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爱情说说 > 正文
霍乱时期的爱情最后一句【文案整理77句】
admin 2023-03-10 02:34:35 爱情说说 ℃霍乱时期的爱情最后一句
1、任何年龄的爱情都是合情合理的。——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2、在最初的几次拜访中,说起自己的轮船时,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曾向费尔明娜·达萨发出过正式邀请,请她沿河去做一次散心旅行。
3、他向船长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来假设一下,”他说,“有没有可能做一次直航,既不载货,也不运送旅客,不在任何港口停靠,总之就是,途中什么都不做?”
4、任何年龄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个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无法复刻的美。她因年龄而减损的,又因性格而弥补回来,更因勤劳赢得了更多。
5、该小说不仅表达了“经历爱情的折磨是一种尊严”,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哥伦比亚的历史。战争和霍乱威胁着拉美人民的生命,而人为的破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社会孤独感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心理距离加大。
6、当年,底层人民的私生子,在送电报之际,对暴发户的女儿费尔明娜一见钟情。他写了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情书给她,年轻的费尔明娜同样奋不顾身,她回信告诉阿里萨,“我永远爱你”。那年他二十二岁,她十八岁。
7、到了第二个月的月末,每星期的见面已纳入了两人的日常习惯。
8、每段婚姻难免都会遇到一方出轨这样的难题,处理这种问题总是非常考验另一方的智慧和胆量。
9、有很多人也或许觉得这是一个谎言,在现实中这是绝对不会成立的,阿里萨更像是一个渣男,而不是所谓永恒爱情的象征,但这也正是马尔克斯想说的,与其他爱情不同的地方:阿里萨肉身的侵犯,但他精神却永远属于费尔明娜。
10、在宁静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超越了幻想的无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楼:超越了爱情。因为他们已经在一起生活了足够长时间,足以发现无论何时何地,爱情始终都是爱情,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浓郁。
11、费尔明娜·达萨登上了将载她进行第一次河上旅行的航船。这是当地船厂造出的第一艘轮船,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为纪念光荣的前辈,将它命名为“新忠诚号”。
12、乌尔比诺,为费尔明娜带来了世俗生活的必需品:安全感、和谐和幸福。
13、我们无法对抗时间与孤独的洪流,我们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样的爱情故事,以喜剧的模式,或者悲剧的套路,更甚至三角恋爱的狗血剧情。某种意义上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本危险的书,稍不留心很可能落入俗套,但是因为出自马尔克斯之手,反而有了种奇异的魅力。它融合了平庸与奇妙、陈腔滥调与寓意深远、通俗爱情与永恒时间、年老与死亡、生命与宿命,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百年孤独》。
1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诗意的表达随处可见,另一名年轻的法国记者赞叹不已。羊羔一个劲德悲鸣,吵得孩子谁不着觉,孩子说:“简直就是路灯。”——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不是来演讲的》
15、她提醒他,弱者永远无法进入爱情的王国,因为那是一个严酷、吝啬的国度,女人只会对意志坚强的男人俯首称臣。因为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带给她们安全感,他们渴求这种安全感,以面对生活的挑战。——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16、该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不仅表达了"经历爱情的折磨是一种尊严",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哥伦比亚的历史。战争和霍乱威胁着拉美人民的生命,而人为的破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社会孤独感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心理距离加大。
17、在这本书完成一半的时候,另外一件事情发生了,刚刚过完83岁生日的父亲不幸去世了。他才刚刚和父亲的关系有了改善,却又永远失去了他。父亲的死亡和母亲丧失丈夫的痛苦,让马尔克斯开始思考除了爱情之外的东西,也再次更加深入地意识到年老与死亡对人的影响。《霍乱时期的爱情》开篇就是一场葬礼,然后是参加葬礼的人又成了别人参加葬礼的理由。1985年春天,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接受采访时第一次提到了衰老,他说自己不是感觉变老,只是发现老化带来的征兆,并开始面对现实,“我坐下来动笔的时候已经知道书的最后一个句子怎么写。坐下来写的时候,整本书已经在我的脑海里,好像我已经读过一样,因为我已经思考了很多年”。他觉得自己“没有归宿”,像漂泊的浮萍,无根地游移,无依无靠。
