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115句宝宝听话和不听话的说说文案(精选宝宝听不听话怎么办)
admin 2024-04-02 09:17:25 个性说说 ℃一、宝宝听话和不听话的说说
1、这种孩子闹脾气的情况,几乎在每个家庭都存在。可是,孩子的很多哭闹,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接着上面这个妈妈的问题看,我们设想两种对比情形:
2、小孩子懂什么,你怎么这么犟啊,我是对你好。
3、从孩子大约3岁起就可以开始使用这一方法,因为大多数孩子这个时候心智足够成熟,能理解你要求他们做什么,并能专心足够长的时间,遵守简单的指令。
4、等孩子长到五六岁后,开始慢慢懂事了,爸爸妈妈就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引导他,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告诉他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错误拿出来分析,帮他改正坏习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爸爸妈妈心平气和地教导才能让孩子耐心听完,认认真真地改正错误。
5、爸爸妈妈,其实我没有什么心事,有时候我想要自己待一会儿,也许,我在想着自己心里的秘密,也许,我在想我认为重要的事。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体会到你关爱我,我也许就把心事告诉你了。
6、但是,源自对阶层跃升的渴望和阶层滑落的焦虑,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把学习放在了一个非常功利的角度,由此衍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往往到最后都成了家长本人的问题。所以,曹萍现在很少做学生的案例,绝大部分是家长。
7、孩子大了一点都不听话,忙活了两三年的志愿,被她轻轻一句话抹了。你刚想发脾气人老人家发的比你还快。你上海南京武汉的穷比较了底朝天,功课做了两大本,人只轻轻地一句话不喜欢。你有招吗?没用。父母就是欠她们的。
8、其实,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爸爸妈妈大可以装作不知道,让孩子尝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犯错了。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想伸手抓饭吃的时候,妈妈沉住气,不要立刻制止他,让孩子看到抓饭的后果就是把饭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饱,那么他以后就会乖乖地用勺子吃饭啦。
9、当孩子对我们的话无动于衷时,你很可能会更大声、更不耐烦地重复你的指令。这些重复和提醒传递给你孩子的信息就是:他不需要你一开口就闻令即动。你开口说第一次时,他们会对你充耳不闻,因为知道你会重复一次又一次。只有听到我们声音中的很熟悉的尖利的歇斯底里声时,孩子们才会觉得自己必须当心点。
10、小孩子都这样,育儿必须讲技巧,能做的事就不拦着,不能做的事坚决不能前面说不能做,后面又因为他的哭闹而妥协。我们家现在都2岁了,仍然天不怕地不怕,你吼他,他也吼你,现在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不理他,说生气了,他还有点知道自己错了。
11、怎么样说孩子才愿意听,愿意改呢?今天小康君就来跟大家谈谈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12、比如父母交待孩子们给小狗洗澡,听话的孩子就算小狗在洗澡的过程中不配合,他们也会想办法努力完成父母给的任务,但不听话的孩子则有可能放弃,认为这个任务根本无法完成
13、他自己不小心撞坏了东西,会先说为什么别人没把这个东西放好。他自己做什么事情迟到了,会先责怪周围的人,为什么没有提前提醒他。
14、因此,我们在鼓励、放权或者严加看管的同时,都要在安静的时候跟孩子多沟通,鼓励孩子思考这样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15、我看得出来你确实很心烦,因为家庭作业时间到了;但是你没有尖叫,也没有说任何不礼貌的话
16、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向听众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不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17、教育是一个很慢很慢的过程,我们有责任拿出耐心来,去认真的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孩子通过我们的教养,长成一个三观正,素质高的成年人。这也是让孩子将来在社会中,能够受到尊重与欢迎的,最可靠的途径。
18、你要让他知道教育孩子和关心孩子以及带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挣钱是大事可孩子也是大事。我女儿现在九个,老公都会抽空来带孩子。孩子不舒服也是我和他带着上医院的。这样对宝宝也好,也让他知道带宝宝不比他挣钱容易。现在你要多让老公陪孩子。求采纳
19、他带儿子看电影,儿子指着男主角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可是电影里的人物角色,没有那么明显的好坏区分。于是我这朋友就告诉儿子,这个人说不上好,也算不上坏他儿子显然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没过多一会儿,儿子又开始问:那现在,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20、我今天几乎没听到你抱怨。
二、宝宝听不听话怎么办
1、“反思式倾听”表明你知道孩子不想停下他正在做的事,不想做下一件事。不要争辩,不要给孩子说道理或者训诫他,这些通常都没有用!这样说:
2、但是如果结果是妈妈无法容忍的,没有保证作业质量,那么就按照之前的约定,以后不写完作业就不允许玩,并温柔而坚定的执行。
3、其实,对于习惯了父母“唠叨”的孩子,表扬更管用。用表扬代替批评,有时效果会更好。家长要适当的宽容对待孩子,只要发现孩子比以前有一点儿进步了,都要给予鼓励,可以是一个拥抱、一句鼓励、一个掌声、一个大拇指。
4、那么,孩子到底该不该听话呢?
