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40句卫青为什么被灭九族卫子夫(精选卫青为什么被灭九族原因)
admin 2024-01-29 09:38:19 文案短句 ℃一、卫青为什么被灭九族
1、汉武帝余怒未消,让心腹大臣江充继锲彻查巫蛊之事。这江充是一代佞臣,知道汉武帝最恨这个,便想方设法地用严逼供,以屈打成招的方法让更多人认罪,好突显自己的能力。
2、而导致卫伉被诛杀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卫伉卷入了西汉著名的历史事件“巫蛊之祸”中。
3、既然能够扶植起卫氏外戚,为什么就不能再扶持另外一个外戚集团呢?于是乎,李氏集团再次走到台前。
4、说实话,卫氏外戚对汉武帝还是相当忠心的,而且他们在汉武帝时期,一直都是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
5、至此,太子刘据,卫子夫之子在朝堂上再无母氏家族之人为他撑腰。卫氏的家山,随着卫青身死,巫蛊之祸,塌了一大半。
6、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遏制卫家。
7、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真够狠的,汉武帝花了数十年功夫,悉心培养起来的外戚力量,最后却被自己一手给毁了。老婆孩子都不要了,还要卫氏外戚干嘛?
9、这件事还要从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上说起。
10、根据上述记载,是因为丞相公孙贺逮捕了朱安世,朱安世却从狱中上书朝廷,揭发了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且在汉武帝前往甘泉宫路上,让巫师在陛下专用的驰道上埋藏木偶人,诅咒陛下,口出恶言。
11、在这两种方面的考量下,汉武帝便有灭卫氏一族之心。有了杀人之心之后,汉武帝就想法设法的杀掉了卫青。卫青死后,卫皇后也年老色衰,不得汉武帝的喜爱了,在加上皇后娘家已经没有以前那样的权势了,在这样的漏洞下,就让许多奸臣逆子有了可乘之机,想法设法设置陷阱来陷害太子刘据。刚好在那时有“巫蛊诅咒”,而汉武帝年老有病,出现幻觉,留言说与巫蛊有关。于是与太子不和的大臣江充便利用此事来陷害刘据。江充是负责当时追查巫蛊之事的大臣,让他的同僚胡巫等去禀告汉武帝宫中埋有巫蛊,于是汉武帝命人去挖巫蛊,然后江充等人在太子宫中挖出了早就埋好的人偶。
12、卫青,想必熟知汉武帝时期的人都知道,是汉武帝手下有名的大将,就是他为汉武帝开拓疆土,将汉朝的国土扩大两倍,同时,他也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因为皇后是他姐姐,太子是他外甥,丞相也出自卫氏家族,卫青自己是骠骑大将军。所以卫氏一族在当时有相当大的权利,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就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骠骑大将军,最后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而他荣耀的卫氏一族也都被汉武帝诛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3、卫青死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巫蛊之乱”发生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换句话说,“巫蛊之乱”发生时卫青已经去世十五年了,而彼时汉宣帝刘询还在襁褓之中,卫青与汉宣帝根本不可能存在交集,甚至连面都不可能见过!卫青扶持汉宣帝登基之说根本无法成立!而且,卫青发迹于汉武帝即位之后,去世于汉武帝驾崩之前,所谓三朝元老也根本无从说起!提问者想必是把霍子孟与卫青给搞混淆了!整个西汉时期,符合提问者问题中这些条件的只有霍子孟,没有其他人,更加不可能是卫青!如果是笔误,希望提问者能及时更正;如果是历史知识欠缺,建议提问者以后还是少提此类问题,免得贻笑大方。
14、许是君臣有别,君便是君,臣便是臣,如若臣之权势越过君王,最终只能是臣越君,君毁臣。
15、根据上述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卫青有三个儿子,并且都因为卫青之功被封为了列侯,这也是后世所说“襁褓封侯”。
16、总结一下这个时期的政治格局,首先将门李家遭到了沉重打击,在朝的影响力并不大,但是与卫家有矛盾;外戚李家也遭到了沉重打击,在后宫的李夫人也死了,李广利成为孤家寡人;卫家虽然失去了一个霍去病,但是因为卫青多次参与北伐之战,部下多位居高官,在朝影响力非常大,而且卫子夫贵为皇后,有成为第二个吕后的嫌疑和能力。汉武帝是非常多疑的,为了避免吕后专政的悲剧重现,他竟然狠心“杀母立子”,你觉得这样一位牛人会看着卫家如日中天?当然不会,汉武帝一直在打击卫家,但是又不能全部杀光,所以为了制衡卫家汉武帝决定再扶持一位有影响力的将军。此时最佳人选就是李广利,所以汉武帝不顾众臣的反对坚持让李广利征讨大宛。
17、有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权势之后,接着而来的便是“功高盖主”“树大招风”的流言蜚语。
18、卫青早年是平阳公主府上的一个马夫,他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宠幸以后,卫青也就飞黄腾达了,逐渐成为了汉武帝的心腹。
19、为什么魏青一死,汉武帝就派人灭了魏家?魏青怎么了?
