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36句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意思(精选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及诗意)
admin 2023-12-15 08:10:07 文案短句 ℃一、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1、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平。
2、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3、李白一生中多次游秋浦,这组五言诗大概是诗人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漫游至秋浦,逗留期间所写。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4、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5、天宝十三年是安史之乱的前一年,大唐王朝的上上下下丝毫没有预感到一场祸患马上就要降临。李白去安徽之前到过北方,他似乎已经预感到什么,于是把他的心事写到了《秋浦歌》中。
6、秋浦:今安徽贵池县西南一浦,产银产铜。
7、●青春期孩子不听话,这篇文章帮你解决...
8、诗意:(我)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9、第三首诗是一首具有寓意的咏物诗。此诗正面赞美秋浦的锦驼鸟,而以山鸡作为陪衬,但对后者并无贬意。
10、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1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12、白发长达三千丈出自唐代李白《秋浦歌其十五》。
13、在秋浦的干重山岭中,唯有水车岭的风景最为奇特
14、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15、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
16、头上白发有三千丈长,因为愁绪满怀而来。照着镜子也不明白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像秋霜一样白。
17、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
18、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19、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20、(7)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及诗意
1、唐朝的一尺约为30厘米,一丈约为3米。按照诗中的描述换算下来,白发长达9000米。当然了,任何人的头发都不可能这么长,但是如果用白发代表李白胸中的愁苦,一切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2、译文:苍苍白发似乎有三千丈那样长,细想一下原来是愁绪有这么长导致的。不知道镜子里,头上是在哪里染的秋霜啊。
3、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
4、看到自己的白发已经长到三千丈了,也只因为愁绪是这样长。我对着明亮的铜镜百思不得其解,真不知道这些像秋日寒霜一样雪白的头发是从哪儿得来的。
5、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6、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
7、báifàsānqiānzhàng,yuánchóusìgècháng。
8、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9、前两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
10、个:如此,这般。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11、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12、♬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朗读音频
1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4、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美丽的苔藓。
15、忧愁啊。李白相当政治家,也就是当官,但是郁郁不得志。最后当乐一辈子的才子,白发三千丈,还是没能如愿。
16、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17、字词解释: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
18、李白的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来比喻愁苦之深重,尤为新奇。读之,仿佛看到那位壮志未酬的爱国诗人,白发似霜,愁容满面地站在我们的面前,他的长叹疾呼是那样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不免为他的拳拳报国之心深感同情和敬畏。
19、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0、释义: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三、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意思
1、bái fà sān qiān zhàng , yuán chóu sì gè cháng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3、李白后半生经常云游天下,四海为家,有段时间,他曾和中国诗坛上著名现实主义巨匠——杜甫携手同游。二人把酒论诗,快意非常,真是尽一时之兴,成千古美谈。
4、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
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6、这个历史故事让我们知道,忧愁、焦虑肯定会促使白发迅速生长的。然而李白却用洒脱张扬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低沉无奈和愁苦,让我们感受到的完全是带有明显诗仙色彩的浪漫格调。
7、诗中有禅意,古人爱写禅理诗
8、“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9、这三千丈的白发,完全是内心愁苦的象征。“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通过对镜自问,进一步加强对“愁”的刻画,酣畅淋漓地表现自己的忧伤憔悴,表达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
10、明亮的镜子里,我的白发就像秋霜一样,不知怎么的会变成这个模样。
11、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12、第十二首诗,写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诗人观赏夜景时的感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13、báifàsānqiānzhàng,yuánchóusìgècháng。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bùzhīmíngjìnglǐ,héchùdéqiūshuāng。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4、秋浦歌其十五(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如此浓愁,从何而来?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15、李白为什么发愁,因为当时朝廷和南诏之间进行着一场“天宝战争”。南诏联合吐蕃攻打大唐边境,朝廷派节度使李宓发兵南诏。
16、第八首和第九首,诗人描绘了秋浦的奇特景观:水车岭和江祖石。在艺术处理上,两首也很相似。
17、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
18、我头上的白发长达三千丈,只因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明亮的镜子中,我的头发白得像秋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般模样?
19、他从一个仗剑走四方的少年,进入到垂垂老矣的晚年,他的人生理想依然没有实现。
20、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四、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翻译
1、《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组诗。李白一生中多次游秋浦,这组五言诗大概是诗人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漫游至秋浦,逗留期间所写。其中《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其15),最为后人传诵。
2、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唐·李白
3、此诗虽是描写暮年悲白发,但用笔流畅,如行云流水,仍见洒脱。诗中一夸张,一比喻,生动形象,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孤独地坐在明镜前,木然看着自己满头白发的情景宛如就在眼前。
4、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
5、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6、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
7、《秋浦歌》作于天宝末年,诗人忧国忧民,个人理想不能实现,并受到排挤。
8、qiu(一声)fu(三声)ge(一声)bai(二声)fa(四声)san(一声)qian(一声)zhang(四声)
9、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化为可以用量计算的物,使人感到不仅合情,甚至合理。
10、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白发三千丈”出自《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译文:
11、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12、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13、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14、起句“白发三千丈”,劈空而来,骇人心目,夸张的不近情理,七尺身躯何来三千丈头发?
