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73句采莲赋王勃(精选采莲赋原文注音及翻译)

admin 2023-12-14 10:12:29 文案短句

一、采莲赋

1、《采莲赋》是南朝梁元帝萧绎写的一篇体物抒情小赋,赋中的采莲之欢愉,人物体态之优美,小家碧玉与荷花之相映媲美,体现了江南特有的生活情调。

2、一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写舟船泛于河中情景。兰棹将举,已被水藻牵挂;船身未移,浮萍早已漾开,宛然一艘水波荡漾中的画船,轻摆慢摇而来,整个画面因之全活。

3、束素:捆扎起来的白绢。形容女子细腰。

4、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5、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答案肯定对的,我刚做到,在《导学练》上,我们发的答案

6、散文本就是一种具有美感的文章,它强调韵律,这点和古诗是相通的.另外,在散文中加入古诗,也可以增加文章的优美性,让人更觉融入在作者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中,也有种古今相通的感觉.

7、文波:微波。芰(jì)荷:出水荷叶。

8、櫂:划船用的工具。代指船。

9、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10、值此时节中的俊男美女,摇起船儿心中荡漾柔情。鷁形画船迂回慢进,雀状酒杯传递频频。水草挽住船桨不肯离去,浮萍移开偏为船儿放行。美女摆动娇柔的细腰,欲行又止几番回眸传情。夏季刚刚开始春意尚未散尽,鲜嫩的荷叶映衬着初开的荷花。生怕沾湿衣裳而低声浅笑,担心船儿倾覆而紧紧抓住衣襟。于是船桨击水缓缓向前,芦花点点飞上绫罗绣垫。荡舟湖上不思回返,梧台已经遥遥可见。带水的荇菜沾湿了衣衫,长长的菱草缠住了臂环。泛着柏木舟多么悠闲自在,水洲边放开歌喉唱一曲《采莲》。

1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12、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1)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馀,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荐。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枉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13、②芰荷:出水的荷,指荷叶。

14、鷁(yì)首:船头。鷁是一种大鸟,古代常被画在船头作装饰。

15、钏(chuàn):臂环。

16、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櫂(zhào)将移而藻(zǎo)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故以水溅兰桡(ráo),芦侵罗袸(jiàn)。菊泽未反,梧台迥(jiǒng)见,荇(xìng)湿沾衫,菱长绕钏(chuàn)。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

17、自古以来在人们的眼中,夏日里荷莲含苞绽放,娇艳欲滴,其姿容无异于青春正丽的女子,因此,民间的采莲歌其实也多为“恋爱之歌”。

18、2、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19、⑧羽杯:即羽觞,状如羽翼的酒杯。此连上句说,男男女女十分喜爱莲花,因而恋恋不舍,拨回坐船,为表喜悦之情,加倍饮酒。⑨迁延:拖延时间。顾步:看着脚下。此句说,女子故意拖延,羞答答低头而视。⑩兰桡:极好的桨。罗:丝织品做成的垫子。菊泽:菊花的光泽。反:通“返”。此句说,菊花尚未开放。梧台:战国时齐有宫叫梧宫,所在之台称梧台。此句说,视野开阔。荇:荇菜。钏:镯子。容与:徘徊不进。渚:水中小洲。碧玉:《乐府诗集·吴声曲辞·碧玉歌》引《乐苑》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汝南:郡名,治所在河南上蔡。此连上句说,男女两情相愿,欲结为夫妇。荐:献给。袭:穿。此句说,愿男子品行高洁,如同芙蓉。

20、《从诗经开始》精选第七辑,查看(课程),内容详见目录。

二、采莲赋原文注音及翻译

1、全篇以莲起,以莲结,而中间核心部分只写了少男少女的荡舟嬉游,似与主题“采莲”无干。实际上自“棹移”“船动”以至“荇湿”“菱长”等等,无不是采莲过程中的动态渲染,因为是暗写,使人不觉。如果是明写如何如何采莲,反倒呆了。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引用了萧绎这篇赋中间自“于时妖童媛女”至“畏倾船而敛裾”一段,以见“当时嬉游的光景”,可知此赋历久传诵不衰。