20、卫青的三姐卫子夫是皇后,另一个外甥是太子刘据。
二、卫青为什么被灭九族原因
1、当时的汉武帝正在生病,加上他对巫蛊仙术一直深信不疑,于是下令将公孙贺逮捕入狱,最后公孙贺死于狱中。
2、汉武帝之所以能够击败匈奴,离不开一个人的支持,那就是卫青。
3、而卫青虽死,外戚政权依然稳固,汉武帝对此非常忌惮,所以削弱卫氏家族的势力对汉武帝来说迫在眉睫。再加上从汉朝建立初期就有吕后干预刘邦皇权的事,所以他对此不得不提高警惕。
4、卫青一生共有3个儿子,分别为长子卫伉、次子卫不疑、三子卫登。公元前127年,卫青奉汉武帝命,率军十万出征匈奴,此战大获全胜,卫青斩获匈奴王爵以上十余人,俘获匈奴人口一万五千余人,牲畜几百万。刘彻得知后兴奋异常,立刻封赏了卫青,同时还将卫青尚在襁褓中的三个儿子封为了列侯。从此之后卫氏一门显贵无比,逐渐成长为朝堂上的重要力量。
5、但是在汉武帝眼里这件事完全不一样,首先李陵是在霍去病麾下的时候封侯的,上面我也说了霍去病射杀李敢,按理来说李家和卫霍两家是有矛盾的,现在要让你去李广利麾下,你竟然不愿意?结合李陵的女儿是太子中人、儿子是太子近臣的背景看,李陵很有可能放弃与卫霍之间的矛盾,选择与卫霍联手共同扶持太子上位。还有一点就是李陵看不起李广利靠女人上位,或者是不甘心做别人的下属。因此汉武帝指责李陵不甘心做李广利的下属,并且以没有多余马匹为由拒绝让他自己带兵(注释3)。但是李陵坚持带兵,最后汉武帝让他带五千步兵,并且让路博德接应他。
6、没必要死扣“灭九族”,被灭族的有:秦:李斯,西汉:韩信,灌夫,主父偃,李陵家人,卫青家人,霍光家人,王莽,东汉:窦宪,邓鹭,梁翼,唐:徐敬业,来俊臣,明:胡惟庸,李善长,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连子宁,卓敬,
7、从小二自编的一首不成体的诗就能简单概括汉朝名将,长平侯卫青的一生,他是善始善终而逝。
8、漠北之战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9、汉武帝借机就彻底灭了卫家的势力,卫家的长子被杀了,魏青那两个儿子被贬为平民,从此卫家不复存在了。 卫青他是一个大将军,卫青在当时是一个强有力的外援对于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因为卫青的军事实力,所以在卫青在世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敢诬陷攻击太子刘据和卫子夫,并且当汉武帝要杀死卫青之后,就已经想到了要把整个家族都给铲除掉,但是汉武帝也没有下狠心灭了整个家族。
10、卫青帮助汉武帝收复了河套地区,打败匈奴,对汉代北方疆域的开拓与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卫青的一生都在沙场征战,为汉朝的稳定发展做着努力,最终在漠北大战胜利后没有机会再出征,最终病逝。
11、卫青作战能力十分强悍,七征匈奴,打的对手毫无还手之力,被赶回了老家,从而使汉朝恢复了昔日统治的地区。
12、汉武帝之前,先有吕后专权,后有窦太后专权,特别是窦太后专权,是汉武帝亲身经历过的,他痛恨外戚干政。
13、卫青是寿终正寝而死的,也没有被灭九族。卫青死后,他的儿子卫伉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因为牵扯到了巫蛊一案而被处死。卫青的子嗣后代并没有牵涉其中。
14、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青的三姐卫子夫被灞上扫墓做客平阳府的汉武帝看中。从此,卫家正式登山了历史舞台成为大汉王朝的外戚,卫青也从此开启了他在大汉王朝的政治生涯,成为历史风云人物;
15、路博德却说此时匈奴正盛,不适合开战,所以请求汉武帝让李陵缓缓。但是汉武帝却怒斥路博德,并且传令李陵,让李陵出战并且质问他与路博德说什么了,为什么路博德请求缓缓再战。之后李陵远征匈奴,但是不幸被匈奴主力围攻,最后转战三千多里,歼敌万余人。李陵确实是一个将才,他在被匈奴主力围攻下还能且战且退,最终退至边境,距离汉塞只有百里之遥。如果按照原本的计划,此时路博德应该在接应李陵,但是此时汉朝竟然没有派一兵一卒增援李陵。距离汉塞不足百里之遥,汉军难道就没有巡视斥候吗?战争打了这么久,汉塞难道就一点都不知道吗?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汉塞放弃增援。因为没有援兵,李陵麾下的管敢叛逃,最终带领匈奴灭了李陵军队,李陵因此被俘。