5、孩子有时候很淘气,家长这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家长心里肯定在想,孩子知道我生气了就会听话的。但是,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6、孩子不听话,不可以打骂。打骂孩子是不好的教育方法。对不听话孩子,要有耐心,心平气和地教育,会有成效的。
7、孩子们会不断的探索父母和外界对他行为的底线。
8、有的父母常常威胁、训斥、惩罚孩子,却从来不去履行他们的威胁;有的父母真的惩罚了,却无法让孩子听话;有的父母让孩子服从了一次,但5分钟后让孩子逃脱了处罚,10分钟后又再次纵容了孩子;有的父母在训斥或惩罚孩子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出来;还有的父母只是一个劲地冲孩子大喊大叫,说“你真是个坏孩子。”;或当着孩子的面问邻居是不是从来没见过比这更坏的孩子。
9、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家长拿这种话来威胁自己的小孩,仿佛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可是家长有没有想过,这些话长久下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10、听话一直被视为好孩子的标准之被认为是懂事的表现。因为听话的孩子最容易教育和管理,大人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希望他们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
11、“叫这么多遍都不起床,这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吃饭也慢腾腾的,干什么都得催……”这也是犯了“超限”的禁忌。
12、而适当的听话,比如听从父母对道德的教诲,可以防止自己以后少走很多弯路;听从父母安全的教育,可以保证自己能较为安全的成长……所以在某个范围内,听话是必要的。
13、当你心无旁骛地站着等孩子的回应时,"描述式赞扬"他,并“反思式倾听”他内心的想法,孩子很快就会积极地回应你。
14、孩子的思维是不可逆的
15、对于孩子的不听话,家长要当正确看待
16、威胁容易削弱管教的效果,威胁就等于试探,而试探就意味着孩子可以不听父母的话。
17、前不久听到一位妈妈说:都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家孩子说话了。昨儿,我说该出门找小朋友玩儿了,不过天冷,得多穿件衣服。结果孩子死活不穿。我最后告诉她,如果你不穿衣服,咱们就出不来门了。这孩子脾气倔的,最后闹到在地上打滚起来。我一生气就没理她。等她哭够了,天也不早了,结果门愣是没出去。
18、这年头当妈压力太大了,孩子不听话,不揍吧,天天生气,揍吧,管不了几天用还内疚!
