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治家格言十则读后感【文案整理86句】
admin 2023-03-07 08:53:51 文案短句 ℃治家格言十则读后感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从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重视祭祀活动,有渊源流长的“祭祀文化”,上至天子、君王(主要祭祀天、地,自然神,或者战争,国家的重大事件等),下至平民百姓(主要祭祀祖先神)。
3、“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在现在社会中,各种思想观念不断涌现,其中有些积极向上的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错误的观念,我们要坚决抵制。首先要约束自我,保持廉洁自律。其次,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拒绝奢侈生活。“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不要过分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勿贪意外之财,坚决不搞有偿教教,懂得体会家庭和睦幸福带给我们的快乐,如《朱子治家格言》所说“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再次,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嫉妒别人,也不要幸灾乐祸。不要结交不良朋友,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注意言行举止,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4、读后《朱子治家格言》,我的理解甚为肤浅,要深入理解格言的内在含义,我认为不是一天、半天就能体会到的,对格言的教诲,不是一天、半天就做到的。还须坚持不懈从格言中吸取营养精华。为祖国的富强胸怀大志:为官心存君国。
5、1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6、在每周的星期一组织员工开展读书活动,并要求因公出车,不能参加统一学习的司机做好自学,适时检查读书学习笔记。
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8、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9、第一句就是:"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节约。虽然石器简朴而又粗糙,但是比金器好;虽然是果园里的蔬菜,但是也胜于山珍海味。
10、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差别会越来越大。
1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书香班级的活动结束了,但我相信他们的读书行动是不会就此结束的。就让那四处飘溢的书香,都飘进他们的心里吧!
13、李自成目光短浅,格局太小。注定他的江山不会坐得太久。
14、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治家格言十则读后感)。
15、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边息,关锁门户。”从第一句我便有一种亲切塌实的感觉,进而似乎看见一种田园般的悠然生活,与世无争,恬然自若,每日清晨,趁着清露沁人的凉爽,持着扫帚将庭院打扫干净,把自己也收拾清爽,干干净净地迎接新的一天,当最后一束阳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进入梦乡,紧紧的大门将烦扰关在门外,宁静的是梦中人。这是一种让人向往不已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生活需要一份怎样的心情去经营呢?君子的如水心态才能享有这样的安宁吧!
1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9、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0、1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21、我读过很多书,但令我感悟最深的是《三字经》这本书。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经典作品,还是我的好老师。每一次读它,都会引起很多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22、比如里面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2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25、1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26、我喜欢读三字经,因为越背越有趣,我已经背完朱子“治家格言”之后,我要挑战“孝经”。
2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8、星期天,爸爸突然问我:“你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我漫不经心地说:“这谁不知道啊。”爸爸又问:“那你知道他让梨时有多大吗?”,我愣住了。“你不知道,就让他来告诉你吧!”爸爸说着从背后拿出一本书来,指着一行字说:“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让梨的时候才四岁,这下你明白了吧!”我拿过书一看,原来是一本《三字经》。随便翻了几页,我就被书中的故事给吸引住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不禁轻轻地读了起来。同学们,可别小看了《三字经》。它里面的知识可丰富了。
29、头条有收益的作者达八百万,活跃作者两百万,月入过万者不足一万。不是泼冷水,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如果你做不到这两百万分之零点就会和我一样,守着这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30、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1、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32、小白们不要刻意追求粉丝数量,一百和一万没啥区别,关键是文章质量,也就是才华,是金子在哪都发光。
33、“无”是一种境界,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在朱子的家训中,我读出一种古代圣人的“无”的心性。朱子不想把世事都看得那么复杂,想得太复杂只会让自己伤心疲惫,他淡漠了世间的许多东西,从而转变为一种“无”的心性。蒲松龄说过,淡漠是情感的至高点,莫非这“无”也才是品质的至高点?
3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35、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36、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9、除了清明、冬至两次“墓祭”外,滇源普通人家还有每月初十五在“家堂”、大门、灶心敬香的习俗,虔诚的人家,这两天还会坚持茹素。另外就是“七月半”鬼节时,七月十二“接祖”后,一日三餐或四餐、五餐跪拜、供献、烧纸钱,至七月十五“送祖”时,烧纸钱、纸衣物等。还有中秋用月饼献祭天神、月神。腊月二十三祭灶神,除夕、初一都要有丰盛的食物献祭。
40、“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不要因为贪口腹之欲而肆意杀害牲畜及家禽。
41、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2、10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43、每天早读之前,他们都要背诵《日有所诵》里的一首诗,等早读铃声即将响起,我走进教室时,看到的通常是他们凑在一起,比赛谁背得又快又准的画面,耳边还会时不时响起一声声“耶!”
