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28句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百度云(精选论语全文及译文)

admin 2023-12-18 09:53:53 文案短句

一、论语全文及译文

1、曾子说:“有雄心壮志的人必须坚强勇敢,因为他们有伟大的责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促进“仁爱”视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要吗?难道这场斗争直到死都没有停止吗?它离我们很远吗?

2、(3)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3、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 第有子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阐述了“孝悌”的意义。上文讲过,儒家所说的做学问,也就是如何做人,其最终目的是求“仁”。

5、12子之所慎:齐斋,战,疾。

6、《论语》原文及译文http://bbs.***.cn/viewthread.php?tid=265317

7、试译:子张问:“今后十代的情况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代承袭夏代的礼仪制度,废除了哪些,添加了哪些,是看得出来的;周代沿袭殷代的礼制,废掉什么,增加什么,是看得出来的。这以后要是有继承周代当政的,就是传承百个世代,也可以预先知道它。”

8、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9、(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10、试译:孔子说:“治理国政用道德,就好比北极星安住本位,群星围着它转。”

11、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9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yǒu)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14、(译)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15、试译:斋戒前沐浴,一定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时一定改变饮食,搬迁住房。粮食不嫌精,肉片不嫌细。饭霉了臭了,不吃。鱼烂了肉腐了,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味道难闻,不吃。烹饪不得法,不吃。不是吃饭的时候,不吃。割肉不得法,不吃。酱醋没调对,不吃。席上肉虽然多,也不要吃得比主食还多。只有酒水不限多少,但不喝醉。买来的酒水、肉干,不吃。斋食总有姜。吃饭不过饱。参加国家典礼,祭肉不过夜。其他祭肉,不超过三天。存放超过三天,就不吃了。吃饭时不说话,入睡时不说话。虽然是糙米饭、蔬菜汤,饭前都要先分出一些祭祖,一定恭恭敬敬像斋戒一样。坐席不合礼法,不坐。

16、(注释)其:他的,这里指儿子,不是指父亲。没:死去,与"在"相对。三年:泛指多年

17、雍也第六(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18、试译:孔子说:“齐国一变革,就可以承接当年鲁国的风范。鲁国一变革,就可以通行当年周公的大道。”

1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0、(注释1)攻:治,钻研。异端:指怪异的杂学邪说。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

二、论语全文及译文

1、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2、(注释)①数(shuò):屡次,频繁,琐碎。②斯:则,就。

3、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5、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8、(译)子贡说:“如国有人广泛地给人民百姓许多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以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那必定是圣人!尧舜尚且为做不到这样而感到为难呢!所谓仁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算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9、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0、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11、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1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译文: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试注:参见(11)那一句,这里是重复的。

16、试译:孔子说:“做人没有仁爱,礼仪怎么能到位?做人没有仁爱,音乐怎么能到位?”

17、试译:季文子凡事要反复琢磨多次才付诸行动。孔子听到后,说:“想两遍就够了。”

18、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何如其知智也。”

19、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20、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三、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百度云

1、(注释)视其所以:看他的所作所为。以,为。历,由,经历。②察其所安:观察他的兴趣。观其所由:考查他的经历,由,经历。

2、试译:孔子评价仲弓,说:“那杂毛牛的仔儿毛色纯红,两角整齐,虽然有人不想用它来祭祀,山神河神又岂能弃它不顾呢?”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7、《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8、《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9、(译文2)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抒发快乐的感情,但没有放荡,抒发哀怨的感情,但不致损伤。”

10、(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1、自从汉代以来,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奉行以孝治天下的社会政策,这便是中国社会历五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其所依据的理论,正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这种孝道。在这里,儒家是按照为人孝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这样的思路推演的。

12、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3、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4、(解读)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仁道。

15、(注释)①伯夷、叔齐;商代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因互相推让王位而都逃到周文工那里。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时,他们俩拦住车马劝阻。周朝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可耻,饿死于首阳山。孔子称他们二人为“古之贤人”(《述而》)。②旧恶:宿怨,旧仇。③是用:是以,因此。希④:通“稀”,少。

16、翻译: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7、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8、(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19、那些真正的君子都知道,不论是人生的建立,还是内心的修养,都应该把“孝悌”作为根本。从个人修养来说,无论是真诚博大的情怀的养成,还是自己至爱的光辉人性的培养,都得从“孝悌”起步。