16、yonggedushi
17、巫蛊天子一事一出,无论真假,在汉武帝看来,严惩此事不仅可以削弱卫氏实力,还能给群臣提个醒,“你们若想乱朕江山,便是死无葬身之地”,于是公孙贺父子被抓入狱,并且死在狱中。
18、第三个措施,斩草除根。
19、霍去病是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有意思的是,跟舅舅卫青一样,霍去病也是一名私生子。或许基于同病相怜,卫青很疼爱这位外甥,对他寄予厚望。
20、公元前106年,卫青去世后,很多觊觎太子之位的人都认为刘据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所以开始在汉武帝面前构陷刘据,打击卫氏势力。此时的汉武帝可能也认为外戚势力过大,将来太子刘据登基之后,很可能无法收回权力,所以开始着手打击卫氏一门。卫青的长子卫伉也因此失去了侯爵,被汉武帝发配边疆,修筑了五年的边关城池。
三、卫青为什么被灭九族卫子夫
1、但是在卫青在世之时言行十分的当,一丝一毫想要夺权的心思也没有,对自己家族中的人也是管教甚严。
2、刘彻就被婀娜多姿的卫子夫所吸引,于是当晚就宠幸了卫子夫。不久卫子夫即被汉武帝接进宫中,卫青也沾了姐姐的光被安排在建章宫当差。
3、老刘家可以说第一爱自己,第二爱江山,剩下的都不值得去爱,这期间谁要是给他捣乱他就弄死谁!卫青和霍去病,大家都知道封狼居胥的人物,汉武帝能够作为名传青史的皇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卫青和霍去病能够驱逐匈奴的原因。可是不幸的也是卫青功劳太大了,他有个姐姐叫卫子夫!
4、汉武帝一生经历无数征伐,对于刘据的谋反,自然不惧,很快刘据就被镇压了下去,刘据本人也因此而自杀。同时自杀的还有刘据的生母,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
5、汉武帝这个人疑心非常重,而且他是一个非常强势的皇帝,容不下其他势力过于庞大的家族,卫青家族几乎掌控了朝廷的重要的职位,为啥汉武帝下狠心要灭了卫青家族呢?
6、江充和心腹爪牙进入后宫,对每一个宫都掘地三尺,搜查木偶,甚至武帝御座下的地面也被挖掘了。太子东宫和皇后中宫,也要挖地三尺。江充挖完之后,奏报刘彻,声称在东宫和中宫挖出的木偶为数最多,并且每个木偶身上都写了许多咒语,诅咒武帝,言辞不堪入目。
7、卫青成年后,随母亲在驸马平阳侯曹寿家做了一名骑马随从,专门保护曹寿的妻子平阳公主。
8、这是因为朝廷太黑了。一开始,虽然卫青屡战屡胜,汉武帝很高兴,但站在对面的许多大臣,终日都在汉武帝耳中。众人一边吹气,一边说人民很支持魏青,认为他是一个为人民着想、为国家着想的人。这次两次就好了。多少次之后,汉武帝怎么能容忍魏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比他高多少?没有一个皇帝能接受!
9、这怎么说呢?两次灭掉自己亲手扶持起来的外戚集团,也就汉武帝做得到了。人狠起来,真的是六亲不认。
10、只可惜,汉昭帝二十出头便英年早逝了,连儿子都没有留下。在汉昭帝去世之后,霍光失去了一切制约,成为了“无冕之君”!但是,霍子孟这个人野心似乎也并是非常不大,他并没有改朝换代的企图。于是,在汉昭帝去世后,在霍光的主导下,迎立了汉昭帝五哥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时任昌邑王刘贺为皇帝。但是,刘贺很显然是低估了霍子孟在朝中的地位和能量,刚刚从昌邑封地抵达长安的刘贺便迫不及待开始“抢班夺权”,大肆任用自己在昌邑的旧臣,企图从霍子孟手中抢回实权。此举直接刺激了霍子孟敏感的神经,一个月不到,霍子孟便以“荒淫无度、不保社稷”为由,用自己外孙女上官太后的名字废黜了刘贺!自此,霍子孟权倾朝野,玩弄皇帝于股掌之间!
