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88句关于李白的资料300字(精选关于李白的资料)

admin 2023-12-14 10:18:01 文案短句

一、关于李白的资料

1、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2、有那么一次,李白骑马外出郊游,路上遇到了一架马车,车帘掀开的时候,李白痴迷了,里面坐的姑娘实在是太美了。

3、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4、李白与元丹丘在青城山隐居期间,正是唐代玉贞公主在青城山修真的时期。李白、元丹丘同玉贞公主交往甚密,后来李白在《玉真仙人洞》一诗中回顾这段历史:

5、会稽的风光是多么美好,剡溪水在周围萦回。云山仿佛是从那海上生出来,水清如镜,人行走在水边,就像是在镜子中走来。自从北渡浙江以后,十年的时间都在楚王的宫殿楼台上饮酒吟诗,沉醉不已。才智压倒了那荆门的屈原、宋玉,也可以令梁园的邹阳和枚乘倾倒。

6、在李白游历的过程中便遇到了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子,既然如此,李白倒也不含蓄,直接向这位佳人表了白,可是谁知这女子却不理睬他。

7、李白创作背景源于他经历坎坷,李白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8、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生活在唐朝,唐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的朝代。国力的强盛,政策的开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儒、道、佛三家思想并行发展,这一切为唐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道路。盛唐的士子们因此对人生普遍抱有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态度,集自信与狂傲于一身。在李白身上更具有理想色彩,使其成为盛唐精神的一个标志

9、四十二至四十五:长安之乱(现实)

10、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1、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12、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贺

14、忆昔少年时,壮志离蜀滇。谢屐逐野路,扁舟济江湖。浩宇长风连天幕,丘山短歌怀作古。歌罢酾酒倚叠巘,可以思绝峨嵋巅。奠愁湖上人莫愁,飞燕堂前旧飞燕。地柱崩倒东南陷,天姥连天势拔岳。名山兮多险。飞瀑兮生烟。

15、李白诗歌取材广阔,想像丰富,豪迈奔放,为唐诗冠冕。后世诗人如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代的高启、清代的龚自珍等均深受李白诗歌的影响。

16、李白,你是我一生一世的情人

17、吹笙坐松风,泛瑟窥海月。

18、夜幕低垂,明月当空,你我一道摆酒庭院中,清风淡淡,花香淡淡,你的情绪却是那么高涨,把酒对月,你感叹"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好一个"独酌无相亲",月光清冷,你竟起舞弄清影,大笑一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流泪了。我问你为何流泪?你答道:"安能摧眉折腰奉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既而仰天长叹,举杯饮尽。

19、投稿邮箱(中学刊):teen2013@1com

20、李白的酒品不太好,或者说太不好。他若是喝醉,连皇上都敢惹。唐代的量酒单位是小斗,一斗约合2000毫升。

二、关于李白的资料

1、“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你是狂放的诗仙,是盛唐的青莲,弹剑作歌间,那高尚的无所畏惧的品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2、或许有人会说,这个李白和自己认识的李白还真不一样,确实不一样,在那个普遍结婚很早的年纪,李白愣是坚持到了27岁才成家结婚。

3、这就意味着,如果李白身世属实的话,他在辈分上就是李隆基的爷爷。

4、苦于未在更早的时间游说万乘之君,只能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西去长安,只愿青云直上。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5、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但并不能以此来断定,李白的皇族身份就是假的,说不准,是他自视清高,根本不屑于攀关系……

6、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凉武昭王李嵩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幼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

7、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8、众所周知,唐朝的国姓为李,李白既然也是此姓,他是不是和李唐皇族也是有关系的?

9、诗中所描绘,正是修行道士刻苦做功课的情形。据说后来李白到京城,玉贞公主曾写信举荐。李白在青城山修行时,还写过不少诗,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戴天山即赵公山。其诗云:

10、《铁杵磨针》,现代,戴敦邦,国画。

11、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12、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3、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14、李白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15、山路回环,几经曲折,终登敬亭山。看着天高云淡,山高水长,你盘腿而坐,双手大张。你想高呼,但你没有。你嘴角一侧,昂首浅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桃源才是你的敬亭山,在你赞叹的目光中,仍是一片坦然。

16、李白认真思考了一会,便拱手回答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亲回来,我一定告诉他。”

