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精选67句赞龙门石窟的诗文案

admin 2024-04-23 08:44:10 文案短句

一、龙门石窟怎么赞美它

1、武则天是我国封建社会惟一的女皇帝,在“革唐命称周”的过程中,显现了颇具胆略的远见卓识。她14岁入宫,封为才人,贞观末年,唐太宗李世民病笃,问武则天他死后有什么打算,武则天答道:“削发为尼,以报天恩于万一”,使得崇佛的唐太宗打消了要她殉葬的念头。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去世,武则天被送往长安感业寺出家,一下从宠妃沦为僧尼,青灯古佛,使她参透了政治与宗教的微妙关系,当高宗李治继位把她接回宫中后,笃信佛教的武则天,就充分利用佛教为自己鸣锣开道,一步步叩启通往最高权力的大门。宣称自己是弥勒化身,利用佛教中弥勒未来佛的故事,为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制造舆论,就是其中的得意之作。

2、出万佛沟往北即到看经寺,它紧临公路,周围建有围墙,正面有砖瓦结构的二层门楼,门额题有“看经寺”三个大字,传说是当年唐僧西天取经归来,路过龙门渡伊水时弄湿经书,而在此晒经书的地方,并因此得名,门楼后面便是看经寺石窟。

3、龙门山青水秀,自古就是人们游览胜地。大诗人白居易曾与僧人佛光同乘一叶扁舟,从洛阳城的建春门溯伊水悠悠而上,赴龙门香山寺游玩,二人一路低吟长啸,对龙门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洛阳四塞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4、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最精湛、规模最宏伟的摩崖佛龛.

5、海棠花又有别名“解语花”。因“棠”与“堂”同音,在与玉兰花、牡丹花、桂花搭配在一起时,寓意“玉堂富贵”;与菊花、蝴蝶相配,寓意为“捷报寿满堂”;与五个柿子相配时,又寓意“五世同堂”。

6、两千三百余尊石佛,止步于崖壁上的窟龛。佛的智慧在于,给人空出段自行化解的距离。

7、关于“伊阙碑”,早在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就在他的《集古录》中有过专门的描述:“唐起居郎褚遂良书《三龛记》,字画尤其伟,河南龙门山。山夹伊水,东西可爱,壁间凿石为像,后魏及唐所造,惟此三象最大,乃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造也。”在这里,三龛即现在的宾阳三洞,《三龛记》也就是《伊阙佛龛之碑》。如今我们重看伊阙碑,仍能感受到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

8、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9、据考证,释迦牟尼造像以立像形式出现,在龙门众多的石窟中还仅莲花洞一处。而这一形象在佛教中被称为“教化”,也叫“劝化”,“教人而化恶为善也”;同时,又含有“乞食”的意思,“乞人施物,一名教化,又日劝化”。从莲花洞释迦牟尼那风尘仆仆的衣褶和弟子迦叶手中似哗哗作响的锡杖,你似乎可以感受到这种“教化”所包含的寓意。在莲花洞南北两壁,还雕刻着不少小佛龛和多幅佛教故事图画,其中多为“维摩变”(即我们在宾阳中洞所看到的“维摩结经”的故事),另外还有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思悟道和传扬佛法的“树下思维”、“树下授法”的故事。而雕刻工艺最为精湛的,当属南壁一小佛龛内的两幅“王位相让”图。莲花洞是北魏时期石刻艺术造诣颇高的洞窟之一。

10、万佛洞中奇妙景,宏微佛像上千尊。

11、洞窟南北两壁上,并列有序地雕凿着三列佛龛,龛内的造像也极具北魏后期的时代特征;佛龛的龛楣和佛像的身光,装饰得细致精巧,琳琅满目,图案花纹丰富多彩,十分华丽,堪称集北魏雕刻、绘画、书法、建筑、图案艺术之大成。以建筑为例,现存的四个屋形就极具特色,它们分为庑殿式和歇山式,龛上部为屋脊,两端鸱gǔ尾翘起,中间是迦陵频迦鸟,屋顶下斜,凿成简瓦、椽的样式,檐下刻有一斗三升人字拱,这些都是北魏当时的房屋建筑式样。

