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49句借雨寄托思念的古文有哪些(精选借雨寄托思念的自编诗)
admin 2024-01-30 14:18:33 文案短句 ℃一、借雨寄托思念的古文
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2、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4、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例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何时来?甚为思念。何日归?甚念。何日归欤?念汝甚矣!几时来?吾念甚矣。何时至吾所?甚念。问君几时归?吾念汝甚矣。(前后两句可自行搭配)
7、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8、(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9、这种感觉真的很糟,因为一句话就高兴半天,发现了一件事就心凉半截,喜欢不能太明显,不然不值钱。
10、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11、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12、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13、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方法
14、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5、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16、“无私奉献精神”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是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更是奉献。
17、(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18、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9、《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李清照:“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20、月老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二、借雨寄托思念的自编诗
1、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解释):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与其两个人在一起相互纠缠痛苦,还不如回到当年谁也不认识谁,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痛。
2、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3、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4、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5、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6、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青鸟不传云外信,定向空结雨中愁.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春雨过枫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8、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9、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10、(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11、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12、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13、这几句从人到月,从今到古,寓哲理于抒情之中,表现了洒脱、旷达和无奈的复杂情感。
14、想"是“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痛苦等待;
15、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如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16、释义:磻溪之上暮云渐起,慈福寺边夕阳西落,骤起的凉风满布西楼,一场山雨眼看就要来了。
17、(答案)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19、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大雾渐渐地变浓了,雨如丝线般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芒。
20、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三、借雨寄托思念的古文有哪些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湖心亭看雪》)
2、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5、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6、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7、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8、释义: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
9、☞2020春学期丨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10、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1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12、释义: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13、②“鹧鸪”还象征历史盛衰沧桑变迁。例如李白《越中览古》)“只今惟有鹧鸪飞”。
14、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李清照:“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7、(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18、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19、(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20、(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四、借雨表达思念的诗
1、我这一辈子就应该做一个诗人吗?为什么骑上瘦驴在细雨中到剑门关去?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下雨,冲走了什么;雨过天晴的太阳,带来了什么。没有,都没有。
4、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5、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②乡思乡愁。例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8、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9、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亮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10、《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共41篇。
11、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1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3、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14、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5、☞2020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汇总
16、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1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8、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1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20、《岳阳楼记》中传诵千古,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借雨寄托思念的古文句子
1、《登府城望祖母陈太妃》茔明代:朱诚泳乐游原近少陵原,芳草萋萋接远天。惆怅慈颜无复见,不禁双泪一潸然。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注意把握诗歌前三联描写的具体内容。前三联写了雨过天晴之后诗人前往苏家途中看到的景色:首联,写雨过天晴,路上尘土涤净;颔联,写逐渐散去的紫烟依然笼罩皇宫,雨过日丽;颈联,写红花沾雨、绿柳轻拂马匹。对其进行概括即可。
4、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6、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7、这首词表现出作者复杂的情感,既有知音难觅的苦闷,也有关塞行役的艰辛;既有背井离乡的无奈,也有英雄失路的落寞,同时还有对朝代兴衰的深沉感叹。
8、《行路难》(其一)中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9、作恩爱夫妻的比喻。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10、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
11、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12、(2015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13、(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14、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5、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16、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17、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8、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道理: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19、C.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苍颜白发
20、古代文化知识中的“五”
六、借雨寄托思念的古文
1、(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用典、联想想象、正侧面结合、衬托、乐景写哀情、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小中见大、等。
2、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3、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4、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与离愁贴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5、孔方兄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6、《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翻译:一日不见她,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翻译: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向左转|向右转《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7、记事(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
8、因为中秋节月亮就很圆,就像一家人团聚了,而平时月亮有缺有圆,诗人如果在晚上看夜空,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家乡、亲人、朋友。
9、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10、本词中,词人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边塞画面?有何作用?
11、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12、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13、香炉中的熏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人间何其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14、《潼关》中谭嗣同以大气浩然之笔抒发冲决一切人生羁绊的豪迈情怀的诗句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5、中小学生必读名著、必背古诗词
16、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悲伤凄凉的情感。例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等都是借助猿啼来表达伤感情绪。
17、2012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含答案解析
18、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19、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写现在之衰,来抒发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孤零的感慨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0、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1、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2、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例如柳永《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
7、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8、现代文阅读的人称作用复习及模拟检测
9、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10、范仲淹字希文,他年轻时就有志气有操守。当时吕夷简执掌朝政,被任用和得到提拔的人大多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向仁宗)呈上一份《百官图》,指着图上百官升迁的次序说:“像这样的是循序升迁,像这样的是不合顺序的升迁,循序升迁是(符合)公理的,越序升迁是(遵循)个人意愿。况且提拔和黜降(天子的)近臣,凡是超过标准的提拔,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吕夷简很不高兴。
11、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12、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13、天街小雨润如酥,远看有色近却无。
14、社会现象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本文借物说理,托物言志,以千里马的遭遇,讽喻当世不知用人,感叹自身怀才不遇。文中作者的人才观作者主张通过伯乐发现人才。你对这种人才观是怎样看的这种人才观具有片面性,选拔人才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15、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全诗的意思是:经历过大海的广阔无边,不会再被别的水所吸引,经历过巫山的云雨缠绵,别处的景致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花争艳,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16、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17、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18、温儒敏:语文新教材新高考,专治不读书(附1~12年级必读书单)
19、动动手指点“在看”,简单一点大家看!
20、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抒发自己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4、《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5、(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
6、(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等。情感主要有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生活闲适。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8、内容:第一句描写的是江边送别的情景。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见茫茫江水,耳畔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声。作用:画面呈现出落寞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点题,“客散”照应题目中的“送”,表明与友人的分别,同时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
9、①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例如高适《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 上一篇:95句瘦西湖夜景门票多少钱(精选瘦西湖夜游门票多少钱)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11℃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324℃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758℃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70℃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1435℃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1038℃龙的成语吉祥语【文案整理42句】
- 848℃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818℃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814℃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807℃罗曼罗兰名言名句发现美的眼睛【文案整理61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