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44句描写庐山景色诗句(精选描写庐山壮观的诗句有哪些)

admin 2024-01-26 14:56:51 文案短句

一、描写庐山壮观的诗句

1、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2、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3、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4、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5、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6、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7、其实,李白也是一位旅行家,按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资深“驴友”。他畅游了中国的名山大川,对庐山的壮丽景色情有独钟。庐山的丹岩翠壑,风云变幻,令李白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他说:予行天下,所游览山川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8、待得前村秋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

9、他把瀑布比喻成白色的丝绸,飞在空中。一条瀑布把青山分成了两半。也写得很好,但读起来的气势,想象力,都比李白差了“三千尺”啊。

10、此诗为毛泽东于1961年所作,虽然所描写的场面较小,但却体现出了伟人从容不迫的心态。

11、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

12、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13、这诗,倒也概括了庐山谲奇的意境。然而,我以为,庐山最谲奇的莫过于云雾万状了。黄梨洲在他的《庐山游记》中写道:“庐山之奇莫若云,或听之有声,或嗅之欲醉,团团然若絮,蓬蓬然如海。”而庐山云雾之美,在于它瞬息万变,使景色具有诗般的境界。我既为那景中的诗所吸引,浮想联翩;又为那诗中的景所动容,更添雅兴。云雾,竟使庐山的诗与诗的庐山合而为一了。

14、来源:光明日报综合江西风景独好

15、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16、第四站:桃花源、天下第一泉)

17、太白东坡曾寄兴,岭峰近远见低高。

18、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19、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20、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二、描写庐山壮观的诗句有哪些

1、阅读《毛泽东诗词》有助于我们传承红色文化,并且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提升思想觉悟。

2、铁马但思经太华,布帆何意拂匡庐。

3、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被贬谪被放逐的命运?或许是因为身处官场名利之中无法看透,只有当自己真正的抽身官场才能够得到安乐。

4、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5、小吏操办公文时对上司低声下气,有人来苦声劝说,却模棱两可,含糊其事。我正准备归里赋闲的行装,不信你看,我游走用的藤杖都准备好了。

6、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7、无论顺境逆境,皆有考量……

8、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9、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10、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11、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舂撞。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岩壑响松桧,巨石激流淙。事幽寻,遗世俗,绝纷。幽花野草香满,时有鹤飞双。羡子买田筑室,欲使浮岚暖翠,坐卧对轩窗。我欲为君说,安得笔如杠。

12、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

13、东谷言笑西谷响,下方云雨上方晴。

14、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15、石门涧面积400万平米,景观百余处,集“雄、险、奇、秀”于一体,是一座地质、生物、自然、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有“匡庐绝胜”、“山水绝胜”之美誉,自古即被誉为“庐山第一景”

16、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

17、秀峰里藏着唐代大和年间的石刻观音像、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黄庭坚的“七佛圣”、王守仁的“记功碑”,以及米芾的“第一山”和康熙的“秀峰寺”等

18、秀峰,自古便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美誉

19、这是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诗先写作者之行踪,次写庐山之景色,末写隐退幽居之愿想;不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庐山秀丽雄奇的景色,更主要的是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流露了诗人一方面想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飘渺虚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美好风物的矛盾复杂内心世界。

20、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三、描写庐山景色诗句

1、李白生活在崇尚道教的时代,求仙问道已不仅是一种宗教狂热行为,甚至变成了获得声誉、进入朝廷的一条“终南捷径”。这次李白来庐山,是求仙问道,更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2、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书法家的露天展览台

3、相较于其它寺庙,西琳寺非常安静,带着浓浓禅意,有一种让人心平气和的魔力

4、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5、要说写庐山最有名的诗,苏轼的《题西林壁》肯定算得上一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百年来,传诵不休。苏轼于元丰七年来庐山,写峰岭瀑泉以咏风貌景物,游寺观结交高僧名道,绍圣元年再过庐山。另还题咏庐山物产、庐山历史人物,与庐山有关的唱和诗、赠行诗也时有所用。

6、诗词创作的魅力之处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简短的文字感知创作之人的内心世界,以及通过创作来感知时代的发展。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以词写意,将自己的心绪寄托在诗词之间,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7、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817年(元和十二年)作者于初夏作于江州。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8、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9、庐山还是一座宗教名山,东林寺、西林寺和大林寺是庐山的三大名寺。

10、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11、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

12、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13、这首词中以雄健的笔调,营造出纯真爽朗、境界阔大、气度昂扬的词境,抒写了作者的浩逸襟怀。全词气象宏阔,情致高健,堪称苏词中写离别的代表之作。

14、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李白

15、写瀑布雄伟壮观的诗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16、已有一千年历史。是一单孔石拱桥

17、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18、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19、常为炉峰意,况与远公违。

