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29句体现陆游爱国情的诗句(精选陆游写的表现爱国情怀的诗有哪些)

admin 2024-01-18 09:05:47 文案短句

一、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

1、宋宁宗五年,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2、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3、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4、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7、《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咏梅》《谢池春·壮岁从戎》

8、2018文学考研人最合理的备考策略!(值得收藏)

9、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0、《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许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并挑灯更细看。”

11、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2、《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13、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14、其诗既有李白的雄奇奔放,又有杜甫的沉郁悲凉,意境宏阔、气象浑成、文辞清丽、格调高昂,将“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的爱国主题阐释得深透妥帖,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酣畅。

15、虽然他一生仕途坎坷,官场中常遭诬陷,无法实现他的理想与抱负,特别是他要收复失地,一统中原的志向。他上战场被召回,当官几起几落,既得不到重用更无法发挥。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在他上不了战场,杀不了敌寇的情况下,他爱国情怀矢志不移,以饱满的爱国热情,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饱含家国情怀的爱国诗词。陆游之所以伟大,因为他爱国、爱乡、爱民。这里不妨选录一些诗篇与大家分享。

1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7、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8、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19、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20、《怀成都诗卷》《怀成都十韵诗卷》《致仲躬侍郎尺牍》

二、陆游写的表现爱国情怀的诗有哪些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①坚持抗金,讨伐投降派。陆游坦率直言“和亲自古非长策”,“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并揭露“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其乐府诗《关山月》高度概括了上层统治者和守边士兵、沦陷区人民在主战和主和立场上的矛盾,集中揭露了南宋统治集团的妥协求和政策造成的严重恶果。陆游的这类诗歌,以其鲜明的战斗性、针对性,鼓舞了人们的抗金的斗志,得到志士仁人的推许。

3、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宋.陆游《金错刀行》

4、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46岁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5、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6、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7、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8、首联人赞扬了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颔联是说做学问的艰难。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9、陆游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0、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11、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12、①爱国思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3、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几经调动再回到成都时,范成大也以四川制置使的身份来到这里,旧友异地相逢,十分亲热,常在一起饮酒酬唱。陆游原本豪放不羁,这时因抗金的抱负与个人的事业都受到挫折,更是借酒浇愁,放浪形骸。因他“不拘礼法”,被一些人讥为“颓放”(《宋史》本传),并于淳熙三年被罢去知嘉州的官职。陆游索性自号“放翁”,表示对抗和蔑视的态度。但尽管他外表上旷达颓放,饮酒寻乐,内心却常常充满了忧患、愤慨和悲哀。

14、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5、2018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大全

16、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和蕃》

17、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18、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19、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2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内卧听风吹雨容,铁马冰河入梦来。《书愤》宋.陆游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三、体现陆游爱国情的诗句

1、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宋史》有传。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其创作的中心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诗风凡三变:早期工巧,中期宏肆,晚期趋于平淡,而以豪迈奔放为其主要特点。陆游诗词散文兼擅,而以诗名为高。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4、示儿,这是他死之前做的最后一首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此诗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诗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之情。

5、说起陆游最能够体现他爱国情怀的诗作,非他这首《书愤五首·其一》,在这首诗中,陆游把自己内心的那种愤慨,已经自己内心的一处愿望,描绘的淋漓尽致,通篇都是诗人想要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写得很是霸气,读来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6、最后两句诗人更是写得气势磅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读来更是让人热血沸腾,我真怀念当时的诸葛亮,他所写的出师表真是旷世奇作,可是现在还有谁能够像诸葛亮一样,能够率领军队去收复汉家天下?陆游在这里与诸葛亮为榜样,可以想象陆游当时内心的一种远大而崇高的志向。

7、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吧~

8、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9、《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0、⑤责任意识: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11、陆游爱国诗词中的精典语句

12、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13、陆游是南宋时期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不像别的诗人,可能也是很爱国,但也只是在诗文中感慨一番,可是陆游却不一样,他不仅写诗表达了这方面的情怀,同时他还是真正上个战场的诗人,带领着军队与北方的金人多次作战,真可谓是能文能武。仅仅是这一点,便足以令人感动不已,而且他一辈子都在为了收复北方的失地而奋发图强,只是由于当时的南宋朝廷醉心于江南美景,满足于江南一隅之地,并不是真正的想要收复北方失地,这也使得诗人留下了终生遗憾。