4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人人都读书,如果方法不对,就会读不懂,越读越糊涂。要有方式方法的读书,才能理解快书中的意思,从中有所收获。欧阳修发明了“计字日诵”读书法。每天定量计字,积少成多,学到了大量的知识。
4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4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4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48、贾珍也许正在想法子处理掉这个孽种。可偏偏在这时,秦钟把自己在学堂里受的委屈,小孩儿口没摭拦地夹杂着别人污蔑他的污言秽语和盘托给了正为自己的丑事发愁的姐姐,她岂不更加羞愤气恼呢?这便使病情加重。这个璜大奶奶并非医生,但身为女人的她,已然心知肚明,但她不会知道这位侄媳妇与公公有“暗渡陈仓”的一手,故而坚持说出自己对秦氏病症的诊断:“如今听起来大奶奶这个病来,定不得还是喜呢。嫂子倒别教人混治,倘若治错了,可了不得!”尤氏的确没有“混治”。可秦氏却一病呜呼了。那么,是谁“混治”了?可以肯定,是贾珍和在宁府走动的“一群大夫”。这些大夫有“三四个人”且“一日轮流着”,看脉四五遍。何以这样“殷勤”?若无人催逼或利诱,或威胁,怕是不会的。而且“混治”方案一定是经过贾珍审查过的。这时秦氏也巴不得早早去掉肚子里的这个“劳什子”,也就不厌其烦地“一日三五次换衣裳,坐下起来的见大夫。”贾珍知道秦氏病在何处,自然心里烦恼,好朋友冯紫英看出了他的烦恼,便推荐了张太医。尤其令贾珍不安的是,经他和“一群”大夫“混治”,让秦氏落下了后遗症,危及生命。经张太医一番细细把脉诊视,否定了“喜”信的诊断,认为病因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当张太医诊病时,秦氏已经过贾珍等人“混治”过了,“喜”信的症状自然不复存在。张太医的结论便成定论,一场争论也就顺着贾珍的意愿而平息。张太医也就显得分外高明,老婆子们也便口径一致地觉得他“说得如神了”。
49、《古人读书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人人可以读书,但读书要得法,应该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欧阳修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了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自己规定每天读300个字。读完后,又规定每天背诵150个字。这样,他总共用了十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每日定量计字,同样能学到知识。
5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5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53、我认为第一个部分是主要的——人之初,性本善。它讲诉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54、—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55、听妈妈讲,我小的时候,好哭闹,妈妈哄我的方法就是讲故事,说来也怪,一听故事,不听话的我就会安静下来,专注的听着,妈妈的故事也由《小红帽》、《灰姑娘》到《孟母三迁》,曾记得,在我七岁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妈妈手中接过《三字经》,这是一本集绘图、文言、译文于一体的画本,从此,儿童嬉戏的地方少了一个顽皮的身影,客厅里多了一份难得的清静,就是这本《三字经》,使我明白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的真理,在学习时不敢偷懒,更怕自己是“不知义”之人。就是这本《三字经》,使我懂得了“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孝敬,要做一个听话,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就是这本《三字经》,让我知道了……
56、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57、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58、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59、再说第二个说法,赵构其实并不傻。赵构天性聪明,知识渊博,记忆力很强,他每日能读诵书籍千余言,博闻强记,被封为康王。赵构对书画也颇有研究,尤其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其实是他看清了当时的形势,在绍兴四年到绍兴十二年间,南宋的军队总数大概在30万人左右,具有较强战斗力的,也就是岳飞、韩世忠、刘锜等人的部队。金国军队的总数,与南宋大致相同,也在30万人左右,不过金军拥有当时令人恐怖的重甲骑兵。虽然双方兵力基本相同,但宋军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虽然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军队骁勇善战,但他们不相统属,各自为战,很难协调一致行动。再看金军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当时的金军统帅完颜兀术统领各路军队,可以随时集中优势兵力,对宋军进行各个击破。反观宋军是以步兵为主的,在野战时处于明显的劣势。另外有一部分宋军属于临时招募,战斗力极差,所以只能倚靠岳飞等人的精兵强将。第打仗就是打后勤,谁钱多谁胜算就大,当时宋朝南迁后,领土大幅缩水,加上战火不断,所以只能依靠淮浙、广、江南的财力支撑,收入“才平时五分之一”,用有限的财力去支撑这场战争,对于南宋来说,十分艰难。金国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一方面占据汉地,另一方面以掠夺为生,经济强过南宋。第三当时的军事形势对南宋不利。岳飞虽然取得了多场大捷,但此时的形势也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岳家军恢复了许多领土,这直接导致兵力分散。再加上接连几场恶战,岳家军损失严重。另外整体战场局势也十分不妙,岳飞的友邻部队纷纷撤兵,岳家军成为北伐的孤军。当时的形势对岳飞来说,已经非常困难,凭借自己手中的几万人是无法恢复中原的。此时岳飞接到了宋高宗的命令,“择利进退,全军为上”。也就是说宋高宗没有明确让岳飞撤兵,而是让他根据战场形势判断,以保全军队为上策。无奈之下,岳飞只得撤军。与此同时,宋金暗通款曲,开始了第二次和议,金国在给秦桧的密信中,提出议和条件:“必杀飞,始可和”。