18、船长说,这只在假设中成立。唯有一种情况可以跳过一切条款,那就是船上发生瘟疫。轮船宣布进入隔离检疫,升起黄旗,在紧急状态下航行。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桌下找到了费尔明娜·达萨的手。“那么好,”他说,“我们就这么办。”
19、我忍不住问她:“告诉我,达米阿那,关于旧日,你还记得什么?”“我什么都不记得”她说,“但你的问题让我开始回忆。”我感觉到了胸腔内的沉重,告诉她:我从未坠入爱河。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有过。”然后她一边继续擦地一边说:“我为你哭过二十二年。”——马尔克斯《我那些苦难婊x的回忆录》
20、整个下午,费尔明娜·达萨都在问自己,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会用什么办法在不敲开她舱门的情况下见到她。快到八点时,她再也按捺不住想跟他在一起的渴望。她来到走廊上,希望以一种看似偶然的方式遇见他。事实上,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就坐在走廊的一张长靠背椅上。
21、该小说不仅表达了“经历爱情的折磨是一种尊严”,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哥伦比亚的历史。战争和霍
22、比如,费尔明娜为丈夫做的一日三餐,必须完全符合丈夫的喜好,肉不能出现肉味,鱼不能出现鱼味;
23、我访故人明月下,灯花人面相映红。一朝凤雏啼春晓,万顷河山清平中。总角藏酿君莫饮,经年归来与兄逢。
24、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她收回成命。她用她最好岁月里的精妙口才,对儿媳道出了心里话:“一个世纪前,人们毁掉了我和这个可怜男人的生活,因为我们太年轻;现在,他们又想在我们身上故伎重施,因为我们太老了。”
25、而她却从来没有想过,好奇心也是爱情的种种伪装之一。——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26、因此也不难解释,当她的“初恋幻觉”在半个世纪后重新出现在面前,从当年的穷小子努力变成了名流,依然为她写炽热浓烈的情书、对她说“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时,她再也逃不过爱情的劫数了。
27、“生活是人们发明出来的再美妙不过的东西了。”——加西亚·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28、她以女主人和夫人的身份占据了总统舱。最后一声警示的汽笛响起时,乌尔比诺·达萨医生和妻子程式化地与她道了别。费尔明娜·达萨整个晚上都没说一句话,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只是在舱室前向她道了一声晚安。但她没有困意,建议两人一起坐上一会儿。
29、你要是想卖掉一件东西,就得把脸板得像去买东西一样。——加西亚·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30、“啊,”蒋丞笑着点了点头,“一辈子。” ——《撒野》
31、元气十足的冬季休闲穿搭简直就是完美出街的穿搭
32、……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每天看着她们(费尔明娜和她的姑妈)来回经过四次,星期日还有一次看着她们望完大弥撒从教堂走出来的机会。只要能看见自己心爱的姑娘,他就心满意足了。慢慢地,他将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象中的情感全都归属于她。两个星期后,除了她,他已经什么都不想了……
33、弗洛伦蒂诺·阿里萨选择了这个时候向乌尔比诺的妻子费尔米娜·达萨表白了心迹,但是她被他的唐突,以及自己所感到的内心深处触发出的情感所吓退。
34、开场全剧终?故事的主角,不是这对恩爱的模范夫妇。
35、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马尔克斯
36、百无一用是深情:《霍乱时期的爱情》10句经典爱情语录,珍藏一生
37、萨拉·诺列加,女诗人,阿里萨最稳定的一段感情,在长达五年的同居生活后,因为争执分开。
38、谈起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医生的那段婚姻生活,那确实是常态。有生活里的柴米油盐,有婆媳关系问题,有妻子的猜疑,有丈夫的出轨等等。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乌尔比诺医生出轨林奇小姐的那一段,费尔明娜处理丈夫出轨问题的方式其实值得思考,乌尔比诺医生为何会出轨也使得深思。在我看来,费尔明娜的三言两语点透丈夫出轨之事而没有选择大吵大闹乃明智之举,其实有些类似于马伊琍的“且行且珍惜”,至于这个出轨之事解决之后的婚姻状态就不做太多考虑了。至于乌尔比诺医生为何会出轨,可能是因为乌尔比诺医生和费尔明娜结婚的初衷并不是爱情,而遇到林奇小姐这样的理想型春心萌动,但最后因为责任回归家庭。
39、在男主阿瑞扎和女主达拉初遇的时候,两人正属美好青春年华,当时身为电报职员的阿瑞扎,对美丽的达拉一见钟情,并立即开启了热烈的追求,达拉的父亲很快便发现了他们俩的来往,因为觉得阿瑞扎的身份太卑微,所以达拉的父亲狠心拆散了两人。
40、她像个准备上学的学生,她冷静、理智,知道这一段婚姻对自己莫大的好处,只是这所有的好处里不包括那虚无的爱情。之后她的丈夫不忠,她所难受耻辱的也并非这男人不爱她,而是这男人出轨本身带来的耻辱与委屈。她放弃与阿里萨那段虚无的爱情,投向看的见的生活,但生活本身也是一场虚无的孤独。03 费尔明娜的表姐费尔明娜表姐的婚姻表姐有过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奈何家中不同意,她接受了撮合费尔明娜与医生的任务,以短暂却鲜明的形象展示了一位有爱情追求的女性。这位表姐的结局却是,身材臃肿和一位军官生了几个孩子,至于她当年的爱人,谁又知道呢?