14、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1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8、(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19、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20、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四、陆游表示爱国情怀的诗

1、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2、《示儿》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联系方式:13065507477;马超

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5、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陆游词的主要内容是书写爱国情怀,抒发壮志未酬的幽愤,其词境的特点是将理想化成梦境而与现实的悲凉构成强烈的对比,如《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回想当年,满腹怆然。陆游也有咏物词和爱情词,其《卜算子·咏梅》,上阕写景、下阕表志,显示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钗头凤·红酥手》一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凄婉动人。

8、从这首七绝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已经到了在身处孤寂荒凉乡村的境地,仍然一心想着去保卫边疆,睡梦中仍然念念不忘为国征战,其报国热忱和赤胆忠心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9、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10、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11、这首诗也是陆游晚年最重要的一首作品,此时的诗人无论是在思想,还是自己的身体,那都发生了变法,所以他内心也有了更多的怨恨,所以写得也是酣畅淋漓,在诗作中尽情地表达了自己的一个愿望,只是岁月已逝,只能使英雄泪目。

12、译文: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1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4、这首诗也是陆游晚年最重要的一首作品,此时的诗人无论是在思想,还是自己的身体,那都发生了变法,所以他内心也有了更多的怨恨,所以写得也是酣畅淋漓,充分地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爱情情怀,只是岁月已逝,只能使英雄泪目。

15、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16、《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17、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1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9、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20、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五、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句有哪些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失望。“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4、这是陆游于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10年)写的一首绝笔诗,寥寥二十八个字,把诗人忧国忧民死不暝目的爱国情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失地未收复,祖国未统成了诗人至死难以消除的胸中块垒。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7、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

8、②抒发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陆游年轻时就以慷慨报国为己任,把消灭入侵的敌人、收复沦陷的国土当作人生第一要旨,但是他的抗敌理想屡屡受挫。于是,他的大量诗歌,既表现了昂扬的斗志,也倾诉了深沉的悲愤之情。如《书愤》一诗,诗人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昂扬豪壮中带着苍凉悲怆,既是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

9、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10、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1、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12、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黄州》

15、《书愤》:“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上天恢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竦报国,尚凭精意视炉熏。”

1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17、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8、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

19、死亦为鬼雄、《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几时真有六军来直把杭州作汴州,家书抵万金,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白头搔更短。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恨别鸟惊心。暖风熏得游人醉。烽火连三月。至今思项羽、《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浑欲不胜簪,西湖歌舞几时休、《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不肯过江东、《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1

20、陆游的爱国诗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书愤》《夜泊水村》《游山西村》《病起书怀》《沈园》《金错刀行》等等。陆游出生在北宋灭亡之时,因此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影响。这些诗都表达出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思想。

六、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

1、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

3、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6、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7、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10、陆游,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他一生中的坎坷留使陆游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下面就是陆游的十首爱国诗。

11、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量优秀诗篇,是与他的苦学精神分不开的。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一二两句,确是议论。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确是可贵。三四句是写实,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仔细琢磨,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了。既对自己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

12、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是当时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力量。其经典诗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是陆游68岁时留下的一首爱国诗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4、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5、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6、《读书》一诗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家乡后,夜晚读书,眼神不如以前。却依然心系黎民。于是写下了《读书》。

17、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18、全诗意境宏阔、意象奇幻、笔力豪健、气势恢宏,表现了作者赤心报国的高迈志向和抗战雪耻的坚韧气节,喊出了南宋时期志士仁人的共同心声。当代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早年读罢此诗,遂将陆游引为精神知己。

19、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20、嘉定二年(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3、《沈园》乃陆游触景生情之作,此时距沈园邂逅唐氏已四十余年,但缱绻之情丝毫未减,反而随岁月之增而加深。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齐东野语》曰:“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又赋二绝云:(引诗略)。盖庆元己未也。”据此可知,这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己未(1199年),是年陆游七十五岁。

4、④理想信念: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此诗首句描写了诗人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诗人已到了年迈多病的“僵卧”年纪,居住在孤寂荒凉的村庄,此句写出了诗人回乡后的寂寞处境和生活的窘迫。但贫病凄凉对诗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诗人依旧乐观豁达。次句写诗人心中仍想着为国戍边,结合首句来看,可知诗人之所以不把自己年迈多病的身体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是因其爱国热忱高于一切,一心只想着“为国戍轮台”,彰显出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6、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9、诗中运用夸张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热爱祖国、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