19、所以批评孩子不要超过两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20、年轻的时候努力奋斗,再苦再累也感觉到心甘情愿,因为那时候有目标。现在孩子们都大了成家了也都不听话了,感觉到人生没有意义了,就想一个人安静的生活。
三、宝宝听话和不听话的说说文案
1、要思考一下家长的要求是否合理,对于不愿意做的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如果别人强迫你做不愿意的事情,你也会表现出不听话的。对于不听话的处理也要分情况:如果一般问题,可以由着孩子的意愿来做,不然过多限制会抑制孩子天性发展。对于安全、品行方面的问题要给他定规矩,讲究原则,让他知道什么不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管教他不是为他不犯错误,而是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平时要注意家长的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孩子的行为很多都是父母那的反映。家长的品行端正,耳濡目染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端正的。
2、不管是高铁还是飞机,后面有小孩子不听话乱蹬乱踢的是真烦
3、这样一来,依照上面的分类和方法,也许我们对孩子的行为教育就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分类,也会对“听话”与“有主见”之间的平衡有了更清晰的分界了。
4、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如果外来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使人感觉不耐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5、积木摆放很细心,平衡性把握得不错哦。
6、我们将在今日留言的用户中选出一名获赞最多的,送出智慧树定制礼物~快行动起来~
7、孩子不听话,最好不要打骂。打骂孩子是不好的教育方法。对不听话孩子,要有耐心,心平气和地教育,会有成效的。
8、“武汉爸爸克哪儿”打造
9、他近来比较听话,不再无理取闹了。
10、做宝宝的朋友,就要参与宝宝的游戏。家长可以去安排一些与孩子互动性良好的游戏,例如爸爸可以教孩子下象棋,或者妈妈和孩子一起玩跳棋;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去游乐场,陪着孩子去坐摩天轮,过山车,和孩子一起大笑大叫,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热情;或者家长带着孩子去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电影,尝试以孩子的视觉去感受孩子的世界,分享朋友间的兴趣。
11、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的感人肺腑,准备多捐点钱。
12、——提出帮助、疏导情绪,运用同理心
13、小狗听话地叼来拖鞋,并摇了摇尾巴。
14、六个步骤,一开始看起来似乎很烦琐,但是随着你练习的深入,所需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会越来越快地配合,而通常,就只用前三步孩子就配合家长了。
15、让孩子在这方面听从父母意见,设立奖惩机制并严格和坚定的执行是关键。但即使是这种最需要“死板”管理的行为,我们也可以锻炼孩子的主见和决策能力。
16、初中生叛逆的根源在哪里,遇到这种难题,家长到底该怎么办?
17、在你等待孩子停下他手中的事抬头看你时,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表示对他正在做的事很感兴趣,并找点东西“描述式赞扬”他,会促使他向你回以眼神交流。从积极肯定的角度关注他,会让他更愿意取悦你,乐意听话并合作。比如:
18、第二步能让我们从从容容地专心想想该如何表达这一要求,如何让自己表现得平和、友善、有礼貌。既然我们希望孩子们学得有礼貌,那么我们就要以身作则。
19、我们都说选择大于努力,如果每次做选择,孩子都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能够预见每次选择的后果,通常他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可能性就会高很多。
20、听话的孩子更遵守规矩,大人照顾起来也省事。孩子听从家长的经验之谈,可以少吃亏。
四、宝宝不听话的句子
1、小孩子都有自己玩乐的世界,有他喜欢的游戏方法,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了解的,所以爸爸妈妈认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就是可以这么做。这样一来,如果爸爸妈妈生气了,他就会更加疑惑,甚至怀疑自己,产生自卑了。
2、不用担心这样会误导孩子,让他认为自己不用听从你的命令。相反,这"六步法"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的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希望"这个词清楚表明了这只是一个幻想,不是真正的选择。
3、还有10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先洗漱还是先讲个故事?
4、好的行为,接下来如何更好;不喜欢但是能容忍的行为如何做的让双方都感觉更舒服;不能容忍的行为下一次怎么办。
