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李斯【文案整理81句】
admin 2023-03-06 10:21:51 文案短句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李斯
1、感悟:我们常说,对人要宽容,而吹毛求疵却与此相反。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而吹毛求疵、对别人求全责备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容,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
2、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3、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4、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5、译文:一个人右手面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6、你看看,秦始皇读了《韩非子》,之后感觉非常爽,在精神上找到政治知音,恨不得立马把韩非挖到秦国来。秦始皇竟然当大臣的面,说那么肉麻的话。可见,秦始皇有多崇拜韩非。
7、把大秦帝国比作是贾府的话,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他需要的主母是像薛宝钗一样能够平衡各方关系,在各个方面都很平均的人;而不是像林黛玉一样,只拥有极大的才华,却不能团结绝大部分的人。
8、这两个比喻说明,互相矛盾和敌对的学说,不能兼收并蓄,不能同时用来治理国家。后世形成“冰炭不相容”的成语,用来形容两种事物完全对立,矛盾尖锐,有你无我,不可并存。
9、(感悟)出自《韩非子·难一》篇。大意是,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要很长的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真相弄虚作假,不要多久就会被揭穿。
10、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11、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2、景公说:“快驾烦且(拉的)那辆马车,让主管韩枢驾车。”跑了几百步,认为马主管赶得不快,夺过缰绳代替他(赶车),赶了大约几百步,认为马没有跑得更快,干脆下车去跑。
13、(感悟)要做成一件事,有时候需要先打破做成这件事的想法。或者这句话也可以解释成,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考虑让这件事失败的那些因素,只有避免这些失败的因素才能成事。
14、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15、(感悟)自出《韩非子·喻老》。这几句大意是:千丈长的大堤,因蝼蚁的洞而溃决;百尺高的房屋,因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苗而焚毁。
16、QQ:406748693 821746771
17、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18、译文:千里长的大堤,因为蚂蚁窝而溃败;百尺大的房屋,因为一点的烟火而焚毁。
19、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一国的存亡要看权柄是否掌握在君主手里,而不应看国家武力的强弱)
20、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21、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不因过度思考使内心疲惫,不因个人私欲而令自身受害;依据法令和权谋来治理国家,通过赏罚来彰显是非。)
22、(感悟)出自《韩非子·大体》,大意是:泰山不以自我的好恶来选取土石,因此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因此成就了它的广博。
23、感悟:韩非子的同学李斯在其著名的《谏逐客书》写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和韩非子的话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李斯抄袭的韩非子的,呵呵。
24、春秋时期,管仲为了帮助他所傅的公子纠回国为君,半路上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但箭射在了衣带钩上,没射中,小白装死倒下,骗过了管仲,之后轻车别道先入国,当上了国君。
25、(感悟)出自《韩非子·大体》。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26、臣主之利相与异者也。何以明之哉?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d用私。
27、解释:卞和献给楚王的玉璧,不用五彩颜色来装饰;隋侯的宝珠,不用银黄来装饰。它们的本质很美,其它物体不足以用来装饰。
28、这句话和韩非子的话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李斯抄袭的韩非子的,呵呵。
29、巧妙的欺诈不如愚笨的诚实,只有诚可以得到人们的赞许和尊重。
30、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1、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
32、事情因缜密而取得成功;言语因泄漏了而招致失败。
3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4、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比如∶法律制度及司法人员的设置等)
35、圣人不希望一切都学习古代,不墨守一成不变的旧规,根据当代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如果头脑僵化,一味照搬过去的条条框框,而不思变革和创新,那是办不好事情的。
36、感悟:以绘画为例,旨在说明做事的道理。人不能同时用两手画出两种形状不同的图画,说明心无二用。
37、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韩非子·大体》
38、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适应战国末期治理乱世的历史环境,对秦王朝统一中国功不可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d中央提出的治国方略,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在战国末期礼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形成的治国思想。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指导意义。
39、原本已经很美好的东西,用不着再去刻意修饰,因为弄得不巧,反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嫌。这几句可供引用论述自然生成之物,往往是最美好的,不须要再加以人工的修饰。或引用说明过分地雕琢绘饰,会破坏事物原有的天然风韵。
40、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功名》
