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文案整理57句】
admin 2023-03-08 08:55:55 个性说说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1、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属于修辞的范畴;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属于文艺创作手法的范畴。
2、这首诗写于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之时。中国人民经磨历劫,志气不摧,奋发向前。
3、长安③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国破,家忘,夫死,独守,表达饱经忧患的绝望之情。(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5、象征和比喻常常结合而用,即象征中必有比喻,而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征。
6、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7、“五陵年少金市东,争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侠气干云,放荡无羁。
8、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9、比喻有两个要求:一是本体、喻体是不同类的事物;二是两者具有相似点。
10、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空中的云”比作“池塘的浮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与天空的关系:天空是云的居所,“浮萍”写出云的自由飘荡(1分);将“人”比作“池塘中的微生物”,将“荣华山”比作“池塘里的一朵水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的渺小卑微、荣华山的美丽灵动和天空的辽阔(1分);结构上与最后一段“云是浮萍,我们是微生物。”首尾呼应(1分)。
11、例1中毛泽东同志运用了暗喻这一形式,说明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里用“万里长征”和“第一步”来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的路更长,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明,读者一目了然。
12、惠特克教授:这里就又有区别啦。象征手法背后实际上是艺术中的典型说。典型说认为,艺术追求的是描述世间万物的普遍性,也就是描述它们“是什么”,描述事物的本质。既然要描述本质,就只能不断抽象,例如通过描述茶壶,我们能够知道茶壶由陶土做成,有一个盖子一个嘴一个把手,大部分茶壶都是这样的,这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茶壶这个形象本身。换言之,典型说中的艺术在不断挖掘这个茶壶的过程中抽象出了“茶壶”这一概念是什么。
13、2)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14、2.比喻是以一物比另一物,它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
15、从关系来看:象征和比喻常常结合使用,即象征中必有比喻,而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征。
16、5)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17、“草”身份低微,虽小却有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顽强不屈的精神。
18、1.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将“海燕”比作“黑色的闪电”和“箭”,抓住了本体和喻体之间“形”的相似这个特点。第七段,作者将“巨浪”比作“大块的翡翠”,使语言变得生动而形象。第八段又把“海燕”比作“精灵”,形象展示了海燕与暴风雨博斗的状态和精神。这就是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19、完成比喻和象征的语言多寡不同。比喻是语言运用上的一种技巧,它主要表现在造句上,往往一句或几句就可以完成。而象征则不然,象征是表现手法上的一种技巧,它需要整段文字或几段文字乃至整篇才能完成。
20、 因为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有相似之处,象征中的本体和象征体也有其相似、相近或相关之处,所以比喻和象征往往混淆,不容易分辨。要想更好地分辨哪是比喻,哪是象征,必须首先要弄清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2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2、惠特克教授:是啊,这很不科学,因为世间万物明明是融合在一起的。如果按照“主——客二分”的思路,越抽象的艺术品(将这一点做到极致的便是诗歌,或者说语言)就越具有审美价值,雕塑、绘画、建筑这类有形体的艺术品就一文不值,很明显,这样的想法与人的真实思维模式完全不同。
23、④江山沦落、心念故国。结合词句:“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等。
24、比喻和象征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事物说得具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使深刻抽象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象征是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的事物去表现人的品质或某种社会现象本质特征的,它根据事物之间相似、相近或相关的关系,借助于读者的想象和体味,委婉、曲折、含蓄地表现一定的思想和感情,使人们对所表现的人的品质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产和更鲜明的印象和更强烈的感受。
25、比喻是以一物比另一物,它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本体”和“借体”都是具体的事物,
26、比喻是以一物比另一物,它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本体”和“借体”都是具体的事物,
27、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手法,把怀玉山脉绵延延展的形态比作奔腾的烈马、沸水,低矮的山冈比作凝结的水花,龙门山比作一把圈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新叶村所处的环境特征,更加真切地传达了作者对新叶村的独特感受。
28、②孤独飘零。结合词句:“似花绕、斜阳归路”“长安谁问倦旅”“飘零如许”等。
29、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侧重语言方面的修饰,是技巧性的修辞格之一。