11、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希望能帮助到你
12、当卫青与霍去病为首的外戚家族如日中天之时,汉武帝慢慢地宠幸李夫人,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与李延年,形成对抗的势力,依旧掌控在汉武帝手中。在元封五年(公元105年)一代名将,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因病逝世,陪葬于汉武帝的茂陵,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漠北征伐感染瘟疫,年纪24岁就病逝的时刻,证明卫霍两家的外戚家族最强大的支柱倒下了。
13、他为了得到王位,杀了很多干政的外戚,丝毫不留情面,他害怕陈阿娇的事情再次出现在他的身边。
14、霍光恨透了钩弋夫人、李广利、刘屈氂这群人,对于双手沾满卫氏鲜血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不久就建议汉武帝处死了钩弋夫人,理由是作为太子的亲娘,“子幼母壮”必乱其政。后元元年,侍中仆射莽何罗与他的弟弟重合侯马通密谋造反,被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人共同诛杀。这两位也正是参与巫蛊之祸、对卫氏抡起屠刀的刽子手之一。随后,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叛逃匈奴。卫家的仇报了。
15、卫青的母亲被称为卫媪。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即卫长子,长女卫孺(《汉书》作卫君孺,《史记》作卫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后卫媪与来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
16、而汉武帝诛杀的只是卫伉一人,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
17、在后面的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印证这一点:汉武帝立年幼的刘弗陵为继承人,为了避免皇帝年幼,太后专政的情况出现,他在死前还专门杀掉了刘弗陵的生母。
18、卫青的大姐卫君孺也很厉害,她嫁给了当时的丞相、葛绎侯公孙贺做媳妇儿,他俩的儿子公孙敬声也是九卿之被汉武帝提拔为太仆。
19、此时汉武帝就是要扶持李广利,但是又怕李广利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所以就把陇西李家拉上了。陇西李家本身就是将门世家,能力绝对是有的,而且和卫家有矛盾,因此在李广利征讨大宛时汉武帝让李陵负责李广利军队的辎重。李陵在当时名气还是很大的,汉武帝觉得他有李广的风范,所以让他担当重任。但是没想到李陵请求自己带领一路军队,这件事的意义很大。如果但看这件事,可能就觉得李陵是纯粹的想要表现自己。毕竟李家刚刚经历打击,李陵想要重振陇西李氏的威风,所以请求自带一路,建功立业。
20、在刘据才仅仅七岁的时候,皇帝就把刘据立为了太子。可以看得出来,汉武帝对刘据给予了厚望。汉武帝为刘据安排了很多老师去教导刘据,希望他成为帝王之才。根据史书的记载,刘据和他喜欢任用酷吏的父亲不一样,他很宽厚仁慈,汉武帝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汉武帝手下的那一群酷吏就有了意见,因为他们担心,等到太子刘据上位以后会找他们清算,因此,这些人就勾结起来,对皇帝进献谗言,企图扳倒刘据。
四、卫青为什么被灭九族高阳公主怎么样
1、卫青家族是汉武帝执政期间最有权势的家族。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将军像他们家族那样都是为国效力的,他的姐姐,弟弟,甚至是父母都是皇帝的官,但是,为何在卫青死后,汉武帝才开始将整个卫家家族连根拔除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首先卫青是一代武将。
2、卫青受封受赏,官至司马大将军,进朝堂议政,比当时的宰相的地位也要高上一些。
3、即使在卫青晚年的时候,有不少人在汉武帝耳边说卫青的不是,汉武帝这样一个心狠手辣之人,也只是削弱了卫青的权利,转而重视了他的侄儿霍去病。
4、有一个叫江充的酷吏,趁着汉武帝老年多病的时候对汉武帝说,汉武帝生病是因为宫中有人诅咒,于是,汉武帝命令江冲去在宫中彻查巫蛊,江充通过陷害在太子宫中发现巫蛊,太子不得已联合皇后利用宫中的势力,先把江充给杀死,但是其他小人向皇帝报告说,江充造反,皇帝派兵去镇压,太子不肯受辱,最后自尽而亡,皇后卫子夫也选择了自尽而亡,家族势力遭到清洗。
5、在汉朝初期,汉室就有出现过吕后把权的经历,再加上距离汉武帝最近的时期,汉室也被一个窦氏所把控着,所以,对于外戚干政这件事,汉朝皇帝是尤为忌讳的,尤其是汉武帝对此也是十分痛恨的,卫青在世时,皇帝对他还是很有信任的,毕竟卫青所做的事,有目共睹,汉武帝也会给予他相应的报酬和赏赐,可是,等到了卫青一去世,卫家值得汉武帝信任有加的人却不存在了,再加上,此时一些人的煽风点火,暗传谣言,使卫家的命运更加的坎坷。