2、《采莲曲》描绘了采莲姑娘在莲池里若隐若现的美丽形象,荷花盛开时的娇艳姿态与采莲姑娘的脸庞交相掩映,由此愈发显示出采莲姑娘充满朝气的美丽形象,也展现了采莲姑娘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采莲曲》的创作背景《采莲曲》一诗写于公元748年,当时王昌龄正担任龙标尉。一次,王昌龄行走在龙标城外时,在东溪的荷池遇见了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为此触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采莲曲》的原文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的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3、梁元帝萧绎(508~554),南朝梁皇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在位三年,萧衍第七子。萧绎盲一目,少聪颖,好读书,善五言诗,但性矫饰,多猜忌。藏书十四万卷,于江陵城破时自己烧毁。生平著述甚富,凡二十种,四百余卷,今仅存《金楼子》。

4、全篇以莲起,以莲结,而中间核心部分只写了少男少女的荡舟嬉游,似与主题“采莲”无干。实际上自”棹移”、“船动”以至“荇湿”、“菱长”等等,无不是采莲过程中的动态渲染,因为是暗写,使读者不觉。

5、(女)湖水似为有意溅湿了我的船桨,芦苇牵扯着我轻柔的纱衣。那有着如菊花一般馨香品德的他还未回去吧,那颀长如梧桐的他正在高台上远远眺望着我。水中的青荇濡湿了我的衣裳,那长长的菱叶藤茎绕住了我的金钏。我划着的兰舟它不肯再向前行进,那就让我在江边把采莲的歌儿唱响。

6、(1)“且弃”二句:《战国策·魏策四》载,魏王与所宠幸的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说,既得大鱼,即欲弃去前此所钓小鱼。又《说苑·辨物》载,楚昭王渡江,有大物漂而触舟,乃萍实。剖食之,甚甘美。据《战国策》,与龙阳君共钓者乃魏王而非楚王。此赋写丽人采莲而托为楚王时事;本是虚构;用典亦属信手拈来,不必拘泥。(2)榜:船桨,此处借指船。

7、碧玉:古乐府有《碧玉歌》,属《吴声曲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四五引《乐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

8、首四句为第一层,以描写河中红莲开篇。淡紫的茎干出于绿水,微风吹来,拂起阵阵波纹。它擎起一团红莲,亭亭玉立,绿色荷叶为其扶枝。荷叶仿佛一面高大的翠盖,遮盖住绿色的苞蕊。丰硕的苞蕊中,藏着素白的莲子,它那丝丝黄瓣,仿佛轻盈的霓裳羽衣。

9、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10、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11、历史上萧绎作为皇帝似乎不算成功,但作为才子却当之无愧:他的文章,绘画和书法在艺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这篇流传久远的《釆莲赋》就是他的名篇。

12、(1)鹢首:古代船头上画着鹢鸟(一种像鹭鹚的水鸟),故称。亦借指船。(2)羽杯:古代饮酒用的杯,作雀鸟形,有头尾羽翼。(3)菊泽:未详。梧台:《水经·淄水注》记:“昔楚使聘齐,齐王飨之梧宫。其地犹名梧台里。台甚层秀,东西百馀步,南北如减,即古梧宫之台。”按此是借用,并非实指其处。(4)枉渚:屈原《九章·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历小湾,谓之枉渚。”按,此亦是借用古地名。(5)“碧玉”二句:《玉台新咏》卷十录晋孙绰《情人碧玉歌》二首:“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云云。杜佑《通典》:“碧玉,歌者,晋汝南王妾名,宠好,故歌之。”

13、夏季刚刚开始春意尚未散尽,鲜嫩的荷叶映衬着初开的荷花。生怕沾湿衣裳而低声浅笑,担心船儿倾覆而紧紧抓住衣襟。于是船桨击水缓缓向前,芦花点点飞上绫罗绣垫。荡舟湖上不思回返,梧台已经遥遥可见。带水的荇菜沾湿了衣衫,长长的菱草缠住了臂环。泛着柏木舟多么悠闲自在,水洲边放开歌喉唱一曲《采莲》。

14、下面继续写船在水中行进的情态。“水溅兰桡,芦侵罗荐”,“荇湿沾衫,菱长绕钏”等语,无不是写船上人与水和水中的植物打交道,写得轻盈俏皮,似是芦苇荇菱特爱与人为难,别饶情趣。

15、好听吗?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吧?

