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精选66句边塞诗句四句文案
admin 2024-04-17 08:02:26 文案短句 ℃一、著名边塞诗四句
1、唐代诗人《塞上》、《塞下》诸曲,其所描绘边塞寒苦与军士勤劳之作,皆有不满之意见于言外。
2、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4、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5、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6、翻译: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7、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二首)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北方的气候是大雪纷飞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温度了。所以在之后的诗句当中,诗人着重表现大雪来之后的天气之寒冷。“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雪花随风飞舞,“散入珠帘”带来阵阵寒意,以至于“狐裘不暖锦衾薄”。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将士们的日常操练都受到很大影响,“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
9、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10、高适的《燕歌行》是诗人在开元二十六年(738)有感于征戍之事而写的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全诗描写了边地征战生活,歌颂了从征战士轻身许国、英勇战斗的爱国思想,揭露了官兵的对立、统帅的不恤士卒与荒淫无能给战士、给人民、给国家带来的灾难
11、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诗歌的创作数量超过了之前所有的朝代总和,唐诗也是中国五言七言诗体的创作高峰。唐朝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制订了从庶族地主中选拔人才,从而打破了只能名门望族参加的传统,而进士的考核内容主要以赋诗为主,这样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与发展。唐诗中又划分着不同的流派,其中边塞诗是其重要的流派之一。
1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4、岑参、高适、王昌龄、李益等诸多的边塞诗人把边塞诗写得动人心魄,写得意境高远,写得情真意切,写得豪迈壮阔,大大提升了唐代边塞诗的地位,提升了审美价值。
15、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16、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7、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18、(作者)李贺(朝代)唐
19、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20、塞外征行无尽日,年年移帐雪中天。
二、边塞诗句四句
1、出自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我仍旧像玉壶那样冰清玉洁。形容对于亲友的心态,一如既往地真诚。
2、语出唐朝李颀《别梁鍠》。贫贱和富贵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6、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7、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他的诗大多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有着其独特的风格。本句出自其《除夜作》一诗。在今天晚上,故乡的亲人们一定会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而我鬓角上斑白的头发到了明天就又陪我过了一年。在本句中,作者通过巧妙的换位思考,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们的无限思念。
8、出自唐·王之涣《凉州词》。黄河从远处流淌而来,就像是从天边的白云奔流而来,一片孤单的城池,坐落在山间之中。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11、边塞诗人有高适、王昌龄、岑参、李贺、李益、杨炯、陈子昂、杜审言、陆游等等。边塞诗又被称为出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的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所创作,一些身在边塞或者体验过的诗人,会以自身的经历见闻来写作。
1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13、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14、“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15、图源: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6、杨慎《昇庵诗话》评此诗云:“此诗意言粉饰太平于京都,而废弛防守于边塞也。”按杨评是也。盖用对比作法,不明言作意而自见。
17、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的是哪位诗人?
18、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
19、惟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20、《和张仆射塞下曲》(作者)卢纶(朝代)唐
三、边塞诗4句
1、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河岳英灵集》: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且余所最深爱者:“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3、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4、塞下曲六首年代:(唐)作者:(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5、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点染了边塞紧张的战场气氛,据《汉书·西域传》王先谦补注谓白草“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白草为北风所凋,其风之大,其气之寒,可以想见。另外《诗经·邶风·北风》有“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朱熹在《诗集传》中认为北风是象征国家的危乱,所以此处也指边境形势十分险恶,下句紧接着写外族军队正在加紧寇边,步步向要塞逼近,军情非常紧急。骎骎,马走得很快的样子。这两句,把边塞的环境,沙场的气氛形象生动,显得笔势凌健。虽然边将这个形象还没有出场,却做足了烘衬和铺垫之功。
6、⑵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7、莫言贫贱长可欺,莫言富贵长可托。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高适的《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描述的是怎样的场景?
10、不算吧,王昌龄的诗歌,内容丰富,其中边塞,宫怨,闺情,送别之作成就最回高。以诗名噪答一时。当时就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当时可以和李白七绝争胜的只有他。七绝杀手呢,与其说他因边塞诗闻名,不如说他以七言绝句成名~
11、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1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4、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15、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其中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16、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17、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是诗歌中最精彩的部分乃是对于边疆壮丽景色的描绘。开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祖国北方的壮丽山河。这里靠近北方,最先感受到冬日的气氛。所以“八月即飞雪”,而且大雪下的还很大,一夜大雪树枝上都是积雪,“千树万树梨花开”。
18、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19、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0、《从军行七首·其四》(作者)王昌龄(朝代)唐
四、有哪些边塞诗四句
1、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类:
2、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3、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4、首二句先将边塞荒寒夜景写出,在此时此际忽闻何处胡笳声,引起征人万里离乡之感,故尽望乡也。
5、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的话,全诗无论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傭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
6、这首唐诗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就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唐诗是最精彩的边塞七言诗之也是当年我们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必背诗篇之一。不过由于篇幅相对而言较长,而且有个别字眼比较拗口,使得当年北宋这首古诗的时候,还是废了不少力气。时至今日,我们所能记得住的,却也只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
- 上一篇:精选149句边塞著名诗句文案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13℃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438℃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2372℃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1949℃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8℃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1093℃有关于龙的诗句【文案整理48句】
- 1074℃龙的成语吉祥语【文案整理42句】
- 1018℃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879℃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844℃罗曼罗兰名言名句发现美的眼睛【文案整理61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