20、其中较知名的50首与你共享,

四、描写庐山壮观的诗句

1、云开瀑影干门挂,雨过松簧十里铺。

2、庐山面目今朝识,八四衰翁意气豪。

3、二台*:二台山,五峰之起点。

4、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5、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6、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千岩盛阻积,万壑势也萦。

7、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8、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9、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10、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11、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

12、闲云移锡杖,落日低金绳。

13、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

14、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15、徒然间,太阳射穿云层到达山脚下的村庄,那弯弯曲曲的河汊,高高低低的田畴,四四方方的水塘,疏疏密密的房舍便突然明亮起来,变得晶莹、明洁而美丽,好像都在发射着欢乐的光芒,使我的胸臆为之一爽。一会儿,大月山上出现了一股汹涌澎湃的云流,向下飞动,流入东谷,发出闪烁的光彩,难道是飞瀑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吗?这便是庐山有名的瀑布云了。

16、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7、“谷帘泉”水为桃花源景区一处山涧泉水,唐代茶圣陆羽,当年在游历名山大川、品鉴天下名泉水质后,将此处水列为“天下第一”,

18、庐山瑶草四时春。烟锁上宫门。《少年游·庐山瑶草四时春》年代:宋作者:晁补之

19、(2017年11月5日于庐山饭店)

20、您的聆听是最温暖的陪伴,您的分享给我们最大的鼓励,您的关注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五、描写庐山壮丽景色的诗

1、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2、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3、远远地看过去,庐山瀑布好像高挂于山崖之上。流水自三千尺的峰顶向下奔腾,好似银河穿越九重天障,流泻到人间。

4、其实,从前面的写景句来看,李白晚年面对孤独,已然不能旷达的自我排遣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李白的性格又是豪放不羁的,所以晚年的李白虽然孤独,且令人心酸,但是它却不失文人的潇洒姿态。

5、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6、三叠泉其实并非泉而是瀑布,四季景色各异,一般在春末夏初时水量较大,可以看到飞流直下的瀑布,是观赏三叠泉的最佳时机

7、这首诗是王昌龄送别东林寺的僧人"廉上人"归庐山所作。在王昌龄所有的作品中,以送别诗最多,表达了诗人对世情多是非的厌倦和对"道林寂寞"的羡慕之情。

8、凌日三光直,逗遛千仞急。

9、《九日》是李白于公元756年重阳节,独自登上庐山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一年,李白56岁。同是登上庐山所作的诗,李白这首《九日》中描绘的景色,固然和他当年的《望庐山瀑布》一样壮观、美丽,但是却没有了年轻气盛,唯有令人心酸的孤独感。

10、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描写了庐山的瀑布的雄伟和壮观,以至于苏轼都曾经对此诗大家赞扬。

11、孟浩然巧妙地把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思想的矛盾,紧密地结合起来。见庐山想到“尚子”和“远公”,然后写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顺理成章,句句相连,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毫无跳跃的感觉。

12、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霞并。

13、被誉为“南国桥梁建筑上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任凭桥下“银河倾泻,起蛰千雷”的三峡涧水狂奔撞击,桥身却安然无恙,至今经受汽车重压仍岿然不动。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工艺的珍贵遗产

14、白鹿洞书院,是唐贞元年间,江州刺史李渤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筑台榭,植花木

15、中国最“委屈”的重点大学,虽是211但录取分很低,只因太热?

16、这情景,使我想起了前人的《变含鄱岭》绝句:“最爱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人在絮中,似腾云驾雾,真是飘飘欲仙了。可是,我却望见云在山中游,山在云中走。云赋予山以活跃的生命,使山成了会奔驰的巨人……我望着眼前这云海奇观,简直有点目瞪口呆。我恍如读了庐山赠给我的一首回旋委屈、曲曲传情的长卷,它忽开忽合,忽奇忽正,忽缓忽急,忽实忽虚,展开了一副眼花缭乱的画面。而我也不再为自己的镜头,来不及剪下几朵神奇的云彩而惋惜。

17、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18、那些被迁客骚人们赞叹称绝的景点又都在什么地方呢?

19、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20、据说,宋代大诗人苏东坡遍游庐山之后,和他的友人黄山谷来到西林寺,观看了寺内翰墨淋漓的题诗,却找不到佳作。他感慨之余,遥望寺外青翠的群山,苦思冥想。然后,索笔题诗于壁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刚写前两句时,为他托砚的黄山谷,尚且觉得平平,毫无新意,但当看到后两句时,惊叹不已,激动得几乎掉下了手中托着的砚台。

六、描写庐山壮观的诗句

1、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西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修.