16、羽杯:一种雀形酒杯,左右形如鸟羽翼。

17、全文语言整饬,首尾周全,换韵频繁,音节谐美。而其举体小巧轻灵,笔调婉娈多姿,在在闪现出玲珑剔透、潇洒飘逸之气,堪称梁朝体物抒情小赋中的上佳之作。

18、⑤妖童媛女:穿着艳丽、情态妩媚的少男少女。

19、全篇以莲起,以莲结,中间部分写少男少女的荡舟嬉游,抓住采莲过程中的“棹移”和“船动”等动态渲染。赋中的采莲之欢愉,人物体态之优美,小家碧玉与荷花之相映媲美,体现了江南特有的生活情调。全篇语言整饬,音节谐美。

20、采莲赋/萧绎南梁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馀,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袸,菊泽未反,梧台回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三、采莲赋王勃

1、萧绎早年封湘东王,因病导致一眼失明。526年出任荆州刺史、使持节、都督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侯景之乱时,梁武帝遣人至荆州宣读密诏,授萧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行事。

2、满庭芳/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3、“于是妖童媛女”到“歌采莲于江渚”为第二层,将描写的镜头摇向远方,于是画面逐渐扩大,一幅夏日采莲图渐次展现。但见一群少男少女,轻舟荡桨而来,他们同心相映,杯酒传情。这段描写有两处特别入神。

4、短短四句,就像一个特写镜头,直逼夏水轻波中的荷花,把它的枝叶蕊实,全盘呈呈现出来。其描写笔法,细致准确,丝丝入扣,表现出相当高的白描技巧。

5、最后一层,为五言六句小歌一阕,说他们泛舟的悠闲快活,然后女子唱起歌来,作画龙点睛式的渲染,碧玉小家女之形象,若隐若现,翩然而出。“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以浑沌比拟手法,营造出一种错觉感受:莲花亦脸色,脸色亦莲花;衣亦荷,荷亦衣;衣香荷香,浑然一体。作者运用这种笔法,把碧玉女放在了绿一片、香满天的莲荷图中,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点缀以人的精灵,造成一种美景美人浑然一体的胜境,产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效应,有美不胜收之感。

6、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7、《采莲赋》是南朝梁元帝萧绎写的一篇体物抒情小赋,全篇以莲起,以莲结,中间部分写少男少女的荡舟嬉游,抓住采莲过程中的“棹移”和“船动”等动态渲染。赋中的采莲之欢愉,人物体态之优美,小家碧玉与荷花之相映媲美,体现了江南特有的生活情调。全篇语言整饬,音节谐美。

8、③绿房:花苞。花未开前包着花的小叶片,呈绿色,故名。翠盖:青绿色枝叶茂密,如同华盖。

9、櫂(zhào):划船用的工具。

10、杭州建德泉山村,周边大量种植白莲,并已有相当的历史,至夏季,村外田畈中莲叶接天,无垠碧绿,其间缀满一个个长满果实的莲蓬;村内家家户户采莲、剥莲、通莲(芯)、晒莲、卖莲;构成一幅亮丽的“十里荷花”景象。农家莲子宴也好很好吃,有莲子青菜、莲子香菇、莲子扣鸡、鲫鱼戏莲、莲子芋头烫、荷叶肉圆、耦粉莲子羹等.可以自己采莲摘荷

11、生怕沾湿衣裳而低声浅笑,担心船儿倾覆而紧紧抓住衣襟。于是船桨击水缓缓向前,芦花点点飞上绫罗绣垫。荡舟湖上不思回返,梧台已经遥遥可见。带水的荇菜沾湿了衣衫,长长的菱草缠住了臂环。泛着柏木舟多么悠闲自在,水洲边放开歌喉唱一曲《采莲》。

