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精选102句中国法律谚语有哪些文案
admin 2024-04-11 09:10:52 文案短句 ℃一、中国法律谚语
1、有一百条法律,却有一百零一个问题。
2、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
3、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4、安全愈是神圣不可侵犯,主权者所保护的国民的自由愈多,刑罚也就愈公正。——贝卡利亚:《论犯罪和刑罚》
5、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6、与“法无禁止即可为”相对应的是“法无授权不可为”。这其实是在解放市场主体的同时,对行政权进行更明确的限定。
7、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得要求任何公民以任何方式证明自己有罪或者得出自己有罪的推定。
8、释义: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随心所欲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异。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赖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保证。
9、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10、隐私止于屋门之前
11、在企业立法中,全民抑或集体,工业抑或农业等所有制和行业的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12、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
13、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以牙还牙)。——(英)奥古斯丁
14、释义:“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是现代法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社会共识,越界的“维权”意味着对其他权利的侵犯,本质上构成了违法行为,违反了衡平原则。
15、正是基于这种信仰,我们亦才有幸看到了这部著作。刑法格言历经千年,不改其文字,依然具有生命力。
16、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17、袁腾飞视频全网下架,《这个历史挺靠谱》千万别再禁了!
18、言论自由是一切权利之母
19、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美)霍姆斯
20、(2016)最高法民终第422号
二、中国法律谚语有哪些
1、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2、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民航路3号
3、安全愈是神圣不可侵犯,主权者所保护的国民的自由愈多,刑罚也就愈公正。——贝卡利亚《论犯罪和刑罚》
4、平等者之间不存在司法管辖权。引申义:一个主权国家不得对另一个主权国家行使司法管辖权。
5、中餐遭痛批:造成的死亡居世界第一?
6、在我国,期待可能性的理论体现在刑法中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政法领域的一事不再罚原则等,我们无法期待行为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即若不存在期待可能性,则行为人不负责。
7、沪宁高速车祸惨案后,有车一族都要补上这一课!
8、无法在司法程序中被采信的事实就等于不存在。
9、以史为鉴,真实的历史告诉你未来的走向
10、寻求改革红利,就必须打破禁止式的经济管理体系,让市场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出于这一目标,在去年设立上海自贸区时,已经确立了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即除了负面清单不准涉及的项目外,均交由市场主体自由选择。
11、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伏尔泰
12、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13、长期以来,“权力管不了闲不住的手”几成惯性,甚至发展出了权力部门化、权力私有化的现象。究其根源,都是因为权力的运用缺乏清晰的授权来源,或者清晰的授权来源无法落地。此前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在实践中的弱势,已经表明这一点。
14、“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这句话经常被大众和媒体引用,比如前段时间的“张玉环案”,人们用它来宽慰曾经遭受不公的弱势个体、传达“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朴素信念。
15、让法官来回答法律问题,而把事实问题留给陪审员去裁断。
16、本院认为,“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为了促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及时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尽快稳定行政法律关系,法律对起诉期限作出了相应规定。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间,当事人只有在法定期间内提起诉讼,才有可能获得司法救济。
17、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甚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18、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程序先于权利,明确、公开、严格的法律程序,是行政权力能够依法实施,社会法治得以实现的主要保障,故“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关于追诉期限的强制性规定,第四十条关于处罚决定应书依法送达的程序性规定应优先适用。
19、除了这些,你还了解哪些法律谚语呢?欢迎在分享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20、习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
三、中国的法律谚语
1、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2、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霍姆斯《普通法》
3、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英)边沁
4、(释义)这句话强调的是法官审判独立在司法独立中的重要性,意思就是要保证司法审判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法官代表国家使用法律,只应对法律负责,而不能按照上级领导的意志或者人情去审判案件。
5、法不溯及既往在我国法律上的规定。
6、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7、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权利的存在和最终实现,需要以法律上存在相应的救济途径为前提。如果没有救济途径,权利也就没有意义。
8、出处:19世纪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在著名案件“里格斯诉帕尔默案”(16岁少年萨尔默.帕尔默,为提前获得其祖父所立遗嘱中留给自己的财产,用毒药杀死了自己的祖父。帕尔默的姑姑里格斯到法院状告帕尔默,要求剥夺帕尔默对其爷爷遗产的继承权。不少人法官以“纽约州法律并未明确禁止继承人杀死被继承人当然丧失继承权”为由,反对剥夺帕尔默的继承权。纽约州最高法院最后以一句古老的法谚“任何人不得从自己的错误行为中获益”,冲破当时法律条文的限制,判令谋杀者帕尔默因其犯罪行为被剥夺获得遗产的权利,里格斯胜诉)援引该原则,使这条法谚闻名世界。
9、“今天正义受到了践踏,人权受到了践踏,但是我们尊重法院的判决。”——辛普森案被害人家属
10、该案杨某等三人诉求继承的并不是分割涉案学校的实物,其只是请求继承刘某丁生前投资某学院所形成的财产权益,继承法属于民商法系列,民商法的一个基本的法理即是“法无禁止即自由”原则,刘某甲并未举证证明民办学校的出资人对所办学校享有的财产权益禁止继承的证据,为此刘某甲的上述辩解意见该院不予采纳。
11、厦门市:金融债务重组、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基金暨不良资产处置、投资与逃废债防控专题
