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47句山行后两句描写了什么画面的句子(精选《山行》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admin 2024-01-11 08:26:21 文案短句

一、山行后两句描写了什么画面

1、(课堂妙招)下面带着小朋友们将图和诗结合起来:“看图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图中哪些景物与古诗是对应的,在诗中圈出来。”

2、(5)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3、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山行”,也就是“在山中行走”的意思。本诗的第一句就把登山的季节点明了,所谓“寒山”就是“深秋季节的山”,一个“寒”字,不仅是为了点明季节,还为了引出下文中的“晚”和“霜”。

4、特别注意“寒山”是深秋时节的山,点名了季节;“生”是产生,生出,“坐”是“因为”。

5、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杜牧的《山行》。

6、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7、(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8、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秋天,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9、诗人杜牧驾着马车在山中游玩赏景,一条蜿蜒绵长又铺满石子的小路在他的眼前铺开。倾斜着往山顶延伸而去。

10、生: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冰糕,穿裙子;可以戴太阳帽,可以游泳。

1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2、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13、“那老师建议你下次,走慢点、多看看。”

14、《山行》此诗描绘了秋天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15、生: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1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7、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人,字牧之

18、石径的“径”应当选第几种解释?我让小朋友先自己思考,再回答,不难发现,是第一种意思——小路,石子小路。

19、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20、《古诗三首》的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的,今天先学习第一首《山行》。

二、《山行》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远上寒山石径斜:此句中的远上二字可以想象成由远处欣赏。

2、师:下面同学们结合注释,试着理解诗意,有不懂的地方,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也可以举手问老师。学生看注释,交流。

3、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4、这个是赏析啊,http://www.stzdzx.com/jiaoy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2

5、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6、(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7、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

8、《望湖楼醉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生动地描写了西湖边上望湖楼美丽的雨中景色。《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此句说天空中乌云上涌,就好像墨汁将要泼下,但也没有完全遮住天空,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白雨跳珠乱入船。——第二句写:大雨激起的水花好像白珠碎石,飞溅到了船仓里。卷地风来忽吹散,——此句写:忽然间狂风大作,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望湖楼下水如天。——美丽如画的西湖的湖水,终于碧波如镜。恢复原来明媚温柔的样子。

9、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0、杜牧正驾马车往前走着呢,突然就遇见了一片枫林,他被眼前的景色给惊住了,赶紧把车停了下来,写下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

12、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14、“感觉山里的景色很美,就是走得有点累。”

15、出示“石径”的三个意思:

16、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17、(课堂妙招)游戏入手,开课有趣。

18、这一句主要在写山,写山路,一个“远”字写出了山的绵长,“斜”与“上”相呼应,可以看出这条山路高而缓,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山头。

19、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需要达到哪些要求哪?请看大屏幕: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20、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三、山行后两句描写了什么画面的句子

1、师:这里有青山、有红枫、有流水,诗人坐在船上欣赏自然之景。“林间暖酒烧红叶”——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屏显)。

2、(9)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3、今天的问题是: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初秋还是深秋呢?为什么?

4、描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杜牧停下来是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5、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6、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7、“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8、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染过秋霜的枫叶胜于二月红花。扩展资料: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9、我想请XX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10、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11、《山行》的后两句诗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坐:因为。霜叶红: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全诗原文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文释义:一条弯弯曲曲倾斜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看在白云飘浮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12、但是在诗人杜牧的笔下,秋天却别有一番绚丽景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3、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14、生:不同。《山行》这首诗由描写眼前的秋天的美景,来抒发一个文人士大夫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而《采桑子重阳》的视野却非常开阔,描绘了经霜的万里秋色,抒发了作为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的战斗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6、B直,直捷了当,如径直、径流;

17、生:“停车”。坡度不大,可以乘车游山。

18、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19、“霜叶”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深秋时节会落霜,枫树的叶子被霜打了之后,就变成了鲜艳的枫红色。在这萧瑟的秋天,这一抹红色的出现很容易让人眼前一亮。

20、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

四、山行后两句描写的画面

1、后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2、(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3、“石径”是“石子的小路”,最后一个字“斜”需要注意一下,读音为“xiá”,是“倾斜”的意思。

4、教学“径”字,首先给这个字找一找形近字——“轻”和“经”。

5、这首诗写的是鲁山山行所见山野风景。深秋的鲁山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到、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

6、学习几个常规——统编一上《我是小学生》教学叙事|彭峰

7、师:“深”是形容词,“生”是一个动词,“生”字把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给表现得栩栩如生。这位同学在回答的时候运用了联想,他由“云”、由“生”想到了白云飘浮的种种动态。“丰富的联想”对学习诗歌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同学们也运用联想,从“有人家”三字会想到什么?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你能不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8、生字解决好后,我请小朋友们学着读出停顿,先自由读,再开火车读。

