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24句描写西湖的古诗10首(精选游西湖心情句子)

admin 2024-01-13 09:49:47 文案短句

一、描写西湖美景佳句

1、三读出感情。本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因此要读得轻快一点,欣喜一点。

2、其实,除了《白蛇传》,还有《梁祝》,更借以西湖的音乐——越剧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而誉满世界。

3、西湖除了春花秋月,除了绿柳堆烟,除了云影天光,除了天上人间,还有人间烟火的一面。

4、1927年,七十岁的康有为在青岛去世,康庄在抗日战争中被毁,年仅三十岁的阿彩因康有为留存的字画被窃而伤心而逝。

5、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夜泛西湖》明·董斯张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刘禹锡《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唐·许浑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苏堤春晓》明·杨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6、湖添秋气净,鸟伴夕阳沉。呜咽城笳起,犹忘归去心。

7、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8、不过,艺术上的才华横溢并不能抵消其政治上的昏庸无能。公元1127年,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的君臣们便匆匆卷起了曾经在《清明上河图》展现过的繁华旧梦,慌不择路的开始了千里流亡。

9、吴越江分断,山光还映发。白鸟东飞来,应随渡江月。

10、西湖之于中国人,太熟识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名谚,早已烂熟于人们的心中。天上的天堂是最美的,人间的苏杭是最美的,但到底有多美?似乎已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于是千百年来,人们用诗歌、用文章、用画笔、用戏曲、用民间小调,来描述她的美。

11、本教学设计重在更大限度的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性思维,在充分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再述诗歌所描绘的美景,并采用各种读的方式品读诗歌意象,感受西湖之美,领悟诗歌情感,了解白诗特色。力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获得鉴赏诗歌方法的基础上,能体悟作者情感,再现诗中美景。

12、北宋时期,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宋哲宗元佑四年,苏东坡下令疏浚西湖,使西湖出现了新的面貌。参与疏浚西湖的百姓们,早就听说这位太守最喜欢吃猪肉,为了感谢苏东坡,于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就抬着猪肉和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是一位很懂饮食艺术的人,于是,他便指点家人,将肉块烹饪得红酥酥的,然后又回馈给疏浚西湖的百姓,这,便是东坡肉的由来。

13、12)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4、花港观鱼之后,来到曲院风荷景点。那翠绿的莲叶,似乎涌到了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那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的艳丽。湖中到处散发出迷人的香味,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果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景点有采莲蓬、放荷花灯祈福等娱乐活动,玩得不亦乐乎。恰逢西湖荷花小姐摄影模特大赛,美女云集。最养眼的当然还是杭州美女,一个个都像是刚从西湖里捞上来的,水灵灵的,风姿绰约。

15、在写南宋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段历史。

16、自此白居易便下定决心要整修西湖水利工程,当隋炀帝将西湖设为大运河的终点时,人们逐渐意识到要将西湖和大海连起来,要用大海的水冲淡西湖的水,使其能够供人们饮用

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8、5)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 张岱《湖心亭看雪》

1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除了宋嫂鱼羹,临安城里,那道著名的美味——东坡肉,也是香气四溢。

二、游西湖心情句子

1、旷达潇洒的苏轼在杭州做刺史时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做了一个造福百姓、无为而治的好官。他经常到位于断桥西侧、傍湖而建的望湖楼游玩。登楼凭栏,一边喝茶,一边观景,湖山胜景一览无余,万种风情呈现眼前。于是,诗兴大发,泼墨挥毫,写了多首题为《望湖楼醉书》的诗。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也因此而名重天下。也许,喝茶饮酒观景正酣之时,秀口一吐,就化为了歌咏诗意西湖的千古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

2、阁近山中寺,谁为清隐人。移文招不得,骑马人红尘。

3、采用独学、对学、群学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多名学生回答,并从诗中找出词句作证,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教师引导辨析。

4、荷花烟雨西湖,狂风卷,急雨下,为系郎心,合什念咒,油伞轻张,

5、第894期(高艳霞专栏)读书涵养气质,改变容颜

6、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7、24) 西湖依旧流。 —— 佚名《长相思•去年秋》

8、西湖,总是以最美丽的花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西湖的树美。湖边那婀娜多姿的柳条,似姑娘长长的秀发;那耸入云天的水杉,似英俊高大的小伙;

9、水漫汀洲新绿,云开崦嶂微青。

1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1、五光十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沉鱼落雁水色秀丽

12、西湖,湖水虽浅,却气象万千。

13、导游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的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14、同课异构与点评:初中语文经典篇目Ⅱ曹公奇主编https://k.weidian.com/LSak1Pon