20、1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四、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1、(1)陈、蔡:均为国名。

2、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2)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4、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6、(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事。”

7、(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2)鲜(xiǎn):少。(3)与:同“钦”,语气词。

8、(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9、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10、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1、(注释)谄(chǎn):巴结,奉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卫风·淇澳》。这两句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切、磋、琢、磨分别指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头为器物的工艺,引申意义则指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离开了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器。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切、磋是指加工牙骨的工艺,切开了还得磋(锉平);琢、磨是指加工玉石的工艺,琢(雕刻)了还得磨(磨光滑)。引申意义则指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要精益求精。从本节上下文的意义来看,宜作精益求精的理解。其:大概,想必,表示推测的语气。赐:子贡的名。诸:之。

12、18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

14、(译文2)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统的异端邪说,异端邪说的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15、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16、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7、试译:鲁定公问:“君王领导臣下,臣下服事君王,该怎么做?”孔子说:“君王领导臣下靠礼,臣下服事君王靠忠。”

18、试译:子路听到老师讲话,如果还没有做到,这时就唯恐又听到老师教导。

19、(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当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便装出一副愚笨的样子。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但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20、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五、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下载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3、(注释)①《韶》:舜时的乐曲名。②美、善:美指声音,即艺术形式方面;善指思想内容方面。③《武》: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4、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以下列举一部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5子曰:“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7、试译:孔子说:“颜回能做到心中三个月不违背仁,其余弟子能一天做到一次,或者一个月做到一次就不错了。”

8、14寝不尸,居不客。见齐衰(zīcuī缞)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9、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10、(译文)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

1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13、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4、试译:孔子说:“有些鬼神不是保佑自己的,你也硬去祭拜求福,那是谄媚。眼见公义受损而不挺身而出,是没勇气。”

15、试译: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叹道:“唉,难道说泰山的神灵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16、试译:有子说,“一个人能够孝顺爹娘,敬重兄长,却喜好违犯上司,那是少有的;不喜欢违犯上司,却醉心于捣乱,这样的人从来不会有。君子抓根本,根本扎稳了,一切为人处世之道自然生发出来。孝敬父母,尊敬哥哥姐姐,这就是仁的根本吧!”

17、(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扩展资料:《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18、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9、1子谓公冶长(cháng):“可妻(qì)也,虽在缧绁(léixìe)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qì)之。

20、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六、论语全文及译文

1、(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是指能够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之类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什么区别呢?”

2、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3、(译文)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4、试译:孔子说:“智者不迷惑,仁者不忧愁,勇者不恐惧。”

5、试译:孔子看见穿丧服的,穿戴礼帽礼服的,以及眼睛失明的,只要看见,即便他们年纪轻,孔子也一定站起来;从他们身边经过时,一定快步走。

6、(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7、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试译:孔子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夫子对此发誓说:“我要是不去,天都不会理我!天都不会理我!”

9、23子语(yù)鲁大太师乐(yuè),曰:“乐(yuè)其可知也:始作,翕(xī)如也;从纵之,纯如也,皦(jiǎo)如也,绎如也,以成。”

10、(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11、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12、几个人同行,在他们之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这里。我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它,他们那些短处(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它。

13、试译:林放请教礼制的根本。孔子说:“提了个大问题啊!就一般的礼仪来说,与其大事铺张,不如力求俭朴;至于丧礼,与其过分周到,不如万分哀痛。”

14、(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15、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16、15子曰:“不有祝鮀(tuó)之佞,而有宋朝(zhāo)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17、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8、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9、(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回答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被溢为‘文’。”

20、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你这样找太麻烦、耗费时间不说,量也太少,建议你去买一本《论语通译》或《论语》,上面每篇文章都有翻译,还有讲解。

2、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4、翻译: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扩展资料:《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5、试译:孔子说:“没有祝鮀的口才,仅有宋朝的美貌,在如今的世道难免要倒霉的!”

6、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7、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和,是指心中不去比斗相争;所谓不同,是指每个人的志向都能不一样。天下君子千千万万,大家的心都是人一样,而所学、所立的志向不一样;至於说“小人同而不和”,是因为小人都干坏事,因此说是“同”;喜欢互相争斗,因此说是不和。

8、试译:孔子说起颜回,叹道:“可惜(早死)了!我眼看他天天向上,却没能见到他成道。”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