12、窟内正壁为“西方三圣”造像,主尊阿弥陀佛高1米多,两侧分别侍立着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可惜头部都已残损。台座正中刻一香炉和两只狮子,但仅雕出轮廓而未经打磨。

13、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14、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是潜溪寺,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

15、黄河之水从西而来,它决开昆仑,咆哮万里,冲击着龙门石窟。尧帝曾经为这滔天的洪水,发出过慨叹。

16、这两幅礼佛图也有解释为“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的,有待专家的进一步论证,但它们都是了解1500年前北魏时期宫廷生活和绘画艺术的重要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北壁的“太后、皇帝礼佛图”,有专家认为可与晋代的《洛神赋图》和唐代的《武后行从图》相媲美。尤其是当宾阳中洞两幅“帝、后礼佛图”被盗凿后,它们便是龙门石窟中仅有的最为完整的两幅了,十分珍贵。

17、牡丹文化节期间,景区内由万余盆牡丹鲜花组成的“龙门牡丹大道”,实现了“游龙门、赏牡丹”的一站式旅游体验。景区还增设便民服务点、党员义务咨询台和临时报警点,每天组织90名固定志愿者为游客义务提供旅游咨询、文明旅游、交通向导、茶水服务、困难求助、无障碍通行等志愿服务。

18、辛丽红:一只左右为难的蝙蝠(小小说)

19、其教义简单来说是指,世俗众生所居住的世界是“秽土”,佛居住的世界则是“净土”,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世俗凡人要往极乐世界,靠“自力”解脱甚难,应“乘佛愿力”(既“他力”)往生净土,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心转念”,每日千遍万遍地口宣阿弥陀佛的名号即可。

20、南壁自东向西,最上层为郑长献(旧称云阳伯)、元燮xiè;二层为孙秋生、法生;三层为元佑,共五品。

二、赞龙门石窟的诗

1、监制:李文渊陈正国统筹:白银龙

2、②住宿:当地舒州国际大酒店

3、听说洛阳龙门石窟闻名天下,百闻不如一见,不如咱们过去看看吧!

4、宾阳中洞两旁的宾阳南洞与北洞,虽然也开凿于北魏,但因战乱、宫廷事变和社会动荡而半途荒废,直到唐代才重新开凿。而这时供奉的主像和造像风格,也已从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逐渐向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过渡,表现的是另一种艺术风格。

5、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专门谈到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透过这些话,可以看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之巨,也能领会国家对于青年的寄望之深。

6、都门二句:写隋唐时洛阳城正南的定鼎门和龙门山遥遥相望,而龙门一带朝夕弥散着佳气云雾。精舍二句:描写龙门的寺庙和石窟,佛寺依山而建,楼层相叠,佛龛因壁而凿,数以千计。人间句:为人们终日为生活而奔忙发出感叹。

7、除了摩崖三佛龛,在龙门石窟,你还将看到众多以弥勒佛为主佛的佛石窟,它们成了武则天时期石窟造像的一个典型特征。而摩崖三佛龛之所以中途辍工,也许正是因为后来武则天退位病逝,人们也不再崇信弥勒佛下世的传说,人去台空,自然顺理成章了。”

8、潜溪寺“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造像,丰腴yú健美,正是这种世俗化的典型写照,是唐代石刻中日臻成熟的艺术作品。而正是这些健康、丰满的形体造像,给后人留下唐朝时期社会的审美观念,体现了它极其珍贵的历史、艺术价值。

9、龙门石窟、牡丹花是洛阳的两大名片,也令许多游客向往。2021年上半年,龙门石窟累计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单日游客人数最高近9万人次。此外,洛阳还有一张极具时间积淀的名片——春都火腿肠,是火腿肠行业的鼻祖。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趁着这次即将到来的假期,再去走一走、看一看。