2、东林寺对于中尼、中印、中日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曾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庐山秀出沪珐高貉薨股胳瘫供凯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4、登庐山,去专门领略一下那里水的风姿,水的诗意,水的韵味;去专门领略独特的云和雾吧,那确实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确实是其乐无穷。让我掬一缕庐山的云雾做笔墨,用仙人洞的岩石做砚台,蘸上如琴湖的碧水,写一曲庐山之歌,寄给我那未来的岁月!

5、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6、以后小朋友们看到瀑布的时候,一定会脱口背出这句诗的。让我们再读一下:

7、最后两句“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则从写景转到抒情。旨在表达李白独自一人身处庐山饮酒过节,固然景色美丽,但孑然一身的孤独感却是无法排解。只能在酩酊大醉中,以“落帽”之态,去怀念远方的朋友。“落帽”,典出《晋书》孟嘉所说:“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8、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9、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1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1、回互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12、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年代:唐作者:李白

13、邮箱:1359996561@qq.com

14、此诗写秋夜雨霁的清静景色,表现出爽快的精神境界。一般都因宋玉有“悲哉秋之为气也”之句,而发悲秋之感;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如李白诗中称“秋兴逸”,刘禹锡说“胜春朝”。此诗表现清爽的心境,也是一种逸兴。

15、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16、据说,小天池是观赏云雾的胜地,而又离牯岭住处不远。我为了饱览云雾奇观,不惜奋力爬上那千级石阶,登上了峰巅,真是心诚而福至。那天,我终于盼到了瞬息万变的云雾奇景。只见云团拌挟着雾气,在山峡之上升腾,飞进。追逐着,推挤着,弥合着“静如练,动如烟,轻如絮,阔如海,白如棉。”荡漾着,使峰壑潜形,楼台缥缈,似实而虚,似近而远。

17、朱熹手书"谷帘泉"三大字刻于进谷路旁的崖壁上,十分壮观醒目。“天下第一泉”是水中佳品,泡茶、煮饭、煲汤的上等好水

18、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19、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年代:唐作者:李白

20、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1、庐山高哉,几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冲撞。云消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望远兮,

2、湛然冥真心,旷绝断出没。

3、另一首《望庐山五老峰》虽不比《望庐山瀑布》的知名度高,但也极有神韵。“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五老峰是庐山最高峰之也是庐山知名景点之因远眺山峰形状像五位老人并肩席坐而得名。正因为五老峰奇形怪状,容易使人产生想象,这对于极富浪漫主义精神的诗人李白来说,无疑是一次极佳的发挥想象的机会。特别是“青天削出金芙蓉”一句,让人不禁要问,青翠葱茏的五老峰怎么会有“金芙蓉”呢?原来,当夕阳西下,只要站在五老峰东南,纵眼眺望,落日的余晖照在五老峰上,众峰突兀,仿佛一朵巨大的金色芙蓉,在天空下尽情绽放。

4、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

5、编辑:邱辉强编校:张玉珍编审:刘勇

6、古往今来,但凡是来过庐山的文人墨客,无不写诗撰文感叹庐山之美,庐山真的有那么美吗?

7、毛主席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于一九五九年,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恶化,而且西方世界也对于中国进行了经济和外交上的封锁,对于国内又有国民党反动派的伺机而动,可谓是内忧外患。

8、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9、而对于当下的他来讲,放逐田园间也是他最好的选择,因此在整首诗作当中也体现出了陶渊明怡然自得的心境。毛主席也曾经为庐山创作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做《七律登庐山》。

10、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11、回复:‘’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风荷忆游)沈裕慎|婺源好风光

13、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14、如在山间踽行,那恬淡之情就更为亲切了。林梢薄雾韬晦,流云绕山浮度,淡霭萦谷游移。轻柔的风,散发着野花的清香。林间的蝉鸣,似乎是这天地间唯一美妙的音响,颇显出“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意味。息肩亭畔的一碗清茶,欢喜岭上的悠然一瞥,锦绣谷中的左顾右盼,谷底铺满紫雾,像透明的大海,深不可测,谷面片片浮云,却像披着面纱的少女,时而成群结队,翩翩起舞;时而展翅飞翔,互相追逐;时而前呼后拥,欢跃嬉戏……她们显得多么莹洁高雅,妩媚多姿;而且从她们身上,我还闻到了浓郁的芳香,这是野花和绿叶的香,它在云雾中发酵,酿出了“茅台”和“五粮液”……我不只是用口吸着,而且敞开了我的心灵在痛饮,我真有点醉了,沉浸在陶渊明田园诗的意境里。真是千般风流,万种幽情……

15、《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登庐山五老峰》——唐·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庐山》——唐·王贞白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16、上摩青苍以霭,下压后土之鸿庞。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欲。千崖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霜洒石……

17、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8、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19、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0、(风荷忆游)沈裕慎|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1、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2、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3、(风荷忆游)沈裕慎|自然人文麦积山

4、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