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35句摊破浣溪沙拼音版李清照(精选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

admin 2023-12-17 13:04:55 文案短句

一、摊破浣溪沙

1、揉破黄金万点明,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2、春恨:犹春愁,春怨。

3、所以这就是才气、这就是天赋。李璟写这首《摊破浣溪沙》的时候,未必一定要寄托家国之仇、天下之恨,而且若要真的是寄托的家国天下之仇、之恨的话,那也应该是像他的儿子李煜,直抒胸臆地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或者说“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璟写愁,其实是和唐五代大多数词人,包括花间词人,写情、写愁、写思、写念一样,通过这样的情感主题描写,去展现他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他和冯延巳的知己之处,惺惺相惜之处,也是他能传给他那个伟大的儿子李煜李后主的绝妙天赋所在。

4、(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5、那么其实我们知道,李璟即使只留下四五首作品,南唐二主词里头只留下李璟的四首作品,但即使像《摊破浣溪沙》他就作有两首,另一首更有名,词云:“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6、李璟(916-961),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

7、做一个快乐于途的人生歌者!

8、摊破浣溪沙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充分的调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

9、①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10、摊破浣溪沙纳兰性德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11、通过个别词句的解释,从而意译全词(来源百度):

12、一般正解: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解字义以看词义:“摊”即摊开,表示字数有所增加;“破”即破裂,表示一句破成两句注意:与“添字”同义。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因有“添字”“摊破”之名。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此调五代和凝词称“山花子”,“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山花子》调虽字数与和凝词相同,但为仄韵,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词体。

13、原来如此,今天学到了很多知识,谢谢诗君!

14、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15、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虽然传世之作很少,但仅仅几首也奠定了他在唐词中不可磨灭的地位。

16、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多少”,“何限”,数不清,说不尽。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语虽平淡,但很能打动人心。

17、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18、古诗词语言丰富,往往要根据行文的情景或是格律声韵的需要来使用别称。比如荷花的别称有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芙蓉、六月春、水芸、红蕖、水华、溪客、碧环、玉环、鞭蓉、鞭蕖、水旦等。

19、我是青鸾惊鸿,感谢喜欢。

20、♪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二、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

1、《梅品》曰赏梅有二十六宜:

2、“小楼”句,以吹笙衬凄清。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这两句亦远亦近,亦虚亦实,亦声亦情,而且对仗工巧,是千古传唱的名句。

3、这首词作于词人晚年时。整体而言,笔淡意沉。

4、李璟摊破浣溪沙诗意: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原文如下: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作者:李璟(五代)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注释:依前:依然,依旧。春恨:犹春愁,春怨。锁:这里形容春恨笼罩。悠悠:形容忧思不尽。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汉武帝。这里指带信的人。

5、人间偕隐知琴瑟,如会他生,缘定他生,总有飘摇也念卿。

6、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

7、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8、xìyǔmènghuíjīsāiyuǎn,xiǎolóuchuīchèyùshēnghán。

9、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0、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11、词中提到的“鸡塞”在哪里?“吹彻”是什么意思啊?

12、四两句,由景生情,韶光,指春光。在这里,时空交融,在这萧瑟的秋季,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青春和思念一起憔悴了。

13、说起唐五代词,大家肯定会想到李煜、李重光、李后主,因为“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语),所以李煜是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李煜能达到如此的成就,当然首先与李煜的人生际遇有关,但其实还和李煜的词学天赋有关。有一种特长大概是血脉里流淌的,来自遗传、来自基因,是因为李煜的父亲——南唐中主李璟在词的创作上本来也就是一个天赋极高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赏读一下李璟的一首代表作《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词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14、李清照是一位敢恨敢爱,敢作敢当,才情与美丽一色,脾气共禀性同款的女汉子。即便如此,她对桂花,不吝溢美之词。并“抱怨”伟大的“骚人”屈原为什么不给桂花打call。

