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华罗庚的成长故事简短【文案整理24句】
admin 2023-03-09 08:54:24 个性说说 ℃华罗庚的成长故事简短
1、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2、华罗庚的父亲是经营杂货店的小业主,由于经营惨淡,家境每况愈下,致使上中学不久的华罗庚辍学,当了杂货店的记账员。在繁琐、单调的劳作中,他并没有放弃最大的嗜好--数学研究。
3、华罗庚不仅在学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更有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始终表现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4、1979年,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应邀到英国讲学。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女学者来到华罗庚面前敬酒,突然,她扬声问道:“华教授,您不为自己当初回国感到后悔吗?”这里说的“当初”,是指1950年。那年春天,华罗庚欣闻祖国大陆解放的消息,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裕的条件,带领全家人回国。途径香港时,他发了一封《致留美学生公开信》,信中写道:“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建立。”“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面对这位女学者不友好的提问,华罗庚坚定而又礼貌地回答说:“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铿锵有力的回答,掷地有声,爱国的挚情,溢于言表,充分体现了他爱国情操。孩子们,从数学家华罗庚的两个小故事中,我们是不是要鼓励自己认真学习数学,同时,更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5、拜伦说:“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会爱。”是啊!你不爱国,祖国就不爱你;你爱国,祖国永远会记住你!
6、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
7、华罗庚就是这样,边干活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盛夏酷暑,他都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就连一场大病使他终身残疾,都没有难倒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强。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不断地朝着数学的殿堂大步迈进。他仅用了五年时间,自学了高中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为独立研究数论夯实了基础。(华罗庚的成长故事简短)。
8、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久了,街坊邻居都传为笑谈,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
9、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内外著名的数学杂志上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10、华罗庚在童年时,很羡慕骑着马的人.他居然把一个小木凳子上面钻了一个铜钱般大小的洞,用一根绳子套着当马骑,嘴里还叫着:“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张凳子还存放在“华罗庚纪念馆”里面.稍大些,华罗庚又把小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一前一后,学着骑马人的样子.
11、同学们,学学华罗庚、冯如、钱学森这些爱国科学家吧!记住:我们的未来是努力奋斗、报效祖国,让我们国家的五星红旗再次升上其他国家的天上;让我们的五星红旗再在天空上飘扬吧!
12、灯节,船会,凡是热闹的地方都是华罗庚喜欢的地方.玩累了,他就躺在野地里或菜地里睡觉,急得家里的人到处找他,到处寻问他的下落.乡里人总是这样回答华家的人:“放心吧!你家的罗罗丢不了,会回来的.”有时在菜地里找到了在正在睡觉的华罗庚,有时他玩累了,自己回家了.。(华罗庚的成长故事简短)。
13、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魏尔教授之邀赴美进行学术访问。在美国的四年,他拓展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认真研究了应用数学的情况,特别是电子计算机,要知道那时候全世界第一台计算机才刚刚诞生。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此时的华罗庚已经被伊利诺依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不少人都认为华罗庚不会回来了。可是,谁也没想到,此时的华罗庚内心是多么渴望早点回到自己的祖国。最终,华罗庚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克服了来自美国政府所带来的种种困难,携家人回国。1950年2月,在归国的船上,华罗庚写下了《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他坦露出了一颗热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我先诸位回去了。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这一年,华罗庚40岁。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和夫人、孩子抵达北京。
14、华罗庚一心想为祖国争光,获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华罗庚一声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但现在,有很多人不但不爱许热西,还去做一些犯法的事情。
15、终于可以出去好好的玩一玩啦,正当我规划怎么玩的时候,突然间我看到了爸爸桌子上放了一本书——《数学家华罗庚》,当我打开第一页我就被里面主人公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16、清河桥东共有五家小店.从桥上走下来,为首的是一家窑货铺,然后是水果店,“乾生泰”,米行与烟店.“乾生泰”实际上是一个代销店.主要卖棉花,从中拿点佣金.华老祥还在另一个代销店“恒泰丝行”做点事.华老祥很精明,只要用手摸一下生丝与棉花,就知道它们属于什么等级,值多少钱一斤.“乾生泰”这个店还兼卖一点日用杂货,如棉线、火柴、蜡烛、香、香烟之类的小东西.买东西的人很穷,据华罗庚回忆:“来我们家小店买香烟的人很穷,常常每次只买一支烟,还要借用店里的香来点一下火.包括房产在内,“乾生泰”的资金约500元。
17、华罗庚初中毕业后,考进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到最后一个学期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50元食宿费,只好退学,所以他的一生只有初中文凭。但是不能上学并没有阻挡华罗庚爱学习的势头,失学回家后一边自学数学,一边帮助父亲照顾小店,他一钻进数学题就好象进入了无人之境,不是忘记接待客人,就是把客人气走了,还经常算错了帐多找了钱。父亲气极了,有一次他把华罗庚的数学书烧了,华罗庚心疼得晕倒在地。
18、“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这句话,是陶行知伯伯说的一句话。
19、那一年,16岁的华罗庚与同城的一位姑娘结了婚。婚后第二年,妻子生下一个女儿,不得已华罗庚辍了学,回家帮助父亲站柜台。可是,华罗庚依然喜欢看数学书和演算习题。当时与华家的棉花店隔河相望有家豆腐店,每天天还没亮,豆腐店伙计起来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点上油灯在看书了。
20、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21、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访问学者,因为这样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22、1956年的一天,有一个叫陈景润的青年给华罗庚写信,提出他的堆垒素数论中第五章的方法可以用来改进第四章的某些结果,华罗庚大为赞赏。和当年的华罗庚一样,陈景润也仅仅只是一个厦门大学的图书管理员。华罗庚马上邀请陈景润参加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并让他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当年熊庆来对华罗庚的知遇被不走样地演绎在他与陈景润之间。陈景润就这样来到北京,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所。10年后,陈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登上了数学王国的顶峰。每当回忆起这段历史,陈景润总会感激地说:“我是华先生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走后门’调来的年轻人!”不论陈景润走到哪里,都会特别自豪地和别人提起“我的老师华罗庚”。
23、 白天,华罗庚就帮助他的父亲在小杂货店里干活与站柜台。顾客来了,帮助他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时间久了,父亲很生气,干脆把华罗庚演算的一大堆草稿纸拿来就撕,撕完扔到大街上。有时甚至把他的算草纸往火炉里扔。每逢遇到这种时候,华罗庚总是拼命的抱住他视之如命的算草纸,不让他的父亲烧掉。
- 上一篇:华罗庚数学名言名句大全【文案整理42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