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话【文案整理65句】
admin 2023-03-09 08:54:48 个性说说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话
1、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2、撷取自随笔《书读完了》、与书对话:《礼记》
3、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4、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5、(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6、正是这种尊师重教的优良品质和对数学坚韧不拔的追求与迷恋,才使他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学界的巨星,为伟大的民族增光添彩。
7、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8、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话)。
9、熊庆来很纳闷,下意识地问道:“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恰好这时有一位江苏籍的教员在场,他想起弟弟有一个同学名叫华罗庚,就回答道:“这个华罗庚哪里教过什么大学?
10、书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11、你怎么读书都行,只有你抛弃书,书决不抛弃你。
12、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13、对书中每一个问题,一天没学懂,就再钻研一天;第一章没懂,就不要轻易去学第二章。
14、原句是“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意思是说数学应用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对人的生活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5、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华罗庚
16、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17、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
18、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究事业。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
19、夜读|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
20、华罗庚是一名世界有名的科学家。在他20岁时,他得了瘟疫,奄奄一息,发了高烧,大家都以为他可能会死了,谁知奇迹涌现了,华罗庚的烧退了,但全部左边半身全都痛起来,成果,左腿曲折变形,最后便落了个终身残疾。初中毕业后,华罗庚给父新当助手,在工作之余,他仍然刻苦研究数学。当时,他发表了一篇论文,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的主任——熊庆来的注意。1936年,华罗庚在清华大学任教之后,去剑桥学习,哈代告知他,两年内能获得博士学位。正常情况下,博士学位要三年才干获得,而且可以在国内可以谋一官半职。可华罗庚就说了一句话: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得学位。后来,由于他的刻苦,获得了卓绝的造诣,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终身教授。但他没有自满,而是经常到各地讲学,这位数学家的最后一刻就是倒在主席台上。
21、赛事预告丨宁泽涛傅园慧决赛再续“洪荒力”苏炳添张培萌出战
22、书,越读越“厚”,真正透彻理解后,又越读越“薄”。
23、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24、“先生起江南,读书清华。浮四海,从哈代,访俄师,游美国。创新求变,会意相得。堆垒素数,复变多元。雅篇艳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澜于即倒,成一家之言,卓尔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丘成桐
25、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26、1979年,华罗庚在英国讲学时,一个美国学者问他对当初回国的选择感到后悔,他回答说:“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
27、夜读 | 我们的校长,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28、特别令人难忘的是1946年夏,华罗庚刚从苏联访问回国,又即将赴美访问。这一去尚不知何日归来,他特地回乡一行。
29、 转瞬五十年。施老师的音容、笑貌,早就绝尘而去。回望一个时代,是需要恢宏敍事。评析一个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荣辱生死,可能更有利于认识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命运。秋色绚烂,又要开学了。想念自己的老师,时为纪之。
30、回国后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式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63年他和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31、 我当然也是施氏作文教学法的受益者,然而,不知别人怎样,我在如何写作文上的大激励、大开悟,还来自于另外一个方面。语文课上,施老师另有一招:两三周之间,会带上不同的三五本作文簿,这是高出我们好几届、印象中甚至有五年前的学长的作文簿。他挑几篇题目与我们有点类似的作文,课堂上逐一朗读,并给予分析、评解,赞赏之语不绝于口:这一篇扣题特别准,这一篇破题角度巧妙,这一篇分析递进、步步踏实。好、好,这篇的文字有生机、有春意,真是活了!我始终记得一位郭姓学长,被选指数很高,一年中恐怕有五篇作文入读。施老师在课堂上拿出这些作文本,神态喜悦,清清嗓子,高声说道,这是某某届郭某某同学的作文!真有羡煞人的意思。这些都是他得意弟子的得意之作呵!不一般的情感渗透其中,那诵读的声调、节奏,对同学们的感染力极强。整个课堂一片静肃,诵读到出彩处,时而顿挫抑扬、时而荡气回肠。那天最入神的时候,施老师的脸似有微醺之态,句子是读完了,意尚未竟,脖子徐徐向右,下巴扬起、扬起。我和同学居然也下意识地作如此状,静静等待施老师接下来的话语……就在这同时,我心中一个重大的念想冒了出来:写好作文顶顶要紧,如果我的作文也能让施老师看中,留下来,向往后一届届的小校友诵读……见笑啦,这就是我六年级时远大且重要的理想。由此,我对文学类的书籍愈发着迷起来。每天把功课做完,对数学课稍作预习,就捧着本心悦的小说狠狠地读三个多小时。