17、到了唐高宗时代,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到龙朔元年(661)的时候,已将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分置都督府、州、县及军府,统一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的管辖。到了李白出生时,碎叶已经纳入唐统治下近40多年,他出生的碎叶城,也早在20多年前被正式升格为安西都护府下四镇之一(调露元年,公元679年)。李白家身份早就从华侨变为唐王朝治下的国人,李白的中华人身份更是毫无疑问了。

18、白酒刚刚酿好时我从山中归来,啄着谷粒的黄鸡在秋天长得正肥。呼唤童仆为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着牵扯我的布衣。一面高歌,一面痛饮,欲以酣醉表达快慰之情;醉而起舞,闪闪的剑光可与落日争辉。

19、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20、固然,李白的诗并非篇篇都是比兴言志,首首都如“幽涧泉”一样曲折幽深。本文只在阐明:李白其人及其诗远非“飘逸”二字可以概括。

三、关于李白的资料300字

1、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2、点面结合,让文章更具广度。如初中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就可以用四句话进行概括:“曹操邀我一起观赏波澜壮阔的沧海,分享他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李太白暮春时节,向我述说对好友王昌龄的担忧与牵挂;王湾带着我到北固山下,在残夜将尽、旭日东升的时刻抒发他对家乡和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在萧瑟荒凉古道,一曲《天净沙·秋思》道尽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无尽凄凉……他们在诗中,言尽一个时代的兴衰荣辱,道尽了一生的跌宕起伏。”

3、君不见黄金台,几人欢笑几心寒。纵令蜀国多名山,直教中原少荐才。宝玉难从夺其白,英雄不可侮其概。昆山璞玉自切磋,清水芙蓉去雕琢。醉眼看花花寥落,醉人更比花寂寞。月断风晓楚天阔,月既无言入城郭。天何如之苍苍兮,乘大鹏以振八裔;地何如之茫茫兮,摧中天而折其翼。仰仙人之潇洒兮,望环佩之陆离。其心也不悔兮,岂在乎功利。终其生于黄土兮,历万世而自然。成其名于后世兮,乃傲岸而得之。禄高官兮济世,虽富贵兮不汲汲。人兮,鬼兮,仙兮,千古而成矣。醒兮,醉兮,梦兮,谪仙死而谁涕。

4、玉真之仙人,时住太华峰。

5、据当时考察的苏联专家鉴定,这座寺庙遗迹的年代和造型为典型唐代风格,其中供奉着弥勒,正和武则天敕令中要大云寺中供奉她的化身记载完全一致!实物遗迹与文献记载丝丝入扣,足以证明这就是诸多文献中提到的大唐西域重镇——碎叶。另一方面,这座大云寺的存在本身,也成为一个鲜明的证据,证明了唐中央政府对此地的控制:长安的皇帝诏书所至,远在千里之外的碎叶便应声遵命而动,此地归属自然不言而喻。而出生在此地的李白,也自然摆脱了“外国人”的嫌疑。

6、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游华山,南下回宣城,后上庐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请,下山赴寻阳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带漂泊,于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

7、公元701年,随着碎叶城中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代天才诗仙呱呱坠地。你天资聪颖,五岁能诵六甲,十五能著诗文,文采出众,鹤立鸡群,受到街坊邻里的交口称赞。而成年以后,你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与孟浩然等人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你是天之骄子,也是倜傥青年。

8、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代表作品有:《蜀道难》、《静夜思》、《月下独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将进酒》。

9、李白爱美景,也爱佳人,后来他进宫见到了杨贵妃,又挥笔写下:

10、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11、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

12、客人有心要试试李白的才学,便咳了一声,用手指轻捻(niǎn)了一下胡须,大声说:“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

13、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14、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15、李白,做我一生一世的情人吧,我要和你一起,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我要和你一起,对月相酌,共影徘徊;我要和你一起,诗意地逍遥在神州大地,天上人间。

16、我年轻时在楚汉一带落魄失意,到处受到冷遇,流落风尘而郁郁寡欢。自言有管葛之才而有谁推许?只好长吁短叹,闭门谢客,在家赋闲。一旦天子垂顾,加以佛拭之恩,我则尽心竭力以尽忠心。忽蒙天子白日之光垂照,我如同胁王两翅,直飞青云之上。

17、抛开这些励志的传说不谈,李白能成为天下闻名的诗仙,虽然和他天资聪颖有关,但和他在大匡山中苦读,耐得住寂寞磨砺学业也是分不开的。明人方弘静的《千一录》就曾记载:“太白读书匡山,十年不下山;浔阳狱中,犹读留侯传。以彼仙才,苦心如此。”可见李白在山中苦读的事迹,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励志的一部分,让千百年之后的明人都赞赏不已。

18、我们的2018|攻坚克难,未来可期

19、这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也是争议颇大的一首诗,甚至有些较真的人,还认为李白根本不懂物理,还三千尺,还落九天,既然那么能拽,咋不飞天成仙呢?

