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16句一剪梅李清照原文(精选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admin 2023-12-18 10:02:37 文案短句

一、一剪梅李清照

1、红红的荷花已经凋落,香也已消失,

2、这是唐诗宋词品鉴的第111篇诗词

3、(LucyChaoHo译)

4、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

5、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6、Asfallenflowersdriftandwaterrunsitsway,OnelongingleavesnotracesButoverflowstwoplaces.Ohowcansuchlovesicknessbedrivenaway?Fromeyebrowskeptapart,Againitgnawsmyheart.

7、Lettheflowerswitherandwaterbyitselfdrift,Forlove,thereisonlyonesort,Butsorrowhasmadetwoplacesitsresort.

8、Suchfeelingscannotbedispelled,Leavingmyeyestheyentermyheart.

9、雁字回时(yàn zì huí shí),

10、大雁排成“人”字飞过时。

11、SeparationbringsthesadnessOfmutuallonging.

12、朋友你好,今天我们继续品读李清照婚姻生活当中的小确幸,这首《一剪梅》也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封情书。

13、一种相思(yì zhǒng xiāng sī),

14、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全篇都包含着浓浓的忧愁。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句句包孕,极为含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直抒相思与别愁,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

16、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17、此词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了全篇。上半句的“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的“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全句的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了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了词人情怀。

18、既然都已经挑明了,那么最后三句,李清照呢也不。不再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前面讲了,因为难以忍受相思的折磨,所以才独上兰舟,想去郊游散散心,可是这浓浓的相思之情是任何娱乐都排遣不了的,赵明诚这个人也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才下眉头,”李清照的是想强颜欢笑,把因为思念而天天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可是思念却又悄悄地转移到了心头。原来这相思是无孔不入,无处可逃的折磨呀。试问哪个男人收到这样形意绵绵的情书会不动心?会不立刻收拾行装,恨不得马上就飞回到妻子的身边呢?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可是我只愿意许给你我的一生,这就是李清照的爱情和相思。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0、在政治的风浪和命运的坎坷面前,李清照最值得庆幸的是,她的爱情经受住了所有风雨的考验,她深爱的那个和她志趣相投的金石学家赵明诚,没有辜负她的爱,没有因为家世、政治、环境而离开甚至疏远她。赵明诚依然和她“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就是最好的爱情啊,不仅因为你我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且因为你我可以抵挡全世界的风雨。于是在全世界的黑暗里,我是那么地思念你,那思念“无计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1、“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直接抒发相思之情。词人把夫妻双方合起来写,这是她设身处地地想象丈夫也如自己一样深深地思念着对方。

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经典诗歌欣赏编辑红梅凌风

4、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5、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6、中国古代,很多男性作家在遭遇仕途的艰险、人生的不幸、流放贬谪的痛苦后,会写出了很多佳篇佳句。李清照没有这些经历,但是她有才情,就是她和丈夫分离、思念丈夫的这些事儿,就足以使她写下如此动人心魄的词章。在这儿,李清照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正因为如此,李清照成为了中国古代词史当中不可多得的极富特色的词人。人们对她的词之所以如此喜爱,就是她写得特别形象,特别生动,而且能够长久地回味。

7、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8、相思之情要用“计”来“消除”,却又“无计可消除”,可见相思之深之苦。眉间心上,“斩不断,理还乱”。

9、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10、(SophiaH.Chen译)

11、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2、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13、所以后人屡屡评价,说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如何超越了范仲淹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又是如何与李后主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我个人认为,像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完全不用做技巧上的分析,只要了解她和赵明诚的爱情,只要了解他们共同的志趣与心心相印的人生,你就能深刻体悟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背后,他们那唯美、崇高而纯洁的爱情。多么羡慕赵明诚啊,因为他可以遇见李清照。同样李清照其实也是幸福的,因为她终于遇到一个赵明诚。你看那鸿雁在传颂着他们的爱意,你看那时光在流淌着他们的传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4、Alonetheflowersfade,alonethewaterflows.Onekindoflonging,Idleworriesintwoplaces.Howtogetridofthesefeelings?Hardlyhavingleftmyeyebrows,Theycreepintomyheart.

15、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间烟火气象”。

16、(EdwardC.Chang)

17、Thelotushaswilted,onlyafaintperfumeremains;Onthebamboomatthere’satouchofautumnchill.SoftlyItakeoffmysilkdressAndsteponboardmyorchidskiffalone.WhoissendingmetheletterofbrocadeFrombeyondtheclouds?Whenthewildgeese(1)returnThemoonwillbefloodingtheWestChamber.

