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精选95句佛家赞美莲花的诗句文案
admin 2024-04-15 09:29:39 文案短句 ℃一、佛教莲花诗句
1、“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炎炎夏日,借着一窗幽凉,几片闲情,煮茶品茗,闲敲棋子,心似白云一片,又似清茗一樽,在旷远平和的心境中恣意回荡,恍若一切都不曾走近,亦无远离。渐渐地,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茶的青翠,清明怡神。低眉,落子,一局棋毕,犹如淋了一场酣畅的雨,尤觉指尖清凉,尘世亦清凉。
2、天地人合,身心气和,福禄寿财,仁义道德。
3、总想有一天,放下世俗的纷扰,带着一颗简洁的心,赴一朵莲花的约会,前世今生来世,只为一朵莲花奔赴远方。
4、佛是坐在莲花台上的,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花,她代表着圣洁、典雅、高贵,而佛也正具有这些特点。
5、莲花随佛教之传播,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在泰国的苏可泰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寺庙里,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在藏传佛教的“唐卡”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芳踪。据说;在藏传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叭弥”的释义:就正是莲花!
6、佛祖望我,洁白的莲又从心底缓缓升起.
7、孟郊:“道证青莲心。”
8、白居易:“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
9、法宗长老丨无相长老丨弘一法师丨六祖惠能丨净慧长老
10、在叙述文字中,明人刘侗的《西堤》,是写莲花较好的一篇:
11、俞香顺.荷花意象和佛道关系的融合.2005
12、投稿:1073422566@qq.com
13、那年,他是新任知府,她是当红歌妓,他学识满腹,她琴艺超群,一次机缘巧合,他们于缘分的渡口相遇。苏东坡喜她清雅,怜她傲骨,惜她才艺;琴操爱他性情,敬他气节,慕他才学。两人一见如故,竟有种难分难舍之意。苏东坡得知她的身世遭遇,替她赎了身,落了籍,购置清雅竹舍,视为红颜知己。琴操抛却年龄的限制,旁人的眼光,欣然与之成为忘年之交,荣辱与共,且歌且行。
14、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开发佛性,消除魔性。佛性增强了就能抵住魔的干扰,还能降魔成佛,就能解脱生、老、病、死之苦。这听起来似乎很玄,宗教意味很浓,其实只是较高的一种思想境界层次。一切事理通达了,参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开,不再贪婪、恐吓、焦虑、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摆脱了苦境,变得轻松愉快。
15、苏东坡对琴操的离去痛心疾首,却又只能默默祝福。有时,放下也不失为一种解脱。人生就像是一场花开,无论是富丽的牡丹,妖娆的罂粟,还是清净的莲花,只要能够吐露自己的芬芳,便是无悔。而琴操恰恰是走过富丽,品过妖娆,最终,选择了清净。
16、游惑突然想起了系统里的那片海,他总在固定的日子起风,固定的时间翻起浪来……最重要的是,永远望不到边。系统所有的风景都是那样,云山雾罩,没有边界。
17、也许是流年幸福惹天妒,也许是命运叵测意难平,娇弱聪颖的小琴操万万没有想到,如此幸福的家庭竟在一夜间变得支离破碎。那晚,她闲登高阁,对月抚琴,素手调弦,清风依旧那般柔软,明月也清亮的直抵心扉,蓦地,弦断了,心也乱了,嘈杂声、哄抢声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令她不知所措。
1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9、范丽丽.佛教中的莲花意象.2010
20、正因为具有真善美,所以在人们的日常物质文化生活中,莲占有相当的地位,并且大踏步进入佛门圣地。佛家崇善、崇美、崇洁净,选中莲花作为象征和代称,可谓慧眼独具。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坐在象征圣洁的莲花座上,并且还演义出与莲花有关的传说:释氏母亲怀孕满月,游园时攀无忧树,树下忽然开出莲花,大如车轮,此时释氏便从母亲的右胁生出,坐在莲花上。佛教经书也有不少冠以莲花二字,如《妙法莲华经》等。也有不少僧人取洁白纯真美丽之意,以莲为名,以莲为寺,以莲为宗。东晋僧人慧远创净土宗,在庐山东林建莲社。越南17世纪竹林禅派僧人白梅麟角,将越南禅宗与净土宗相结合,创造莲宗派,在河内建莲宗寺。至于以莲为名的僧人,就更多了,比如印度的莲花生、莲花戒,日本的莲池等等。
二、佛家赞美莲花的诗句
1、释义: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发着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苹。荷花姿态娇媚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却愁坏了我这个摇船人。
2、莲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又是八宝之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
3、佛教的各个宗派,又以净土宗与莲花的关系更密切。东晋时,高僧道安读了《弥勒下生经》后,向往弥勒净土,于是在弥勒佛像前念佛立誓,发愿来世往生弥勒居住的兜率天。道安的这种思想,又影响了他的高足弟子慧远。慧远继承与发扬了师父的核心思想,更加热心于西方极乐净土的崇拜,唯一不同的是他所向往的弥勒净土改为弥陀净土。
4、若有来生,你定是清凉的芙蕖一束
5、所以无论在梵宇、名蓝还是荒刹、野寺,只要有佛教的地方,都始终贯穿着莲性即佛性的哲理,并在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塑造上体现得最为充分,他们大都坐在莲花之上,有的还手执莲花,坚持《从四十二章经》所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之信守!