15、说到这首词,我们上回讲了马令《南唐书》里记载的一个典故,冯延巳的词学才情不一般,而李璟和冯延巳的关系、感情也不一般。两人在才学上可谓是惺惺相惜,但是李璟也难免嫉妒冯延巳的才情,有一次居然问,问冯延巳,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而善于谄媚、又善于揣摩领导心情的冯延巳,立刻聪明地回答,“不如主上‘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一听,也大为高兴。其实史书原意记载这段典故是说冯延巳善于揣度中主心情,但是从词学的角度我们却可以看出两个人那种惺惺相惜。

16、有心人可能会发现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好多出处都是《南唐二主词》这部选集,而这首词的风格和用字,和他很像很像,这就是他父亲南唐中李璟,创作水平也很高,不过被儿子的光芒万丈所掩盖了。其词仅存四首,风格凄婉,这首是一篇得意之作,历来备受名家推崇。

17、《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年代:唐作者: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译文满塘鲜艳的荷花都凋谢了,翠绿的荷叶也残败了。愁人的秋风吹起了绿色的波纹,使人产生无限的哀愁。这荷花和时节一样都憔悴了,叫人不愿再看。梦中想着国家边塞的战事,醒来时却正淅淅沥沥地下着秋雨。小楼上传来玉笙那哀婉幽怨的吹奏之声,使人感到秋的寒意和无限的凄凉。倚着栏杆远望,心中有多么愁苦,又流了多少泪水啊!

18、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译文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19、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桂花盛开,像揉碎的金粒,金黄万^而又轻盈不俗。层层翠绿的叶片,亦如碧玉剪裁而成。碧玉:比喻桂树叶子青翠绿。“剪成碧玉”一句,似化用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0、不过我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啊,就特别的疑问,那么冯延巳有很多非常好的作品,当然《谒金门》也属于非常有代表性的。但是我们知道,冯延巳创作了大量的《鹊踏枝》,像他的《鹊踏枝》里,有很多非常有名的名篇,比如我们上次讲了“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还比如有,像有名的“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还有,比如也还是千古名篇的“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那么多名篇,李璟为什么不问“梅落繁枝千万片,干卿何事”?为什么不问“几日行云何处去?干卿何事”,?偏偏问的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而冯延巳回答的也妙,他说,“不如主上‘小楼吹彻玉笙寒’”。

三、摊破浣溪沙拼音版李清照

1、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注释

2、“摊破浣溪沙”这个词牌名也有点陌生,和“浣溪沙”有什么联系吗?

3、人有豪情谁畏老?缘修深处自相逢。百转千回窗下立,谢谢侬。

4、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5、剪剪星辰剪剪风,一帘幽醉醉新红。漫步春堤柳衔翠,看潮慵。

6、《摊破浣溪沙·咏桂花》(又名《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咏物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其诗词先以《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流传,后散佚,又编《漱玉词》辑本,现在有《李清照集校注》等。其它方面,在我的之前的问答里有过简略的介绍,在此不一一赘述了。

7、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8、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

9、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整日里脉脉含情地陪伴着我的,只有桂花。奇日:整天。向:归趋,崇尚。这里为陪伴之意。酝藉,同“蕴藉”,宽和有涵容。《北史魏•道武七王•京兆王黎传》:“风流蕴藉,俯仰可观。”木犀花:即桂花,桂花属犀科,以木材纹理如犀,故名。

10、那时候我记得还在高中,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就坐在我旁边,她是像林黛玉一样的,她非常喜欢诗词的。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她老在那念,甚至是老在那念叨,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那时候也没有度娘,也没百度,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查啊,再加上我根本没有听说过这首词。听了几遍之后,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说,老听她在那念“西风愁起绿波间,西风愁起绿波间”,然后我就讲“西风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你老念叨个啥呀”?我这么一说,她立刻得意的眼一白,特别得意的嘲笑我说,真没文化,这个是“西风愁起绿波间”,根本不是你的“西风愁起‘郦波’间”,然后还写下这首词给我看。从此,我对这首词就有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1、xīfēngchóuqǐlǜbōjiān。