32、壮士临阵决死,那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华罗庚
33、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
34、有一次华罗庚从老师那里偶然拿到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数学论文,于是热爱数学的华罗庚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沉浸在这篇论文中。
35、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接受不到系统教育,未被专业束缚,一切读书全凭喜好,久而久之,金克木成了一位具有百科全书兴趣的学者。他靠自学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文字。他翻译的第一本书是《通俗天文学》,第一本文学著作是新诗《蝙蝠集》,大学第一份教职是在湖南大学教法文。1946年,从印度学习古印度文化回来,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担任哲学教授。1948年,在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担任东方学教授。
36、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37、在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华罗庚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38、书是好朋友。与书对话,其乐无穷。连干燥的古书《礼记》都能活跃起来,现代化。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现代化说法是如同口香糖,越嚼越有滋味。
39、汉族,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人,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40、1936年,华罗庚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首席教授哈代鼓励他申请博士学位,华罗庚却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41、孔门的《四书》背诵最早,《五经》没背全就上小学了。佛门的经背得更少。背书是机械动作,不用头脑,背过了也不懂。背来背去,口头背成顺口溜,心里想别的,有时也和书对上话。书不回答,我替它回答,再一背,居然觉得书中更有答话。后来读到柏拉图的《对话集》等书,才知道不仅是《论语》记对话,《金刚经》记对话,欧洲书中也有不少对话。不仅上古中古人对话,近古近代人也对话。
42、华罗庚勤于思索,一有所得便记在身边的物品上,他的扇子、请柬等都有他辛勤思考的记录。这张照片摄于1985年6月1日他赴日访问前夕。
43、 一下子,教室里很安静,但与平素的安静大不一样。以前虽然安静,眼神还是雀跃的。此时,这帮家伙呆呆的,很明显,眼睛里是一片茫然的空洞。学子离校,剪不断,理还乱的,最是那番殷殷叮咛!师者,父母啊!数十年了,有时念及,耳中还能听得到施老师走过考场教室窗口的脚步声,很沉稳,又很清晰。我看到施老师在窗口停住,从兜里掏出支烟,嚓,火苗在划着的火柴上,激烈地跳跃着。他凑上去,慢慢地、小心地吸了口!据我所知,施老师平常是从不抽烟的。
44、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45、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46、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47、突破丨自行车大国终于有了第一枚自行车奥运金牌!
48、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49、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青年时代因病导致伤残,历尽坎坷,几乎陷入绝境。
50、华罗庚的每一篇论文都有资格获得一个博士学位,但他一生仅有一张金坛中学的初中文凭。
51、演讲完毕,华罗庚在掌声中走向轮椅,一位日本女数学家上前献花,这时他却缓缓倒下。当晚10点,医疗小组宣布华罗庚因心肌梗塞逝世。
52、“生死漂流”“一跃龙门”…这个每年都会发生的独特景象很壮观!
53、那天连窗子上都挤满了人,大家都要看看家乡出的这位数学天才。当有人称赞他是一个数学天才。他连忙站起来摇摇手说:“我不是什么天才,我是慢慢学出来的,在座的老师都知道。”
54、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55、人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第一点是民法,第二点是刑法,第三点包括国籍法、移民法,第四点连所谓“法哲学”都有了。思想很现代化呀。
56、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 ,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57、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58、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59、就在华罗庚逝世前半个月,一位记者曾问他,“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华罗庚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我最大的希望,是工作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60、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凭,却是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他,虽然因病左腿残疾,但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到处都留有他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的艰辛足迹,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61、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华罗庚
62、埋头苦干是第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63、独家|张斌:女排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强 需调试好心态
64、本文开始说的那两位老学者为什么说中国古书不过几十种,是读得完的呢?显然他们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密码本。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则说必备的知识基础。
- 上一篇:卡耐基经典语录图片【文案整理47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