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爱情说说 > 正文
柏拉图式爱情和苏格拉底式爱情【文案整理73句】
admin 2023-03-11 09:22:04 爱情说说 ℃柏拉图式爱情和苏格拉底式爱情
1、有的指出爱情分为“天上的爱”和“地下的爱”,后者追求肉体享受,前者是为了获取美德(要命的是不管你是男是女,都要把爱情放在男的身上)。
2、回到寝室,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想来柏拉图要是在世的话,听到当下之人对所谓柏拉图式爱情的理解,定会笑掉大牙或是气到昏厥。脑海中回荡着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想到此,我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点,嗯,有必要写一篇文章,聊一聊我眼中的柏拉图式爱情,以下内容如有雷同,那就雷同吧。
3、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完美的爱情观。感情的事没有谁对谁错。正如歌里唱的那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在你的意念里,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生动而又完美的他,他对你而言是毫无瑕疵、唯一永恒的。也许他不会出现在现实,但永远存活在你的心底。
4、“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多半不贪财;亲手挣钱的才有了一文想两文。”(没办法不对号入座)
5、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
6、不同于神,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肉身终有一天要灰飞烟灭,那么如何使得自己的“爱”永恒存在下去呢?宴会上,苏格拉底也给了我们答案。对于“美”的追求使得我们渴望将其传递下去。男女之间的本性上的结合,便是肉体上的延续。更高一个层次,对于品德、名声、高尚荣誉的延续,则需要我们追求知识,并留下为后人所敬仰的成就。比如荷马留下的不朽诗篇,梭伦制定的伟大法律。到了追求美本身时,自己便与美和善融为了一体,灵魂会永垂不朽。
7、古希腊人的观念中,同性之爱非但不可耻,更是高尚美好的。在酒会上,阿里斯托芬讲了一个神话故事,为同性之间的情感提供了依据。他讲到,在很早以前,世界上存在第三种人类——阴阳人。他们由月亮所生,所以兼具了太阳所代表的男性,与大地所代表的女性的特点。由于他们精力旺盛,身体强大,竟然企图寻找通天的道路与诸神战斗。这惹恼了宙斯,一气之下,宙斯将他们都劈成了两半。于是,曾经的一个人便变成了两个,但这一半却时常思念着另一半,不断地追寻着自己另一半。这之中便有许多结合,男性之间、女性之间与两性之间。在阿里斯托芬看来,男性之间的结合是最高尚的。因为,两个男子必然是最具有男子气概的,也是最为优秀的,才会相互吸引,他们在政治上雄才大略,在另一半上也会寻找与自己相同的男性。这个神话无疑给了男性之爱了合乎情理的解释——寻找自己的完整,也赋予了这种感情高尚的品质。(柏拉图式爱情和苏格拉底式爱情)。
8、御车人驾驭着两匹马在天外之境飞行,这天外之境中存在的正是绝对的真实体,这就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只有凭借理智方可到达,所以这时就要看御车人的本事了。好的御车人在周游中能够全然看见真实体,如其本然地看见正义、美德和真知;御车人本事不够的,便会受到劣马的牵引,时升时降,只得瞧见本体的局部;还有的对于上界真是有心无力,只得困于下界熙攘中,与真知无缘。灵魂天然长着羽翼,完美的灵魂会一直向上飞升,到达天外的神境,成就不朽;若是中途失了羽翼,还未见着全部真理便坠入凡尘,套上肉体的躯壳,便成为可朽者——人。所以人天然是在前世窥见过上界的,他此生的境遇便是取决于前世探见了多少真理。
9、失恋者:“到手的葡萄给丢了,这份遗憾,这份失落,您非个中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
10、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11、柏拉图回答道: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12、爱神是爱着美好的东西的,但一个人所爱的,正是他所缺少的、没有的东西,那么爱神不正是缺乏爱吗?如果爱神并非完美,那么他又是丑恶的、坏的东西吗?显然并非这样,那么爱神到底是什么?这或许要从爱神的诞生讲起。
13、失恋者:“可是,她现在不爱我了,我却还苦苦地爱着她,这是多么不公平啊!”
