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40句晏殊词作名篇(精选晏殊名作)

admin 2023-12-30 10:43:36 文案短句

一、晏殊名篇

1、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2、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3、这真是极富哲理的一句了。即便抛开此词,也是颇有意义的一句,既然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如春天一样都要离开,那又何必想那么多?倘若离别总是难免的,那对眼前人的怜惜,不是更加有意义吗?

4、这是作者即景诗中的力作之将暴雨写的气势磅礴,雄伟壮大。

5、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6、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7、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8、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抚州人。十四岁即被赐为进士,先后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王府记室参军、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等职,官至宰相。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范仲淹、欧阳修等均得其推荐。精于诗、词、散文,生平著述丰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继承并发展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已的典雅流丽,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语言清丽,声调和谐,独具特色。据说他一生创作了万余首词,大多散佚,现存一百三十余首,辑录于《珠玉词》。

9、晏殊(991年一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他的一生仕途平坦,虽政绩平平,但是他在文坛上却很有建树。他的词最负盛名,今存词全为小令,无慢词。他的词作内容多取四季景物、男女恋情、欢愉情趣等题材。他受到冯延已的影响,语言婉丽,音韵和谐,意境清新。今存《珠玉词》。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等。

10、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1、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12、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1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4、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抚张知白闻知,极力举荐进京。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

1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16、苹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17、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18、(唐诗三百首7)宋之问《渡汉江》

19、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晏殊名作

1、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

2、《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红笺:一种精美的小幅红色信纸。

3、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4、试题答案:小题1: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小题2: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小题3:我言秋日胜春朝衡阳雁去无留意小题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6、(唐诗三百首50)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7、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9、(唐诗三百首67)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唐诗三百首44)李颀《琴歌》

11、下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妙在对仗工整。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1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3、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14、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15、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16、(唐诗三百首*)王维《少年行》

17、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18、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19、(唐诗三百首75)王维《汉江临泛》

20、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此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三、晏殊词作名篇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3、宋代的公务员看来跟今天也没什么区别,八小时之外也会约朋邀友去小聚,只是朋友已经不在身边了,只有独自借酒消闲。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5、(唐诗三百首69)王维《桃源行》

6、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7、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8、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词中无意间描写的现象,往往含有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9、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10、意思是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1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2、单从上片来看,似乎词人只是要抒发离愁别绪而已,然而,下片却突然一笔,写出了极大的境界,词人登高远眺,满目山河尽收眼里,但眼中所见,再广阔也是枉然,因为风雨落花,春还是要离开了,于是词人有了深刻的感悟,“不如怜取眼前人”!

13、(唐诗三百首20)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14、请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德馨”进行关注,谢谢!

15、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1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7、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8、(唐诗三百首31)王湾《次北固山下》

19、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20、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四、晏殊经典作品

1、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2、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6、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7、(唐诗三百首71)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8、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9、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10、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11、(唐诗三百首52)祖咏《望蓟门》

12、(唐诗三百首80)王维《渭川田家》

13、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14、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15、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16、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7、(唐诗三百首15)张九龄《感遇其七》

18、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19、楼上已有原文,楼主结合一下吧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20、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五、晏殊的十首代表作

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3、楼上的钟声,惊醒了我五更的残梦,心中的离愁就像摧打花儿的三月春雨。

4、(唐诗三百首28)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5、(唐诗三百首*)王昌龄《采莲曲》

6、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7、(1)昨夜西风凋碧树(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雕阑(栏)玉砌应犹在(5)别有幽愁暗恨声(6)沧海月明珠有泪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0、宋代晏殊所作的《鹊踏枝》全称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

11、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1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3、此诗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看似随意轻描,然意脉完足。环境的冷落并不淹没其昂扬之志,诗作道出了人生哲理性思考。

14、(唐诗三百首79)王维《西施咏》

15、(唐诗三百首23)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16、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17、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18、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19、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20、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六、晏殊名篇

1、此词写暮春的闲愁,正是晏殊这位太平宰相常常抒发的感慨,但晏殊这里,却写得清新,写得“若即若离”。词人看到,小路上的红花渐渐稀少了,但是原野上、高树上的绿意却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春风吹拂着杨柳花絮,沾染在所有的行人身上,犹如闲愁一样无处不在、难以挥去。

2、两句,以“斜阳”、“遥山”等意象,通过“独倚”、“恰对”相映衬,暗示内心的凄凉孤苦。晏殊词中多有以登楼远眺抒发离愁别绪者,如“画阁魂消,高楼目断”(《踏莎行》),“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踏莎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结尾两句化用崔护诗意,将深深的思念、怀想、牵挂和感伤融在一起,把全词的情感推向高潮。“人面不知何处”在意蕴的丰富、深沉、熨帖等方面均恰到好处。而“绿波依旧东流”既与“人面不知何处”句意相承,又有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可谓蕴藉悠远。

3、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4、晏殊的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雍容典雅,珠圆玉润。代表作为《浣溪沙》,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勾画出一片亭台香径的精致环境,表达了因花开花落、岁月流逝而产生的轻愁。另有《踏莎行》中“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等几句亦颇为有名。晏珠这种精美而清雅的词风,推动了宋词进一步文人化和典雅化。

5、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6、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繁华过后的落寞心情。感情真挚,情调凄切。

7、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8、⑦彩笺:彩色的信笺。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兼:一作“无”。

9、20首小禅诗,中国人的20种大境界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

11、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12、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13、(唐诗三百首93)王维《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14、温婉而不凄厉,是这首词的特点。词人批头就说,人生的年华是有限的,所以离别之事,也是最伤人的,既然离别使人伤心且无法避免,那不如在酒宴歌席上,一杯又一杯,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15、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

16、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17、(唐诗三百首39)李颀《送陈章甫》

18、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19、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20、(唐诗三百首19)王之涣《凉州词/出塞》

1、(唐诗三百首34)孟浩然《留别王维》

2、(唐诗三百首64)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3、(唐诗三百首47)崔颢《长干行》

4、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文名句的背诵与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学生填写时应重点突破“碾、返、阑”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

5、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6、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7、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8、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9、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

10、(唐诗三百首87)王维《相思》

11、(唐诗三百首55)王昌龄《闺怨》

12、《浣溪沙》为晏殊的名作,是悼惜花落春残,感叹年华易逝之作,表现士大夫的淡淡哀愁,情致缠绵,凄婉隽丽。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13、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14、试题答案:(答案)①恨别鸟惊心家书抵万金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④浮光跃金静影成璧试题解析:(解析)略

15、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

16、(唐诗三百首36)孟浩然《早寒有怀》

17、晏殊晏几道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抚州府临川城人(今属江西南昌),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18、试题答案:(答案):(1)①窈窕淑女;②不求闻达于诸侯;③似曾相识燕归来。试题解析:(解析):(1)题考查上下句默写,能够背诵诗句就能够写出来。要注意的是不能写错一个字,一个字写错整句零分。要把字写清楚。任选两句,找自己有把握的两句写,如果三句都写,则只看前两句。所以考生需要仔细斟酌。默写全诗,比写上下句对考生的要求要高。但是两首诗任选一首,又在无形中降低了难度。

1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