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27句形容乐器演奏的好的诗句(精选形容乐器弹奏的诗句)
admin 2024-01-11 08:29:53 文案短句 ℃一、形容乐器弹奏的诗句
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笙镛以间。——《书·益稷》
5、在隋唐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6、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7、这一段听曲之前的情景描叙,传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听琵琶,在水上最为相宜。
8、左边关注,右边打赏,我怎么这么机智(偷笑)
9、(五代)阮郜·阆苑女仙图卷
10、合瓦形钟体,凹弧状于,平舞,舞上置钮以直悬击奏,一钟双音。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的钮钟是春秋晚期作品,全套一共9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通高75—52厘米,重0.781—265公斤。
11、和洒脱不羁的阮咸有一些相似,实际上,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声调,就是对洒脱之人的应和。
1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江州司马指的是谁?
13、3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4、“琵”或“批”,是指右手向前弹;
15、座绝众宾语,庭移芳树阴。
16、如壎如箎。——《诗·大雅·板》。注:“其声平下,与箎相谐。”
17、题解:李白性格豪爽,喜饮酒。与弹拨相比,吹奏的乐器可能更容易表达丰富的感情,所以李白写笛的诗歌比较多。笛声起,思乡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听到了熟悉的笛声,如同在外地响起自己的故乡,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18、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1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鹄南翔一作雁南翔)
20、他的琴声一响万物寂静,四座无言屏气凝神倾听。
二、形容乐器弹奏的诗句
1、大弦嘈嘈如急雨说的是“琵琶”这种乐器,意思是琵琶声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这里的大弦指的是琵琶的“扫弦”指法,四根弦很快地弹下来,声音很响,很急促,听起来很有气势。
2、在这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3、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5、歌行体长诗《琵琶行》讲述了一名技艺出众的乐坊琵琶女,在嫁人后郁郁寡欢、情志不得理解的寂寞,这份情绪,正如同白居易仕途不顺、志向不得舒展的苦痛,所以相逢江上、琵琶一奏,诗人产生了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同病相怜之感。
6、至清代,在民间吹打乐和戏曲中所用的称“号筒”、“号头”、“嗐头”、“唔头”、“喇叭”等名。
7、边愁听不尽缭乱,大漠吹不尽风寒,琵琶弹不完沧桑,关山写不完离愁别绪。
8、造句:一曲“春江花月夜”之后,余音绕梁。
9、中和式脾性的阮,从来不曾特别彰显过它在乐器家族中的位置,却也从来不曾被历史遗忘它在音乐队伍里的必不可少。
10、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11、漫漫江行访兄弟,猿声几夜宿芦洲。
12、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描写女子弹古筝的唯美诗句有:白居易《夜筝》
13、出自:唐代雍陶的《韦处士郊居》。
14、到了公元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当时称作"胡琵琶"。其形状为曲颈,梨形音箱,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或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15、比琴语更琅然的阮声,有太古遗风、有承平旧韵,怀抱如满月、弦弹伴鹤舞,是竹林遗响的高格调、是琅嬛环佩的玉温然,听一曲阮声窗下、洗一泉盈润心花。
16、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
17、此两句出自《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18、“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古筝的演奏,诗句出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形容琵琶女的琴声仿佛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
19、《北史·高丽传》:“乐有五弦、琴、筝、筚篥、横吹、箫、鼓之属,吹芦以和曲。”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筚篥本名悲篥,出於边地,其声悲亦然,边人吹之,以惊中国马云。”
20、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三、形容乐器演奏的好的诗句
1、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2、它可驰骋弦惊马上的纵情,“琵琶弦急对秋清,弹作关山久别情”;
3、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4、《千秋绝艳图》(局部)明·仇英
5、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
6、这个叫小苹的女子,或许是个歌女,是个萍水相逢的艺人,但是她用琵琶寄诉的款款相思,已经深深烙印在诗人心里,烙刻成诗人要为她小园香径独徘徊的一位红颜知己。
7、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
8、击奏体鸣乐器。中国古代打击乐器。铜制。
9、唇簧气鸣乐器。号角用铜制故称。也称“铜号”、“吹金”、“铜号角”、“铜喇叭”,音色高昂、嘹亮。形态分两类:一种仿牛角,体弯;另一种直,作长锥筒形。古代宫廷仪仗乐盛用。唐代十部伎中,仅用于高昌伎。
1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白居易《长恨歌》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11、阮,在更多时候,是一种独自就能绚烂丰富、四弦就有秋水春山的优秀乐器。
