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94句元曲三百首(精编本)(精选元曲三百首)
admin 2023-12-18 10:04:31 文案短句 ℃一、元曲三百首
1、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
2、一冬不见梅花面,天意可怜人。
3、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架。
4、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5、鸡犬三家店,陂塘五月秋,风雨一帆舟。
6、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7、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胡祗遹(yù)(阳春曲)《春景》
8、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9、弦索已生尘,柳线萦离思。
10、《雪夜》写雪夜之景,抒雪夜之情。起首犬吠鹤眠、村居诗梦二语,写出诗人隐居山村淡然自若的心境。“老树冰花”说雪景之美;而皓月当空,雪月辉映,使整个小城都溶入一派明光里,就更使人心醉。结尾“扁舟”两句,借用古人雪夜访戴的典故,表现出一种洒脱无羁、旷放超逸的生活情趣,更为全曲带来无限的艺术魅力。
11、时时拂拭旧弓刀,却恨封侯早。
12、争些老死向天涯,只恁垂钓罢。
13、新伙刚到,离人就要分别,月夜江水,离愁满溢,江水中的月儿也同人一样不圆;悠悠画船,独自东去。冷落孤寂之景,增添了几多凄凉的离愁别绪。而这还只是开头的第一夜呵!以后将是无数的夜、无尽的相思,末句最是含蓄悠远,造成了延宕的审美效果,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能使人对离人别后的生活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作审美想像,加以补充。
14、整做了三个十年梦。被黄花数丛,白云几峰,惊觉周公梦。
15、乐心神,净耳目,抽身隐逸,养平生浩然之气。
16、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篱。
17、《乐闲》是首感怀人世沧桑的散曲。开头两句直述胸臆,看似写隐者的陶然自得、忘却尘世,实际上分明令人感觉到隐居者心灵中历尽人间沧桑所留下的皱痕。接下来描述一种眠云卧月、行止飘忽、闲适自在的生活形态。末三句坦白直率地道出自己对古今世事沧桑的彻悟,大有看破红尘之意味,但在语气上,作者却将这样一种深沉的感悟以松脱、不屑的方式表现出来。虽题为“乐闲”,但让人感觉到一种深沉的人生悲欢。
18、宰金头黑脚天鹅,客有钟期,座有韩娥。
19、自古咏桃花之作颇多,此首独以汉家美人写桃花风韵,情调顿出。细描姿色,淡点慵情,把桃花给写活了。而以美人伤情喻桃花于东风春雨中之伶仃神态,堪称绝笔。结尾以武陵人作结,点明了自己爱好自然风物的美好高洁情怀与隐逸之情。
20、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二、元曲三百首
1、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
2、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3、此曲描绘如画的西湖山水,笔法细腻。诗人抓住雨后西湖烟水缭绕,如幻如梦的特色,着力加以渲染。此中人物的活动,但见其声,未见其形,使画面更具活力。“野猿”、“沙鸥”两句,突出自然景色,又暗喻只有闲云野鹤之人,才能得此自然之趣。在作者的笔下,野猿与水鸟同画家与美人融为一体,颇有天人合一之趣。最后借东晋谢安游阆苑的风流逸事,更为这绝妙丹青凭添了几许浪漫与神韵,整个意境富有生机,愉人眼目。
4、忒快活别是个家风,饮数杯酒对千竿竹,
5、闲来之时乘兴往山林泉石胜境,在渔夫樵夫中寻访往日的朋友。大家开怀畅饮两三瓢美酒。只愿意身心安乐,过着笑了又笑,沉醉酒中的日子。
6、此曲很有边塞诗风采。其特色与一般席宴有着不同之处,带有一种粗犷豪放的特征,没有轻柔漫舞,有的是舞剑助酒兴,而乐器也不是一般的管乐器,而是号角的吹声。特别是“猩血冷犹凝旧痕,玉纤寒似怯英魂”句,更将军宴特有的氛围表现得独具特色。“一曲琵琶,少个昭君”句是因为“琵琶”与“昭君”均是边塞诗的意象,同边塞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
7、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
8、临水临山寺塔,半村半郭人家。
9、一任锦囊空,不放金杯歇。
10、醉颜酡,太翁庄上走如梭。
11、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12、《怀古》是一支咏史之曲,抒发了连年战争造成“生民涂炭”的悲剧情感。张可久在此作中对于项羽、孔明、周瑜和曹操,以及立了安定西域功勋的班超,一概加以否定。因为历史上的战争,归根结底是“英雄”们争夺天下或建功立业的手段,而战火给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厚同情,这在民族战争频仍的元朝社会,还是有它具体的针对性和一定积极意义的,也反映了作者的民本思想。
13、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荼縻院。
14、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15、君试看,萧萧双鬓斑;休嗟叹,只不如山水间。
16、人,皆笑汝;渠,干受苦。
17、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