18、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1“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19、什么叫凝眸?眼珠子不动,都呆滞了,脑子里老想着个人,都看不见其他东西了,熟视无睹。最妙的又是这最后三句,“凝眸处,从今又添,几段新愁。”眼珠子不转了,直勾勾这盯看一个地方看到晚都不动,从今又添几段新愁。你看,这首词,跟《一剪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的是瞬息的变化。

20、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原文:

三、一剪梅李清照原文

1、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3、Thescentofredlotusfades:thejadematfeelsautumnal.Gentlylooseningthesilkgown,Iboardtheorchidboatalone.Who’ssendingagildedmessageintheclouds?WhenthemigratinggeesebringwordThemoonwillbefullinthewesternchamber.

4、这种相互的思念其实特别重要,所以才会有接下面李清照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请特别注意这一句,虽然“花自飘零水自流”还是依旧流淌着不尽的青春易逝的伤感,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种爱、这种相思在古人的词作里却是不常见的。古人写思妇之愁,大多如温庭筠所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都是思妇对丈夫的思念,这种思念大都是单向的。而李清照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虽然相思让人堪愁,但是她对她和赵明诚之间相互的爱情却是无比的自信的,事实上这也正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让人羡慕的地方。后人称李赵之间的爱情叫“金石良缘”,甚至要超过“金玉良缘”。

5、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扩展资料赏析

6、Tune:“ASprigofPlumBlossom”SorrowofSeparationLiQingzhao

7、大相国寺你都熟悉吧,花和尚鲁智深在那里倒拔垂杨柳,与林冲相会。鲁智深到底有没有在那儿拔没拔垂杨柳,这我真不知道3但我知道的是,那地方是东京汴梁有名的文物市场,汇聚了不少名人字画、金石碑刻,他们夫妻两人常常在那儿用为数不多的钱精心选购一些文物。

8、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9、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

10、Flowerpetalsdrifting,waterflowing,OneandthesamelongingMakestwoheartssadwithyearning.Thereisnowaytodissipatethisgrief:Asthebrowceasesfrowning,Theheartbeginsaching.

11、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12、“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词人眼中的余香袅袅的秋景图。荷花已谢,虽仍留有残香,却不免透出秋的冷落与萧条。

13、独上兰舟(dú shàng lán zhōu)。

14、ThepinklotusbeganfadingYetfragrantsmelllingeringarounditshatIfirstfeltautumnFromacoolbamboomat

15、WhenthoseswanswerecomingbackInthemoonlightovermywestchamberWhichonecouldbringmethroughthecloudsHislovelylettertoremember

16、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17、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而后其父李格非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18、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心心相印的相思,情之坚、意之浓,寂寞因此更深沉。以至于“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9、此情无计可消除(cǐ qíng wú jì kě xiāo chú),

20、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

四、一剪梅李清照

1、李清照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2、Flowersnaturallywitherandscatter.Waternaturallyflows.

3、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4、一剪梅作者:李清照(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可见,李清照是一直在想他的丈夫赵明诚,可是写诗写词总不能写,我一直一直都想你吧!这就是技巧,这技巧又来源于生活。我们可能都有这种体会,你打了个盹,你手头正在忙着做一事儿,就在这几十分钟里头你没想她,可是当你坐下来刚刚安静下来一会儿,翻了个短信,看了个朋友圈,就却上心头了。说到底,分分秒秒忘不掉,秒秒分分在想他,这其实就是词人想要表达的。

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1129年丈夫于农历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李清照为文祭之:“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谢伋:《四六谈麈》卷一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当年与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饱受打击,其写作转为对现实的忧患,因此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暮年飘零后,感情基调转为凄怆沉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绍兴二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张汝舟,婚姻并不幸福,数月后便离异。

8、月满西楼(yuè mǎn xī lóu)。

9、李清照|买得一枝春欲放

10、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词人的万千愁绪,这与她的“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11、罢了罢了,在词的下片她说:“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我就是吹了多少遍《阳关曲》,也留不住你。她怎么可能留住呢?赵明诚要去莱州做官,没法儿带她走,所以李清照不免有些哀怨。“念武陵人晚,烟锁秦楼。”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个典故是说汉朝的时候有两个人,刘晨和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了路,碰上两位神仙姐姐,乐而忘返.与她们生活了大半年,下山之后.发现家里已经过了六世。

12、YiJianMeiLiQingzhao

1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句子,太美,太柔软,美到我们无法不为她心醉,柔软到我们无法不为她心动。当然了,这样美丽的句子也是出自李清照,心思巧妙的化用。因为在李清照之前,北宋名臣范仲淹已经写到过类似的句子:“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只不过呢,范仲淹的词中将眉、间心上并列,就少了像李清照那样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灵动曲折之美。不过平心而论啊,范仲淹的那首词也写得非常美。我们正好借这个机会,也和你分享一下范仲淹的这首诗

14、(2)Magnoliaboat:EitheraboatmadeofAsianmagnoliawood,oronedecoratedwithshowywhitemagnoliablossoms.

