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25句咏柳的诗意思是什么(精选咏柳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admin 2023-12-16 10:31:21 文案短句 ℃一、咏柳的诗意
1、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2、这样的阐释,几乎是无效的,根本经不起推敲。
3、第从“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看到,诗人歌颂了“创造性的劳动”①。
4、村居意思是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5、《咏柳》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些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将柳树比作“碧玉”,将柳条比作“绿丝绦”,将春风比作“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一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拟人化,表现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全诗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把柳树比喻成古代的妙龄少女,让柳树的形象看起来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将柳叶比作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第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抓着了垂柳的特征,把春风比作剪刀,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6、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7、贺知章(咏柳)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了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到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8、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9、家长朋友们,小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华亚国学将带领大家一起共学共读本学期国学内容《早读古诗词》下册,以此让幼儿体会古诗词的美。请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参与,一起坚持,共学共画。我们今天共学的内容为:
10、《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11、《咏柳》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是唐代贺知章所写,诗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12、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顾敻《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13、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14、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1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
16、垂情芳草地,碧浪下云天。
17、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曾觌《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
18、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19、这首咏物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在早春时节的所见所想。贺知章是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巧妙地裁出了春天,她是创造美的使者。全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0、三月的春天是孕育的季节,一切都在萌芽阶段,柳丝轻摇,梢尖微点水面,漾起泛泛涟漪。“绿杨烟外晓寒轻”,杨柳堆烟,漫眼都是无际的嫩绿。
二、咏柳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1、人们常说“文章憎命达”,意思是说,唯有命途多舛,一生坎坷的人,才能写出传世的好文章。其实,只要投入了真挚的情感,即便没有那么多悲惨的身世,一样可以写出动人的句子。
2、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对春风的描写就更加浪漫了,例如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还有白居易的“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等等。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诗意:《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了解更多大洼资讯,请关注
6、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7、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8、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9、柳树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呢?
10、前面一句说“万条垂下绿丝绦”,意思是柳丝茂密。按还原法,一般的树,枝繁则叶茂,而柳树的特点不同,枝繁而叶不茂。柳丝茂密,而柳叶很纤细,很精致。诗人发现了这一点,就觉得这很是了不起,太美了。
11、再用还原法:本来柳丝柳叶之美是大自然季节变化的自然结果,但诗人觉得,用无心的自然而然来解释是不够的,应该是有意剪裁、精心加工的结果。诗人想象这种美的欣赏和感叹,本身就有独立的价值,不用去依附道德教化和认识价值,这叫审美价值。
12、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13、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14、二月春风还能裁剪出朵朵漂亮的桃花。
15、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春天,九种不同的古典诗情——《春夜喜雨》|大师说文
18、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19、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20、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三、咏柳的诗意思是什么
1、编委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2、③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绝句》中谈到诗的起承转的“转”。时说:“绝句之法,要……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3、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4、在这醉人的春风里,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看一看。古诗之美一在它的文字美,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初步感受。本首诗中的“咏”和“剪”可以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如“咏”左边形旁是“口”表示歌咏要用嘴,再如“剪”下边形旁是“刀”,表示剪子是一种刀。比较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不知细叶谁裁出的“裁”本意指裁剪衣服,所以被包围的部分是衣,“载和栽”都是它的形近字,下面我们来用几句顺口溜记住它们吧!做衣服要裁剪、有车能把人货载、要木就得把树栽。
5、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贺知章《咏柳》诗意及赏析贺知章《咏柳》诗意及赏析。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6、沐浴春晖,让花儿灿烂绽放
7、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8、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9、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10、古诗《咏柳》的诗意是:“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11、二月春风还能剪出暖阳下刚刚萌芽的小草。
12、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
13、贺知章(约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与李白友善。“吴中四士”之一。诗多祭祀乐章和应制之作;写景抒情之作,较清新通俗。《全唐诗》存其诗一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三)
14、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这里的“碧玉”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15、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1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7、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9、让幼儿通过音乐欣赏感知文字中的意境美、母语美,培养孩子专注力、稳定孩子情绪;通过画面欣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力。
2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四、咏柳的诗意简单一点
1、《桃花源记》之美,美于何处?|大师说文
2、《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细雨微风入,莺啼柳色新。
5、把春风比喻为“剪刀”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6、柳暗花明春事深。——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7、在不同的季节它的颜色和形状会有什么变化吗?