5、对待孩子的言行,爸爸妈妈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
6、作为父母先不要急着否定他,换个角度想想,孩子的观点何尝不是一种想象力的表现呢。
7、没关系,这次有了经验,以后就不会弄坏了。每个人都会出错,我也会,不如试试把它修好吧。
8、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9、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切忌东拉西扯和翻旧账。爱唠叨的父母通常都会把对孩子各方面的不满一并发泄出来。
10、其实,无论是喜欢的行为也好,不能容忍的行为也罢,或是能容忍但不喜欢的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的本质都分别有一个本质问题,就是“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11、日前,在天津教育报主办的第二届天津市基础教育论坛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百名专家团专家、新东方家庭指导中心特约专家曹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解释和支招,家长们可以参考。
12、所以,我们要首先经常在自己的心中把孩子的主要行为多进行分类和思考,才能在平时的教育中尽量把控住清晰的界限。
13、“永远别说两次”法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六步法”,让孩子在90%的时间里,只要你一发出命令,他们就会毫无抱怨地配合你,能更有效地帮孩子养成“配合”这一重要的习惯。要先了解几件事:
14、他能够在不听话时说出自己不听话的的理由,也能在听话时明白自己为什么认可大人说的话。
15、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指望孩子一天之内改掉一个或多个坏习惯是绝无可能的,如果在他们努力改正的过程中,家长不改“他错了我就说”的批评风格,只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而干脆放弃尝试。
16、宝宝的独立自主意识不仅体现在对你的意见指手画脚发表言论,还在于他强烈要求要自己动手。宝宝希望通过让他自己来完成某些事情,向大人展示自己已具备的能力,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足够强大。比如宝宝刚学会拿汤匙吃饭,他们便执意要把汤匙伸去青菜的碟子那里,想要勺起一条青菜,这不但很困难,而且会将饭菜弄到满桌都是。这时候很多爸妈都会“看不过眼”想要帮助他,但是他执意拒绝。
17、小时候,村里有人去世,总以为是人老了。渐渐地,才知道,有些人是病死的。朋友说,小孩时不懂不觉得什么,现在长大了,慢慢的觉得可怕
18、约定了这个解决方案之后,如果孩子可以照做,那我们就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就好了。
19、妈妈再三叮嘱我到姑姑家要听话,别捣乱。
20、第一种情形,妈妈手捧衣服对孩子说:“我们多穿一件衣服,外面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不要穿衣服!”
五、小宝宝不听话的说说
1、累,真他么累,心累,两个孩子没有一个省心的。妞生病了,心疼乖妞。孩儿不听话,气的我头疼,感觉这一个孩子能要我半条命。
2、为了让效果最大化,你可以把"描述式赞扬"和"反思式倾听"一起用起来。
3、常有人说“听话的孩子没主见”。这句话太过绝对,也很好推翻——“难道只有逆反不听话的孩子才有出息么?”其实,听话是要有个有个范围的。
4、为了减少等待的压力,注意早点开始你所有的日常事务,这样你才能腾出时间进行"六步法",而不会觉得自己总是在赶时间。在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孩子在第五步之后还是不配合,此时我们就得用上最后一步。
5、对生性急躁、固执的孩子,先每隔三分钟来一次倒计时,然后每隔两分钟,然后每隔一分钟。每一次,你的孩子都会听见他下一步即将做什么,他的大脑便会对下一步的事情自动产生一幅图像。甚至在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他的大脑就习惯了这个过渡。当你说“时间到”的时候,或者当计时器响起来时,孩子便已经习惯了必须按你刚才的要求去做,不管你提的是什么要求。
6、曹萍和这位家长深入沟通后发现,她如此焦虑以致抑郁的根源,是担心孩子因为学习不好导致未来人生坎坷。曹萍说,其实家长的这种心态是很可怕的,从现实来看,一个人的一生,不是分数高人生就出彩,分数低人生就糟糕的判断题模式。
7、在家长引导孩子那些方面该听话,那些方面不该听话之前,首先我们自己要分清楚这其中的界限所在。
8、虽然你很可能希望我会让你单独呆着,但是你却没有吵闹,也没有叫我从你的房间里出去。
9、比如安全问题和道德问题,不能去摸插座、不能打架、不能说脏话等。
10、第三步:把要求讲给孩子听,用语简单、表意清楚、只讲一次。
11、沟通的模式可以参照下面一个简单的步骤:
12、为人父母后,深深才知道,孩子不听话是多多么伤心的一件事情。呵呵,果然长大了,翅膀硬了,算了,随便折翼,还是骨折吧
13、关于今天的话题,你怎么看?欢迎通过留言和我们一起交流~
14、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是从小陪伴的太少了!今天回来的早,儿子给我说妈妈,你回家了陪我玩,你都好久没陪我了!
15、孩子大了不听话,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做爸爸的关起门来该打就得打啊!得让他知道谁才是老子!
