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道德经关于道德的名言【文案整理69句】

admin 2023-03-08 08:55:36 个性说说

道德经关于道德的名言

1、  43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狄德罗

2、注:人应该懂得知足常乐,老子说,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3、注: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道德经关于道德的名言)。

8、(名句赏析):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道德经关于道德的名言)。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10、第32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1、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12、出自先秦《老子》第八十一章。辩,指口才好。善良的人不怎么会说话,能言会道的人不一定善良。此言品德与说话能力没有一致关系,而是有矛盾关系。此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揆之历史与现实,却也基本符合事实。因此,在我们的为人处世中,这话还是有参考意义的。

13、(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14、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

16、(名句赏析):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17、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9、(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20、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21、  67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伯利

2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23、悟道的圣人,无私无欲,从不为自己要求什么,他做一切都是为了别人的利益,反而自己得到更多,变得更富有。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的道理,越想得到的,偏让你失去,越不想得到的,偏偏就给你。

24、《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一部流传千年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虽然只有短短五千字,却对中国的哲学、科学、人文、政治、宗教等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的身体里早已流淌着《道德经》的血液。

25、(译文)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

26、(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2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28、  57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高尔基

29、(名句赏析):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30、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安徒生

3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2、下面说说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先简略说明两个问题。

33、天地,必然要有这些部分。没有这些部分,天地不成立。你有什么办法?

3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德经》十大名言篇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36、(名句赏析):“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3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38、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39、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40、  21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爱迪生

41、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42、  54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43、(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

44、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45、将欲歇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6、(译文)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看得见的有形质产生于看不见的无形质。

47、(感悟)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48、天下的难事,一定从很小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细微的部分开端。所以我们说细节是魔鬼,甚至能写出一本畅销书。做大事,也需要注重细节!

49、  30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

50、(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51、(感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52、  50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陈鹤琴

53、  23美德对于每个人,都是善;不道德对于每个人,都是恶。——莎甫慈

54、(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55、解悟:越是在意的东西,就越容易失去;积聚的财物越多,带来的灾祸也越多。所以,只有懂得知足,懂得适可而止的人,才可以长久平安,不会让自己遭受侮辱,置身于险地。

56、译文:光明之道恰似黑暗,进取之道恰似退守,直达之径反而似曲折。

57、选自《道德经·第九章》。(译文)金银财宝很多,没有谁能守得住。

58、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 第三十四章》

59、(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

60、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6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62、选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6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4、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

65、世界是对立构成的,是不完美的,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完美是不存在的,所以,完美,是蠢和坏的最典型特征。因为他们在撒谎。当你的世界里存在完美的人,完美的事,或者你在追求完美,不用怀疑,你不是蠢就是坏。不是被谎言欺骗就是在撒谎骗人。

66、  37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最伟大的功德。——显克微支

67、(感悟)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68、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