12、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13、法谚是民间关于法律的谚语,是民间形象生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法律熟语。其具有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的特点,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法律最直观、最朴素的认识,同时也是法律最为人知、最高精华之所在。一些法谚即使已流传百余年,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4、自然公平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给予诉讼当事人各方充分的机会来陈述本方的理由。这意味着必须将诉论程序告知他们,并及时通知其任何可能受到的指控,以便于他们行使权利。——彼得·斯坦
15、刘军宁:没有财产权的地方,就是没有文明之地
16、认真地对待权利。——德沃金
17、(出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伯尔曼
18、想用自己的财物应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度。
19、引用:(2017)鄂民申2451号
20、渐进式的市场开放节奏,既有利于集中当时有限的生产资源用于该用之处,也有利于对冲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种种争议,维护应有的共识。
四、中国法律谚语解析
1、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2、如同人们一般所理解的一样,法律行为是对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实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种不违法的行为,同时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为,这类行为也要产生法律上的后果。这种根据法律规定而导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就是法律行为。
3、“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4、对制定法应当做严格解释。
5、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6、法律谚语:法律不帮助睡眠人
7、证明责任乃诉讼的脊梁——罗森贝克
8、我们常常从教科书或者法学经典著作中读到一些法律格言,但却很少读到专为解释这些法律格言的文字,因而常常望文生义。张明楷教授的这本《刑法格言的展开》,正弥补了这一不足,盖使渊深晦涩之经典法律格言通晓其义,为当前刑法实践提供智慧,故而被誉为研习刑法学的基础读物。
9、李玉《人兽关》有言:“宫凭印信,私凭票约。既借他三百金,岂无一纸文书?”“官凭印信,私凭票约”这一法谚便是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无论宫内还是私家办事都应凭文字作为依据。
10、中医药十分可怕,47%肝癌因中药诱发
11、证明责任乃诉讼的脊梁——(德)罗森贝克
12、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
13、《公司法》第十五条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这里规定的是“出资人”而非“担保人”或“保证人”。从文义来看,《公司法》第十五条是规范的“出资人”意义上的公司对外投资行为,而非“担保人”或“保证人”意义上的对外担保行为。因此,立法的本意在于原则禁止公司担任承担无限责任的出资人。《公司法》并未明文禁止公司为其子公司提供担保,根据“法无禁止即自由”的私法自治精神,公司当然可以为其子公司提供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
14、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意)阿奎那
15、岁月动荡见风骨,为何说民国大师是清流?且听汪兆骞先生的向你娓娓道来
16、(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17、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罗马)查士丁尼
18、标示,在弹出页面中点击关注。
19、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20、千度法律研究中心刘子平选编
五、中国法律谚语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1、享有权利的人可以放弃他所享有的权利。
2、《chou陋的中国人》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国人必读
3、类似事项应予类似判决
4、(2017)鄂0106民初983号
5、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6、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7、SandwichQuarterSessions/1898/HenryWeigall
8、http://www.hrbc.org.cn
9、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其预期的利益都要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都要从法律之中找出理由;利益的取得,应当由法律做出评判。这里的利益,是指能被法律保护的部分。“损人而利己乃违反衡平。”衡平”以“正义、良心和公正”为基本原则,是判定他人或自己行为善恶的道德标准,是人们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核心理念,是导向立法、司法实践的座标。
10、(出处)这个观点的形成主要是来自西方十八世纪的思想家比如卢梭、孟德斯鸠等,具体提出者不详。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了这句谚语,具体为: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
11、无犯意则无犯人(Nonreunisimenssitrea)
12、失手杀人其罪尚小,混淆美丑、善恶、正义与不正义,欺世惑众,其罪大矣。——(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13、无保障的权利不是权利
14、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洛克
15、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法律保护积极主张权利的人,对于那些对自己权利漠不关心,怠于主张权利的人,法律是不保护的。
16、10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7、(出处)古索福克勒斯写作的悲剧《安提戈涅》
18、之后被人们精简成了现在的样子。
19、10契约是当事人间的法律
20、▼好书推荐:点击下图查看详情▼
六、中国法律谚语
1、谁握有国家的立法权或最高权力,谁就应该以既定的、向全国人民公布周知的、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来实行统治;应该由公正无私的法官根据这些法律来裁判纠纷。——洛克:《政府论》(下篇),第80页。
2、出处: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普通法》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断
- 上一篇:精选101句形容青苔的古诗文案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13℃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438℃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2372℃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1949℃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8℃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1093℃有关于龙的诗句【文案整理48句】
- 1074℃龙的成语吉祥语【文案整理42句】
- 1018℃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879℃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844℃罗曼罗兰名言名句发现美的眼睛【文案整理61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