20、李白像,据故宫南薰殿藏品摹绘,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关于李白的资料简介500字

1、太白诗纵横变化,凌云百代,飘逸若仙,所谓天受,非人可及。

2、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年届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

3、其实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不少学者都研究过,由于历史上对李白祖辈记载的只有寥寥几笔,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身世只能靠猜,直到《草堂集序》被发现。

4、李白的即使是“多在于风月草木之间”的诗,也常有重大社会内容。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没有一个远离现实,远离人民。

5、当李白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这女子却拒绝了,只是说来日方长,缠绵有期,可是李白不理解,为何非要等来日呢,结果两人离别之后,李白再也没有等到这位女子……

6、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7、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8、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9、直到去世前一年,听说天下兵马副元帅李光弼出镇临淮,收复失地,李白竟不顾他已年逾花甲,前去请缨杀敌。结果,半途病还,次年即死于当涂。李白度过了坎坷的一生,终于赍恨以殁。

10、昔日你我在黄鹤楼分别之后,我一直游离在淮海一带,大好时光也全都虚度。想当年,你我在洞庭湖分离,如同洞庭湖的支流一样分散各方,如同落叶一样各自飘零。时值中年依然没能再相见.失意的我独自一人在吴越漫游。我在什么地方恩念你呢?是天台山的月光正在照耀着绿萝的时候。

1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12、不过正因此,人们除了佩服李白下苦功夫打下扎实基础之外,更不由得会好奇:这个能提供给李白丰富的书籍资料的神秘李客,到底是何方神圣?可惜的是,这些疑问很难得到解答了,后世的人们,只能从李白的只言片语中去推测他们家的来历。

13、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14、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扩展资料李白于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出生,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现在主要有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今青莲镇)和西域的碎叶(Suyab,位于今日的吉尔吉斯托克马克附近)这两种说法。

15、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16、李白家昔日远逃西域条支或碎叶,在那边生活了5代近百年,直到武周末年才举家迁移到四川彰明,这是李阳冰和范传正不同渠道的材料同时验证的事实,而且时间点很明确,神龙年间。神龙元年(705)正月发生神龙政变,武则天的儿子中宗李显复辟改武周为唐,到了第三年就改元成景龙,总共只有短短两年,时间点很明确。而在《为宋中丞自荐表》中,李白告诉HR宋中丞:“求职人:李白;工作经历:翰林供奉;年纪:”(“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按照当时至德二年(757)倒推上去,他出生于公元701年,唐大足元年或长安元年。他们举家迁入彰明的时候,李白至少已经5岁了,也就是说,这位后来的大诗人,出生于西域的条支或碎叶!

17、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8、五十五至六十一:安史之乱(爱国主义)

19、当然,在唐代李白的国人身份则完全不成问题。因为,此时的碎叶正是唐代西部领土。贞观十四年(640)派侯君集平高昌,开始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之后,唐太宗几乎是每四年西征一次,先后平定了焉耆、龟兹。

20、四十五至五十五:再度漫游(现实主义)

五、关于李白的资料简介100字

1、李白,你那莲之高洁的品行留给我们思考;你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留给我们守你那金樽对月的豪情留给我们深思!一代文豪,蓬莱文章建安骨!

2、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汉飞将军李广后裔,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李白曾经在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离开宫中。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

4、《月下独酌》,现代,林凡,工笔国画。场景取自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句。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任翰林待诏,但已渐渐失宠时所做。李白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才能,想做一番事业,但是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的苦闷、彷徨之感。

5、李白的酒量,也就那么回事儿,半打下去就开始说胡话了。那么这一斗酒值多少钱呢?李白自己的诗说:“金樽美酒斗十千。”一斗是十贯,可真够贵的。

6、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7、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8、在《上安州裴长史》一文中,李白曾经提到过他早年的学习生涯,文中宣称自己“五岁颂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这里所谓的六甲,应该是汉代以来传统的幼儿课程。《汉书》中曾经提到,小孩8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到了15岁之后进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六甲大概是儒家传统“齐家”一类的基本课程。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