15、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16、南山路向东行,不远有净慈寺,为西湖四大古刹之传说济公在此修行。“南屏晚钟”碑亭在净慈寺前,寺里有铜钟,钟声洪亮悠远,数里可闻。以前有首歌:“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写的可能就是这里。

17、龙卧苍山下,岂知今古春。不忧雷雨作,头角本非真。

18、心如果,书如土;枝叶出于果,非出于土.意思是;心好像种子,书就如土壤,树叶是从种子长出来的,而并非土壤.说明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盲从.出自(明)唐甄>心中惺觉,口中讲说,纸上敷衍,不由身习,皆无用.意思是:如果把已经领会的知识,只是在口头说说,纸面上写一写,而不去照着做那麽这种知识是无用的.出自(清)颜习斋>

19、17)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 白居易《西湖留别》

20、9)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三、描写西湖的古诗10首

1、康有为亲自教这个一字不识的少女读书,在康有为的推动下,西湖栖霞岭一带的女子纷纷放弃了裹脚的陋习,也算是领了风气之先。

2、体悟诗歌中表达的作者情感,学习作者情系于民的情怀。

3、场暴雨倾盆而至,打碎原本多情的西湖,唤起湖中沉睡的莲。暴雨过后,荷花轻轻地舒展身姿,展现出其迷人的风韵。并惨杂着缕缕轻烟,把西湖点缀成如诗如画的景致

4、西湖,现如今人们只要提到这两个字便能将其与“美”字相关联,人们脑海中也总会响起“西湖美景三月天”这样的歌词,西湖为什么能至今都能让人们赞不绝口呢,所谓“人造”西湖又何为人造呢?

5、课中,以训练为主线:通过听、读、写、说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首先,听读全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感受诗韵;其次,译读全诗,感知诗意,在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的基础上,初步体悟诗歌中蕴藏的情感,通晓诗意;接着,品读全诗,体悟诗人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写出作者笔下的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寻访诗妙;然后,说读全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西湖之美,领略诗美;最后,背读全诗,归纳白居易诗歌的特点,积累诗作。

6、现在的湖里种有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邻近的西湖水岸,近岸湖面生长着成片的莲荷,初夏时节,清爽的湖风袭来,荷香伴着酒香

7、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西湖之美,就在此啊!

8、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9、“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也许,携手游览西湖的情侣,走过断桥时,内心总有一种莫名的情愫,西湖的旖旎风光和美丽动人的传说背后,是人们内心对坚贞爱情的永恒期许。

10、至宝岂无源,源深人姓钱。直须朝海去,余派保千年。

11、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12、二读准节奏。个别学生班内展读,明确朗读节奏。教师强调七言律诗的读法:二二三;二二二一;二二一二。划出下列二种朗读节奏后,分男女生再读全诗:

13、40) 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 —— 王蕴章《醉太平•西湖寻梦》

14、谁来蹑高步,幽径已荒凉。落叶无人扫,哀猿空断肠。

15、有人说,西湖具有文气,具有灵气,具有秀气,这自然十分确切。但实际上,西湖还有一种“气”,那便是“僧气”。正是有了僧气的存在,才让红翠沾衣的西湖之美,有了一种异样的色彩。

16、看来,对于美的事物,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大家的看法竟是出奇的一致。

17、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18、在同学们诵读声中,不知不觉我们身临西湖,西湖的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如果请白居易先生做导游,他所吟诵的古诗啊,我们可能听不大懂,怎么办呢?让我们译读诗歌,明白诗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19、嵯峨插天顶,寒翠洒湖光。吟客摇船子,犹疑漉酒香。

20、41)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 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四、赞美西湖美景的古诗

1、漫步于孤山寺之北、贾公亭之西,只见得春水轻漫堤岸,白云浣洗湖中。几处早归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上小憩,谁家新来的燕子口衔春泥忙着筑建新巢。繁多的鲜花渐渐的迷乱了我的眼睛,清浅的小草仅仅能遮没马蹄。但我最喜欢的当数走不够、看不够的掩映于绿杨浓阴下的白沙提。

2、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是经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并授牌成立的陕西省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之一。曹公奇名师工作室以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骨干,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为核心,以培养优秀教师和提升教学效益为目标,努力打造成具有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的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团队。

3、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4、古老的《诗经》是先民的歌唱,站在水边的先民们,曾这样唱道,“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这个“杭”字,与代表水上行舟的“航”字,原本就是一个字,但是当舟船文化随着海潮的退落渐渐远去,文明却在大地上扎下了深根,于是便有了杭州的出现,出现在水的家乡。

5、学生个性朗读后,感知诗歌特色,作者仅仅用了56个字就把西湖早春的胜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但语言清新自然、平易近人,寄至味于淡泊。诗人抓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紧扣一个“行”字,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描绘的生机盎然,在带给人以美的体验的同时,将自己内心对江南春天到来的欢愉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正如清代田雯也指出:“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6、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7、“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杏花春雨”,本身就挟带着湿湿漉漉的水的意蕴,而西湖之水,不就是一池“杏花春雨”吗?

