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17句七律长征中全诗的意思(精选七律长征每一句话的意思)

admin 2024-01-07 11:23:41 文案短句

一、七律长征每一句诗的意思

1、“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3、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那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4、“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5、通过这首诗歌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还是不太浓厚,对于诗歌的内容还没真正理解,也没有真正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从自身找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乌蒙:乌蒙山,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

7、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从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8、七律.长征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开颜)一词可以看出。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白话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

9、这首第一首七律诗是在胜利结束后不久,当红军士兵的路上即兴创作的。作为红军领导者,毛泽东感受了多次的考验,曙光能够初级。胜利似乎能够看到。他心中充满了英雄气概,写下了这首宏伟的诗。《七律长征》开始于1935年9月下旬,并于当年的10月圆满完成。

10、朗读的针对性指导,读中悟情,每句提出相应的要求,层层递进,达到诵诗文的真正目的。

11、《七律长征》一句一句翻译具体如下:

12、师:好一个无畏的战士。还有怎样的感受?

13、原文: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4、备课|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15、备课|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16、③默读诗歌。思考: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更喜”指什么?(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齐读)

17、意思是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18、师:你看他把巧渡金沙江读得多欢快呀!你看他把飞夺泸定桥读得多悲壮呀!来,男同学一起读。

19、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2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二、七律长征每一句话的意思

1、师:逶迤就是连绵不断的样子。知道这逶迤的五岭到底有多长呢?它纵横四省,绵延千里,像一条蜿蜒的长龙。而且一路上都是崎岖的山路,翻越它,难吗?

2、►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赏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3、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5、师:哪里不懂请提出来,请你说。

6、生:长征其实就是共产党军队的一次大转移。

7、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在精读诗歌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研读诗句的方式,让他们体会诗句饱含的感情。

8、过渡:我们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呢?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9、师:根本不算什么,万水千山只等闲,刚刚有一个同学说只等闲是什么意思,现在明白了吗?

10、师:用简单的线条,快速的画一画。你画的是河还是山?画大一点,让大家都能看到。

11、《七律·长征》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12、生: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变成了细小的波浪;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的眼里变成了滚动的泥丸。

13、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14、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15、(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规则。

16、研读诗句,体会诗句饱含的感情。

17、►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赏读《长相思》

18、►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赏读《题临安邸》

19、师:仅仅是高大吗?这五岭可是一座连着一座,伸向远方呀!你还会想到哪一个词?

20、师:谁来诵读这首《七律长征》,请你来

三、七律长征中全诗的意思

1、第一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古诗赏读《悯农·其二》

4、长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但是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高昂,让人虽为巍峨的雪山,寒冷铁桥所胆怯,但是依旧想像诗中的红军一样,用自身的勇气,坚毅的意志来克服这些困难。

7、我们来看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豪情溢于言表,不愧是伟大人民领袖毛泽东的手笔——我们红军战士不怕长征中的种种磨难,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中只是平常事物罢了。

8、A.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全班交流:“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等

9、“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10、(藐视困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2、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13、 大意是,红军不怕长征途中无数的艰难险阻,只把它们当作平平常常的事。五岭的山路虽然弯弯曲曲、连绵不断,但在红军眼里就想腾起的细小的浪花。乌蒙山虽然气势宏伟,但在红军眼里,却像滚动的小泥丸。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的悬崖绝壁,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只横着一座铁索桥,使人看后心惊胆寒。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白雪皑皑,红军过后,个个喜笑颜开!

14、从修辞上来说,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在比喻中又融入了夸张。诗人把起伏的山岭比作细小的波浪,把高山比作小泥丸。

15、(编辑本段)译文红军不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做区区小事不足道来。五座大山蜿蜒起伏只如水面荡起细小的波浪,高峻,挺拔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小泥丸。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悬崖,让人感到温暖,大渡河上横跨着由所剩无几的几根铁索支撑的桥,寒气逼人。更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支军队过了这里都露出了长征以来第一次笑容。

16、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17、师:首先就让我们走进五岭、乌蒙两座大山。自由地读读这一句诗,看看你从这句诗中的哪个词能看出翻越五岭和乌蒙的艰难呢?

18、►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古诗赏读《风》

19、师:我听出了对战士们无尽的缅怀。

20、师:请你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四、七律长征每一句诗的意思解释

1、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2、“长征”两字概括了诗歌内容。

3、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4、►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赏读合集

5、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6、►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赏读《宿建德江》

7、“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是: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8、生:“金沙水拍云崖暖。”

9、(一生读)(读的很好)(全场掌声)

10、读到这里,我每每想到红军踏着细小的波浪,踩着泥丸前进的画面,不禁乐开了怀。试想,如果一个人有这样藐视困难的气概,还有什么做不好的事情呢?