16、爸爸妈妈,我不困就不想睡觉。也许我想看电视,也许想做有趣的事儿,我还不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呢?只要你们规定睡觉时间,让我遵守它,也就把我身体的生物钟定好了,我会逐渐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选择我喜欢的做,然后顺理成章地睡觉去了。不过,我有病的时候可能还是例外啊。
17、不要让孩子仅仅只是鹦鹉学舌,因为他们即使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的情况下也能重复。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谁确地告诉你他必须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那么毫无疑问他听见了你说的话并且理解了你的要求。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找借口。
18、每天起床也让妈妈犯愁,她每天催十遍八遍:“快点!快点!你怎么这么磨蹭啊!”当然跟收拾玩具一样,妈妈每天念叨,小宝每天赖床。
19、——表示理解,引发思考,尝试补救
20、这本书你都已经读完一半了啊。
六、宝宝听话和不听话的说说
1、你甚至可以"描述式赞扬"孩子以前的优良行为举止。
2、但如果孩子事事都听家长的,很容易变得没有主见,缺乏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孩子过于听话容易变得胆怯、甚至会发展成我们常说的妈妈宝。
3、五岁的孩子还是这么不听话,每天让母亲操碎了心,每天都让母亲跟在他的身后!都已经五岁了,我的儿子怎么还是这么懂事?还是那么的不听话?对他说的所有言语,他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是我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导致儿子现在五岁还不听话,不听父母所有的言语,不听父母所有的劝告!
4、面对爸爸妈妈生气,比较调皮的孩子也会使出绝招,学着大人一样用生闷气的办法来要挟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家长们再无奈地妥协,就容易让孩子形成要挟大人的坏习惯,以为生闷气爸爸妈妈就拿他没办法了,反之,如果家长们继续生气,跟孩子硬碰硬,也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这可怎么办呢?
5、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比如乱扔东西,或者说粗话等等,也可以尝试着先耐心地引导他,告诉他“要将东西放回原位,而且小孩子要讲文明,不能随便说粗话,这些都是坏孩子的行为,大家都不喜欢坏孩子!”看到孩子认真地改正了,爸爸妈妈要及时地夸奖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听话就能受到表扬,他也会高兴起来,看到孩子又是乖乖的了,爸爸妈妈怎么还会生气呢?
6、来源:搜狐母婴,李凌云绘画心理
7、被错误归因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也很有可能学会错误的归因。很多人都是习惯外部归因,始终不觉得自己有错,错误都在别人身上。
8、当孩子经常被教育“妈妈会生气”“妈妈不让”这样的话,孩子心里会形成一种认知,在这个家里最权威的人,对我最有威胁的人原来是“妈妈”。
9、可以先听听孩子对某个行为是什么看法。比如孩子未经允许拿了家里人的东西,可以先问孩子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拿。
10、当你想要继续玩的时候却不得不把玩具放一边,这真是扫兴啊。
11、最后,父母还得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体验错误的后果。例如孩子经常弄坏玩具,妈妈可以说清楚下次再弄坏坚决不买了。
12、孩子小的时候,判断一切的标准非黑即白。这种思维方式一直会持续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我一位朋友家儿子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他告诉我这么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13、良好的沟通要从家长做起
14、对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纪的小学生,暂停游戏就表示暂时不理睬孩子,也不让他玩,可以让他坐在较远的椅子,当然你能看见,直到你告诉他时间到了才能起来。按照年龄,设置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孩子忘记了为什么坐到椅子上去,还会觉得难过或是怨恨。如果孩子在设置时间之前就站起来,那么就要重新计时,他必须从头开始再“服刑”一次。
15、要知道,很多孩子不听话并不是存心和家长对着干,而是他们开始萌发独立思想。此时,家长无须过度干涉孩子的某个具体行为,而是应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向上、向善的方向发展。
- 上一篇:124句宝贝乖乖听话句子(精选宝宝乖乖听话的说说搞笑)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3391℃俞敏洪关于女性的言论【文案整理72句】
- 3054℃公司团建三句半台词【文案整理87句】
- 2232℃发誓的狠毒的誓言【文案整理58句】
- 2191℃发誓最狠的话【文案整理25句】
- 1592℃进击的巨人语录经典【文案整理67句】
- 1548℃回复别人夸赞自己的句子【文案整理58句】
- 1521℃与供应商合作共赢的句子【文案整理55句】
- 1417℃十二种说明方法及例句【文案整理60句】
- 1360℃做生意吸引顾客的语句【文案整理40句】
- 1339℃至于造句三年级上册【文案整理99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