1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13、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14、卷起珍珠编织的帘,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随风飘荡的落花谁才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忧思不尽。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15、《西京杂记》:“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

16、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17、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菡萏,荷花的别称。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

18、(南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19、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20、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现在归属江西)人。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雍容典雅,珠圆玉润。代表作为《浣溪沙》,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勾画出一片亭台香径的精致环境,表达了因花开花落、岁月流逝而产生的轻愁。另有《踏莎行》中“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等几句亦颇为有名。晏殊这种精美而清雅的词风,推动了宋词进一步文人化和典雅化。

四、摊破浣溪沙实为浣溪沙别体

1、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璟)词

2、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

3、《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这首词是代思妇写春愁。全词语言雅洁,感慨深沉。

4、从形状色彩,到风度精神,然后通过比较,写桂花的品质格调,却出之以口语,若加上现代标点那就是:“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麄”同“粗”,“生”是形容词词尾,是唐以来的俗语。(如伪托李白写杜甫的“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太瘦生”可不是太瘦的后生;被鲁迅说成唐人盯梢诗的张泌《浣溪沙》,末句的“依稀闻道太狂生”,“太狂生”也不是太狂的小子。径直就是太瘦,太狂。)

5、所以李璟一听大为开怀。为什么?两个人其实是在比感知、比敏锐、比艺术的捕捉能力。“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固然很形象,固然对细节的捕捉非常敏锐,表现得也非常形象生动。但比起“西风愁起绿波间”来,至少在内涵、在逻辑层次上,不如李璟的“西风愁起绿波间”来的丰富。这也是李璟刻意问这一句,并因为冯延巳的回答而分外傲娇、分外开怀的原因所在啊!所以两个人真不愧是文友,真不愧是在才情上惺惺相惜,两个人比较的其实是艺术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呀!

6、我们看它开篇写景,开篇即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这一句一读,喜欢宋词的朋友就应该想起李清照的《一剪梅》来了,李清照的这个名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你就可以看出这种传承的逻辑很明显,李清照有师法李璟的痕迹在。“菡萏”就是荷花,李清照写的“红藕”也是红色的荷花。那么一个是“香销”,一个是“香残”说明都到了什么,都到了秋天了。所以李璟直接就说“翠叶残”,而李清照则转向“玉簟秋”,从触觉来写秋凉之意。所以对比而言,李清照显得更为独特,但李璟更为鲜明。可是不论怎样,李璟都算是为李易安导夫先路啊!反过来从李清照向李璟的学习,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句的精妙了来:“菡萏香销翠叶残”。

7、duōshǎolèizhūhéxiànhèn,yǐlángàn。

8、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9、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10、所以解读到这里,沧溟先生不由得感慨,词者,意内而言外,见其言易,知其意难,不能入乎其内,终究徒作解人呐!

11、xìyǔmènghuíjīsàiyuǎn,xiǎolóuchuīchèyùshēnghán,

12、李清照的《永遇乐》,应该是“雅语六分,口语四分”吧?首先,精心锤炼的书面语如“落日镕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都是李清照擅长的骈体四六的雅语。“染柳烟浓,吹梅笛怨”若不论格律和韵律,照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同“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一样的“浓烟染柳,怨笛吹梅”,可那就重复而单调了。由此可见李清照多样化的句法手段。等到“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便是新鲜活泼的口头语,属于“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尤为难得。

13、最喜《摊破浣溪沙》词牌比《浣溪沙》最后多的这三个音节,用的好既可结上文,又可留余味。“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干脆利落却余味无穷。

14、悠悠:形容忧思不尽。

15、⑥《连昌宫调》:”逡巡大遍凉州彻“,”大遍“有几十段。后主《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可以参证。