6、卫青作战能力十分强悍,七征匈奴,打的对手毫无还手之力,被赶回了老家,从而使汉朝恢复了昔日统治的地区,在卫青回朝后,汉武帝还将他拜为大将军,统治全国的军事力量,他的权势在当时的丞相之上,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可见他受到的恩宠是多么的恩厚,古人云:树大招风。
7、这时候,一个叫江充的人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查探是谁在诅咒汉武帝。同时,汉武帝还派了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协助江充。
8、李陵出自陇西李氏,李家世为将门,更是以军功名满天下。昔日李广威震一时,文帝感慨道:“可惜他生不逢时,如果生在高祖时期,起码是个万户侯。”家族的荣誉与生俱来,但是有的时候家族的荣誉也会压垮一切。李家是靠本事建功立业的,自然看不起那些靠女人上位的外戚,因此武帝派遣卫霍北伐匈奴的时候李广“数自请行”。武帝顾忌老将军的面子,所以准许了李广的请命,但是又吩咐卫青不要让老将军独担重任(注释1)。不过有意思的是卫青利用这一点坑了李广,在已经发现匈奴单于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好友公孙敖替代了李广的职务(先锋主将),并且让老将军走艰难险阻的东路。(ps:记住公孙敖和卫青是好友关系,且抢了李广的职务)
9、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压倒了卫家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就是汉武帝病倒了,经常出现幻觉,这时,有人上报皇帝的病跟巫术有关,得知消息的汉武帝十分生气,下令彻查此事,抓住这次机会的一些卫家仇人,设计陷害了太子刘据想要造反的事情,这让汉武帝十分震怒,于是乎,卫家一夜之间受到牵连,遭了大祸,死的死,逃的逃,顷刻间,曾拥有巨大权势的家族就这么消失了。
10、燎原之火,你好:九族是以自己开始起计上数四代为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下数四代为子、孙、曾孙、玄孙
11、李陵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后世对李陵的悲剧争议非常大。有一些人认为李陵贪生怕死而且还投降于匈奴,这是非常耻辱的,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李陵的下场表示非常同情,而且认为李陵的悲剧另有隐情。李陵出身将门世家,为什么最后不顾气节而投降?到底是李陵贪生怕死还是权力的牺牲品?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件事。
12、外戚势力对于最高统治者的影响是很大,西汉时期就出现过严重的外戚势力干政事件,外戚势力一旦处理不好就对导致皇权旁落,西汉初年就出现过吕后干政事件,严重影响了刘氏家族的势力,霍光时期也是由于干政后来被灭门。既然有那么多例子,那么汉武帝时期的卫青家族自然也逃不过被灭门的悲剧。
13、此皇帝一个怪癖让许多宫女累倒病死带头反抗的宫女遭诛灭九族
14、功高震主是每个朝代里皇帝所要面对的问题,若是遇到了一个贤明的君主,可以宽容和信任自己的臣子,放手去让臣子做事,这种情况下,臣子肯定会感恩戴德的去为主做事。
15、公孙贺一家,卫伉一家,以及皇后卫子夫。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跟卫家有关系。
16、其实主要便是功高盖主。卫青的地位是汉武帝一点一点抬上去的,但卫氏家族也是汉武帝一步一步拉垮的。
17、至于李夫人,也比不上卫子夫。昌邑王刘髆,也无法取代刘据的位置。所以李广利死后,老李家又被汉武帝给灭了。昌邑王刘髆也是郁郁而终,和汉武帝同一年去世。
18、(卫青)这是一个秧及池鱼的故事古代除非冒了谋反大罪,才会被皇帝抄家灭族。汉武帝晚年,巫蛊之术一度在汉朝盛行。公元前91年,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使用巫蛊诅咒汉武帝,并且与阳石公主偷情。
19、从此,他的家族也变得显赫尊贵,但是,为什么卫青一死他的家族就遭到了灭族之祸呢?
20、霍去病、卫青的先后去世,让卫家少了两座最大的靠山,所谓人走茶凉,就是这么回事。霍去病、卫青在外领兵,卫子夫身为皇后,那么卫家就可以屹立不倒,霍去病、卫青一死,加之卫子夫年老色衰,卫家的权势也就一落千丈,汉武帝杀人也就没了顾忌。
五、霍去病为什么被灭九族
1、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卫青是一个私生子,小时候放过羊。长大后,他因为三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宠幸,得以进入宫中,成为皇帝身边的建章监和侍中。
2、卫青不仅有汉朝第一将军的美誉,而且身为国大爷,身边拥护他的人不计其数。不过,有时候在威势压倒的时候,也会有一种分心的态度,哪怕卫青并没有阴谋的意思。同时,我心里一直是支持汉武帝的,但像皇上这样的人,几乎不可能完全信任一个人,尤其是卫青,还握着手中的军权。卫青真要模仿,就陪在他身边。他身上肯定有这么多人,这或许也是他以后必死的原因之一吧!卫青在世之前,汉武帝用得不少,但卫清死后,汉武帝很快派人灭了卫家。可以说全家都被处死了。就连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也不放过。魏青做了什么?要是能让武寒帝如此生气呢?