15、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16、才下眉头(cái xià méi tóu),

17、(JamesCryer译)

18、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19、为排遣心中的愁绪而“轻解罗赏,独上兰舟”。一个“独”字而意境全出:曾经是夫唱妇随,曾经是携手并肩,曾经是举案齐眉,而现在却是茕茕孑立,形单影只。

20、这相思之情,无法消除,

五、一剪梅李清照拼音版

1、作者:李清照朗诵:虹云

2、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3、一剪梅(yījiǎnméi)红藕香残玉簟秋(hóngǒuxiāngcányùdiànqiū)。轻解罗裳(qīngjiěluóshang),独上兰舟(dúshànglánzhōu)。云中谁寄锦书来(yúnzhōngshuíjìjǐnshūlái)?雁字回时(yànzìhuíshí),月满西楼(yuèmǎnxīlóu)。花自飘零水自流(huāzìpiāolíngshuǐzìliú)。一种相思(yìzhǒngxiāngsī),两处闲愁(liǎngchùxiánchóu)。此情无计可消除(cǐqíngwújìkěxiāochú),才下眉头(cáixiàméitóu),却上心头(quèshàngxīntóu)。

4、总之,《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5、Flowersdriftrandomly;waterflowsfreely.Intwodifferentplaces,wefeelthesameyearning.Nowaytogetridofthisfeeling.SoonafterIhavestoppedknittingmyeyebrows,myheartwillbeloadedwithevenmoresorrows.

6、前面说:“红藕香残玉簠秋”,那怎么办呢?接着说:“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也就是去散散心。李清照特別擅长写船,年轻的时候就没少写,“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了晚年,她又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个”兰舟”也罢,“舴艋舟”也罢,都是代表了她的一种心情。

7、Who’stosendmelovelettersfromthecloudormist?Whenit’stimethatonepersonreturnest,Fullmoonshallfillmychamberwithjoyamidst.

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10、(JiaoshengWang译)

11、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12、Theoriginalisafamouscoupletthatservesasanaturalsequeltotheforegoingthreelines.

13、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14、GentlyIunfastenmyrobeofsheersilk,Andstepaboardtheorchidboatallbymyself.Whowillbringmeembroideredlettersfromtheclouds?*Whenthewildgeesereturn,Thewestbalconyisfloodedwithmoonlight.

15、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

16、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玉簟(diàn):光滑如玉的竹席。兰舟:船的美称。锦书:书信的美称。雁字:雁群飞行时,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形,因称“雁字”。飘零:凋谢,凋零。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无计:没有办法。

17、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18、*InChineseliterature,thewildgooseembodiesthemessenger.

1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20、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六、一剪梅李清照

1、(1)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2、两处闲愁(liǎng chù xián chóu)。

3、上阕共六句,接下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的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

4、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5、YijianmeiLiQingzhao

6、上一期我们讲的是李清照的《醉花阴》,那也是他写给赵明诚的一封情书,其中的经典名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集我们分享的《一剪梅》呀,名气比《醉花阴》更大,我记得很多年前这首一剪梅就被谱成了流行歌曲,很多著名歌手都演唱过这首歌,在各大歌厅的点歌率也非常高,反正我以前去KTV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有朋友点唱这首歌,只不过歌名用的不是词牌名《一剪梅》,而是从词中选了“月满西楼”这一句词作为歌名了。那么这首词到底有什么魅力,直到今天还能被广为传唱呢?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这首词的魅力:“文字优美,情感细腻,心思巧妙,”这三大特点,其实也正是李清照词的基本特点,只不过在这首一剪梅当中,堪称完美的同时展示出了这三大魅力。

7、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8、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的记载:“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氐。”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也就是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赵明诚21岁。在这一年里,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因此,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在公元1101年之后,至于是在他19岁时候写的,还是20岁时候写的,这真的不好考证9但可以确定的是,婚后不久,情深意重的李情照用这首词表达自己对丈夫的一片思念之情。

9、花开花落,不但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不但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受到后世词评家的极力赞赏。

10、总之,《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1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名句积累。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不要漏字和多字。理解诗句内涵。

12、TheflowersarewitheringnowAndtheriversforeverflowThesamelovethought,alasIntwoseparateplacesgrow

13、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根据李清照带有自传性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14、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15、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16、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了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舟中所望、所思;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的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了雁足传书的遐想。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