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07句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精选《山坡羊 潼关怀古》)
admin 2023-12-12 08:23:50 文案短句 ℃一、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1、C.有误,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2、主题思想: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3、✦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宫阙:宫,宫殿。
4、(2分)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思对即可)
5、元明宗天历二年(1329),因关中旱灾,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几年前他辞官隐居,决意不再涉足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
6、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我站在潼关西望,内心惶恐不安;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内心更是伤感,一路上那些曾经精美的宫殿都化做焦土。
7、(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8、欢迎将您的专题讲座、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与大家分享,
9、(组队对抗惰性,一起坚持学习)
10、搿是元曲作家张养浩个散曲。是伊到陕西去救灾个辰光途经潼关所作个。搿首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个兴衰、更替,想到了人民百姓个苦难,一针见血个点出了统治阶层搭民众个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个思索搭仔对平民百姓个同情。搿种同情搭仔关怀个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个思想,勒传统个五言七言诗歌当中是比较常见个,但是勒元代个散曲当中却蛮少有个。
11、“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百姓苦”的原因则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12、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3、元明宗天历二年(1329),因关中旱灾,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几年前他辞官隐居,决意不再涉足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
14、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15、(4)“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16、说明:①北曲入派三声,故只列平上去,上去为仄声,×表示字声通用;②北曲平上可互用,句末叶韵字声上可用平者标“上(平)”,平可用上者标“平(上)”;③北曲去声特别重要,必用去声标“去”,宜用去声标“厶”;④韵位标“◎”,可叶可不叶标“o”。
17、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8、(1)划线句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形象地描绘岀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2分)
19、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0、(8)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二、《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朝代兴盛,百姓是苦,朝代衰亡,百姓还是苦。
2、答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3分)
5、答:(1)分别从视角和听觉角度写的。
6、B.(乙)曲“聚”“怒”二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视觉描写了潼关之险,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7、拥军读诗(7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8、小帆课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9、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10、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山坡羊·潼关怀古》当作于此次应召往关中的途中。
1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2、D.有误,“意踌躇”写出了作者看到长安从繁盛到荒凉的沧桑巨变,不由感慨横生的样子。
13、(2)示例: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古代,封建君主制,兴亡都逃不了封建朝廷、官吏的盘剥;而今天,我们生活的是一切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里,国家富,人民就安康幸福。
14、题目上的“山坡羊”是,“潼关怀古”是。(2分)
1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6、山坡羊作者:张养浩TranslatedText译文原文OriginalText潼关怀古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7、请写出这首元曲中表现作者同情百姓的语句。(2分)
18、(2)选择“聚”与“怒”皆可.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19、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20、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三、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
1、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3、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4、《山坡羊》是曲牌名,现依《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中的《元北曲谱简编》,现将其曲谱抄录如下:
5、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6、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一份难得的沉重。
7、“峰峦如聚”一句中的“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波涛如怒”一句中的“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8、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9、对这两首词曲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0、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1、答案就在文中“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经过秦汉宫殿遗址,见无数宫殿化作泥土。想到不论王朝兴起或者衰弱,苦的都是百姓,不由悲从中来,这便是作者伤心的原因。
12、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
13、词曲译文:群山绵延起伏,正如聚会在一起一样,关下波涛滚滚,像咆哮怒吼,在通往潼关的路上,关外有黄河,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远望西都长安,内心思绪起伏,一路上看到不少秦汉时代的遗迹,引起无限的伤感,那成千上万间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尘土。无论哪个朝代的兴起,受苦的仍是百姓;无论哪个超大的灭亡,受苦的还是百姓。
14、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5、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同学~
1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7、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18、《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9、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儿议论。意蕴深邃,感情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散曲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突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又别具沉郁风格。
20、名句欣赏:“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四、山坡羊潼关怀古鉴赏
1、A.(甲)词中“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借用杜甫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
2、一个“聚”字写出了山形气势;一“个“怒”字写出了大河的水势和声势。“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3、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4、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5、全曲采用个是层层深入个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拿苍茫个景色、深沉个情感搭仔精辟个议论搿三者完美个结合,具有强烈个感染力,字里行间当中充满勒历史个沧桑感搭仔时代感,既有得怀古诗个特色,又有与众勿同个沉郁风格。
6、(1)山河表里渣关路
7、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8、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9、品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的妙处。“聚”、“怒”二字把“峰峦”、“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动。“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突出山河的壮美。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
11、D.(乙)曲中“意踌躇”一词表达了作者看到长安衰败的景象而内心犹豫不决的状态。
12、《潼关怀古》是散曲的题目。1329年张养浩前往关中赈灾。赴任途中,他用《山坡羊》调名共写了九首怀古散曲,抒发他对沿途所经的名城、古迹的感慨。本曲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13、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14、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聚”“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15、来稿请发至邮箱gzyw@txlexue.com。
16、注:时值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奉命赈灾,途经潼关。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
17、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1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9、这首曲的作者是。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3分)
20、拥军读诗(78)——《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赏析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解析
1、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踟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2、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3、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4、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5、“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拥军读诗(73)——《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赏析
8、抒发了对历史更迭的怅然,以及对百姓的怜悯之情。
9、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出处或作者: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10、⑵“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示例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蛮的众多和动感。
12、(1)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1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4、✦聚:聚拢;包围。✦怒:指波涛汹涌。✦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1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16、一程山水一程梦,一岁年龄一岁人
17、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李红梅)
18、(5)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19、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2分)
20、试分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分)
六、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1、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3分)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结尾两句格调激越,感情鲜明,深切地表达了对百姓之苦的理解和同情,对昏君的鞭笞和怨愤。作者从自古到今的历史与现实中,看透了统治者的贪婪和虚伪,王朝兴,带给帝王家的是财富和享乐,带给百姓的是万般疾苦;王朝亡,带给帝王的是王室的覆灭,带给百姓的是更沉重的疾苦。无论朝代怎样兴衰更替,压在百姓头上的苛捐杂税,天灾人祸,战乱流离等等沉重的负担都永远不会改变。在此,作者以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这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4、(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
6、无数的山峰耸立汇集,相接相拥,奔腾的黄河水汹涌咆哮,如狂似怒,依山靠河互为表里的潼关路多么险要!
7、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落花并没有忘记树根的哺育,带着无限的眷恋深情地告别树根,宁化作春泥而护树根,以回报树的养育之恩.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
- 上一篇:134句关于惊蛰的古诗(精选关于惊蛰的古诗有哪些)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8℃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78℃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552℃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0℃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71℃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69℃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48℃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712℃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665℃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589℃关于梦想的事例反面【文案整理68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