8、本以为冬季的西湖不会再对我有什么可以吸引,哪知道我运气很好,看到了弥足珍贵的雪景。一眼望去,湖边的建筑物都披上了一件白大衣,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翠绿的松柏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大层雪,伸展着又粗又大的枝干,象一顶顶空中的大白伞,承受着自然给它的压力、毫不屈服。在所有的植物中,也只有松柏有这种坚韧挺拔的精神。冬日的西湖非常平静,远处的湖面上冒出轻轻的白烟,湖水依然清澈见底,盛开的腊梅更是美丽无比。别忘了,“断桥残雪”就是描写冬天的西湖美景。冬天的西湖美得让人心动。

9、第895期(张永娟专栏)都言是“乡愁”,谁解其中味儿

10、曹公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陕西省首批教学名师,宝鸡市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任职于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宝鸡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中语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和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硕士兼职导师,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库首批专家,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座200余场,多家教育杂志“封面人物”。发表教研教学文章300余篇,主编、参编教育教学书籍100余种,出版专著《本真语文》《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上下册)》《超越梦想·语文考试与评价》《阅读教学教什么》等,主持、参与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

11、断桥、长桥、西泠桥是西湖的三座情人桥,游西湖一定要在情人桥上走一走。

12、春行西湖,悟“乐天诗极清浅可爱”

1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4、“八百里江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明代才子徐渭。

15、唐朝以来,去山寺中访僧问道一直是文人的时尚。白居易、苏东坡等都曾与西湖的僧人交好,谈诗论道,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梵钟入耳、月上山林的时分。

16、你还熟记了哪些写春的古诗词佳句,默写在积累本上。

17、▶上海不是你眼中的百年上海滩,而是你所不知的千年广富林!

18、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19、劫后余生的南海先生,在一片湖光山色中,看见了一位名叫阿彩的女子,而吸引康有为视线的,却是阿彩的一双脚。在那个风行裹脚的年代里,出身农家的阿彩有着一双不受约束的大脚。

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五、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1、西湖塑造了中国城市的山水观念,这个观念超越了我们一般所说的“园林”,它把真山真水聚拢在一起。

2、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过后,苏堤报春的美妙景色

3、西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景区游人如织,熙来攘往,转得晕头转向。初来乍到的游客,哪知道哪里是那里啊。

4、南宋在偏安的同时,在经济和文化上,却极为灿烂繁荣。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约瑟.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5、我徘徊在烟雨迷茫的西子湖畔,驻足痴望找寻,寻不到一个眉眼温润、天真无忧的你。

6、西湖之美,在于碧波绿水,在于婀娜的姿态,在于俏丽的容颜。泛舟西湖之上,更能感受到西湖的美,尽在山水之间。

7、西湖依旧人中意,来去竟难凭。

8、其实春秋时代的西湖已是一片沼泽,经过历代的修整,在唐代时才得以成型。古代诗人各领风骚,在对西湖的“评头论足”下成就了这中国历史第一湖的名声

9、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

10、浓浓,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夕阳,可总有那么几缕的阳光淘气地跳出来,带着些稚气,泻在静静的荷塘上,深夜的荷叶上滚着几滴水珠耶若有若无地闪着金光。画廊被夕阳拖出了长长的斜影,湖中小亭的倒影也随着幽风微微摇动,云层被镶上一层冷辽的金边。很美!没得有些让人惊心动魄!可是,他毕竟是被云层遮住了,将面临的,只能是黑暗。

11、白居易“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多么悠闲浪漫啊。相传,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听说杭州灵隐寺很多桂花树,是月中飞堕的桂子长成的。每到中秋月夜,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那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有寺僧曾经捡了。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但浪漫的诗人似乎深信不疑,很想能够捡到几颗,曾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飞堕的桂子。常常在八月桂花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找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到桂花月影之中。这是多么美丽动人的一幅画面啊。

12、《白蛇传—断桥》的唱词这样写道:

