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精选121句《水调歌头》 全诗文案
admin 2024-04-23 09:02:58 文案短句 ℃一、《水调歌头》古诗原文
1、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宫。
2、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表现作者领悟人生哲理的豁达襟怀。
3、呆在监狱里的苏轼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经历了种种磨难。当时他的儿子苏迈离开京城去别处借钱,就把到监狱为苏轼送饭的事托付给朋友,但是忘了告诉朋友他们父子之间的约定:送饭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听到坏消息,就送鱼去。那天,这位朋友到监狱送饭恰巧送的是熏鱼。苏轼看到这样的饭菜,心里凉了半截,料定今生难出大牢,性命难保。于是,苏轼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了两首诀别诗。
4、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水浒·施恩三人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上海古籍出版社《水浒传》266页)中曾出现过词曲,下片首句为“高卷珠帘”,其余相同。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6、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山亭夏日》
7、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到天上去
8、(5)《苏轼诗文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10、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11、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谢安早年隐居逍遥,中年出仕后面对亲友的离别而悲伤,所以一直想要归隐,可直到功成名就之后仍然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只能“遗恨沧洲”。苏轼写这么一段典故,是自省也是自戒,为下阕的议论做好铺垫。
14、每天免费收听儿童故事、中小学必读名著、必背古诗词
15、答: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正如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要以乐观豁达的胸襟来对待。
16、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节夜晚。当时,苏轼正被贬为密州太守(今山东诸城县)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此时,苏轼开怀畅饮直到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17、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一说何时。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19、(跟杨雨品读古诗词)16纳兰容若《画堂春》
20、(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但愿)但:只。(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何)几。
二、《水调歌头》 全诗
1、9)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2、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分)
3、总体上来说,这首词更像是一篇史论,或者是像借史论来抒发自己思想的散文。但其情真意切处,丝毫不比任何婉约词逊色,尤其是“我醉”两句,把兄弟之间的情谊写得生动、绝妙。
4、(跟杨雨品读古诗词)15白居易《长恨歌》
5、来历:“水调”二字典出于隋炀帝命人凿京杭大运河历史典故,“歌头”是唐《水调歌》中序第一章,故是“头“。词牌出处:《隋唐嘉话》:“隋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简介:《水调歌头》这首词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全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水调歌头》这首词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
6、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7、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8、下阕的议论是虚写,苏轼借用谢安为了让少年时的侄子谢玄醒悟,赌博赢了谢玄心爱的裘袍并当场用火烧掉,表示对未来的生活要有长远想法,劝诫自己和弟弟要早作归隐的打算,同时也想象了归隐之后的生活:“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结句用了著名的“求田问舍”,是借用刘备、陈登的典故,可是却是反用其意,强调了苏轼隐退的决心,他不希望被世间的功名利禄所束缚。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10、答:遗憾。“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等。(来源:学科网)
11、(4)苏轼著,王水照,朱刚注:《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12、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13、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14、(2)想象奇丽,描绘仙界气象空灵的名句是(体现出作者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5、(跟杨雨品读古诗词)20张九龄《望月怀远》
16、谢谢您的支持!希望您有所获!
17、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18、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19、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0、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一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三、《水调歌头》的原文
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2、C.词中把“天”与“月”人格化了,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境界。
3、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4、点击声音标志聆听名师朗读
5、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
6、C.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7、B.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象,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作者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10、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1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2、(1)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诗中以乐观旷达的祝愿表达情意深厚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书湖阴先生壁》
14、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1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6、(3)这首词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由抑郁惆怅变为乐观豁达。
1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8、“水,调,歌,头”,本来好好的词牌名,
19、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0、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四、水调歌头古诗全文
1、答: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此时苏轼39岁,为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没见面了。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4、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5、原文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作者是清代的张潮。
6、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7、(3分)月亮(1分)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言之有理即可)(2分)
8、(2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9、“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10、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翻译: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11、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12、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13、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
14、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
1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16、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17、作者:刘辰翁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18、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19、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弄,玩弄,欣赏。
20、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五、水调歌头古诗原文诵读
1、明月何时会出现呢?(我)端起酒杯询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现在是怎样的年景。我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又怕那华美的宫殿,在高空中让我耐不住寒冷。月下起舞,清影随人,天上怎比得上人间(温暖)呢?
2、7)何似:哪里比得上。
3、不应有恨bùyīngyǒuhèn,何事长向别时圆?héshìchángxiàngbiéshíyuán。
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蜂》
5、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6、(7)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
7、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8、明月几时有míngyuèjǐshíyǒu?把酒问青天bǎjiǔwènqīngtiān。
9、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10、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12、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屋里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13、上片写诗人既神往天上宫阙,又眷恋人间生活,以问天开始,以起舞人间结束。开始五句,句句迫切,似乎对人间无所留恋。“又恐”二句含蓄地写出对天宫生活的担忧。“起舞”二句彻底放弃了乘风归去的念头。诗人之所以眷恋人间,人世之亲情、友情、爱情当是重要原因,高处之“寒”,不仅是气候的严寒,亦有失去人间情爱的心寒。下片诗人由明月联想到人世间的亲情。“不应”二句是问月,此时的发问不再是何时有月、天上何年之类有关“天上”的话题,而完全是人间情怀的流泻,是对不幸的离人的同情。结尾数句是自慰,也是对子由的慰安。
14、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15、作者:刘克庄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使君飞榭千尺,缥渺见麟洲。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俯仰慨今昔,惟酒可浇愁。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贾胡野老相庆,四海十分收。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16、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抑郁、悲伤、痛苦之情;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17、丙辰年中秋,通宵畅饮,大醉而归,写了这首词——复有些思念弟弟苏辙。
18、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9、(跟杨雨品读古诗词)25王维《终南别业》
20、宋(或:北宋)苏轼(或: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理由:“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应为“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诗人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对,说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
六、《水调歌头》古诗原文
1、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月,下阕问天,归根到底是在问自己。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2分)
3、(跟杨雨品读古诗词)21李白《将进酒》
4、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
5、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但不能透露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6、2)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7、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8、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9、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10、下面对于本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12、作者:辛弃疾说与西湖客,观水更观山。淡妆浓抹西子,唤起一时观。种柳人今天上,对酒歌翻水调,醉墨卷秋澜。老子兴不浅,歌舞莫教闲。看尊前,轻聚散,少悲欢。城头无限今古,落日晓霜寒。谁唱黄鸡白酒,犹记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莫说西州路,且尽一杯看。
13、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4、《苕溪渔隐丛话》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
15、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16、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17、(6)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胸襟,揭示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8、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19、答:“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2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 上一篇:精选88句表达对爱人思念的诗句李白文案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13℃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438℃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2372℃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1949℃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8℃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1093℃有关于龙的诗句【文案整理48句】
- 1074℃龙的成语吉祥语【文案整理42句】
- 1018℃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879℃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844℃罗曼罗兰名言名句发现美的眼睛【文案整理61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