18、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
19、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20、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三、元曲三百首(精编本)
1、秋千下,粉墙边红杏花。
2、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这首小令,开篇即已忧思满腹、感慨万千。从勾践卧薪尝胆,夫差昏庸亡国,直至赵宗王朝偏安一隅最后分崩离析;以及当朝(元朝)的由盛而衰;往事不堪回首,却又无法回避。“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所有这些外在景物,都染上浓重的凄凉,“怅然孤啸”,他的心情是否就此平静下来了呢?此作由此向前推进了一步:此时为夜色昏黄之后,作者的愤懑似乎有所开释,但心情不能平静。
3、垂柳依依惹幕烟,素魄娟娟当绣轩。
4、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起着三句写风、写雨、写长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怀抱。“飘飘”、“潇潇”双声叠韵,音响悠长,倍增空寂之情。五句写女主人公愁苦情状。在准确地捕捉这一典型细节以后留下空间,让读者想像补充,其闺房幽情在充实中越发空灵。最后二句继续写景,景语皆情语,蝉噪蛩鸣,雨打芭蕉,进一步凸现女主人公愁苦的心境。如果说在《春》、《夏》两支小令里,尚局限于由于忧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的话,那么在《秋》这支小令里,她的忧思就势如潮涌,终于冲决感情的堤坝,伤心的泪水滚滚而下了。不言而喻,“扑簌簌泪点抛”,就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小令以大自然的秋声写人物心灵的感受,声情并茂,直率中见委婉,委婉中情更真。
7、“几时”两字见得思念之殷切。今日猛见那个小伙,内心之激动自不必说。想奔出去喊住他,又怕别人看见,这时候该有多急!幸好女孩急中生智,高声唱起旧日的情歌,她想、凭着熟悉的声音,情人一定会回过头来找她。结果到底如何?留给读者去想象。全曲仅用白描,将少女微妙的内心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语言素朴清新,极富民歌气息。
8、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
9、月明江上别湓浦,愁听兰舟夜雨。
10、大明湖铺翠描金间,华鹊中间。
11、老了人也么哥,老了人也么哥,英雄尽是伤心处。
12、此曲咏月夜梅花。起用拟人手法,“娇欲说”三字,意蕴无穷,写尽梅花的动人神态,惹人怜爱。然后由近及远,由眼前之梅花说到四周之物色:“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明月清辉,淡烟飘渺,梅花解人,这一切的一切,自然包含有无限的春意!作者是在写景,同时也在抒情。在传神写物的同时,细腻地吐露着自己的微妙情怀,情景交融,物我浑然,自能引起读者共鸣。
13、华阳巾鹤氅蹁跹,铁笛吹云,竹杖撑天。
14、这首曲子表现男主人公对所爱对象锲而不舍的追求与急欲见面的迫切心情。空庭独自俳徊,来来回回竟然踏出一条小径,可见执着,可见迫切。可是对方却迟迟不肯表态,真是令人急煞。这首曲妙在文字简洁却内涵丰富,不但表现男子的焦急,对女方的矜持犹豫,也从侧面有所表现,不但画面生动,形象感人,心理的微妙变化,亦颇为耐人寻味。
15、初生月儿一半弯,那一半团圆直恁难。
16、门掩黄昏月半痕,手抵着牙儿自哂。
17、这首《闲题》抒写游子思乡愁绪。以满天低飞之云、一江流东之水来衬托离愁别绪,虽不新鲜,但“飞满”、“不断”之语却勾勒出恨溢天地、愁绪绵绵的氛围,也逼出了“何事离多恨冗”一句。既问山水,也问自己,又巧妙过渡到另一画面,使情感向深层推进,属画龙点睛之笔。鸿雁尚有夕阳相送,人却只能独立楼头,望尽天涯。怅惘孤寂的情绪更加难以忍受。看到鸿雁逝去,希望它能带去思念,捎来消息,也使诗的感情内涵更加深沉悠远。
18、路迢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
19、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
20、此曲描绘雨晴云散后月夜江景。一场雨刚刚止息,风也变小,云也散去,只留下水洗过的洁净天空,空气也变得清新许多。而此时江平如镜,映出一轮明月。在静水江面的一只小船上,离家万里的游子在这万簌俱寂中进入了梦乡。全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颇佳,引人入胜。
四、元曲三百首图片
1、曲子表现了作者浓重的叹世情绪。在作者看来,古今英雄争王称霸,做得高官显赫,但最终化为尘土,这如同做了一场恶梦一样,没有什么意义。不难看出曲子中流露出的历史虚无感和厌世感,这也是元代文人作品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2、鱼穿短蒲,酒盈小壶,饮尽重沽。
3、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4、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5、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鼠当衙。
6、终须也要还满了相思债。
7、海棠正好,东风无赖,狼藉春光。
8、老来也思故乡,想途中梦感魂伤。