12、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13、“嘒嘒管声,既和且平。”
14、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5、高在哪里?“清致高标记竹林”,看,还是“雅集”、还是“竹林”、还是竹林七贤的清高出世令后人心慕向往、令乐器谱入精魂。可以说,确是乱世魏晋中的一群高士豪迈,成就了阮的名声在外。
16、这般可动可静的中和性,就是阮最出色的特征:
17、声震林木阳关三叠繁弦急管曲高和寡靡靡之音绕梁三日珠落玉盘出谷黄莺一唱三叹五音不全天籁之音高山流水余音绕梁若即若离虚无飘渺铿锵有力荡气回肠震耳欲聋不绝如缕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8、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9、一种中国古乐器,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
20、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四、形容乐器弹奏的好
1、画着精致妆容、身着绝美的衣衫的丫环坐在玉楼中,弹着十三弦乐器道出了惆怅。
2、它比柳琴大,所以能迤逦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思;它比圆形音箱的阮更俏丽,是优雅的半梨形,所以能映衬出“暖玉琵琶寒月肤”的情态;它在弹奏时右手轮指、左手揉弦,格外的细腻深情,所以能律动出“泪润玲珑指,多情满地花”的情致。
3、在《琵琶行》里,还有很多形容琵琶演奏的精妙句子,比如“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比如“沉吟放拨括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比如“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而还有极为重要的几句描写,是在诗歌开头传递出的信息:
4、似乎习习的夜风是从筝上而来,春水呜咽流动的感觉也好像是从筝是发出的。
5、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试教弹作辊雷声,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
6、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7、如果说,“欲饮琵琶马上催”,是埋骨沙场、战火威胁前的任性释放;那么,“琵琶起舞换新声”,就是戍守关山、长长寂寞里的思绪辗压。
8、冷艳寒香腕底生(诗说古乐·琴)
9、然而词里的最后一句也值得注意:“满眼春风,不觉黄梅细雨中”——这样的描述,分明是从大漠烟尘的塞外来到了细雨春风的江南。到底阮是和润耳语的恬静,还是嘹亮雄歌的豪情?
10、“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和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两句突出描写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11、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12、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13、它可托举塞北男儿的豪情,“万里故人明月夜,琵琶不作亦沾襟”;
14、春秋晚期钮钟为一套九件,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形制相同,大小相次。通高75—52厘米,重0.781—265公斤。钟体呈合瓦形。钟的顶部有一长方形竖环钮,上饰蟠螭纹。篆间有乳钉36枚,每面18枚,隧部有4个相向的蟠螭纹组成的纹饰。该钟内铸有铭文,器主的名字被铲。看来该钟原本不是该墓的墓主所有,可能是在某一次战事中被楚国所得。该钟保存完好,音质准确。音域为两个八度音阶以上,其音阶为七声音阶,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G大调。这是我国目前出土的钮钟精品之一。
15、闲抱琵琶,似是含羞带怯,本就是一幅画面美;
16、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17、暴雨飘飘生坐上。铿铿铛铛寒重重,盘涡蹙派鸣蛟龙。
18、埙箫管。——《周礼·小师》。注:“大如雁卵。”
19、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20、春风将曲子徐徐吹进君王之耳,原来这是一首仙人之曲,曲名叫《升天行》。
五、夸赞弹奏乐器好听的四字词语
1、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埙是中国古代重要乐器之一。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依据制造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种,称为八音。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
2、译文:清静的夜里坐在明月下,听着幽人卢先生弹奏起古琴。忽然听到《悲风》的曲调,又好像是《寒松》的声音。《白雪》的指法使您纤手忙乱,《绿水》的音节确实让人养性清心。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3、琵琶有十二种定弦法,常用定弦为A、d、e、a。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A-g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分、勾、抹,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音、和弦。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曲艺伴奏。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汉阳月夜》、《阳春白雪》、《月儿高》。
4、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5、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6、自周代雅乐中用竹笛配器以来,古人制笛就常用竹,但偶尔也采用其他材料如铜、铁、银、瓷、玉等,骨亦其中之只是似更为罕见。笔者稽诸文献,有这样二例。一是晋代的猿骨笛。唐《酉阳杂俎》载:“昔晋时有人以猿骨为笛,吹之,其声清圆,绝胜竹笛。”一是明代的鹤骨笛。明《玉芝堂谈荟》卷八有冯海粟《鹤骨笛》诗一首,诗云:
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描写的是什么乐器?琵琶