14、其实就是半男人和半女人之间的结合,可以繁衍后代。至于有以前的全男和全女分开的,他们就相应的只喜欢同性,他们在一起拥抱虽然不能生育后代,但是至少也可以抚慰一下,平息一下他们的内心,也是好的,可以安心做一点别的有意义的事,人类就不会灭绝了。假如说《会饮篇》写到这儿就结束了,可能我们认为这就是柏拉图的爱情观,爱情就是寻求另一半。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在这之后,后面还有柏拉图的头号代言人苏格拉底的发言,这显然是更代表柏拉图的爱情观。在阿里斯托芬的描述里,其实他没有强调肉体快乐,他只是说人在一起就行了,抱在一起就行了,其他的都是不重要的,肉体的快乐甚至他都没有谈到。如果看柏拉图的各种著作的话,可知柏拉图是非常反对把这种爱情降低为寻求肉体快乐的。那种追求肉体快乐的爱情,其中的一方,尤其是主动方,他就会尽量让被动的这一方受其摆布控制,就是让对方尽量在理智上和身体上各方面都处于非常虚弱的、任由他控制的一个状态,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最大程度地享受肉体快乐。如果对方比较独立,或者比较豪强,或者比较自律,你想再从他的身上获取肉体快乐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了。一切以肉体快乐为指挥的这样一种爱情,是一种低级的爱情。柏拉图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这是“狼对羊的爱”,就是你爱这个东西,只为了享受它,这是柏拉图很反对的。但是我们刚才说了,这并不是柏拉图爱情观的终极代表。柏拉图借苏格拉底提出了另外一种爱情,影响一点都不亚于前面那个神话的另外一种爱情观。
15、“一个人天性爱什么,他就会珍惜一切与之相近的东西。”(这不是爱屋及乌的白话解释么)
16、于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着手回来了。
17、《会饮篇》中,参与阿伽通宴会的人被要求作一篇歌颂爱神的文章。苏格拉底的颂词给了爱神一个极有意思的出生:爱神是丰富神和贫乏神结合的孩子,所以她一面像她的母亲贫乏神一样丑陋、贫困、一无所有,一面又有着父亲丰富神的特质:勇敢、百折不挠地追求美的和善的东西。爱神其实不能算是一个神,因为神是完美无缺的,而她却贫乏得很;她是一个介乎人与神之间的大精灵,是人与神中间的传语者和翻译者。
18、爱情是一种把好的东西归于自己所有、并且永远归于自己所有的欲望,所以追求不朽必然是爱情的目的。如何达到不朽呢?靠生殖,以后一代接替前一代,新的代替旧的。生殖需要选择美的对象,所以美是孕育生殖的土壤。肉体的生殖就是通过肉体的结合生育子女,得到名字的久传和后世无穷的福气;还有一种生殖是心灵的生殖,他们长于生长思想智慧和其他心灵的美好品质。诗人以及各行技艺的发明者就是这一类,他们凭借心灵的子女得到不朽的英名。
19、 苏格拉底微笑着说:“你去麦田里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在这过程当中,只允许摘一次,并且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按照苏格拉底的话去做,很久才回来。
20、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21、古希腊人热衷于谈论爱,思考爱,追求爱,爱情对于他们来讲,似乎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甜蜜的痛苦,陶醉的烦恼。与当时缺乏教育的女人建立爱情关系的艰难,以及对美独特的理解,使得希腊男子认为那些精力旺盛、充满朝气,又略带一丝腼腆的俊美少年男子是更为理想的爱慕对象。
22、苏格拉底:“去感谢那个抛弃你的人,为她祝福。”
23、这份贴心!简直可以进入上下五千年之中国十大最贴心男友名录啊!