60、性格不容易改,但是可以控制自己情绪的开关,不要太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懂得倾听。如果感觉不到来自对方的爱,需要及时交流和沟通。
61、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62、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63、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64、嫌贫爱富又欺贫骂富之人心态极不正常,或者看不起生活条件差的人,“跪舔”巴结有钱人;或者欺负生活条件差的人,辱骂有钱人,总是怀疑别人的钱来路不正,甚至干起匿名举报、告黑状的勾当。
65、我注重看别人的文章,好文采不分老鸟新手,小白不是没料,而是来得迟。
66、在《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它讲的是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九岁时,就非常孝顺父母。每当夏天,他总是先把枕席扇凉了,蚊子赶跑了,再请父母休息。冬天则自己先躺下,用体温帮父母把被窝暖热。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呀!爸爸告诉我,这个故事讲得不仅仅是孝顺,更是爱!是亲人之间至真至纯的爱!而这种爱,就是关心、就是体贴,就是相互的照顾和无私的奉献。
67、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6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70、第一课堂阅读指导课。学校把阅读指导课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课表,每周安排一节,由语文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并及时引导学生写下所思所想,写好读书笔记,指导读书方法,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二课堂读书汇报课。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表演、朗读评奖等活动,让学生走进书中,走进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谈自己的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三课堂亲子共读课。学期初利用家校联系卡,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向家长宣讲读书的重要意义,让家长明白读书能改变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家长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积极性,同时号召家长参与亲子共读,使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71、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7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73、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7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75、1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7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77、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78、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79、书里虽然有很多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句子,可是我一边读一边看译文,渐渐的就懂得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80、开始,赵构还是不舍得杀岳飞的,并且还拒绝了岳飞多次辞官归隐的请求,依然让他把握重兵。宋金议和陷入僵局。绍兴十一年(1141),金兀术再度南侵。当岳飞迎敌时,金军闻风北撤。金军虽退,但赵构求和的决心已下,不久岳飞与韩世忠及张俊三大将同时被解兵权;随后赵构再次拒绝岳飞的辞官请求,却又授意秦桧d羽弹劾岳飞;八月,岳飞被罢官;十月,岳飞下狱,顿时,宋金议和打开了大门,一路通畅,一气呵成:十一月,和约书面协议签定,十二月,岳飞赐死。第二年,即绍兴十二年(1142)三月,和约所有手续完成,南宋对金称臣纳贡,割地赔款,宋朝皇帝赵构,自称“臣构”,接受金帝册封为“江南”之帝。史称《绍兴和议》。和议达成,岳飞已死,战争中收回的河南与淮河以北土地旋即又失。宋金之间迎来了20年的和平时光,赵构坐稳龙椅,秦桧大权独揽。
81、自古的经典名言都是以理服人,用德教人。这里有名言警句,也有做人待事,也有人的心境。古人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做人要有分寸,懂得隐藏与收敛,并且不能轻易相信他人。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人,身旁的种种诱惑很容易让我们在对与错、是与非中迷失方向。所以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用刻意去与他人成为朋友,因为许多朋友是无意中找到的,那都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8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3、对于那些笑里藏刀的人,表面上跟他维持友好关系,但暗地里却要防范他。与他的交往只限于公事,个人私隐甚至其他同事等是非一概守口如瓶,只要凡事有所保留,他便无法向你下手了。
8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85、《朱子治家格言》中讲的扫洒庭除、关闭门户等看似简单的小事,恰恰是一个人做事态度和品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很重要,如果不端正态度、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地把学习中的每件事认真做好,逐步培养严谨细致的习惯。同时,要养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防止“临渴掘井”。
- 上一篇:毅力是什么仿写句子【文案整理36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