16、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的时期,战争和政权更迭频繁,但这个时期却是词的重要发展时期。后蜀和南唐词人较多,水平也较高,词作多收录在《花间集》与《南唐二主词》当中。

17、《摊破浣溪沙》李璟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原文: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全唐五代词》。确实,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8、“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19、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原创出品

20、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五、摊破浣溪沙拼音版

1、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起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味去叶枯使人惆怅。“西风愁起绿波间”,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2、丁香结:丁香的花蕾。此处诗人用以象征愁心。

3、再说,细看这两个对句,好像是遥相呼应:“层层”与“重重”,“万点”与“千结”。也就是说,前面用了“万点”对“层层”,后面再用“千结”对“重重”。无以名之,叫它丫叉对法吧。

4、既然他在和冯延巳的问答中,两个人随口都能说出对方的名句,说明这个时候,不论是冯延巳的《谒金门》,还是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其实在当时都一定已是名闻天下的名作了。否则两个人不会拿彼此的这样的词作来调侃。所以从时间逻辑上来看,李璟的这首《摊破浣溪沙》,应该不是他晚年所作。那么拉晚年国事的忧患,以及内心的惶惑来作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这就显得有些牵强了。

5、这首词咏桂花。起手便写其蕊如金,其叶似玉。一“揉”字,一“剪”字,精确不移。“揉”蕊成“点”,“剪”叶为“层”,状桂花至工切。可是,这才是李清照炫技的开始。

6、首先独特的就是这首词的词牌。“浣溪沙”我们都很熟啊,比如有晏殊的名作,“一起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我们把晏殊这种标准的《浣溪沙》,和这个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一对比就会发现,不一样!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多出来了三个字,每片多出来了三个字。这就是“摊破”的关键所在。

7、《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是李清照的一首咏物词。李清照在此词中高度赞扬了桂花,首先她从桂花的颜色和形态甚至是“精神”和“风度”程面给予了肯定。然后用桂花与梅花、丁香作对比,在她的眼中梅花和丁香是远远不如桂花的。当词人从桂花香中惊醒过来,词人又反过来嗔怪桂花的无情。摊破浣溪沙·作者李清照北宋原文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8、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及。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

9、《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代表作有李璟词《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等。

10、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入夜还浅。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这又与首句呼应。人儿斜卧,缺月初上,室中飘散缕缕清香,一派闲静气氛。

11、云外:指遥远的地方。

12、所以解读到这里,沧溟先生不由得感慨,词者,意内而言外,见其言易,知其意难,不能入乎其内,终究徒作解人呐!

13、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菡萏,荷花的别称。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西风,秋风之谓也。

14、愁人的梦,千里的梦,那该是思乡的梦,有情的梦。好梦留人睡,却被桂子的浓烈的香阵熏醒。正待责怪于它,它却无辜地继续散发着香气。桂花呀,你怎么不懂人家的心思呀,你真是无情呀!无情是贬斥么?不是,是薄嗔的语气,善意的埋怨。桂花既然“风度精神如彦辅”,那便是《晋书·乐广传》讲的,“清己中立,任诚保素而已。时人莫有见其际焉。”莫见其际,即不辨涯涘,是襟怀宽广、言语含蓄的意思。李清照对于桂花的看法是一致的,其《山花子》曰:“终日向人多蕴藉,木樨花。”

15、huányǔsháoguānggòngqiáocuì,bùkānkàn。

16、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全词语言雅洁,感慨深沉。

17、摊破是由于乐曲节拍的变动而增减字数,并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摊破后的词在某些部分打破了原来的句格,另成一体。如《摊破浣溪沙》,即在《浣溪沙》的上下片末尾各增入三言一短句;又如《摊破丑奴儿》,即在《丑奴儿》的上下片末尾各增入三言三短句。减字和偷声的原因和摊破相同,不过不是添声增字而是偷声减字。它们也都稍改原调的句法字数,另成新调。如《木兰花》本为八句七言,押仄韵;《偷声木兰花》则将第七句改为四言,并且两句一换韵,用两平韵、两仄韵;《减字木兰花》除同《偷声木兰花》夕卜,又继续将第五句改为四言。