10、奉先寺,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书·太甲》)而得名,即奉祀祖先的意思。它是唐高宗为唐太宗追福所营造的,开凿于唐咸享三年(公元672年)四月一日,至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十二月三十日完工,前后费时不过三年九个月,而规模之大超过了龙门所有的石雇。为了开凿奉先寺,武则天还曾专门施脂粉钱二万贯(在唐朝一贯铜钱可以买200斗米,所以一万贯大约就是1000多万人民币)助建。宋代时,为了保护寺内的佛像,曾加盖了九间木构屋檐式建筑,所以又有“九间房”的称谓。只是现在屋檐已毁,仅剩崖壁上当年安装梁枋的方洞。

11、从珍珠泉沿长堤南行百余米,便来到路边的双窟。双窟又名“双洞”,是南北并列、共用一个屋形窟檐覆盖的两座石窟,南面的一座因洞内两壁密列许多二寸小佛坐于小方格内,所以又称“千佛洞”。

12、今年7月“诗歌龙门”平台上线服务游客,新上线的“诗歌龙门”录入诗词分为洛阳、龙门、牡丹三大板块,其中表述龙门的诗词31首、洛阳诗词15首、牡丹诗词14首。这些诗词充分体现了诗人在游览龙门时对龙门及洛阳地区文化、艺术、自然、人文的高度赞美和歌颂。

13、奉先寺以雍容大度气势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大佛两侧的弟子,也都惟妙惟肖,有的慈祥,有的虔诚,将佛国世界充满祥和的理想境界表达的淋漓尽致。奉先寺造像主次分明,比例浑然一体,以流畅的线条,高超的技艺,将神秘的宗教幻化为一首壮丽的交响乐,与自然融合。

14、——“互联网+文物保护”,实现了从“文物研究”到“科技活化”的转变。运用互联网先进的展示方式,使游客穿越时空,我们推出“龙门文物会说话”系列产品,将束之高阁的文物保护成果生动活化的展示在游客面前,让更多的青少年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15、“洛阳四塞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16、而今天人们在考证双窟开凿的历史时,也正是从造像的这一特征,得出它早于摩崖三佛食,开凿于“二圣”同御朝政的显庆时期,是龙门石窟中众多弥勒佛造像中较早问世的。其南洞主尊弥勒佛,着通肩式袈裟,双足踏于并蒂莲上,脸上似已略带武则天那种“如月如日”的神态了。

17、神圣的殿堂,典雅端庄慈眉善目的佛,雄踞中原神奇的土壤,佛光普照古国东方。

18、▶再过30天,洛阳将惊艳全国!

19、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20、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

三、龙门石窟赞美的古文

1、校审:王亚萌编辑:许靓雯

2、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3、因依恋香山寺的清幽,白居易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自己最终的归宿。晚年,他和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李元爽及禅师如满号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写下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写照。路经“白园”时,那冷落的墓塚和西侧龙门山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而白居易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却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4、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5、路洞这幅浮雕壁画因风化严重已有残损,但仍能看出释迦牟尼结跏跌坐,以手抚膝,施降魔印,一力士托起佛足;右侧上方菩提树下,二魔持斧、戈向佛主袭来,另一魔残毁,似在张牙舞爪,恫吓释迦牟尼;左侧下方还有一变为丑陋老女的魔女。从残存的画面看,选择的正是天魔向佛进攻的瞬间,表现颇为生动。

6、满足了青年朋友们与景区沟通交流的诉求

7、就连天王、力士脚下的夜叉、小鬼也刻画得十分传神,南壁增长天王脚下的夜叉,上门牙紧咬下唇,双目外凸,鼻孔喷气,大有企图挣脱重压之势。

8、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风景秀丽,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亲身感受“龙门石窟”的魅力,仿佛置身于这一历经四百年而成的作品背后所涌动的滔滔历史洪流之中。