41、拉丁美洲唯一的历史传奇便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军事独裁的人。许多曾是自由派的军事领袖,后来都蜕变为专制野蛮的暴君。我坚信,如果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能打赢那三十六场战争中的哪怕一场,他也会是其中一员。——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不是来演讲的》
42、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是个穷小子,没钱没势没权的电报员。洛伦索·达萨是一个暴发户,他一心想给女儿找一个好人家。乌尔比诺家族是全城姓氏显赫、地位高尚的医生世家,乌尔比诺在法国留过学,医术高明,口碑无人不晓。三年后,费尔明娜·达萨二十一岁,回来后抛弃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而与乌尔比诺医生结了婚。
43、“已经不行了,”她对他说,“我闻起来尽是老太婆的味道。”
44、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一个幸福晚年的秘决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45、“我们不需要什么纪念日,”顾飞说,“我们要纪念的不是按日子来算的。”
46、幸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还有一项决定性的储备,那是一种足以改变世界的能量,即,危险的国民记忆。它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作为一项最早的多功能原材料,时刻陪伴在我们左右。它是一种抵抗文化,藏在语言的角落里,体现在手工业者的保护神,民众抵抗殖民教会所创造的真正奇迹——黑白混血的圣母像上。——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不是来演讲的》
47、我将永远留在你的梦中,直到死神降临。——加西亚·马尔克斯《恶时辰》
48、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费尔明娜·达萨在十八岁时对她一见钟情,但遭到费尔明娜·达萨父亲反对。在此后的三年里,他们通过信件将恋爱进行,因为费尔明娜·达萨的父亲为了阻挡他们而举家迁移了。
49、这一次,费尔明娜看清了她的爱情。在那条被命令来回航行的轮船上,为了获得彻底的宁静,他们让船长挂起了代表霍乱的黄旗。当船长询问这对奇异的老年情人返航时间时,阿里萨,费尔明娜的男友,给出了答案——
50、“《霍乱时期的爱情》有两个结构。表面上,是在赞颂弗洛伦蒂诺和费尔明娜的爱情最终冲破了世俗的成见,开花结果;但深层上,是在批评这三个人竟然能够在如此动荡不安的时局下,自私地享受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在浪漫爱情的遮掩下不问世事,麻木不仁。
51、任何年龄的爱情都是合情合理的。心灵的爱情在腰部以上,肉体的爱情在腰部往下。任何年龄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个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无法复刻的美。她因年龄而减损的,又因性格而弥补回来,更因勤劳赢得了更多。唯一比坏身体更糟的,就是坏名声。——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52、一个人去看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电影刚要开场的时候进来一对情侣,一直打打闹闹的,坐在了我的前排,光是看着就觉得特别欢乐。电影演到后面,突然听到女生小声的哭泣,然后转头和男生说了几句话,就走了。看不清男生的脸,他没说话,转过头去继续看电影。
53、马尔克斯说过:“爱情是我所有书里值得思考的唯一问题。”马尔克斯在书中提出了一种理想爱情,即世俗和脱俗的结合。爱情不能离开世俗生活的支撑,同时也要超越时空和世俗偏见,最终实现一种“乌托邦式”的永恒之爱。马尔克斯让女主角费尔米娜经历两段感情,就是为了寻找世俗爱情和理想爱情的平衡点,寻找一种让极度放荡之人也能坚守心中所爱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战胜孤独,也能够跨越时空和生死。
54、他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反应,手腕被人一把握住,然后他听到贺朝喊了一句:“老谢,跑——”
55、阿里萨的622个女人里,不乏已婚、未婚的女人,甚至最后一个还是位高中生。这些有何意义?表面上,写满了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恋爱情景,事实上这些女人,以及阿里萨自身都是孤独的。阿里萨通过情欲放纵自己,转移对费尔明娜的执着,那些女人则几乎无一例外是因为内心的孤独。爱,或许是有的,但独孤才是真实的。
56、不管怎样,轮船的延误对他们来说是天意的磨难。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曾读到过这样一句话:“灾难中的爱情更加伟大而高尚。”总统舱里的潮湿使他们沉浸在一种超乎现实的昏睡之中,这种环境更容易使人相爱而互不询问。
57、良久,他渐渐平静下来,把信笺装好,重新封缄。
58、费尔明娜重新见到他的初恋情人,是在丈夫乌尔比诺医生的葬礼上。
59、不难看出,马尔克斯的爱情观是不关乎年龄大小的,两情相悦就是马尔克斯最基本的爱情观,他相信一切保留了精神的爱情,即使肉体的背叛,但心灵仍然属于自己所青睐的那一个人。