8、断了弦,声音变了哪个懂得?只有七岁的蔡文姬知道断了哪根弦。假使有人弹出高级的辊雷的声调,当会激起开元遗老这辈音乐高师们的热泪纵横。
9、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10、高楼漏滴金壶水,碎电打著山寺钟。又似公卿入朝去,
11、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12、甬钟主要分成以下几部分,舞部(甬钟最上端的平面),篆部(甬钟立面中部狭长条状区域),钲部(篆部两侧),鼓部(篆部下方),枚(钟面上的乳丁状突起),铣(钟下两角)西周甬钟五音缺商,表现出周人对殷商的否定态度,甬钟按大小,从音乐性能上考虑,大钟发出的声音震荡时间长,因此不专设敲击点,而小钟则往往在鼓部设置敲击点,因此甬钟往往有音高准确的正鼓音和侧鼓音。其前身是商铙.甬钟我国已经发现多套,西周甬钟知名的有柞钟,晋侯苏钟,虢季钟,虢仲钟,尤其是晋侯苏钟,有铭文,证明此钟的确是代代相传,其铸造年代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甬钟这一器形在西周灭亡以后并未随之消失,在春秋战国时期继续沿用发展,后来著名的秦公钟,曾侯乙钟里面还有还有甬钟。
13、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
14、琵琶就是这样一件在诗里、在画里、在乐队里、在歌舞里、在南在北、在古在今,都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优秀乐器。
15、译文:主人摆酒今晚大家欢聚,琴师拨动琴弦助兴酒宴。
16、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7、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18、一临战场,血火交加,每晚的酒也许都是最后一次举杯,在琵琶声扬边塞的硝烟中,冲杀是那么平常,生死是那么无常。
19、琵琶音色清凉甜美,几声拨弄,试音二已仿若是欲诉含情。
20、白居易作为诗人的别称是什么?诗魔、诗王
六、形容乐器弹奏的诗句
1、“香山居士”指的是谁?
2、似乎,琵琶的一个文化标签,就是特属于女性美的标签。
3、傍传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4、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6、这首诗介绍了汉宫女子王昭君的传说:据说她因不肯重金贿赂画师毛延寿,所以未能进入汉元帝的后宫,后被千里迢迢送到匈奴和亲。昭君一去,终身未能重归中土,汉宫春于她已是隔生隔世的遥远。所以诗词总在借此而悲叹着昭君命运的不得自主,由此而悲叹着诗人个人遭际的不得明主。
7、铃是青铜乐器的原始形态,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乐器。多与马具、兵器伴随出土,可见早期当悬于车马或膝(古时无铃为旗,有铃为膝)。
8、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她的纤纤玉指,划过十三根筝弦,细腻地传达出内心浓稠的怨恨。
9、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12、西域的琵琶韵致,还与歌舞密切相关。敦煌壁画上,有很多反弹琵琶的舞女形象,那就是琵琶的异域魅惑与天国仙姿。
13、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14、7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5、金类击奏乐器,为编钟的一种类型。
16、管乐器是吹奏乐器,声音比较低沉,有点像是大人闷气忍哭的声音,但它和前面鞉鼓的洪声一搭配,就形成了协音,使得音乐风格趋于平和。
17、唐·杜佑《通典·乐六》:“高昌乐”,“乐用答腊鼓腰鼓鸡娄鼓羯鼓箫横笛筚篥五弦琵琶琵琶铜角竖箜篌笙一。”
18、当今的琵琶,已经由最初的横弹改为竖弹、由拨弹(用一个拨片弹奏)改为指弹(五指戴义甲弹奏),这就大大提升了琵琶的演奏张力。琵琶,早先虽是从异域传入中国的外来乐器,然而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云烟中,它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古乐里的重要代表。
19、面对宴间宾客,她清澈的目光缓缓流动,筝柱斜列着,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当曲调弹响到最哀伤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两道黛眉,就这样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20、天上新声,谪坠人间自得名。
1、敦煌壁画花边阮无量寿经变之舞乐图莫高窟第220窟(初唐)
2、凤尾琴板刻着凤尾,龙香柏木制成弹拨。盛唐开元间霓裳羽衣的乐曲曾经何等辉煌,但一切都成过眼云烟。最不幸的是浔阳江头的诗客,亭亭画船等待着出发,忽听音乐声悲悲切切。记得王昭君出塞之时,当时黄云弥漫看去像茫茫白雪。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5、9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6、阮,可仿若西方乐器进行配乐、可模仿打击乐器节奏配器,可化身西域风情韵味浓厚、可承平中古乐声安和沉静,可朗然独奏动人心魄、可化入乐队托起背景,可乘乐起歌和弦伴唱、可扫弦热烈乘兴伴舞。——无论在什么场合,它可以当仁不让笼罩四方,也可以安然退让融入八音。
7、唐朝倡导新乐府运动的两个人是谁?白居易、元稹
- 上一篇:122句春分日月阳阴两均天古诗拼音(精选春分日月阳阴两均天古诗图片)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11℃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313℃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698℃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2℃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1032℃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957℃龙的成语吉祥语【文案整理42句】
- 813℃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805℃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94℃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761℃罗曼罗兰名言名句发现美的眼睛【文案整理61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