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68句采莲曲白居易古诗带拼音(精选采莲曲白居易表达了什么感情)
admin 2023-12-14 10:21:42 文案短句 ℃一、采莲曲白居易
1、(唐诗鉴赏)0116杨炯《从军行》
2、在唐朝的重量级诗人里头啊,白居易称得上是心思细腻,眼光平实,生活化的程度最高。因此呢,他写宏大主题不见得最好,但是呢,写日常生活、写女性,却是最出色的,塑造了好多经典的女性形象。
3、《采莲曲》为民歌体裁,同类的作品历来很多。但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4、《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采莲少女的初恋情态,喜悦而娇羞,如闻纸上有人,呼之欲出。尤其是后两句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如灵珠一颗,使整个作品熠熠生辉。
5、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藕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6、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7、《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8、欢迎继续关注“三十首最美咏莲诗”,我是主播秀玲。
9、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搔头,簪之别名。
10、三首《采莲曲》放在一起比,若论莲塘风景写得漂亮,自然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王昌龄;若论采莲女子写得漂亮,自然是“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的李白;但是,若论采莲女的神态心理写得漂亮,那他们两个就都不敌白居易的“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了。
11、你看那边同样是年轻姑娘,她就会直截了当地和小伙子搭话。没错,那可是长江上讨生活的船家女呀,江水浩荡,客人南来北往,船家女见多识广,自然性格会更开放、更自由。可是这采莲女不一样啊,她的家就在荷塘周围,她的父亲、哥哥可能都是种田人,她是那种最经典的江南水乡女子。
12、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13、白居易在唐朝号称“诗魔”,他的能耐可不只是“一篇长恨有风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并且用最凝炼的七言绝句表达出来,这才是他最大的魔力呀!
14、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15、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16、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
17、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18、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19、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20、把这两句话连起来,再仔细回味一下。“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先是一个可巧遇到,再是一个意外落水,是不是让人都仿佛看到了采莲女羞红的笑脸,甚至听到了玉搔头掉进水里的响声!爱情的主题,在这里表达得如此干净而又如此细腻,这就是细节描写的精妙之处啊。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又语音袅袅,三日不绝。
二、采莲曲白居易表达了什么感情
1、欢迎关注听读写诵诗书音画
2、这两句真是神来之笔呀!荷花深处是只有一条船吗?不是;那是有很多很多船吗?也不是。它是两条小船相遇了呀,一条船上是我们熟悉的采莲女,另一条船上不是别人,竟然是采莲女日思夜想的心上人。这多巧啊!那看着对面过来的小伙子,采莲女的眼睛都亮了,想要说话,却又给咽了回去。怎么办啊?她把头低下去,羞涩地笑了。这是多温柔含蓄,多羞涩淳朴,多中国化的场景啊!那可能有人会说了,你之前讲崔颢的《长干行》不同样写年轻姑娘吗?那里头写“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3、《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
4、(青年好声音)一起做更好的自己。
5、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飞梭,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采莲姑娘遇到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怕人笑话而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大胆含羞带笑的鲜亮形象宛如就在我们眼前。
6、节目顾问:陈仁仁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7、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8、你看菱和荷都是水生植物,但是呢,无论习性还是形态都不一样。清朝人阮元不是写嘛,“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是说菱和荷它习性不一样,其实两者之间更直观的区别,还不是习性不同,而是形态就不一样。菱叶是贴在水面上的,而荷叶呢总是被荷茎高高地举起来。那我为什么要先说这些呢?因为白居易第一句“菱叶萦波荷飐风”,描述的就是这两种植物在荷塘之中高低错落的样子。夏日的荷塘,浮水的菱叶,平平的荷叶,一片上上下下、深深浅浅的绿色,非常有层次感,不错吧。
9、采莲曲白居易língyèyíngbōhézhǎnfēng,菱叶萦波荷飐风,héhuāshēnchùxiǎochuántōng。荷花深处小船通。fénglángyùyǔdītóuxiào,逢郎欲语低头笑,bìyùsāotóuluòshuǐzhōng。碧玉搔头落水中。
10、采莲曲(白居易)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写了采莲姑娘们团结互助,勇敢,面对危险坚韧不拔的精神采莲曲(王昌龄)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11、飐(zhǎn):摇曳。
12、小船啊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妖娆。日落,微波,金线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拌,清净呀不染尘埃。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拍轻,浆声应答着歌声。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在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犹疑。波沉,波生,波上抑扬着歌声。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柳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中,采莲,耳鬓边晕着微红。风定,风生,风飓荡漾着歌声。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花芳,衣香,消融入一片苍茫;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