12、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3、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旨在学习交流。若原创者介意,请私信联系,马上处理

14、这篇小赋开头四句描写歌舞环境,将读者带进一幅美丽的图画。在江南水乡风光背景的布置中,有丹红的“荷花”、覆水的“卧莲”、出丛的“高房”等。清远的碧天,无边的红莲,构成充满生气的境界。翠叶遮蔽流水,荷茎顶着莲蓬,恰如亭亭少女轻歌曼舞在一片翠绿之上。“乱”字表现荷叶、莲蓬、花朵繁密丰茂的景象,自有一种天然和谐美。

15、罗袸:绫罗垫子。袸:同“荐”,垫子。

16、声音作品无特别说明皆出自管乐

17、《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引用,是朱先生在孤独、冷清的现实世界中的一次快乐的精神畅游,它反映了朱先生对青春快乐、自由美好的憧憬,是对麻木不仁、对“我”一切心理活动全然不知全然不晓得局外人似的“妻”的生活态度的否定.

18、榜:船桨,此处借指船。

19、二是“恐沾裳丽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写船中男女调笑之态。其中“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馀,叶嫩花初”,写少女的情态入神。

20、风中采莲(歌词)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鱼儿戏。风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红尘如梦聚又离,多情多悲戚。望一片幽冥兮,我与月相惜,抚一曲遥相寄,难诉相思意。风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红尘如梦聚又离,多情多悲戚。我心如烟云,当空舞长袖,人在千里,魂梦常相依,红颜空自许。南柯一梦难醒,空老山林,听那清泉叮咚叮咚似无意,映我长夜清寂。。

四、采莲赋原文注音

1、采莲赋全篇以莲起,以莲结,中间部分写少男少女的荡洲嬉游;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开篇描写笔法细致准确,丝丝入扣,表现出高超的白描技巧;中层写得轻盈俏皮,像芦苇荇菱特爱与人为难,富有情趣;最后一层写泛舟的悠闲快活,女子唱起歌来,作画龙点睛式的渲染,以采莲为中心,表面是写男子女子采莲的情景,实际是写男女青年相爱的情景;梁元帝:原名萧绎,生于公元五零八年死于公元五五四年,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和收藏家,由于博学多才,称其为“诗书画”三绝,代表作品有《孝德传》《忠臣传》《注汉书》;

2、清·许梿《六朝文絮笺注》卷一:体物浏亮,斯为不负。

3、菊泽:指湖泊。菊字是藻饰词,芬芳之意。

4、值此时节中的俊男美女,摇起船儿心中荡漾柔情。鷁形画船迂回慢进,雀状酒杯传递频频。水草挽住船桨不肯离去,浮萍移开偏为船儿放行。美女摆动娇柔的细腰,欲行又止几番回眸传情。

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莲赋

6、堕明珰(dāng):脱落了耳上所戴的明珠。

7、采撷(xié):指摘取,犹采摘。撷,摘下。

8、荷塘月色中采莲赋的作用;1、追求散文的舒展,拓开一笔,产生形散而神不散之效。2、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3、反衬作者淡淡的忧愁。

9、全篇以莲起,以莲结,而中间核心部分只写了少男少女的荡舟嬉游,无不是采莲过程中的动态渲染。作者运用这种笔法,把碧玉女放在了绿一片、香满天的莲荷图中,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点缀以人的精灵,造成一种美景美人浑然一体的胜境,产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效应,有美不胜收之感。

10、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袸。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

11、摄影本文根据学习强国编辑而来,来自中国文学古典名篇栏目三国两晋南北朝学习平台。

12、来源:《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

13、武帝饿死台城后,萧绎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儿、河东王萧誉与兄长、邵陵王萧纶,并击退襄阳都督萧詧的来犯;之后再命王僧辩率军东下消灭侯景。552年侯景死后,萧绎拒绝返回建康的建议,于江陵即帝位。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