18、“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一语是拟人写法。“酝藉”二字,既言木犀花香,又言其风度品格,还写出了词人对此花的喜爱。

19、即便是她大病初愈,寡居独处,依然不改初衷,喜欢桂花一如既往。

20、锁:这里形容春恨笼罩。

六、摊破浣溪沙

1、鹧鸪天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全词自始至终都像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风格独特,笔法巧妙,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颇得宋诗之风。

2、卷起珍珠编织的帘,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随风飘荡的落花谁才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忧思不尽。

3、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三楚地域,说法不一。

4、“何当共读香芸帙,最是诗情画意时”!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读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

5、hàndànxiāngxiāocuìyècán,

6、所以我们上一讲也讲了,为什么李璟到最后,在处理党争的过程中,把“宋党五鬼”全都进行了处理,但唯独放过冯延巳。甚至他也知道冯延巳误国,但还是那么宠幸他。这就是两个文友在创作上惺惺相惜,在艺术上可谓是知己呀!所以冯延巳曾经有一次嚣张地跟李璟说,这个主上你只管去享受生活,国家大事交给我来处理就行了,我做你还不放心吗?李璟真的那一段就把所有的事交给冯延巳去做,一点都不管、都不过问。大概就是因为在他心里,他对冯延巳是太过知心、太过放心了。

7、③《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亦作鸡禄山。

8、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9、057期:《李清照《永遇乐》:吹笛梅边,还是击缶韶外?》

10、“浣溪沙”,我们以前说过,它作为一个词牌也来自唐代的教坊曲,而且是唐代教坊曲中的标准曲。因取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嘛,这是唐人非常喜欢的一个曲子。所以因为它特别有名,再加上它特别标准,所以它的音乐节奏是非常固定的。我们可以看到,它上片三句,下片三句,形式很固定。说明这种节奏是经过时间的锤炼,非常固定,而且比较平衡的,而且是紧凑的。但是要《摊破浣溪沙》,从这两个字“摊破”,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它是要打破它原有的节奏了。那么怎么摊破呢?“摊”嘛就是摊开嘛,其实是说字数有所添加。“破”呢?破立,对吧,不破不立,表示把一句破成两句,其实是把每一阙的最后一句破成两句。那么添上字,所以《摊破浣溪沙》又叫《添字浣溪沙》。

11、鸡塞,鸡麓塞,古塞名。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冲,汉代筑城塞于此。西汉武帝时,为统治北方边疆地区,在此置朔方郡,辖今内蒙古河套西北及后套地区。

12、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并煎茶、美人淡妆簪戴。

13、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确实,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4、整首词只有48个字属于是小令,内容也比较浅显易懂。在写作上用得是寄托手法,把自己的宏观遭遇放在弱女的微观感情里。上阙以写实,眼前景物与年华凋伤憔悴,生命在充满萧瑟悲伤的环境中,给人内心带来无限深重的悲慨。下阕则是写情感,将所渲染的悲苦之情以极为质直的叙述一泻而出,却又不复再作情语,而只以倚栏干做了结尾,更有一种欲言又止、无处投书之感。

15、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吹彻,吹完最后一段。

16、张端义《贵耳集》评李清照词,道是“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诚哉斯言!我们来读一首她的《摊破浣溪沙》:

17、⑤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元稹

18、木犀即桂花,属樟科常绿乔木,仲秋着花,花小巧而幽香。色黄者曰金桂,白者曰银桂,朱者曰丹桂。浙江一带称之为木犀,江东一带称之为岩桂,湖南一带称之为九里香。李清照另有一首《鹧鸪天》咏此花云:“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此词中对桂花的诸番赞美,其实终不脱“酝藉”二字。而且这首词看似是写花,实则是自写品格。《摊破浣溪沙》词中“终日向人多酝藉”一语,所表达的意思大致也一样,且表达方式与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白居易的“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类同。(杨蓉)