3、唉!~城市的发展让宗族关系都给遗忘了九族是指你所在的家族,你家族里面最年长的人“管辖”下的所有人,这个涉及到古代的社会制度问题,具体就不说了,你给的分太少了。
4、为什么汉武帝不下达增援的军令?很明显是记恨李陵心高气傲,不愿意与李广利同流,因此坑了李陵。之后李广利能力不足,汉武帝又后悔坑李陵了,所以派人去请李陵回来。有意思的是汉武帝派公孙敖去请李陵,结果公孙敖没有见到李陵,但是抓了一个俘虏,俘虏说李陵正在给匈奴练兵。公孙敖把这一消息传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听后勃然大怒,下令杀李陵全家。但之后事情查清了,是这个小兵记错了,把李绪当成了李陵,也就是说李陵从未给匈奴带兵。大家觉得事情有那么巧合吗?不要忘了,公孙敖就是和李广抢战功的人,是卫青的死党。公孙敖怎么可能把李陵请回来,请回来和卫青斗吗?
5、卫青一面行军,一面作战,身体负荷太大,最终致使建康状况崩溃。回到长安后,卫青便有了病根子,随后几年间,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并且有了恶化趋势。加上,之前战争留下的旧伤复发,以致卫青到了四十多岁便因病去世。
6、公元前129年,匈奴骑兵大举入侵,汉兵分四路出击。其余三路皆失利,只有卫青一路在龙城之战获大胜而归。武帝大喜,封他为关内侯。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公元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爆发漠南之战。
7、其次他的死肯定不是因为霍乱。当年很有名的一段就是关于巫蛊事件,从他大儿子开始被人造谣说他与巫师有关,并且要毒害皇帝,到了最后就说他的家族全部都是巫师,当然这件事最后顺利的解决了,皇帝也是和以前一样宠爱着他。
8、太子得知自己被江充诬告,非常恐惧。刘据清楚武帝偏信江充,在无计可施,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采用了少傅石德的计策,派人佯称天子使者,收捕江充,一举把江充及其死党杀死。
9、卫青利用右贤王傲慢轻敌、麻痹大意的弱点,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捷报传到长安,汉武帝喜出望外,特派使者赶到边塞,拜卫青为大将军,统帅六师。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重挫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侵。
10、汉武帝就不说了,我想先说说卫青,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大家应该在电视剧里也看过,无权无势,皇帝最喜欢这种无权无势的解语花,因为没有威胁,不需要权衡。后来卫青上线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可是作战能力超群,更是得皇帝的欢心,因为背后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可以听命于自己。
11、综合这些事,再联合汉初的一些事,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汉武帝之所以要杀掉卫伉一家,目的是为了帮助刘据剪除外戚势力。
12、卫青除了三个儿子之外,还有三个地位显赫的姐姐,分别是长姐卫君孺,嫁给了宰相公孙贺。二姐卫少儿,生育了冠军侯霍去病。三姐卫子夫嫁给了汉武帝,并且生育了太子刘据。因此,在朝廷上形成了庞大的势力,卫氏一门也全部聚集在了太子刘据的麾下。
13、李夫人深得汉武帝宠幸,她的儿子刘髆也是汉武帝比较聪明的儿子。此外汉武帝还特地重用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将其封为贰师将军,率军攻打匈奴、大宛等国。李夫人的另一个哥哥李延年,更是汉武帝十分钟爱的音乐家,他被封为协律都尉。
14、在汉朝初期,汉室就有出现过吕后把权的经历,再加上距离汉武帝最近的时期,汉室也被一个窦氏所把控着。
15、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汉书》中的记载: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巫蛊之祸中霍光的态度耐人寻味,他选择了不言,就是不发表任何观点。霍光清楚太子和卫皇后是无辜的,但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因为做出决定的是汉武帝,而受宠且获利最大的的是钩弋夫人,以及手握大权的李夫人一脉的大将军李广利和宰相刘屈氂,卫氏只剩下了自己和还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此刻,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16、除了这一点,无论怎么样,汉宣帝作为废太子的孙子,本来与皇位是绝缘的。正式因为霍子孟,他才能够最终得以继承皇位。如果否定了霍子孟,且不说什么“恩将仇报、卸磨杀驴”。既然霍子孟是大奸巨恶,那么霍子孟当初立汉宣帝为帝是否合法呢?这就涉及到汉宣帝自身地位的合法性问题了。否定了霍子孟等于就是否定了自身的合法性,汉宣帝断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17、汉武帝晚年,逐渐年事已高的汉武帝疑心重重,经常怀疑有人在暗地里用巫蛊之术诅咒于他。