11、师:同学们,毛主席也写过另外一首七律。请同学们课后来诵读这首诗,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好不好?好好。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12、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七律·长征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后个个都笑逐颜开。

13、远征难→只等闲(总起)

14、红军不怕长征途中无数的艰难险阻,只把它们当作平平常常的事。五岭的山路虽然弯弯曲曲、连绵不断,但在红军眼里就想腾起的细小的浪花。乌蒙山虽然气势宏伟,但在红军眼里,却像滚动的小泥丸。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的悬崖绝壁,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只横着一座铁索桥,使人看后心惊胆寒。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白雪皑皑,红军过后,个个喜笑颜开!

15、指导朗读,总结全诗

16、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18、过渡:是啊,每当毛泽东回忆起飞夺泸定桥的场面时,感到的是胆战心惊,是寒彻透骨的悲痛。每当毛泽东回忆起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的场面时,感到的是庆幸乘船渡河后的痛击敌人,取得了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怎能不让人心里暖呢?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男女生分读,体会诗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胜利的喜悦和感受诗人的痛心。

19、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20、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五、七律长征每一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1、►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赏读《所见》

2、►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赏读《书湖阴先生壁》

3、生:五岭逶迤腾细浪的逶迤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6、(男)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7、师:滚动的小泥球。毛主席为什么把这两座山想象成小小的细浪和滚动的小小的泥丸呢?李白写过一首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把庐山想象成银河,把瀑布夸大,是为了赞美瀑布的壮美,毛主席把这样的山想象的这样的小又是为了赞美什么呢?别忙着举手,好好思考,想好了再举手,可以联系这首诗的前后文来想。想好了,把手举起来。

8、细读诗歌,理解诗意

9、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wēiyí)腾细浪,乌蒙磅礴(pángbó)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0、备课|2020版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11、师:你读出了一种精神、情感、对战士们的缅怀、环境的恶劣,都融入到了这句诗里面。同学们两场战争两种心情,一个喜悦,一个悲壮;一个智慧,一个勇敢;一个寒,一个暖;无论环境怎么恶劣?在红军面前也只是只等闲。请同学们再来读这两句诗,读出这一寒一暖背后的温度。

12、二读:读出节奏。指名多名学生读,读中感受节奏。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画节奏。

13、生:我看出了非常凶险的乌蒙山。

14、首联意思: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15、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小事。五岭山脉那样蜿蜒起伏,可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气势雄伟,可在红军眼里它们就像脚下滚过的小泥丸。金沙江两岸尽是悬崖峭壁,喘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桥上的泸定桥横跨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白雪皑皑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16、《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长征不要说对于现在小学生来讲,是一个遥远的故事,对于我们这一辈也是比较远的,所以要教好学生,首先自己要充电。课前整理资料,阅读大量关于长征的资料,了解的长征的历史背景,整堂课循序渐进,配合较为默契,但,仍有两个方面需要努力:

17、伟大的长征虽然早已结束,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毛主席的另外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娄山关》。

18、“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

19、教师指导:读每一句诗时,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20、当我们说到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夸张,总是想到唐朝诗人李白,如今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说:毛泽东想象力的丰富和奇特绝不逊于李太白,毛泽东诗词中夸张的运用是多么自如和贴切!

六、七律长征每一句诗的意思

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

2、师:这就是“寒”,你能把这种“寒”的感觉读出来吗?

3、(1)女生读:你们重读了“逶迤”“细浪”拖轻调推出向前;在读“暖”和“寒”时,整句稍轻快,稍加重语气,读出了红军的勇敢、无畏、顽强、乐观的精神;

4、师:看着硝烟弥漫的天空,看着还在滴着鲜血的铁索,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觉,能说说吗?

5、④(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6、师:长征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长征书写了一首惊心动魄的史诗。毛泽东用诗的语言再现了长征的壮举,再现了无畏、乐观的长征精神,同时也把自己的英雄主义气概、浪漫主义情怀表现了出来。现在,你们就是毛泽东,把这种英雄气概、浪漫情怀朗诵出来吧!自己先自由地练练。

7、金沙/水拍/云崖/暖,

8、师:是呀!逶迤的五岭变成了细小的波浪;磅礴的乌蒙变成了滚动的泥丸。(课件出示:“逶迤”“磅礴”变色,“腾细浪”“滚泥丸”加点)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9、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10、如果此时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五岭,你会想到哪一个词?

11、指名朗读古诗。明白全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很活泼乐观地度过了五岭山和乌蒙山,这是“千山”的代表,“万水”又指哪些呢?

12、想象当时的画面,描述画面。

13、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14、课件播放歌曲《七律长征》,学生仔细欣赏。

15、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6、师总结:这首《七律·长征》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向我们展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一幅幅图画。下节课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学习课文。

17、不断研究,坚持努力,根据学情,随时调整,做一名真正的研究型教师。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