6、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父母皆为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蒙古语名为穆伦·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7、荷花,佛家称之为莲花,是圣洁、清净的象征。
8、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不需要目的地,不需要原因,不需要思考,只要身边有那个人,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9、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10、赵碬:“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11、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
12、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13、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亦指《莲花经》。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
14、佛教的重要信条之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15、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它远离喧嚣的岸,收敛着剔透的花瓣、幽婉的芬芳,伫立成一茎明澈的纯真,摇曳为一抹恬然的淡泊。它是一朵佛前的青莲,任由红尘万丈,我自纤尘不染,诸邪不侵,只静看清水一脉脉地划过如烟岁月。
16、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17、南浦上莲叶初生,江流两岸树上柳絮飘散。傍晚时分,你那夹杂着鲤鱼腥味的风,要将彩船送去哪里呀?凝立着,凝立着,只见楼外江面上烟雨纷纷。
18、既在红尘浪里,又在孤独顶上。
19、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
20、在佛教盛行的东南亚国家,比如泰国、缅甸等地参佛时,无论在大型的寺院还是家中佛堂的神位前,都能看到一种绿色的贡果,它形如荷花未开放之时的椭圆形,但单个的花瓣又比普通的荷花厚实。当地的信众都把它作为供奉不可缺少的珍品,他们通过这绿色莲花的供奉,来求得清洁平安,保佑小孩入学成就学业。
三、佛教莲花诗句大全
1、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2、与“婆罗门教”不同的是,佛教还相信莲花能反映持戒者修行的进度。说是:每有僧尼诚心礼佛,则西方“七宝池”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花渐大,倘或退惰,则花渐萎。无论此说有无根据,但莲花在佛教中的地位,已是不可动摇了。
3、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4、那清脆的琴声定然是她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所奏,没有现世的浇漓,亦无沧桑的浸染,只是纯粹的拨弄着她的琴弦,看草长莺飞,听雨落水起。她与所有天真烂漫的孩子一样,甚至比他们更为幸福,不仅有深爱自己的父母,还有着自适安然的殷实家境与粉雕玉琢的玲珑姿色,且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琴棋书画、歌舞诗词皆有一定的造诣。
5、莲花出淤泥不染,可是莲花离开了淤泥又怎能生存呢?好比修行之人,身处四大五蕴之地,这些是障碍,却是促成正果的条件。心中好似莲花,看遍五浊世界,方能修成正果。
6、清凉寺丨大佛光寺丨升国旗丨白瀑寺丨天宁寺丨金山寺
7、吴伟玉.传统莲纹在壁画创意中的运用.2010
8、佛曰:缘心如水,方为上心.莲欣然.
9、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10、甚至,人们耳熟能详的《法华经》,它的全称也叫做《妙法莲花经》!由此可见,莲花在佛教中的地位,莲花与佛教的相互交融,已经达到莲即是佛,佛即是莲,佛莲不分的哲理境界!