24、从头再来的人生,必然是个假命题;一路走来总要留遗憾,那绝对是真的。
25、古希腊雅典的一群吃喝不愁、自诩高贵的男人聚会,前一天大家都喝了酒,这一次主要是搞讨论,讨论爱的本质(此爱指爱欲Eros而非友爱Philia)。
26、于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着双手回来了。
27、在柏拉图的世界里,就没有正常的男女之爱么?
28、柏拉图说,我一路走过去,确实看到了一些特别大而黄的麦穗,但我总以为前面还会有比这更好的,但走到后来,我又总觉得没有遇到比前面更好的,所以就空着手回来了。
29、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
30、与苏格拉底这个谜一样的男人相比,柏拉图更像是一个只能想象的符号。这对师徒之间有过很多段意味深长的对话,诸如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幸福,凡此种种,称不上“苏格拉底式诘难”,多少有点矛盾律的意味在里面,最终衍生出柏拉图式的爱情。
31、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只能摘一次。
32、柏拉图式爱情,也称为精神恋爱,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33、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34、苏格拉底:“丢了就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去,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35、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的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的是灵交而非性交。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也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爱情的原因。
36、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但并非由柏拉图直接提出的。最早是由
37、按照《会饮篇》的理论而言,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是指成年男子与美少年之间的爱情,而这个也和当时希腊风气相关。希腊学者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属天的爱情,异性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了社会的建构。而现今柏拉图式爱情已经扭曲成精神爱情,基本上是断章取义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恋,这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排斥。
38、在以爱情为主题的柏拉图对话集《会饮篇》和《斐德若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发表了许多关于爱情的见解,它们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爱情观。不过,在这些篇目中,柏拉图的爱情观念要比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柏拉图式爱情”拥有着更加丰富的哲学内涵。
39、 柏拉图恋爱最早由Marsilio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哲学界对爱情的定义是理性的,所以它包容了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这些充满人类理性光芒的社会化的衍生物。
40、有一次,两人一起午休。汉哀帝提前醒了,然后发现董贤枕着自己的袖子睡着了。
41、大诗人雪莱和他的妻子玛丽,结识了英国夫妇爱德华和珍妮。雪莱对珍妮一见倾心,因为珍妮爱好音乐,并且歌唱的好听。雪莱的妻子、珍妮的丈夫都知道他们相互之间爱慕,却都没有妒嫉,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追求心灵相通的爱。
42、要达到不朽需要一个步骤,这就是著名的柏拉图的“美的阶梯”。这个人要从幼年开始就喜欢美的形体,最开始是喜欢单个的特殊的形体,第二步就是从单个的美的形体中看出普遍的形体美的形式;进一步,他会更看重心灵美而不是形体美,继而他看到行为和制度中的美,然后是学问知识的美,最后他见到美的源泉——永远的自存自在的不朽的美,这就是美的理念。“一个人如果随着向导,学习爱情的深密教义,顺着正确次序,逐一关照个别美的事物,直到对爱的学问登峰造极了,她就会突然看见一种奇妙无比的美。他以往的一切苦探都是为了这个终极目的。”
43、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44、“任何一个真正有力量作恶的人绝不会愿意和别人定什么契约,答应既不害人也不受害——除非他疯了。”(往往在对付作恶的人上面,真正的力量很虚弱)
45、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上学,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46、失恋者:“可她连机会都不给我,您说可恶不可恶?”
47、失恋者:“您说我该怎么办?我真的很爱她。”
48、在灵魂马车的比喻中,好马爱好荣誉、节制与谦逊;劣马则象征着放肆的情欲。在遇到爱情的对象时,好马知羞知耻,懂得克制自己;劣马就会不顾驾车人的驱策,撒着欢像那爱人跑去。所以好马代表的是以节制为基础的爱情,劣马代表着肉体的情欲。当良马的节制与驯服占了上风,他们就会过着“有纪律而且有哲学意味的生活”,他们在世的时候就会终生协和快乐,死后举翼升天。
49、“节制就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有些好东西你怎么也得不到,那么就说是节制吧)
50、但这,并不是柏拉图对于“爱”观念的终点,从同性的“精神之爱”中,酒会上苏格拉底道出了爱的本相。
51、(文章中部分资料整理自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先刚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二十年系列讲座第二讲:何谓“柏拉图式爱情”?)