9、(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10、杜牧性格刚直,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其代表作有《泊秦淮》、《赤壁》、《题乌江亭》等。

11、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12、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3、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14、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15、师:《山行》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6、知识与技能: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

17、北京话因靠近北方,而且千百年来的朝代更叠,少数民族掌握政权使很多古老的汉语变味是可能的,从没有入声字看也说明这点。南方是因其边远,古时交通不便,所以他们的发音应该保留了相当多的古汉语。

18、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霜叶

19、“停车坐爱枫林晚”,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但这枫林晚景却使诗人难以抑制惊喜之情。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作好铺垫,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20、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五、山行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象

1、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2、师:下面同学们结合对全诗的理解与感悟再来诵读这首诗。要想读好一首诗,除了要注意诗的节奏,也就是停顿、语速的快慢外,还要注意理解诗的内涵,理解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感情。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要读好诗,你还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把自己当作诗人,把这首诗当成你自己的。同学们自由朗读。

3、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扩展资料山行

4、(6)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5、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6、《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描绘的画面: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稀稀落落。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全诗如下: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简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7、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不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有一种豁达开朗的心境,他对大自然是向往称赞的,也对自己的人生满怀希冀。

8、秋日时节,杜牧到郊外登山远游。他为人性格豪爽,所以不像大部分文人一样感时伤怀,而是更乐于歌颂大自然的四时之美。

9、古人写枫叶的名句很多,如:“红树青山好放船”——吴伟业;(屏显)

10、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1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12、(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13、来听听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怎么说!

14、(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15、朗读正确,我们开始学习生字词。

16、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17、我介绍到,这里的“山”指的是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18、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19、大家异口同声:“秋季。”

20、你的每个分享、赞和在看,都能帮大家学古诗!

六、山行后两句描写了什么画面

1、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与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为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叙事抒情,实际也是起写景衬托的作用,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为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示出秋色的迷人。而在一笔重写之后,戛然而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2、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3、(4)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4、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5、主要运用了动中有静的写作手法。山林空荡,熊在爬树,鹿在饮水,构成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到、非常幽静的境界,尤其“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6、在此基础上,请他们朗读好“山行”,两个字都是平声字,可以适当延长声音,同时将“行”读得更长一些。

7、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

8、《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秋天的感情

9、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10、每天10分钟品读经典古诗文

11、生:都写了秋天的景色,赞美秋天的,都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12、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13、引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14、杜牧停车欣赏美景,因为停车太久,观察得太细致了,所以才有了最后一句诗“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是全诗的中心,也是作者用心用力写出来的。

15、生:从“霜”字也可看出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还有“寒”字也点明是深秋季节。

16、师:这两句诗既写了枫叶,又写了人的活动。但这些诗句与杜牧的诗相比,惟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专写秋天枫树色彩的艳丽,说它胜于春花,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的山林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感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那么,作者借这样的景,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哪?

17、(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8、《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诗中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写的是枫叶红的季节,枫叶红的季节是秋季,所以《山行》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寒山、石径、白云,这四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想像画面。

19、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20、师:我们先来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投影)找一学生读。

1、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

2、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3、“停车坐爱枫林晚”。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4、杜牧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中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但这些景物并不是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5、(2)远上:登上远处的。

6、《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7、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8、突然,诗人停下车,他被什么吸引住了呢?他是怎么做的呢?

9、远上寒山石径斜:此句中的远上二字可以想象成由远处欣赏。

10、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11、师:由“远上寒山石径斜”,你能想到山势怎么样的?

12、平长仄短的古诗朗读规律,一旦运用熟练,的确会不太一样。

13、我出上联,他们说下联;投影仪上出示后,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这样读,更有趣。

14、生:“生处”比“深处”更好,因为“生处”不仅有“深处”的意思,而且“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15、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16、“下面我们就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唐代杜牧的《山行》,看看这首诗是描写的哪个季节?”

17、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18、秋天这个季节,天气转凉,万物几乎都失去了颜色,但作者并没有伤感,而是对这一树火红的枫叶打心眼里喜欢。

19、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山行》,并和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进行比较阅读,跟随他们去欣赏秋天的美景,去感受赏秋的情怀。(板书:山行杜牧)

20、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1、生:“霜叶红于二月花”。

2、A小路;亦指道路,方法,如径道、山径、途径;

3、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再指导小朋友们读出诗人对秋天的喜爱。

4、白话译文: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5、(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6、“坐”是“因为”的意思,“枫林晚”表示的是“傍晚时的枫树林”,他把车停下来是因为眼前这一片枫树林。

7、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