11、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12、新竹摇动着它是枝叶,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园林的深幽处。去收取果香四溢的新鲜脆嫩的果实了,金黄色的果实下落,惊起飞鸟。浓厚的雾气,岸边的青草,池中的青蛙。池塘蛙声的喧闹,和夏季常见的骤雨连在一起,令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13、商务合作:15921032980
14、作家巴什拉尔为《白睡莲》写了一篇画评,题为《白睡莲或夏日黎明的惊奇》。所谓惊奇,是借用波德莱尔一句名言:美就是惊奇。在这里我们看到,形式上画家画莲、评家评莲,而实质上他们都是沉浸在对美的赞叹、美的呵护、美的爱怜的一片深情中。文章写得轻灵活泼,幽默俏丽:“池上一片水灵灵的花,鲜嫩嫩的花,经过一夜,更透出勃勃生机。”“傍晚,小花将躲进水里过夜。故事(指古希腊神话故事)里不是说,它的柄收缩,一直把它拉回到阴暗的泥底吗?这样,每一个黎明,睡莲的花——这水上的大含羞草,在夏天的夜里好好地睡过一觉之后,就伴随着光明再诞生一次,所以它的花永远新鲜,成为水和阳光的纯洁的女儿。”
15、“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
16、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浓霭迷岸草。蛙声闹,骤雨鸣池沼。
17、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18、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
1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0、寺庙的墙壁、藻井、栏杆、神帐、桌围、香袋、拜垫之上,所刻所绘,所绣所制的莲花图案,更是门类繁多,数不胜数。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是何等之密切。
四、莲花最有禅意的句子
1、释义: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
2、在南传佛教中,信徒们皆采摘鲜花供佛。我国西双版纳以及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信仰南传佛教地区,信徒们基本不烧香,而以香花供佛。
3、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般若,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似乎,莲花与佛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描写莲的诗句《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青阳渡》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芙蕖》晋·陆云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采菱诗》南北朝·江淹秋日心容与,淡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气丽广川。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采莲曲》梁元帝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夏歌》南朝·梁·萧衍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5、黑夜漫长无边,好似蛰伏着诸多难以估琢的东西。
6、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7、哈哈哈哈佛菩萨是无我相、我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怎么成了名人啦?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吧!
8、谁说赏读莲花只能在夏天?
9、愿做一朵莲,生生世世开在佛面前,开在你面前。春花灿烂,我蓄积力量,在淤泥中成长。夏蝉始鸣,我舒展绿叶,绽放花蕾。秋风轻启,我脱去花瓣,将思念化着莲子心中藏。冬雪飘零,一世完结,等着下一世的轮回。
10、文献中有关莲花女神的记载,最早则见于印度的吠陀文献,说“莲神生于莲花,足立花茎上,头戴莲的花冠。”
11、而莲花与佛教的关系,就相对晚些,公认始于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乔达摩出生的那天。他落地后走了七步,竟步步都生出莲花。或许,正是在这些“莲花”之启示下,才有他29年后,放弃迦毗罗卫国的王子身份,从世俗走向思辩的传奇经历。
12、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
13、本以为能够觅得一生的幸福
14、东坡见琴操并没有回答之意,干脆自问自答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虽然此刻有良辰美景,诗意才情,但那又能如何呢,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世间没有永恒的美好,多少繁华转瞬成空,多少情爱散作浮云,就连风华绝代的红颜,也逃脱不了命运的束缚,终是要奉父母之命,嫁于一个自己不爱的男子。
15、你还知道哪些赞扬莲花品质的诗词?