13、一路上,看到西湖沿岸栽满了一株株杭州市花——桂花和一株株枫树,在北方已是隆冬,这里却还像是深秋。岸边的枫叶与湖畔山上尽染的枫林相映成辉,湖光与山色,分外妖娆。湖边的枝枝片片的残荷,任凭雨点轻轻敲打,为西子湖凭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14、小薇是个真正的文艺青年,喜欢诗歌、小说,有颗细腻敏感的心,碰到问题的时候,自然也就想得多,喜欢刨根问底。于是问我:“老肖,西湖的名称出现在白居易的哪两首诗中?”我想了好久也记不清楚。还是小薇百度才知,一是《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的诗题中,二是《杭州回舫》的诗句中(“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1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6、游罢西湖,兴犹未尽。小薇突发奇想,深有感触地说:“老肖,西湖美景看不足啊,不要像一个浪荡文人那般自我陶醉了。我啊,想和李白谈恋爱,喜欢他的浪漫,豪放飘逸,敢爱敢恨,漫游天下,狂放不羁。想找白居易做情人,喜欢他既浪漫又现实,悠闲自在,怡然自乐。想与苏轼结婚,喜欢他既看重现实,又不乏浪漫,乐观旷达,享受生活。至于柳永,只愿做他的小喜欢他的风流,爱得死去活来,无怨无悔。”

17、人去泉长在,人忙泉自闲。不供鱼鸟饮,只是照青山。

18、34) 记轻别西湖,笑离南浦。 —— 董嗣杲《齐天乐》

19、我用力地敲了一下她,幽默地说了句,人小鬼大,想得美啊。

20、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六、描写西湖美景佳句

1、峻极分南北,见湖仍见江。游人倦登陟,飞鸟自双双。

2、泼辣辣的元曲也在赞美着西湖:“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山坡羊·西湖杂咏》

3、西湖是柔美的,是妖娆的,有些不出格的狂野,时而也是宁静的。没有起风的时候,无声的西湖“静如处子”,淡雅,柔情似水,朦胧中,平静的湖面,更像一面不曾打磨的镜子,显得那么和谐;

4、当西湖的垂柳飘去了唐诗的雪絮,水畔的枝条就开出了宋词的杏花,开着开着,就开成了那一行优美的佳句“花退残红青杏小”。

5、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6、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从诗歌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作者描写的是西湖的春景?美在何处?

7、这便是“西湖十景”的由来。

8、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

9、西湖,面积不大,却云水无垠。

10、嗯,这一首童年记忆里十分欢乐的歌,应该可以给这篇介绍文字收尾。

11、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南北长约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12、7)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 白居易《春题湖上》

1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4、夏天的西湖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闪着点点金光。远远望去,西湖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楚楚动人,婀娜多姿。西湖边的荷花争奇斗艳,“映日荷花别样红”。真可谓“出淤泥而不染,擢青莲而不妖”。偶尔有几只蜻蜓飞来,在她上面停留。

15、曹公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16、太阳以高挂在天,这时的荷叶像刚洗过一般,闪闪发光,生机焕发,在亭亭玉立的荷叶上,束起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花虽没有火那样红,但在那片片荷叶中,更能衬出鲜明的色彩。花茎也是那样直,从不弯曲,这正是它高贵,典雅之处。

17、世人都称赞西湖美景,偏是有人要对着干的,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论雷峰塔的倒掉》,也是曾经被编入教材的:“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鉴于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不爱唱赞歌的人,姑且迁就他。

18、真山返如假,叠径入云屏。不借湖光洗,朝朝泼黛青。

19、攸县作协:yxwx2010@1com

20、一读准字音。学生试读,组内展读,其他学生纠正字音,教师特别强调“没马蹄”中“没”的读音。

1、1919年暮春,六十一岁的康有为在西湖泛舟。此时,距离戊戌变法失败已经二十多个年头了,康有为从日本到了杭州,他到杭州之后,看中了丁家山,造了一个康庄。

2、一场暴雨倾盆而至,打碎原本多情的西湖,唤起湖中沉睡的莲。暴雨过后,荷花轻轻地舒展身姿,展现出其迷人的风韵。并惨杂着缕缕轻烟,把西湖点缀成如诗如画的景致。旁边,亭榭经暴雨的洗礼,愈发清晰。亭墙上不时地滴落的水珠,发出滴答滴答之声,宛如一曲清幽的曲子。这时,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撑者一把油纸伞,在亭榭中徘徊,邂逅着这如梦般的西湖。

3、西湖水峰峦雄伟虽没有大海波澜壮阔,没有桂林水秀丽,西湖周围的山虽没有泰山雄伟,没有香山红叶似火,也没有黄山怪石嶙峋、危峰兀立但文化底蕴却比他们高,无论是山还是水都蕴藏着一个奇妙的故事。我被西湖深深的吸引住了,令我流连忘返。

4、寒风凛冽,萧条冷落的冬天,西湖也不甘寂寞,向游人展示着自己的冬季美景,在那孤山中,雪白的梅花以为游人盛开,等待着游人对它的鉴赏;还可站在南胡之上,去欣赏一湖的雪景,天上下着雪,放眼望去,真是“雾凇源砀,天于云于山于水,上下一白。”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