9、张养浩这支《山坡羊》,是有所感而发。元代社会里,除了贪官污吏,豪权势要之外,还有一批地痞恶棍,恃强凌弱,欺压良善,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成为祸害。张养浩这支曲子就劝人为善,劝诫人们不要趋炎附势,欺侮贫弱;要多作好事,争取在世上留个好名声。这样,身心才得安稳。否则如何呢?曲中没有说,但言外之意,读者已体悟明白了,那只是心劳日拙,身败名裂,良心永远受到谴责。此曲颇具警世作用。
10、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11、自休官懒上长安道,但探梅常过灞陵桥。
12、这首散曲生动地刻画了纨绔子弟沦落乞讨时的乞丐形象:有声有色,有悔恨之情,有冷静思考。沦为乞丐,意味着丧尽家产,丧尽生活的本领,是人生的悲剧。这在乞丐本身,无可奈何、悔恨莫及;而旁观者却可以有同情、怜悯、感叹,也可以从中引出教训。作者以“叹子弟”为题,在字里行间流露了这种感情。全篇感叹膏粱子弟的可悲下场。在作者看来,骄奢淫逸的生活养成了他们好逸恶劳、百无一用的公子哥习气,他们的才能、青春、理想和进取心,在这种纸醉金迷的繁华生活中消磨已尽,等待他们的将是家业破败,自身沦为沿街托钵的乞丐这样的下场。慨叹之中,自存一种警世的关怀心肠。
13、此曲描写湖上秋景,绘影绘形,绘声绘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以清丽自然如在画中的感受。
14、晓来峰蝶空游荡,苦难寻红锦妆。
15、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16、《普天乐》写的是清秋时候江边晚景。稻谷已经收割,水边的菰和蒲正是秀美之时。山光与暮色相凝相聚,江水倒影中蕴含着秋的神韵。江潮平静,显得秋水宽阔;秋空辽远空旷,反衬得孤帆更加瘦小。雁阵为秋寒所惊,穿过山边薄云,落在江边沙滩上。红日西沉,秋风吹拂着渡口,主人公凝目痴望,无尽的诗思与情愁在心中郁积。这篇写景之作,意境辽远,境界开阔,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漂泊异乡的无限忧思。锻字铸句尤有功力,如“孤帆瘦”的“瘦”字,既写帆小,又是诗人自身心理忧伤的投射。
17、这又是一首写春日晚景的诗章。既有实写的目前残春之景,又有想象之景;既有荒园的凄凉,又有东风的和暖,情感一起一伏,显得曲子诗味隽永。写景抒情,均极佳妙;锻词铸句,颇具匠心,但又不见斧凿,可谓妙语天成。
18、山山水水,诗诗酒酒,古古今今。
19、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20、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
五、元曲三百首适合几年级读的?
1、本曲由《十二月》和《尧民歌》两支曲子组成,是小令的一种变体。曲子着意描绘春日的别情,用“自别后”三字总领全篇。曲子的前半部分,作者别具匠心,一连推出三组工整对仗的句式,从与别情有关的遥山、远水、杨柳、桃花入手,刻意渲染环境,为写内阁、重门内的闺怨作铺垫。其中叠词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尤其值得重视,它成功的凸现了悱恻幽怨的艺术氛围。曲的后半部分,一口气连用四个连环句,其格调和谐美妙,深入事理,鞭辟入里地揭示出黄昏时节女主人公孤独伤感的心情。
2、这是一首写景佳句。作者以“芦花”喻洁白,以“玉楼云空”喻“云石”,又将人名缀入作品中,独具匠心。最后教“清名”永留天地之间,虽有教诲之意,但亦真切感人。
3、冷清清孤孤另另怎生捱今夜?
4、芦花被西风香梦,玉楼才夜月云空。
5、路近蓬莱,地远尘埃,清事恼幽怀。
6、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7、归来重整旧生涯,潇洒柴桑处士家。
8、元曲三百首描写雪的句子解答可以写句子: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解玉峰 《元曲三百首》,中华书局,2009年7月史良昭 《元曲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10、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1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2、却不知道,元曲也可以这样活泼,新鲜,用最乡土最日常的口语,也可以描画出醉人的景象。那些久违的愉悦,竟然在这个不经意的下午,倏然降临了。
13、对着这落花村,流水堤,柴门闭,柳外山横翠。
14、从前的试观,那一个不遇灾难?
- 上一篇:116句奋斗春晓剧照(精选奋斗春晓米莱)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8℃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88℃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593℃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0℃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85℃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76℃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68℃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759℃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674℃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642℃罗曼罗兰名言名句发现美的眼睛【文案整理61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