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简述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文案整理52句】
admin 2023-03-10 02:35:06 个性说说 ℃简述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1、(11)古——论琴乐古朴之风格来自和澹宽大之气度(风格论);
2、①核心:“仁政”学说。(含义: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发展:提出“民贵君轻”。
3、《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又称《三官经》。大致称赞的是‘三官大帝’的福德及神通妙用。
4、(4)思想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简述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5、(2)特点(新的主要体现):汉代新儒学是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6、 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7、(23)迟——论希声与迟趣之关系(趣味与意境论);
8、(2)作用:在启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9、儒家主张“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认为管理的好坏取决于管理者的好坏,提出“惟仁者宜在高位”、“有治人、无治法”。它给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对人力资源高度重视,确保人岗匹配、贤者当位。
10、春秋、战国、汉朝、唐代、宋代、元代、明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及其特色。
11、什么是理学?其本质是什么?分析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列举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简述其影响。
12、问题二:何为儒家学派?怎样理解孔子提出的“仁”和“礼”的学说?
13、《抱朴子》: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
14、四级:石上流泉神人畅酒狂韦编三绝孔子读易归去来辞秋夜长渴望信天游
15、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16、“物无贵贱”“万物一齐”的相对价值论 306
17、唐代的制琴高手有很多,除雷氏家族(雷威、雷霄、雷文、雷珏、雷远一)外,文献记载的名家尚有:张越、郭高、沈镣等。
18、道家的“绝圣弃智”与“绝仁弃义”,所针对的,便是世俗的圣智与仁义——若能无为,则圣不可绝,智不必弃;若有道德,则仁不可重,义不必厚。
19、⒈自然无为 道家的人生哲学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就实质来讲,人生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与儒家不同,道家主要是通过揭示人与物即自然的统一与联系来彰显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然”这一概念首见《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事物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如十七章所谓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也是这种意义:百姓在圣人之治下安居乐业,他们只知有圣人在,但没有圣人的作为,因此认为自己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说,自然便是道,不用再去寻找道了,总之,“自然”是“不用借助别人的力量,靠自身内在的作用,成为如此或者就是如此”。②老子的“自然”开创了道家乃至后世思想家思索天人关系的一个独特视角,维护“自然”,崇尚无为,反对人为,顺应自然而为便是无为。
20、(2)本质: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21、(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22、东汉末年道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23、《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是我们每日功课必诵经典,是修道之径路,是“命功”修炼功法。按照经中所讲悉心做去,小则有益身心,大则证道登真。诵持不退,不但能开通妙理,渐悟真诠,且能感格高真上圣,资助道力。
24、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25、元代制琴名家有严古清、施溪云、施谷云、朱致远等,其中朱致远最为著名。朱琴的仿制品很多,其款识有刻为“朱智远”或“朱制远”的,望收藏者加以注意。明代制琴高手也很多,如涂明河、汪舜卿,最著名的要数张氏敬修、委修、顺修等人。张岱《陶庵梦忆》称张敬修制琴为吴中绝技之“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26、老子说: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27、答案: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8、(3)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出现“三教合一”。
29、②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30、(11)亮——论琴音之亮得自左右手所发清实的金石之响(音色论);
31、朱喆,又名朱哲,湖北蕲春人,1965年6月生,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曾受业于萧萐父、李德永、唐明邦诸师。现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名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朱子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炎黄儒学会副会长;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庄子的人生智慧”主讲人、国家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曾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社会科学研究》、《中国文化月刊》(台湾)、《宗教学研究》、《宗教哲学》(台湾)、《哲学与文化》(台湾)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三十余篇,出版《教育哲学思想片论》(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讲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佛画解码》(宗教文化出版社)、《吹沙纪程》(上海文艺出版社)、校注《中华道藏》(华夏出版社)等著作。
32、 政治条件,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一统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纷纷网络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环境;
33、①特征:书法艺术达到了新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
34、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礼法并施与王霸兼用治国思想;民水君舟思想。)
35、 解析 本题考查墨家思想主张。材料主张无差别地爱所有人,故C项正确;A项是儒家主张,题干没体现礼乐制度;B项是法家主张;D项也是儒家主张。
36、“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
37、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
38、《洞玄灵宝定观经》:是一本教导我们如何在“定”和“观”中走出迷雾,重新找回人身、人生最宝贵之物,真正成为“万物之灵”的经书。
39、第三节先秦道家有无论与西方哲学有无观 81
40、①《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41、①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42、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43、(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44、②他的寓言和散文蕴含哲理,具有神奇浪漫风格,对后世文风有深远影响。
45、②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
46、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用“道”来探讨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系。道家主张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47、《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
48、老子说: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49、②成熟: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者。
50、六弦文声主少宫。文星柔以应刚。乃文王之所加也。
51、①消极: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 上一篇:安居乐业造句六个字【文案整理26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