13、莲是君子的象征,荷花则象征着纯洁美好、吉祥如意。中国历代诗人流传下来的经典咏莲诗词达数百首之多,《经典学堂》选取其中30首与听众共赏。上期节目赏析了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五言绝句《池上》,本期节目欣赏白居易的另外一首颇为著名的七言绝句《采莲曲》。
14、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
15、标题相和歌辞·采莲曲作者储光羲年代唐内容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注释(注释):
16、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我们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17、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18、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19、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
20、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三、采莲曲白居易古诗带拼音
1、(唐诗鉴赏)0121李白《采莲曲》
2、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3、既有水乡人的温柔灵秀,又有农家女的淳朴娇羞,她让我一下子想到了一首现在还在传唱的宁夏《花儿》:“山上的桃杏花红了,喜鹊登枝着叫了,路头路尾的相见了,小嘴一抿的笑了”。你看一个北方一个南方,一个山上一个水里,两个时间相差了一千多年,空间相差了好几千里的姑娘,却都这么“逢郎欲语低头笑”,这就是中国文化最美的传承啊。那推而广之,这样含蓄内敛的文化,仅仅属于中国吗?也不尽然。
4、想学习诗词朗诵演讲表达技巧?
5、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6、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7、采莲曲(白居易)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写了采莲姑娘们团结互助,勇敢,面对危险坚韧不拔的精神采莲曲(王昌龄)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8、想突击短文朗读/命题说话的考试技巧?
9、⑶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10、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11、赏析: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12、菱叶萦⑴波荷飐⑵风,荷花深处小船通⑶。
13、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王诗运用了以景衬人和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写法;白诗则是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少女的情态、笑貌和反映心理的动作。
14、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15、下一句“荷花深处小船通”,这就是从叶写到花了呀,就在这一片绿叶之上,粉白粉红的荷花盛开了。这荷花是一枝两枝吗?当然不是。一句“荷花深处”就让我们有了一个纵深感啊,这荷塘好大呀,是满池荷花竞放。忽然呢,这密密匝匝的荷叶、荷花之中,就有了空隙了,原来是小船划过了。就让我们知道,这荷塘里还有人在活动啊!那再回想一下,“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先是一个广角镜头,让我们看整个荷塘,再找一个焦点,小船儿出现,由景到人了。那接着呢,后两句:典型滴唐代美女啊
16、画面尺寸:4平方尺原价:4000元学堂义卖价:1000元
17、搔头:簪之别名。碧玉搔头: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18、⑷搔头:簪之别名;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19、(唐诗鉴赏)0114王梵志《诗二首》
20、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四、采莲曲白居易拼音版古诗
1、《采莲曲》是乐府旧题。荷花多象征爱情,采莲多表达对爱情的思慕;六朝时期发展成为宫体诗折花美人的主题,唐朝则出现别离怀人主题和同性赠别主题,而且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和艺术。荷花不仅是观赏植物,也是重要食物。采集莲子这种采莲行为很早就有,《采莲曲》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萧衍《江南弄》七首中的第二首。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能把女孩儿的娇羞写到极致。本期欣赏白居易的《采莲曲》,了解影响白乐天一生的爱情故事——
2、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
4、(唐诗鉴赏)0122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5、《采莲曲》为民歌体裁,但是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
6、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7、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诗歌大多是有故事的。传说,白居易做官做到二品,却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只能够用诗歌来祭奠自己终生不渝的爱情......
8、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 上一篇:67句季札挂剑断句全文(精选季札挂剑翻译及注释)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8℃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82℃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563℃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0℃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77℃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73℃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54℃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744℃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668℃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589℃关于梦想的事例反面【文案整理68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