18、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卫青首征,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700人,取得胜利,被封为关内侯。
19、汉武帝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战功,特加封他们为大司马,得以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以代太尉之职。
20、可是,等到了卫青一去世,卫家值得汉武帝信任有加的人却不存在了,再加上,此时一些人的煽风点火,暗传谣言,使卫家的命运更加的坎坷。
六、卫青为什么被灭九族
1、西汉一代名将卫青一生戎马、忠君报国、屡败匈奴战功赫赫,生前显贵风光死后却悲惨凄凉,非但风光不再,还被杀子灭族。原因之一:其长子恃其父之功,目无法纪为恶作歹,引起汉武帝痛恨。原因之二:被奸臣江充一手制造的巫蛊之祸陷害谋反,被年迈昏聩多疑的汉武帝信以为真。原因之三:汉武帝还是忌惮卫氏家族的地位。所以大将军卫青死于,其子孙家族却落得家破人亡、满门被灭、三族被诛的悲惨结局。
2、于是江充一边向汉武帝进谗言,说是盅惑不彻底根除,可能会危及皇上的安全,就连皇宫也要彻查,不可掉以轻心。汉武帝老年糊涂,疑神疑鬼当中越发觉江充此言有理,便给予江充更大权利,让他彻底查证此事。
3、卫青死后,卫氏家族就被汉武帝灭族,连根拔起,屠杀殆尽,即使是身为自己为后三十多年的妻子卫子夫也不放过。
4、卫家成员被诛杀的原因主要是巫蛊之祸。
5、如果是说霍子孟一点儿改朝换代的野心都没有,那恐怕也不太可能。但是,彼时的汉王朝并不是王莽、曹操时期的汉王朝,霍子孟想姓改朝换代之事,阻力无疑会相当巨大,很可能得不偿失。不得不说,霍子孟的头脑还是非常清醒的,并没有被“绝对权力”冲昏头脑。因此,霍子孟并没有产生改朝换代的想法,在刘贺被废之后,选择了自己“挂名表哥”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继承皇位,是为汉宣帝。
6、这么说吧,也就是卫青死得早,不然卫青得让汉武帝亲手给弄死,怎么说呢,刘邦这一家子,有一说一都是天性凉薄之人,前有刘邦不管戚夫人,后有汉武帝宠妾灭妻!汉武帝当年为了当太子弄了个金屋藏娇,可是过后当了皇帝立马卸磨杀驴立了卫子夫,然后晚年又因为钩弋夫人杀了卫青满门。
7、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事件。
8、司马迁赞曰:“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
9、卫青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是因为有卫子夫这个姐姐,让他的起点比一般人高了一些。到了后来,他的军功越来越多,而卫子夫因为年老色衰,在汉武帝心里的地位也在慢慢下降。只要卫青活着,卫子夫等人就有一个很强大的靠山,但在卫青死后,靠山没了,宠爱没了,又遇到了巫蛊之祸,卫子夫等人就开始遭殃了。
10、功高盖主,外戚干政,哪一个不是死罪?这就是古代皇权的残酷,上一刻你是我离不开的国之重臣,下一刻危险解除,为了巩固皇权,那么你必须死。伴君如伴虎,这不是很正常吗?
11、霍去病也成了大司马以后,显然就不怎么听话了。即使他的心还是向着卫青,可地位已经不允许了。因为那帮跟着他的兄弟们,不会允许霍去病再做卫青的马仔,他们希望自己的领导独树一帜。这么一来这帮人也会沾光。
12、太平天国最凶残之人屠杀东王府2万人最后被洪秀全剁成肉块
13、卫青的长子长平侯卫伉由于受巫蛊牵连,坐诛,但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汉宣帝、汉成帝以及汉平帝时期,卫青的后人以皇帝诏复家。汉宣帝元康四年,诏赐青孙钱五十万,复家。汉成帝永始元年,青曾孙玄以长安公乗为侍郎。汉平帝元始四年,赐青玄孙赏爵关内侯。
14、汉武帝深知外戚专权危害很大,吕后专权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如何能容忍卫家继续壮大下去。帝王卧榻之侧岂容旁人酣睡,更何况这个帝王是汉武帝呢?他连年征战,一个想要征服世界的男人,控制欲是非常强的。他见不得卫家功高盖主,更何况晚年的他身体不好,看到日益强盛的卫家自然会不舒服,所以便动了灭掉卫家的念头。
15、匈奴悲鸣:“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16、卫青家族是汉武帝时代最有权势的家族,皇后、太子、大将军、骠骑将军、丞相等都出自其家。但卫氏家族却下场凄惨,在卫青死后,汉武帝开始清理卫家,卫家九族被灭。
17、霍去病死了以后,汉武帝辛苦栽培多年的心血也就这么没了。朝堂之中再次一边倒,全都倒向了卫青,这是汉武帝所料想不到的。
18、公孙家族在当时也是属于卫氏的外戚之公孙家的家主公孙贺,也就是公孙敬的父亲,他的妻子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孺。
19、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夺权,汉武帝才会寻找理由将卫青灭九族。卫青在世时的权力就已经很大了,而且大将军在人们的心目中很有威望,即使后来卫青死了,但是外戚的势力仍然被汉武帝所忌惮,所以汉武帝才寻找理由灭卫青九族。这是当时为了巩固皇权最好的办法,汉武帝就用卫家行巫蛊之术为由,灭了卫青九族。
20、卫青的童年并不如他的功绩一般耀眼,他是一个私生子,被养在父亲家,从小被当作奴隶畜生一样对待。骨子里的尊严让卫青不愿再受到屈辱,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奴骑。
1、卫氏悉灭"指的并非是卫氏被灭族,而是说卫氏在朝中的势力尽数被灭。那么堂堂卫氏,何至于此?原因有分别是:其卫氏势力太大,导致树大招风;其卷入了巫蛊之祸,导致卫青长子被牵连致死;其卷入酎金夺爵,导致卫青次子和三子被削夺爵位。