60、我无法用对错评判他们,我对他们充满了同情和赞叹。他们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又让我对人生更加困惑。没有对的人生和错的人生,如何走不过是一种方式问题。
61、这个女人叫费尔明娜·达萨,这两个男人分别是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和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前者是她的初恋,从一个世纪等到另一个世纪,在五十三年九个月零四天后,他们有了在一起的机会;后者是她的合法丈夫,陪伴她从二十一岁到八十六岁的每天,最后先她而去。
62、还有一段与14岁中学生阿美利加·维库尼亚的不伦恋。作为她的监护人,阿里萨享受着毫无禁忌的诱引乐趣,没想到,少女却深深地爱上了他,在听闻阿里萨与费尔明娜“复合”的消息后,悲恸自杀……
63、他们从未想过要走出舱室,直到船长用一张纸条通知他们,经过十一天的航行,船在午餐后就将到达此行的最后一个港口:黄金港。
64、接下来的几天炎热而没有尽头。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河道也越来越窄。夜晚,让他们醒来的是漂向大海的尸体恶臭。虽然战争已经结束,瘟疫也不再流行,但一具具肿胀的尸体还是源源不断地漂过。船长第一次欲言又止:“我们奉命告诉旅客,这些人都是意外溺水而亡。”
65、上帝呀,如果我有一颗心,我会将仇恨写在冰上,然后期待太阳的升起;我会用凡高的梦在星星上画一首贝内德第的诗,而塞莱特的歌会是将是我献给月亮的小夜曲。我会用泪水浇灌玫瑰,以此体味花刺的痛苦和花瓣的亲吻……——加西亚·马尔克斯《告别信》
66、易得的幸福无法持久,这点体会更多地是源自教训而非经验。——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67、当他们都年轻的时候,她和弗洛伦蒂诺互相交换了许多炽热的情书,并且曾经决定结婚。而再次见到他时,费尔米娜却“惊慌地自问,怎么会如此残酷地让那样一个幻影在自己的心间占据了那么长时间”,并对他说“忘了吧”。
68、说到底,爱情是一种本能,要么第一次就会,要么就一辈子也不会。
69、她和胡维纳尔·乌尔比诺不是因为爱情而结婚,而是因为世俗而结合。但在以后的日子中,他们相亲相爱,相依相持,羡煞全城。乌尔比诺医生“向她提供的竟然仅限于世俗的好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它们终究不是爱情”。
70、笔友线下“面基”,等来的却是阿里萨的噩梦。费尔明娜见到他的瞬间,意识到自己无比失望——并非因为阿里萨“见光死”,而是费尔明娜恍然大悟,自己爱的不过是爱情的幻觉罢了!
71、《霍乱时期的爱情》创作的直接起源,是马尔克斯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一对来到四十年前的故地,重温蜜月旅行的老人,竟被载他们出游的船夫用桨打死了,为的是抢走他们身上带的钱。他们是一对秘密情人,四十年来一直一起度假,但各自都有幸福而稳定的婚姻,而且子孙满堂。
72、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爱人方式总让我想起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的金岳霖,但相比而言,金岳霖显得更为纯洁与高尚。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也让人感动,因为很少有哪个人会等另一个人半个多世纪,没有哪个人始终等待着同一个人的归来。幸好,他最终如愿以偿。人生总有遗憾,总不完满,痴情到痴绝也是一种境界。
73、影片讲述了一段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爱情: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从年轻时便爱着对方,但他们直到迟暮之年才抛开世俗在一起,横跨在他们之间的阻碍,从最开始的被女方父亲阻挠,变成了后来女方已经结婚,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
74、二十岁,他们没能结婚,他们太年轻了;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成婚,他们太老了
75、弗洛伦蒂诺·阿里萨选择了这个时候向乌尔比诺的妻子费尔明娜·达萨表白了心迹,但是她被他的唐突,以及自己所感到的内心深处触发出的情感所吓退。当他们都年轻的时候,她和弗洛伦蒂诺互相交换了许多炽热的情书,并且曾经决定结婚。而再次见到他时,费尔明娜却“惊慌地自问,怎么会如此残酷地让那样一个幻影在自己的心间占据了那么长时间”,并对他说“忘了吧”。 弗洛伦蒂诺则珍守着对她的渴望,并且决心为她保持童贞直到他们最终能够走到一起。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用放纵的生活来排遣分离的空虚.费尔明娜嫁给了乌尔比诺医生,成为了他忠实的伴侣。而医生本人也有着相似但比较简短的一段前事。
76、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小说家、电影编剧、新闻记者,史上“最无争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影响世界小说走向的文学巨匠,代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主峰,二十世纪全球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
- 上一篇:空间表白神句【文案整理26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