52、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53、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和友人在餐厅吃饭,在听完他对另一半的牢骚抱怨并给予善意的安慰和严谨的分析之后,他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我,突然来了一句,好想找个人谈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爱到天荒地老永远都不分离。我听后,只觉后背一凉,环顾四周,并没有发现帅过自己的男性同胞,于是,故作镇定地说道,你还是找其他男生谈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吧,我回头帮你介绍几个。
54、但在这本书里,他关于男女婚恋关系的设想的确是糟糕的。
55、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56、但是,我继续走之后,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么都没有摘到......
57、在女人缺席的背景下,这次讨论也是富有成效的。刚才,前面几个人说的都很精彩,有深度、有条理、有文采,看来大家都作了深入的思考、充分的准备,有效提高了这次讨论的质量水平。
58、“一个人如果劳而无功,他最后一定深恨自己和他所从事的那项工作。”(是啊,浪费了生命多少时光,如果甚至还劳而有过,扇自己两巴掌才好)
59、失恋者:“但愿我也有这一天,可我第一步应该从哪里做起呢?”
60、柏拉图摇摇头说:"开始我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但是最后空手而归!"
61、再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苏格拉底就叫他到田园里去摘一朵最美的花,其间同样只能摘一次,而且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苏格拉底的话去做了。这一次,他带了一朵美丽的花回来了,苏格拉底又问了他同样的问题。这次柏拉图是这么回答的,他说我找到一朵很美的花,但是在继续走的过程中发现有更美的花,我没有动摇,也没有后悔,坚持认为自己的花是最美的,事实证明花至少在我眼里是最美的。
62、柏拉图式的爱情,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静静的付出,默默的守候,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拥有,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却仍然执迷不悔,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注定了它只能是一条在远处守候的平行线,只留下回忆中,美好的片段,当作永恒。
63、在柏拉图这里,爱与美是密不可分的,讨论爱情,总会涉及到对美的探讨。在阿伽通的颂词中,爱即是美与善,苏格拉底则直接否定掉了这个看法,因为爱情既然是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事物的欲望,美与善就还不是爱本身所具有的。苏格拉底认为爱情的对象是善,美则是爱情产生的动力和方式。
64、孑然一身的哲学家们似乎是离爱情最远的一群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确实是最早试图对爱情做出解读的一群人,场面最为欢脱的莫过于《会饮篇》中边饮边谈的大party。在哲学家看来,爱情包含诸多充满人类理性光芒的社会化衍生物,比如道德、责任、义务等,在女性接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希腊社会,男性较难从女性中找到精神对手和伴侣,加之在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影响下,男女之间的婚姻不过是为了社会的构建,而男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属天的爱情。
65、总的来看,“柏拉图式的爱情”的本质在于,永远追求自己没有的善,通过迷狂回忆本体世界,重塑回归天外世界的羽翼,通过美的阶梯攀登本体世界。总之,爱情的学问即是哲学,最终目的在于通向最高的不朽——柏拉图所谓的理念。
66、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67、涂江波:《“柏拉图式爱情”辨正——基于对〈会饮篇〉的文本解读》,《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8、它的意思是:只有精神上的恋爱。但没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样纯洁,洁白的爱情是不可玷污的。才称为柏拉图式的爱情。 也有人说它是一种永久的,不求回报的爱.即使不能相守,只要看到对方幸福,这份爱便会绵延下去,直到永恒...
69、中国的哲学是感恩与宽容,宽容于行感恩于心。在爱情的路上,同样需要多一点感恩,多一点宽容,才能快乐幸福。
70、苏格拉底:“真的很爱她?那你当然希望你所爱的人幸福?”
71、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算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72、 柏拉图式爱情,也称为精神恋爱,只爱灵魂不爱肉体的一种方式。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 上一篇:爱情观念经典语录三百字【文案整理49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