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王阳明诗句经典【文案整理27句】

admin 2023-03-11 09:20:31 个性说说

王阳明诗句经典

1、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2、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3、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致良知之学,所谓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时刻保持内心的光明,然后按照良知的指引前进,则前路也必定光明。

4、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嗜欲指追求肉体享受,主张“存天理,去人欲”的王阳明为何会说“莫谓天机非嗜欲”呢?王阳明肯定嗜欲是人皆有之,是天生的,但不等于认为人应该放纵自己的嗜欲。紧接着,王阳明又说“须知万物是吾身”,这是告诫人们不能放纵肉体上的享受,而要追求与万物为一体的仁心,如此一来自然会节制欲望。最后,王阳明指出,有些人只顾着争论没有根据的、徒有形式的礼乐,忘记去除心上的蒙尘才是根本。“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其实是王阳明对“大礼议”的评论,他委婉地表达“大礼议”是没有意义的。

6、作为史上极少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7、王阳明: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8、诗的开篇便仪态潇洒,表现了世间荣辱,淡然处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后来解放了无数人的心灵,打破了数百年来理学家对人性的钳制。但要解放世人,首先就要解放自己。他说,海上的风起云涌,巨浪滔天,只要心不为所动,那这点风浪又能算什么呢?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自己原本就没放在心上;世间的万物变化,也不过似浮云掠过长空,根本就不会在心中留下痕迹。这种心境的超越,是完成了人与自我的和解、与世界的和解。他既反映了王阳明刚毅无畏的品质,也反映了阳明心学“戒慎不睹,恐惧不问,养得此心纯是天理”的观点。有了如此境界,在诗歌的四句,诗人进一步抒发此时的心里感受——

9、感悟:这种状况恐怕比较普遍——一个忙惯了的人,一旦闲下来就会百无聊赖、无所适从,无聊得要死。人这样,心也是这样,平常胡思乱想惯了,脑筋就闲不下来,吃饭时、睡觉前也会胡思乱想。

10、故园的今天是元宵节,我却独自坐在荒村中感觉寂寥。幸好有经典可以作伴,很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春天又绿草阁梅花首先盛开,月光填满庭院的空旷积雪尚未消溶。念想余姚家里此时灯火通明兄第们聚集一堂,父母也一定思念独自一人在远方的儿子。

11、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王艮尴尬的一笑:都是圣人。王阳明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12、反而是王阳明这种修养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错了或者没有用,你只是还没等到有能力欣赏你的人。

13、——《水调歌头·游泳》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

14、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15、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16、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17、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18、——《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19、“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故事背景:  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  弟子回答:“青龙铺(今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  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  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  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  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  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  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的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周积无声的泪如雨下,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  王阳明用他在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展现了一个微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0、同在滁州,而王阳明的诗又是抒写什么事呢?我们接着来看。开句便是一问、一听,有花香,有溪声。两句简单的诗句,塑造了一处清幽之地。既然是清幽之地,不免会有幽人往来,而此处的意境恰与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如出一辙,

21、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22、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用兵之道讲究虚虚实实,对将领则要求不动如山。

23、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

24、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明代王阳明《名人名言》

25、年轻时候的王阳明志向高远,爱好广泛,是一个天赋卓绝的年轻人,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有着一身傲骨,宁可蹲大狱,也要为正义说话。

26、在“战功成未足奇,亲征消息尚堪危。边烽西北方传警,民力东南已尽疲。万里秋风嘶甲马,千山斜日度旌旗。小臣何尔驱驰急?欲请回銮罢六师。”、“千里风尘一剑当,万山秋色送归航。堂垂双白虚频疏,门已三过有底忙。羽檄西来秋黯黯,关河北望夜苍苍。自嗟力尽螳螂臂,此日回天在庙堂”(《书草萍驿二首》)诗中,王阳明委婉规劝皇帝要关注西北边陲安危、沿途百姓生计,不要亲征,表达了心系苍生、忧国忧民之情。可惜,正德皇帝依然我行我素,最后将宁王押回江西,满足皇帝的“征讨之瘾”。此时此刻的王阳明无可奈何,就地称病退居杭州西湖,只好以“一丝无补圣明朝,两鬓徒看长二毛。自识淮阴非国士,由来康节是人豪。时方多难容安枕?事已无能欲善刀。越水东头寻旧隐,白云茅屋数峰高”(《归兴》)、“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即事漫述四首》其二)等诗句来抒发对时局的愤懑、己遇的无奈、退隐的向往等内心烦忧,也表明了安之若素、听天由命、希求归乡的旷达人生态度。平乱宸濠,王阳明让功给皇帝,最后依然遭受不公待遇,一首《又重游开先寺题壁》:“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须五斗。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迹何有!龙潭夜坐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充满了宦海浮沉、人生坎坷的无限感慨,表达了王阳明如此那般孤独、郁愁、沉重的心情。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