齐王冏请为祭酒,除祁乡令,徙醴陵令。

19、周东平、水间大辅、朱腾;李勤通、姚周霞、崔超;罗喆、白超、雷桂旺、余慧萍、林汝婷、钟晓玲、彭星元、李萌。

20、披:开绣闼:绘饰华美的门。

1、《诗音书画》每晚分享,诗词美文,不见不散!

2、我们也借助常用古籍,如二十四史的相关部分,《唐律疏议》、《唐六典》、《通典》、《唐会要》、《资治通鉴》,以及近人沈家本的《历代刑法考》、程树德的《九朝律考》、刘俊文的《唐律疏议笺解》等论著,还有新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二年律令》等,以丰富译注的内容。

3、〔26〕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4、唉!命运不顺畅,路途多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能够依赖的是君子察觉事物细微的先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社会人事的规律。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气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仍可以到达;少年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不算晚。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狂放不羁,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

5、华夏左氏现象文化中心宗旨:以传承左氏优秀文化为使命,以研究左氏名人思想、精神为责任,以弘扬左氏文化,精髓为宗旨!

6、①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这是正史人物传记的主要叙述线索,考生应当知道一些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大致了解一些古代官职的地位和职责。

7、周东平主编《译注》,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8、〔20〕披绣闼,俯雕甍

9、译文: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恶;放尽东海之水也无法流完恶行!(罪大恶极)

10、关于鸠摩罗什大师的事迹,有许多详实的考证,本文主要依据《晋书》。而《晋书》竟然为鸠摩罗什大师,单独长文开篇立传,足见他对历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大军未到之时,鸠摩罗什对龟兹王说:“我们国运将衰,将有强敌自长安来,最好恭敬迎接,不要抵抗。”龟兹王不信,结果大败。吕光这才得到鸠摩罗什。

12、山涛年才做了郡主簿。被荐举为孝廉,州里提拔他为河南从事。咸熙初年,山涛被封为相国左长吏。当时因为山涛在故里素负重望,晋帝就叫太子前往拜谒。司马昭把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为嗣,平时也看重司马攸,曾对裴秀说:“大将军(司马师)开创基业还末完成,我不过是接随其后罢了,所以要立司马攸,将来好归功于兄长,你看如何?”裴秀认为不能这样做。司马昭又问山涛,山涛回答:“废弃年纪大的而立年纪小的,违背礼制,不吉祥。

13、〔9〕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14、《晋书.清廉父子》的作者是房玄。,房玄龄,别名房乔,字玄龄,汉族,唐代齐州临淄,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父房彦谦。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

15、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

16、再有,(A、B、C)是表示某种行为的不同样态的术语,同时必须注意A还在别的术语群如(A、D、E)中具有相对的语义。冨谷至曾举(斗、戏、贼)与(盗、贼)等术语及其相关的相对语为例,并引用秦汉律,详细说明从秦汉律经晋律直至唐律一直承续的相同法理及其意义。(12)

17、王敦版潭为湘东太守,复以疾辞。弢平后,元帝召补丞相军谘祭酒,转琅邪国中尉。

18、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19、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

20、当时广德县人周圮为钱凤而起兵进攻钟雅,钟雅退守泾县,收编集合士人百姓,讨伐周圮,并斩杀了他。明帝去世,钟雅改任御史中丞。

1、我们的轮读会,完全出于加强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律史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提高同学的相关专业素养等目的而举行的,每周五下午,相关师生相聚一堂,共同讲读、研讨相关问题。轮读会当初设定的目标之是对《晋书·刑法志》精耕细读,以释疑解难、梳理源流、阐释法意。

2、〔41〕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3、陈留阮籍见之,叹曰:“王佐之才也!”由是声名始著。郡守荐华为太常博士。迁长史兼中书郎。帝受禅,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华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武帝尝问汉宫室制度,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画地成图,左右瞩目。帝甚异之。

4、⑤敦煌汉简(没有篇名),图版、简号和释文均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版。

5、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6、谢鲲知道不能用道辅正他,便悠闲自得地寄居于此,不致力于政事,从容不迫地讽议,聊以消遣时光而已。常常与毕卓、王尼、阮放、羊曼、桓彝、阮孚等人纵情饮酒,王敦因为他名声高,所以像待宾客一样礼待他。

7、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