2、很快,朱安世就被公孙贺给抓了。然而被抓之后的朱安世,直接反咬公孙贺一口,说公孙敬声与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并且在驰道上埋了人偶来诅咒汉武帝。
3、第一个措施,提拔霍去病。
4、公孙敬当时被人诬告与阳石公主私通,并且做了巫蛊天子之事。汉王朝当时的情况本就内忧严重。
5、我们先来看一下巫蛊之祸事件前后被牵扯的人有哪些。
6、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7、第一阶段是卫家鼎盛时期,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是卫青的姐姐,按现在的说法,卫青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加上卫青为人正直大度、骁勇善战,并没有因为他是汉武帝的小舅子而恃宠而骄。卫青七征匈奴,收复了龙城、河朔、高阙等地,远征漠北,立下赫赫战功,汉武帝的江山稳定、国泰民安,离不开卫青和霍去病他们的功劳,他们因军功封侯也是理所应当。
8、那么卫青的家族又有怎样“树大招风”的权利能让一个皇帝忌惮到这种程度呢?
9、这事儿关联性太强了,所谓“矫制不害”其实就是善意地假传圣旨,没有造成什么伤害,甚至还有功劳。因此往日犯此罪者,不仅不会被责罚,甚至会受到嘉奖。
10、汉武帝狠啊,狠起来连自己的三族都要诛灭。巫蛊之祸爆发以后,汉武帝逼死了自己的皇后卫子夫、自己的儿子刘据,还在混乱之中,诛灭了刘据全家,只留下了刘据的小孙子刘询。
11、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12、功高震主是每个朝代里皇帝所要面对的问题,若是遇到了一个贤明的君主,可以宽容和信任自己的臣子,放手去让臣子做事,这种情况下,臣子肯定会感恩戴德的去为主做事,但是,遇到了昏庸的君主,再加上能干的臣子,那么事情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好的变化了。
13、此后,卫青六次征伐匈奴,每战必胜。特别是在漠北之战,消灭了匈奴骑兵的主力部队,使得匈奴一蹶不振,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14、那是在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征伐韩王信,不料被当时欧亚大陆最大的骑军集团、匈奴骑兵包围在白登山,长达7天7夜之久。如果不是陈平献计向冒顿单于的妻子行贿,刘邦等人才得以脱险。
15、一眨眼功夫,卫氏家族就失去了4位侯爵,要不是在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的话,卫伉也不可能承袭长平侯爵位了。
16、所以说这集团的覆灭,对汉武帝本身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不过我们不用为汉武帝担心,人家小手段多着呢!
17、前面提到皇帝有最高的权利,所以他们想要所有人都臣服于他们,而在这里面汉武帝是最独裁、最有控制欲的皇帝之一。当卫氏一族慢慢崛起之后,当卫青有越来越威望的名声之后,一方面是汉武帝害怕卫氏一族功高盖主,另一方面汉朝从刚开始便有后宫干政的情况,吕后、窦太后都有干政的情况,并且汉代皇太后的权利不亚于皇帝的权利。
18、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
19、历史上的名将多于星辰,而最终能够得以善终的却少之又少。今天要说的这位大汉王朝伟大的将军,叫做卫青,这个名字,大家肯定不陌生,他和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最能打的两位将军,打的匈奴濒临奔溃,让汉王朝面对宿敌匈奴的时候,有了正面硬刚的底气,而且打下了当时珍贵的河西走廊,让汉王朝开始与西域联通。正是有了这份赫赫功绩,让汉王朝开始真正崛起,成为当时能够抵抗匈奴的强大国家。
20、卫系家族仅存二个人,一个是霍光,另一个是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他们会遵循公羊儒家学说为卫家复仇吗?
- 上一篇:85句父子同心兄弟同心这句话怎么说的(精选父子同心的句子简短)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11℃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323℃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758℃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5℃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1434℃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1035℃龙的成语吉祥语【文案整理42句】
- 845℃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818℃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814℃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805℃罗曼罗兰名言名句发现美的眼睛【文案整理61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