9、龙门石窟名传天下,美丽风景人人赞夸;景区绿荫如织如画,龙门二字深刻桥涯;卢舍那佛坐像挺拔,万千佛窟布满山凹;流水游船穿行其间,步履匆缓宾客一家。

10、译文:长桥上的石雕对峙耸立着,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我们乘船游览着。

11、游龙门诗十二首,圣善寺,石楼,西溪,香山上方,白傅影堂,宝应寺。游龙门诗十二首宋.韩维潜溪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圣善寺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石楼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12、主编:李鹏鹏责编:刘宝文

1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智慧旅游建设,让千年文化遗产迸发出新时代的科技魅力,使龙门石窟发生了七大可喜的新变化:

14、莲花洞位于老龙窝的前上方,从老龙窝拾阶而上,不一会便能看到。它开凿于北魏正始至孝昌年间(公元504~527年),高、宽均为6米多,进深近10米,因窟顶雕刻着一朵精美的大莲花而得名。

15、在宾阳三洞中,最具规模的是宾阳中洞。它高约9米,宽与进深约11米,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开凿,至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完成,是北魏宣武帝为亡父孝文帝营造的石窟。

16、值得一提的是,在28尊罗汉像中,南壁第一尊摩诃迦叶的雕像曾于1935年前后被盗,如今你仍能看到盗凿后留下的空白。几十年来,“他”漂泊海外,几经周转,多次拍卖,先英国,后美国,再到加拿大。2001年4月加拿大国家美术馆考证发现这是龙门石窟看经寺的造像后,为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而送回我国,才使“他”得以重归故里。

17、也许正因为惠暕开凿这一石窟造像深得武则天的赏识,所以他更被唐高宗和武则天任命为开凿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龛的检校僧。如今当你游览奉先寺时,也许你会感到,卢舍那大佛的雕像与惠喇洞弥勒佛的相貌是何等相似。因此,惠暕洞也就有了“小奉先寺”的称谓。

18、——“互联网+管理”,实现了从“普通”到“精准”的转变。通过龙门大数据、智能云平台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每天游客的来源地、游客迁徙图、掌握实时景区在园人数,了解游客在景区参与的每一项互动体验,时刻感知游客心理变化,了解游客情感需求,也使景区管理和服务更加科学、规范、精准。

19、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20、从“文化赋能”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到打造“诗歌龙门”开放平台;

四、龙门石窟如何形容

1、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2、行走洛阳读懂历史”——洛阳牡丹甲天下网络宣传活动4月6日启动

3、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

4、他结跏跌坐在八角形束腰莲花须弥座上,身上除了稀疏的弧线衣纹外,不曾有任何琐碎的雕刻,而将表现的重心放在他的面部,丰满清秀,圆润和谐,姿态庄严肃穆而又敦厚睿智。如果注意观看,你也许会感到大佛的头部和上身的比例尺度有所夸大,但这使主像显得更加鲜明突出。他嘴角微含笑意,似向人间芸芸众生传达着慈祥与和悦,而他稍向下俯视的目光,恰恰与礼佛者仰视的目光交汇,令人畏而不惧,可敬可亲,足以引起人们心灵上的颤动。对此,你不能不为古代雕塑工艺的高超和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所叹服。他们追求募拟一个具有伟大情感和开阔胸怀的形象,一个作者心目中理想化的佛的典型。他们成功塑造了这个充满睿智而又典雅的艺术造型,使宗教的理念与艺术的创造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和谐与统一。

5、中华文化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

6、两边的二个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在旁边的二个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钢劲。而力士右手叉腰,左手合威武雄壮,整个雕塑群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7、万佛洞石窟有七尊大像,西面正壁主尊阿弥陀佛,高65米,结跏跌端坐束腰八角莲花座上,面庞丰满圆润,神情静穆祥和,两眉之间深刻一智慧眼,身后雕有圆光和身光,寓意“光芒四射”。他一手斜举胸前,一手抚膝,表示正在说法,所以这种造型被称为“说法印”。阿弥陀佛两侧,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左侧弟子迦叶,老成持重;右侧弟子阿难,温顺度诚;两侧二菩萨体态妖媚,装饰华丽,一派唐代宫廷贵夫人的打扮;而两尊天王则身着铐甲,足踏夜叉,一副孔武威赫的模样。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