30、 ⑴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⑵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⑶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⑷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⑸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⑹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⑺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⑻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⑼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⑽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11)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12)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13)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31、象征的含义: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
32、比喻对本体喻体的要求和象征对象征体的要求不同。
33、C.《在狱咏蝉》运用了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引起客思。
34、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而象征是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它是一种写作手法。
35、2.本文创作背景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时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但沙皇的反动统治还比较强大,人民的言论还没有自由,因此作者通过《海燕》这篇文章与统治阶级进行斗争。 文中出现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象征意义,而且通篇的象征意只是蕴涵在形象之中,并没有揭示出来。“海燕”象征了“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大海”及“波涛”象征了“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狂风”、“乌云”、“雷电”象征“丑恶而又虚弱的沙皇反动势力”;“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同时,这些象征意随着形象的发展逐步加深。其中海燕的形象渐趋完整,随着情节的发展愈来愈鲜明突出;乌云、狂风则是在作最后的垂死挣扎。这样作品就动态地呈现了20世纪初俄国形势的发展趋势,而大海熄灭闪电的情景有力地预示着反动势力的最终结局——灭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也就由此透露出来。这就是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36、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一种客体会象征不同的主体。
37、比喻是以一物比另一物,它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本体”和“借体”都是具体的事物,
38、布阿卜狄尔:但是教授,幻想应该也要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没见过水,或者没见过手表,他也无法想象出水做的手表。
39、象征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而比喻的手法让人更加具体,形象深刻。
40、比喻就是打比方,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二者之前有相似点,用一物来比方另一物、注意,本质不同但是一定有相似点!
41、以往上公开课都有备课组教研组同事们提点,这回要靠大家了。
42、(3)象征讲究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神似”,而比喻只讲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
43、课程链接:http://m.hteacher.net/zhuanti/freeDay/index.php
44、②云可能是最轻的东西了,它终生被风吹动。风托着它,拽着它,改变它的形状。风让云聚成一团,也让云成流丝。山区多云,也多风。荣华山的上空,盘踞着云,满池塘浮萍似的,让人卑微:人只是池塘里的微生物,荣华山也只是一朵水莲。
45、例2中的“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它是通过海燕这一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46、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属于修辞的范畴;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属于文艺创作手法的范畴。
47、9) 星星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48、⑪我曾在朱先生的著作中,读到过北大校长蔡元培在二十世纪初讲过的话,大意是,中国没有宗教,可以普及美学教育,用美育代替宗教,来提升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此说一出,不同见解纷起。但是,从我美学老师的授教中可以知道,朱先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他在体弱的晚年无法上课,难以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远远地丢弃了曾经的委屈,淡却了铭心的伤痛,以花送路人,是想告诉人们,赠人以美,可以美美相传,滋养人的魂灵。
49、回复“一模分类”获取《2020届高三一模分类汇编(附答案)》
50、象征和比喻常常结合而用,即象征中必有比喻,而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征。
51、①年华迟暮。结合词句:“千林落木”“甚荒沟、一片凄凉”“羞见衰颜借酒”等。
52、①这是海子的诗句。其实天空有云。云也只游荡在天空里。天空是云的居所。
53、本文的标题颇具匠心,结合全文,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赏析。(5分)
54、也许登过讲台的人,才能从这些物品中感受到教师的高洁品格和牺牲精神。
55、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考入杭州大学夜大学,学习中文。同学中,大多是在田埂、草原、森林中历经了艰难的回城知青,胸无文墨,心思补学,个个粗粝而饥渴。对我来说,美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五十多岁的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舒缓简约,每次上课,人都很齐。
56、 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堰卧其中。
- 上一篇:鼓舞士气的歌【文案整理17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