19、年华已逝,岁月往返,这时回想起来呀,我觉得她那时候完全是故意的,而我当时完全是不知不觉就上了她的当。哎呀,世上最远的路,要么是走到你心里的路,要么是你设下的套路。但回想起来,这样青春的套路,还是很青春、很让人怀念的。因为对这首词有不一样的回忆,所以便有了不一样的揣摩和感觉,所以李璟和冯延巳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答?而李璟为什么会创作出这样的《摊破浣溪沙》来,我个人的揣摩和理解,说实话,和词史上向来的解读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之处。

20、浣溪沙和摊破浣溪沙都是词牌名,区别是字数不同。浣溪沙是42字,摊破浣溪沙,48字,词牌名,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1、要翻译这首词,首先得了解个别难解词的意思:“剪成”化用唐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意;“彦辅”是用《晋书·刘隗传》载刘纳 “王夷甫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之语,彦辅是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大鲜明”中“大”在古代是通“太”的,可作“太鲜明”;“何俗甚”意为俗不可耐;“丁香千结”意为丁香不可爱;“透”意为“醒”,所以“熏透”即是被桂花香熏醒的意思。

2、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3、另外,《摊破浣溪沙》是一种词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是《浣溪沙》的变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代表作有李璟词《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林下荒苔道韫家》、《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沈曾植《摊破浣溪沙·肠断东风万柳堤》等。

4、是呀!“万点轻”如何对“叶层层”?“重重”如何对“千结”?这不是禹跳汤偏么?可是,各位看官,写得一手漂亮骈文的李清照,对个好对子还不容易么?如果她对不好,那就是故意的。为什么故意要这样似对非对、半对半不对呢?我想,李清照不屑斤斤于妃黄俪白的对仗,她嫌对仗太板结,她要化凝滞为灵动,使语势能流走。

5、(清)沈曾植《摊破浣溪沙·肠断东风万柳堤》摊破浣溪沙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充分的调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全词译文

6、这里用“菡萏”二字,尤显典雅。世评中主词不事修饰,其实不然,只是他修饰得了无痕迹,自然流畅。

7、(南乡子)玲珑,起看梅花碎玉中。

8、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9、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大病初愈,稀疏的两鬓,已经花白。躺在床上,看着一钩残月慢慢爬上窗纱。起:治愈。萧萧: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华:花白。宋•苏轼《南歌子》:“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残月:将落的月亮。宋•柳永《雨霖铃》:“今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0、本词体春物、抒春情,写物境的笔法细腻柔婉,应为秦观所长。词人用虚实相融、情景交合之法,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春情冷境,将破晓寒春之中的迷蒙愁情描摹得深邃而轻灵。

11、说起唐五代词,大家肯定会想到李煜、李重光、李后主,因为“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所以李煜是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李煜能达到如此的成就,当然首先与李煜的人生际遇有关,但其实还和李煜的词学天赋有关。有一种特长大概是血脉里流淌的,来自遗传、来自基因,是因为李煜的父亲——南唐中主李璟在词的创作上本来也就是一个天赋极高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赏读一下李璟的一首代表作《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词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12、(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林下荒苔道韫家》

13、随风飘荡的落花谁才是它的主人呢?

14、下片写白日消闲情事。观书、散诗、赏景,确实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时光的最好办法。悠闲地靠在枕上,随意地阅读诗篇,心情是无比的舒适美好;下雨的时候,门前的风景显得更加优美了。这两句诗描写闲居吟诗赏雨的闲情雅兴,清柔细致,平淡怡情,境界高远而幽雅。俞平伯说这两句“写病后光景恰好。说月又说雨,总非一日的事情。”(《唐宋词选释》)所见极是。

15、如火如荼如箭逝,有诗有画有诗书。闲月映花花影静,醉粗壶。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