8、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9、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它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被后人誉为:“赋物入秒,语意温柔”。
10、有了还原法,诗中一系列矛盾就都显示出来了。
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2、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13、早读弟子规——中华民族的行为准则
1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5、以上所有的句法结构都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第四句让句法和语气变化。所以元代诗论家杨载在《诗法家数》中特别强调绝句主要在第三句“转”的功力。因为像绝句这样每句音节都相同的单纯节奏,只有在第三句或者第四句的语气上转折一下,才不至于显得单调,这种在语气的统一和变化中达到的和谐才不呆板。③
16、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纤细的形态美。这首诗句句有特点,句句有韵味。末尾两句又构成设问,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从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写春风。赞美春风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美的创造者。通篇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17、这表明机械唯物主义和狭隘功利论,至今仍然在严酷地束缚着我们。其特点就是连分析抒情诗都不敢强调是入主观的情感感动了人。
18、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19、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20、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
五、咏柳的诗意
1、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2、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著名文学理论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编委会主任。擅长文本解读,提出“还原法”“比较分析法”,对语文教学影响深远。孙教授在文本解读方面的著作有:《文学文本解读学》《解读语文》《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月迷津渡——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等
5、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6、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来说,这首诗虽然在外部节奏和内在情绪上统一而又和谐,但其根本内容却表现了对妇女的一种固定观念,亦即,她们的美,是与化妆和女性的手工联系在一起的,不论是“妆”还是“剪刀”,不论是“碧玉”(小家碧玉)还是“丝绦”,都是某种男性趣味的表现,是供男性欣赏的,这明显是男性话语霸权的一种表现。
7、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语文教师
8、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
9、《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10、“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11、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12、水涨鱼天拍柳桥。——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13、《咏柳》的“咏”是什么意思呢?当遇到不懂的字我们可以尝试给这个字组词来帮助我们理解,“咏”可以组词:歌咏、吟咏、咏诵,由此可知“咏”即是“赞美、歌颂”,那么“咏柳”的意思就是在赞美、歌颂柳树,除了赞美柳树,许多文人墨客还曾写过《咏鹅》《咏梅》《咏荷》等等。
14、这一年的春天,李白在劳劳亭送别自己的朋友。春风好像知道离别的痛苦,不肯吹绿柳树。因为“柳”谐音留下的“留”,所以古人在送别时,喜欢折下一枝柳条,请朋友带在身边,借此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
15、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16、②笔者注:这个方法和现象学的还原有一致之处,为避免把问题说得太复杂,请允许我暂时不涉及现象学。
17、欣赏了醉人的西湖美景,令人陶醉的春天,下面让我们跟着老师来写一写本课比较难写的字。
18、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19、投稿邮箱:cl007427@qq.com(前两个是字母cl,后面是数字007427)
20、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和李白、李适之等谓之"饮中八仙"。
六、咏柳的诗意
1、家长朋友们和小朋友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5、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6、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8、结语:好啦,今天的奇妙语文学习之旅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9、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10、多美好啊,寒冬的风太凛冽了,吹得人脸颊生疼。等到风终于变得温柔了起来,吹化了积雪和寒冰,吹绿了柳树,人们就知道,这是春天。
11、赏析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12、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13、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14、《咏柳》诗有两首。一首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另一首是北宋文学家曾巩所写,也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让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15、《咏柳》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16、一个有情怀的教育团队一定是不仅自己朝前走,还要拉着伙伴一起走;一个有情怀的教育人一定是不只教着今天,更要想着孩子们的明天。杨勇思维空间着眼于微,立足于高,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信息交互微平台。这群心有热爱、怀揣梦想的教育人,正在用自己的努力,书写着教育的另一个名称——“影响”。
17、春风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它孕育万物,为我们创造了无限的美感,神奇的春风还会剪出什么呢?让我们听听思思和晓晓会怎么说吧:
18、杨柳,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19、贺知章(659~744年),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年)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20、2﹑可以使孩子受到美感的熏陶。唐诗中有不少篇章都写得很美,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都写得富于诗情画意。多让孩子读一读,背一背,可以受到美的陶冶,有利于身心健康。3﹑可以为孩子将来学习汉语打下基础。诗歌中,既有不少儿童不认识的字,又有许多语法现象,学龄前阶段背些诗歌,可以使儿童提前接触汉语知识。不少人文学修养好都与他们从小接触过唐诗有关。4﹑可以使孩子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唐诗是古代的文化,在给孩子讲解唐诗时,可以随着讲解,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懂得一些历史知识。这比单纯地讲历史,更容易受到儿童欢迎。
1、这是对大自然生化万物所唱的赞歌.那巧如剪刀的春风裁制出丝丝碧柳,给大地披上新妆,是自然活力的象征,给人以美的启迪.宋代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云:“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清人金农《柳》诗云:“千丝万缕生便好,剪刀谁说胜春风.”无不由此化出.清黄周星《唐诗快》说它是“尖巧语,却非有雕琢而得”,也就是说它比喻新巧,却出语自然,毫无人工的痕迹.
2、第二句写的是柳条,它柔软向下垂。它很象织成的绿色丝带,这把柳树的又一特殊形态描绘得维妙维肖,真是化功之笔。
3、学诗、投稿请关注“新诗选”
4、绿槐高柳咽新蝉。——苏轼《阮郎归·初夏》
5、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 上一篇:50句买丝绣作平原君, 有酒唯浇赵州土猜动物(精选买丝绣作平原君猜动物)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8℃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84℃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580℃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0℃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83℃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73℃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58℃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758℃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670℃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611℃罗曼罗兰名言名句发现美的眼睛【文案整理61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