1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6、(5)明镜:明亮的镜子。
17、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一首诗。
18、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19、辽代特有的官员制度,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
20、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五、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带拼音
1、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资料,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2、当伍子胥迅速逃离楚国期间,来到吴楚交界的昭关,由于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前面是滔滔的大江,地形险要,并有重兵把守,过关真是难于上青天,所以,伍子胥一夜急白了头。
3、第十五首诗人写自己因愁而头发变白。“愁”是全诗之眼。一二句与三四句倒装。正常的语序应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经过倒装,使得形象突出鲜明。修辞上还用了夸张、设问、借喻。
4、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5、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6、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7、秋浦:在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西南。唐时是著名产铜、银的地方。
8、愁容不展的李白拿起来一面镜子,他发现镜中的自己已经两鬓斑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经50多岁了。
9、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猿,其跳跃飞腾如一团白雪。它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儿女,在玩水中厉月的游戏。
1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长达三千丈,因为忧愁才变得这样长。夸张白发之长是为了形容忧愁之深。起句突兀,落笔惊人,却又切合人的心理,恰如其分。请问有谁面对明镜梳理自己白发时不会感到长无边际,因为抚弄那缕缕“白丝”之时,心潮涌动,多少陈年往事会涌向心头,童年的无忧快乐,少年的燥动探求,青年的洒脱无羁,中年的年富力强,而今的垂垂老矣,多少事值得追忆,多少事值得惋惜,一边梳理长发,一边也是在梳理一生的坎坷,一生的转折,人生短暂,好比是自朝至暮,最终还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一切岂一个“愁”字了得,豪放如李白者,到此时也只能长叹“缘愁似个长”,其实胸中惆怅何止“三千丈”,简直是无边无涯,永难诉清。
11、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
12、bái fà sān qiān zhàng , yuán chóu sì gè cháng 。
13、(4)个:如此,这般。
14、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15、因此,李白的这首诗在文学史上被认为是写愁的绝唱。“白发三千丈”这句孤吟,也成为千古传诵的奇句。
16、。天空好像要随着大石一道倾倒下来,山石上的松萝兔丝在顺水飘拂。
17、开句“白发三千丈”字字千钧,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如火山爆发,令人惊心动魄,匪夷所思。夸张得似乎不近情理:即便是身高丈二的个子,也根本不可能头顶三千丈的头发。然而当我们读到“缘愁似个长”时,才会为诗人离谱的说法找到答案: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有多长,白发就有多长。
18、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19、逻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
20、“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不知道明镜里面,那里来了这一抹秋霜。这一句明知故问的比喻更令人感伤,明知镜中“秋霜”即是自己的白发,却又不敢承认不愿承认。这此中感觉正如辛弃疾词中“却道天凉好个秋”一样,不明说愁却更见愁深如海。
六、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1、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原文: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鉴赏: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此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2、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3、《秋浦歌》里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唐代县名,即今安徽省贵池县。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自我形象的诗。
4、(1)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西。
5、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6、qiūpǔgē秋浦歌tángdài:lǐbái唐代:李白báifàsānqiānzhàng,yuánchóusìgècháng。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bùzhīmíngjìnglǐ,héchùdéqiūshuāng。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译文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只因为我的忧愁有那么长。明亮的镜子里,我的白发就像秋霜一样,不知怎么的会变成这个模样。
7、赏析: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8、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
9、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10、从表面上看,诗中的后两句是李白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犯愁。再想一下就会发现,李白头发斑白的原因是担忧大唐王朝的安危,他不是担忧一个人的命运,而是担忧整个王朝的命运。
11、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明亮的镜子里,我的白发就像秋霜一样,不知怎么的会变成这个模样。
12、第四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
13、《秋浦歌》(十七首之十五)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意思;为什么白头发几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14、这首诗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抒发怀才不遇、老而无成的深沉感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5、出处: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16、秋浦的田舍老翁,为捕鱼而睡在水上的船中。
17、《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在这首诗里,李白采用极度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
18、释义: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19、(答案)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愁苦心情。
20、bùzhīmíngjìnglǐ,héchùdéqiūshuāng。
1、意思: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2、不过,李白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快乐,这在他《秋浦歌》的组诗中多有反映。我们也听过历史上伍子胥因为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头发竟然全愁白了的故事。说的是因楚平王听信谗言,废了太子,要诛杀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太子的师傅。伍子胥是伍奢的次子,因此他也在楚王的诛杀之列。
3、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4、白(bái)发(fà)三(sān)千(qiān)丈(zhànɡ),缘(yuán)愁(chóu)似(sì)个(ɡè)长(chánɡ)。
5、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6、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7、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8、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9、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10、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11、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2、●孩子突然有这些举动,多半有抑郁倾向...
1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4、李(lǐ)白(bái)〔唐(tánɡ)代(dài)〕
15、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只因为我的忧愁有那么长。
16、秋浦歌:《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今天这首是其中的第十五首。
- 上一篇:73句苏轼的诗句(精选苏轼的诗句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8℃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83℃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575℃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0℃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79℃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73℃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55℃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747℃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669℃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601℃罗曼罗兰名言名句发现美的眼睛【文案整理61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