16、由此可见:人们欣赏莲花、开发莲花的过程,几乎贯穿了人类发展的整个轴线。特别在东亚、南亚和澳洲的各族人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文字、图形、语言和风俗习惯等等,一代一代地积累了有关莲花的种种认知。除了食用、服饰、建筑造型外,在精神层面,也同样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莲花”文化。
17、从中国大陆去的信徒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其实这就是佛教中的青莲。它在植物学上的名称叫“洋蓟”。英文名为:Artichoke.翻译成中文的别名还有洋荷花、荷花百合、朝鲜蓟、法国百合等等。这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它作为一种蔬菜广泛地运用于西餐之中,在佛教盛行的国度里,如印度、泰国、孟加拉等地方他们不仅是供佛用,而且在供奉之后,还把洋蓟做为一种高档的蔬菜食用,而倍受人们的喜爱。
18、“……荷,花时即叶时,花香其红,叶香其绿,香皆以其粉。荷,风姿雨韵。姿在风,羽红摇摇,扇白翻翻;韵在雨,粉历历,碧琤琤,珠溅合,合而倾。荷,朵时笔植,而花好偃仰,花头每重,柄每弱,盖每傍挤之……”
19、莲花有五色:白、青、红、紫、黄,称为“五种天华”。五种莲花,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坐。东方福智虚空藏,坐青莲花,乘银牛;南方能满虚空藏,坐赤莲花,乘金象;西方施顾虚空藏,坐白莲花,乘琉璃马;北方无垢虚空藏,坐紫莲花,乘狮子;中央解脱虚空藏,坐黄金莲花,乘水晶龟。
20、这天他们泛舟湖上,赏水色潋滟,芙蕖绿波,锦鳞游泳,兴致勃发,好不快活。东坡一时兴起,戏谑道:“莫如我问你答如何?”琴操欣然答应。遂问:“何谓湖中景?”琴操思索片刻,但见天水相接,落日飞霞,环境清幽,意味旷达,便答道:“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那何谓景中人?”东坡又问。琴操蓦然看到远处一舟中,一个妙龄女子宛立于船头,云髻高耸,衣袂翩然,在斜阳余晖的掩映下,恍如谪仙。灵光一闪,巧借唐人的诗句说到:“裙拖六幅湘江水,髫挽巫山一段云。”
五、关于莲花的佛语说说
1、但在“婆罗门教”的传说中,莲花和宗教的关系则又前进一大步。据说:大神毗湿奴在入定时,是从仙人肚脐中长出的一朵莲花中钻出来的。无独有偶的是,居住在印度中部的比罗尔人,在解释世界的起源时,也有类似说法—最初,天下皆水,有莲生出水面。傲游水中的大神,随荷叶冉冉上升起,并以莲花为座……
2、水亭小。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屏里吴山梦自到。惊觉,依然身在江表。
3、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
4、她的诗词如寒冬腊梅般清冽,又似阳春白雪般甘甜;醉人的舞姿如梦似幻,足矣令天地失颜,令时光留驻;最让人如痴如醉的,莫如那泠泠琴音,时而将人带到云端雾里,时而又让人身临山水田园,时而在早春畅饮了清泉甘露,时而又在秋风中忘记了来时的路。琴操虽沦为风尘女子,却一直守身如玉,坚持卖艺不卖身,因为她知,定然会有一个爱她的人,愿意带她离开此地,许她一世安稳。
5、其过程正好与莲花在污泥浊水中超凡脱俗,不为污秽所染,最后开出鲜洁之花的生命过程如出一辙。
6、那含苞欲放的花颜,楚楚
7、在中国,最早有关于莲花的文字记载,可见于《诗经.陈风》“彼泽之陂,有蒲有荷。”和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等诗句。
8、宋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绀宇出青莲。”自注:“荆公宅已为寺。”《古尊宿语录》卷十一记:“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迦叶微微笑自谩。”。苏辙《魏佛狸歌》云:“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钲卷斾抽行营。”明高启《题黄鹤仙人画》诗:“绿桂骚人宅,青莲释子宫。”陈汝元《金莲记·湖赏》言:“紫绶金章,锢蔽了白马青莲旧路。”高启《题黄鹤仙人画》诗:“绿桂骚人宅,青莲释子宫。”又指为佛经。
9、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10、佛教首先由印度传入中国,逐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甚大,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基本反映了东方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过去我们一度强调美的阶级性,强调不同阶级、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念,认为焦大不爱林妹妹,是因为他们不是一个阶级的人,从而忽略了美的共同性。莲就体现了美的共同性,东方人爱莲,西方人也爱莲。古希腊神话中,就有不少莲花的美丽传说。
11、于是不再心如止水,求佛祖让你我再次相遇,结一段尘缘.
12、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家比作莲花。《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
13、来生愿做一朵莲,静静盛开在佛前。
14、从此,心如莲花,不再恨人!
15、清灯古木,云深无觅处)
- 上一篇:精选90句孝敬父母的诗句或名言文案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13℃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438℃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2372℃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1949℃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8℃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1093℃有关于龙的诗句【文案整理48句】
- 1074℃龙的成语吉祥语【文案整理42句】
- 1018℃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879℃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844℃罗曼罗兰名言名句发现美的眼睛【文案整理61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