41、韩非子名言名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胜而不。
42、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43、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44、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45、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46、焰灵姬,是中国动画《天行九歌》系列(《秦时明月》系列姐妹篇)中的原创女性角色,由陶典配音。
47、解释:所以人们办事和给人好处,如果把对自己有利作为中心思想,那么关系疏远的人也会和好;如果把对自己有害作为中心思想,那么就是父子也会远离而且互相埋怨。
48、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显学》
49、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韩非子·孤愤》
50、保守机密,慎之又慎。无论是政治决策、经济情报还是军事机密、科技成就,一切应该保守机密的事情都应该严守机密,谨防泄露,一旦泄密,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方面的重大泄密,将给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因此,今天仍有教育意义,每个人都要引为鉴戒。
51、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
5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53、只有小聪明的人缺乏远大的目光和探超的智谋,所以不能让小智者谋划政治大事。小忠属于私爱,而主法则须公心,若让只有私忠的人主法,则难免徇私枉法。
54、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55、《天行九歌》中,韩非几乎已经是完美无缺了,有颜值、美女环绕、运筹帷幄全都在股掌之中,建立起来的“流沙”组织更是成为扳倒夜幕的中坚力量,但是漫迷们观察过,韩非的聪明都是阳谋,也就是光明正大的跟你斗智斗勇,论起阴谋这点韩非是比不过他的四哥韩宇的,更不要说同出一门的李斯,李斯在剧情里心机手段样样俱全(看看后期做的焚书坑儒),这点韩非是比不过的,这也是荀子看不上李斯的原因之因为在当时,小人是最招人鄙视的,加上弱国无外交,又有小人在厂外操纵“棋局”,(李斯和阴阳家的合作)这也是导致韩非身死原因之一。
56、负薪救火、盖世无双、根深蒂固、孤掌难鸣、故弄玄虚、寡不敌众
57、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认为赏罚对官对民都应一样,不论上下贵贱都要一视同仁,该赏就赏,该罚就罚,赏罚得当,公正严明,这样才能取信于民,使百姓乐于奉公守法。
58、感悟:《孙子兵法》中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这就是说,在战胜敌人的时候,要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59、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60、刘邦有一次与身边将士讨论军事,问及韩信刘邦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最多十万,而当刘邦问及韩信的时候,韩信却说越多越好,刘邦笑问为何韩信却被他收复?
61、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62、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子·饰邪》
63、韩非子自己就是个“自胜”的典型。韩非子天生口吃,这放到现在也得算个残疾,是个大缺陷。但就是这个有缺陷的口吃患者,竟然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与孔子老子一样在彪炳史册。
64、译文: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65、狡猾的兔子捕完了,好猎狗就会被煮来吃;敌国灭亡了,谋臣就会遭到杀害。
66、感悟:故事是这样的,齐国国王景公在少海游玩,骑马传信的侍从从城中来报告说:“晏婴病重,快要死了,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后才见得到了。”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骑马传信的侍从赶到。
67、(感悟)出自《韩非子·大体》,大意是:泰山不以自我的好恶来选取土石,因此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因此成就了它的广博。
68、不思八常想一二。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有些事情由于条件限制,可能我们一辈子的做不好,有些东西一辈子也得不到。这都是正常的。所以,面对这些要释怀。但这不能称为懒人的借口,放下、舍得必须是在经过一番努力和追求之后的觉悟,而非消极的逃避。
69、要做成一件事,有时候需要先打破做成这件事的想法。或者这句话也可以解释成,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考虑让这件事失败的那些因素,只有避免这些失败的因素才能成事。
70、(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蠢》。寻常: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倍寻为常。这几句大意是:普通的布帛虽然仅有“寻”、“常”那样长,一般百姓不肯丢手;熔化灼烫的金子多达百镒,连最贪心的盗跖也不敢去拾取它。
71、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韩非子·五蠹》
72、感悟:如果这句话对一个年轻人说,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没有经历过人生五味。但是对于一个饱经世事的人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说是不言自明的。看过庭前花开花落,望见天上云卷云舒,时间和生活总会让人明白,人生是很简单的。最大的利益是简朴、简单,最大的福气是平安、安定。
73、感悟:山大,不易跨越,但正因为其大,困难多,人们重视,小心谨慎,所以能安全通过。土堆小,易于跨越,但也正困为其小,不成其为困难,引不起人的注意,产生麻痹心理,所以往往反而被绊倒。
74、比喻要定出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就应当客观公正,不受外来的干扰。
75、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韩非子·解老》
76、去甚去泰,身乃无害。(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77、译文: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到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78、巧为輗,拙为鸢。(做车輗是聪明的,做木鸢却是愚笨的)(说明∶考虑成本与实际功效)
79、解释:没有刚劲正直的节操,就不能纠正奸佞的行为。
80、(感悟)出自《韩非子·饰邪》,大意是:镜子保持明亮不受干扰才能照出美丑;衡器保持平正才能量出轻重。
- 上一篇:班级格言小学创意【文案整理16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